貪官「59歲現象」變「35歲現象」說明了什麼?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8日,重慶市檢察院發布消息稱,目前我市職務犯罪在年齡上出現新的變化,呈現出「35歲現象」,而傳統的「59歲現象」已不再突出。從2003到2007年,我市檢方立案查辦的35歲以下職務犯罪嫌疑人有623人,佔立案總數的16.69%。(4月9日《重慶商報》)

真是「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過去常看一些貪官「落馬」的報導,對「59歲現象」並不陌生,也有些「見怪不怪」了。而如今35歲以下的「青春一族」卻成了高發群體,且他們普遍都是上崗或升職不久就陷入犯罪泥潭的,這確實讓人痛心扼腕,更令人不寒而慄。

如果59歲是貪汙受賄的多發、同時也是最危險的年齡段,反映的是再不撈就再也沒機會撈的最後瘋狂。那麼,35歲以下正是事業有成、如日中天之時,便悄然登場,且年齡小、學歷高、膽子大,貪得驚天動地,又是為何呢?

據檢方分析,35歲以下幹部群體職務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受社會不良風氣影響,人生觀、價值觀扭曲,貪圖享樂,沾染不良嗜好。有的犯罪嫌疑人錯誤認為人在社會上的地位主要通過擁有金錢的多少來衡量,因此在經濟消費上處處與人攀比,向人炫耀,以此證明自己「混得好」。如萬州區委黨校出納員張某與會計林某,在9年時間裡合夥貪汙公款達72.6萬元,用於購買名牌商品,以及其它的奢侈性消費品。還有的年輕幹部為講感情,將公家的錢借朋友。其中,某酒廠出納員魯某,就是為滿足男友賭博、開茶館等花費,先後挪用公款14餘萬元,其結果自然是玩火自焚,成為鐵窗囚徒。

可見,腐敗墮落沒有年齡之分。只要手中有權,權能生利,權可濫用,不論在哪個年齡段,都會有腐敗分子湧現,但相對比較,「35歲現象」比起「59歲現象」將會更可怕,因為它的潛伏期更長,危害性更大。因此,有專家建議,應把35歲以下的年輕人列為職務犯罪預防工作的重點對象,加強對年輕幹部政治思想教育,完善基層選人用人制度,提高隊伍素質,加強財務管理,完善監督制約機制,並進一步加大對此類職務犯罪案件的查處力度。惟有全方位推進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的各項改革與制度創新,才能讓職務犯罪中的「35歲現象」壽終正寢。

筆者非常贊同專家的觀點。劍橋大學教授阿克頓勳爵說得好,「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試想,如果制度嚴密,監督有效,權力受到制約,「職務消費」受到限制,所謂「籬笆扎得緊,野狗鑽不進」,哪個年齡段的人想搞腐敗都不容易。所以,惟有把教育、制度、監督統一於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全過程,惟有全方位推進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的各項改革與制度創新,才是治本之策。把年輕幹部選拔到領導崗位上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長期地、不間斷地對他們進行培養、教育。過去我們常說「扶上馬、送一程」,現在看來,不僅要「扶上馬」,還要「管全程」。而「管全程」既要靠教育,更要靠嚴密而又完善的監督機制,靠對權力的制衡制約,讓其手中的權力公正、公開、透明地運作,讓他們在企圖貪汙侵佔挪用國家的錢物時,就像觸到高壓線一樣遭受重創甚至於有生命之危。果如此,「35歲現象」也好,「59歲現象」也罷,恐怕都會絕跡了。

(本文只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推薦閱讀:

"35歲現象"替代"59歲現象"官員職務犯罪趨年輕化

巨貪曾錦春受賄喜歡現鈔 遠房親戚變身情婦

「第一貪紀委書記」庭上哭窮 家屬庭後罵法警

廣東佛山一郵政女支局長為還巨額賭債貪汙1.6億

落馬貪官色賭開銷400萬 慶幸自己被及時查處

相關焦點

  • 官場上的"59歲現象"和"35歲現象" 一篇正在構思的寓言
    新華社8月22日報導:受社會不良因素誘導、幹部選拔任用管理存在漏洞和相關監管制度缺失等因素影響,職務犯罪低齡化現象日趨明顯,屢見不鮮的幹部貪腐「35歲現象」令人擔憂。  記得大約20多年前,那時候因為有些一兩年後就要退休的老幹部貪腐犯罪,有媒體或專家提出「59歲現象」。
  • 59歲,39歲,貪官兩道坎
    59歲容易害怕有權不用過期作廢  39歲容易不擇手段跑官買官要官  59歲人走茶涼39歲急於上臺階?貪官受困兩道坎  北京消息最新的《人民論壇》刊登文章說,隨著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快速的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官員心理中出現了許多讓人擔憂的不健康因素或負面成分,如貪婪、邪情、迷信等,其中最為值得注意的是59歲及39歲群體,這兩類官員群體的心理稍微出些偏差,便很容易走上貪汙受賄的歪路。  59歲,人走茶就涼?
  • 職場「35歲現象」:是時候說出真相了!
    無論你有沒有畢業,無論你有沒有過30歲,都建議讀下這篇史上最好的職業規劃文章。 不可忽視的職場「35歲現象」 在最近的職業規劃觀察中,我明顯感覺到35歲以上人群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迫切性。也正是從這些案例中,我們清晰地洞察到,時間點的把握對一個人的成長如何起著決定性作用。
  • 59歲人走茶涼39歲急於上臺階? 貪官受困兩道坎
    「59歲現象」是中國近年來反腐敗鬥爭中出現的一個新名詞,是指一批有權勢的人物臨近退休之前,利用自己的權力「狠撈一把」的一種現象。  一些老官員因為心理不健康因素潛伏已久,快到退休的時候由於受到「客走茶涼」的刺激,往往產生「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政治心理,結果卻犯了錯誤,很是讓人痛惜。究其原因,大多數是因為政治心理失衡和扭曲的結果。
  • IT圈裡的35歲現象
    在一個校友群裡,某位身在知名投資集團的高管發了則簡短的招聘啟事,招一個財務經理,直截了當地要求「35歲以下」。    群裡大部分校友都是海歸,對招聘中出現年齡要求明顯不適。大家很快群起攻之,質問,「為什麼明確要求35歲以下?」
  • 你知道極端天氣說明了什麼現象嗎?
    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家戶戶幾乎都有了汽車也多了許多的工業但是你知道這些對於環境有什麼影響嗎?汽車尾氣和工業廢氣有毒氣體的排放造成了嚴重的大氣汙染導致全球變暖現象更加嚴重。今年出現了各種極端天氣,例如近期徐州持續大暴雨對環境和人們的影響非常嚴重,還有上海高溫的情況下下冰雹等各種極端天氣,前幾年也有極端天氣但是今年的極端天氣尤為多,這都是環境汙染嚴重導致的,據報導北極永久凍土帶消融將會加速溫室氣體的釋放這一現象會加速全球變暖和極端天氣的出現,對於這一現象大家都應該儘自己的能力為我們的生態環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減排是對大氣汙染最有效的改善
  • 透視貪官成功「潛伏」多年現象
    透視貪官成功「潛伏」多年現象   貪官潛伏期  貪官潛伏期的長度與反腐機制的力度成反比。潛伏期變長,反襯出我們的預防和查處官員腐敗工作的乏力,也反映了當下反腐敗工作所面臨的嚴峻現實。
  • 35歲,我們在慌什麼?
    近年來,一個年齡現象困惑了很多用人單位和求職者:「35歲現象」。在一些公司,員工一旦邁進35歲門檻,就不禁擔心自己的未來職場生涯,「35歲焦慮症」也隨之而來。35歲為什麼能成為一種年齡現象?面對「35歲焦慮症」,我們需要抱有何種心態?
  • 32歲當總監,35歲送外賣,「職場35歲現象」比想像中更心酸
    01網際網路普適性職業生涯搞笑圖瘋傳:碼農28歲是高級工程師,35歲就是外賣小哥最近,網上流傳著一張網際網路普適性職業生涯,無論是碼農、產品經理,還是市場、運營、HR,無一例外都是25歲成為工程師或專員,28歲成為高級工程師或經理,32歲成為該崗位的總監
  • 助職場人應對"35歲現象" 啟牛商學院以財商教育為大眾賦能
    無論是初入社會的新晉白領,還是剛及而立之年的職場幹將,在今後的5年或10年間無疑都將經歷"35歲現象"的人生大考,這也將成為生命旅程中又一個拉開人生差距的分水嶺。未雨綢繆者,才能在這場大考中成為贏家。遭遇"35歲現象",往往讓不少打拼多年的上班族倍感壓力。
  • 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怎麼看待官員「新50歲現象」
    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怎麼看待官員「新50歲現象」由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北京人事考試網,北京華圖,申論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國家公務員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職場30-35歲現象:迄今我看過的關於職業規劃的文章
    不管你是否承認,你都必須重視「35歲現象」。很多企業在招募人才時,明確規定年齡在35歲以下。如果你的年齡到了35歲卻還在通過招聘網站投遞簡歷不斷跳槽的話,你就應該反省一下自己到底哪裡做錯了。 從30歲到35歲,你應該學著為你芸芸眾生般的生命,多積累一些厚度,以便讓你下半生的職業生涯不要在「假如一切能夠重來」的悔恨和遺憾中度過。
  • 35歲白領遇罕見「硬皮病」 皮膚變堅硬如鐵布衫
    35歲白領遇罕見「硬皮病」 皮膚變堅硬如鐵布衫 原標題 [35歲白領遇罕見「硬皮病」 皮膚變硬如鐵布衫]   本報訊(記者武葉 通訊員張姝)「石化」一詞成為流行的網絡語言
  • 職場35歲現象,未雨綢繆會比臨時抱佛腳有用得多
    不管你是否承認,你都必須重視「35歲現象」。很多企業在招募人才時,明確規定年齡在35歲以下。如果你的年齡到了35歲卻還在通過招聘網站投遞簡歷不斷跳槽的話,你就應該反省一下自己到底哪裡做錯了。當然,根據我們的實踐諮詢經驗來看,如果你真到了35歲甚至更高的年齡才去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很有可能這個問題你已經無力解決了,很多現實的困難會讓你有心無力,束手無策。
  • 大學生論文代寫現象說明了什麼
    最近,有媒體一直在討論「大學生論文代寫現象」。其實,此類現象,已是身居大學的人見怪不怪的事情。問題是許多人在看待這一現象的時候,只是單方面責備那些在大學裡混文憑的學生,而很少對那些業餘從事論文槍手工作的高學歷者有過多的指責。據筆者看來,代寫論文的槍手們的問題更發人深思。換句話說,目前大學裡高學歷者的思想價值觀教育更令人堪憂。
  • 女人25歲至35歲適合用什麼牌子的護膚品
    每個年齡段的皮膚都有自己的特色需要不同的護膚品來護理,那么女人25歲-35歲適合用什麼牌子的護膚品,你知道麼?25歲-35歲屬於女人輕熟齡肌膚,需要合適的護膚品來保養和改善。雙11又到了,有心儀的品牌,大家可以去某寶尋寶了噢!
  • 35歲前的人,這3處若長白髮,別大意了
    人們一般過了35歲會開始出現白髮,然後隨著年齡的增長,白髮也會越來越多。然而在如今的社會裡,有很多年輕人還沒到35歲就出現了白髮的現象,這不僅會影響到自身外形的美觀,而且還有可能是身體發出的疾病信號。有句老話說:「發從哪裡白,病從哪裡來」,下面大家就來具體了解下吧。發從哪裡白,病從哪裡來!
  • 貪官心理學:一位行 長的「三變」
    《新晚報》2001年2月3日轉西貝文記敘了畢國興「金錢誘惑下的沉淪」,其中提到畢國興的悔過詞:「到1997、1998年,我50多歲了『59現象在我身上提前體現。於是便產生了想為孩子、為自己撈點錢的想法,加上受身邊一些人的不良影響,對自己的要求放鬆了,我身上產生了『三變』,即『思想變了,生活方式變了,思維方式變了』。畢國興在悔過書中所說的「三變」中的一變是「生活方式變了」,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受外部錯誤思想的影響,生活作風開始不檢點了,陶醉於歌廳、舞廳中,變得昏昏然,並出現了越軌行為」。
  • 孩子7歲前的七種古怪現象,眼睛變色只是其一
    聽說過「女大十八變」,可你知道每一個孩子從嬰兒到青春期都會經歷諸多變化嗎?初為人父人母可能會擔心,是不是孩子出現了什麼問題?別擔心,這些7歲前有的「怪異」現象,也都是正常的。眼珠顏色一般會在5歲左右固定,一小部分孩子會在較大年齡後改變,不過家長不必擔心,這都是屬於正常現象。
  • 73歲林子祥曬全家福慶生,59歲葉倩文凍齡迷人,35歲兒子帥氣有型
    照片中,73歲的林子祥與59歲的妻子葉倩文甜蜜同框,兩人14歲的年齡差看起來超明顯,林子祥滿頭白髮一臉皺紋,而葉倩文仍是一臉凍齡,像以前一樣迷人有氣質。10月12日晚,林子祥在社交平臺曬出全家福慶祝73歲生日,並配文稱:「多謝各位的祝福,今年生日過得特別開心,Thank you for all the wishes, I’m so Happyyy!LAM with Love(我愛你)」,林子祥生日之際甜蜜表白身邊的人,一家人同框畫面超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