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職場故事,交流職場經驗,歡迎關注「時小慢慢」。
01
網際網路普適性職業生涯搞笑圖瘋傳:碼農28歲是高級工程師,35歲就是外賣小哥
最近,網上流傳著一張網際網路普適性職業生涯,無論是碼農、產品經理,還是市場、運營、HR,無一例外都是25歲成為工程師或專員,28歲成為高級工程師或經理,32歲成為該崗位的總監,但是一到35歲,卻都沒有了晉升的可能,不是做起了外賣騎手,就是開起了滴滴,成為淘寶店主,或者幹起了保險跟微商。
從這張圖中我們可以看到,35歲成為了很多職場人邁不過去的坎。就如網友調侃所說,人脈多的賣保險,人脈少的開滴滴,實在不行,就只能送外賣了。評論過於真實,讓人心驚,而35歲面臨的中年危機,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嚴重。
前段時間,網上關於騰訊開始清理三十五歲基層程式設計師的消息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跟這張圖片上的經歷是多麼的相似。看似是一張調侃的圖片,實際上是職場人的真實寫照。到了三十五歲,仿佛人生就被定格,就開始被職場所拋棄。這種事情不單出現在騰訊,華為、百度在對待三十五歲的基層員工的問題上,態度也非常嚴厲,清退起來也是毫不手軟。
這張搞笑的圖,實際上是三十五歲職場人無法說出的血淚。
02
攔住職場人的不是「三十五歲」,而是那顆不懂上進的心
同事秦宇最近比較頹廢,工作十多年了,一直沒有晉升到管理崗位,只是從初級專員晉升到中級專員。雖然中級專員對應的是經理崗位,但是相關的薪資待遇卻差別很大。
秦宇一直在為晉升管理崗位做準備,畢竟到了三十多歲,要是還沒有點進步,未來就危險了。但這次晉升,公司提拔的是清一色的32歲以下的員工,秦宇的年齡正好卡在這個年齡段,尷尬得很,最後競聘失敗,面臨被裁員的窘境。秦宇一直認為自己為公司工作了十多年,整個青春都獻給了公司,他不知道離開公司後他還能做什麼。
他埋怨公司太不人道,是過河拆橋。但實際上,公司不是開慈善的,也要考慮成本的問題。公司專業的晉升通道是從助理到初級專員再到中級專員,職級不一樣,薪資待遇也不一樣,初級專員就比助理高很多,中級專員又比初級專員高很多。但是他們幹的工作是一樣的,從成本支出的角度出發,公司肯定是選擇性價比最高的助理。
在職場上,到了三十多歲,就必須給自己留兩條路,一條前進的路,讓自己站到食物鏈的頂端,俯視眾生;要不就做好隨時被辭退的準備,不要被辭退了才考慮自己以後要做什麼。
03
不想面臨中年危機?這三條內容,年輕職場人必看
年齡是不可逆的,每個人都要面對自己漸漸老去的那一天,也要面對後來者居上的危機。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不想面對殘酷的中年危機,年輕的職場人必須早做準備。
第一,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職場人對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要有明確的規劃。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句話千百年來被人奉為警世名言,不是沒有道理的。
同年畢業的王銘跟肖磊,在十多年後就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兩個人畢業後都進入了同一家企業上班。前兩年,兩個人的工作狀態都差不多,都是剛從助理晉升到初級專員。晉升後確實安定了很多,工作內容還跟原來一樣,但是薪資待遇卻提升了不少。王銘的工作狀態慢慢就變了,因為工作都比較熟悉了,上班時間他經常划水。他認為自己閉著眼睛也能做完,就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
而肖磊看到了專業崗跟管理崗的差別,也看到了很多中級專員的工作狀況,不想自己以後也這樣過,就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要在一年內晉升主管,兩年內晉升到經理,三年後開始向總監崗位發起總攻。
為了能夠晉升,他開始跟部門內的員工學習,了解他們的工作內容,通過這些來了解整個部門的運作情況。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對整個部門的工作熟悉了以後,在競聘的時候提出了非常精準的建議,成功上岸,此後的晉升之路也一直很順利。反觀王銘,因為平時划水,績效一般,一直未能晉升到中級專員。過了幾年,當肖磊成為了公司的合伙人,王銘才剛剛晉升到中級專員,而此時,距離他們畢業已經十多年過去了。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在職場上,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沒有預期,將會讓自己越來越平庸,越來越危險。
第二,趁年輕多學習,學習理財,學習技能,發展第二職業,給自己多一份保障。
從校園出來步入職場,再也不用伸手向父母要錢了,很多人就開始飄了。每個人都曾經有過一段瘋狂的花錢經歷,花錢大手大腳,習慣了就成了月光族。
趙煥就深刻體會到了這一點。第一個月的工資剛到手,她就買了自己心儀的包包,此後一發不可收拾。工作幾年後,不但沒有存款,反而欠下了很多債務,只留下一柜子的包包。而跟她一起入職的同事林君消費就比較理性,每月都按時存款,還在銀行購買了一些理財產品,平時沒事也會學著理財。
慢慢的,林君理財的收益甚至比工資還要多,手裡有了錢,她還報名學習了廣告設計,在網上幹起了副業。
最近兩年公司不景氣,工資基本沒漲過,趙煥經常是拆東牆補西牆,而林君依然每天安穩地享受著三份收入。
趁年輕就應該多學習。學習理財,讓自己的資產增值,學習新的技能,讓自己增值。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未來給自己多一份保障。
第三,面對職場上的機會,要勇於出面爭取,讓自己成為不可替代的那個人。
職場上也是存在金字塔的,越往上,管理層越少,競爭也激烈。想要勝出,就必須讓自己成為不可替代的那個人。
楊豔身上有一股闖勁,在工作中雷厲風行,有晉升的機會從來不會放過。為了能夠晉升,她可以全年無休做項目,只為在晉升的時候多一份砝碼。她的業績是整個組內最好的,很多客戶對她的評價也非常高,甚至說出了「楊豔在哪裡,客戶的單子就會在哪裡」的話。
在競聘的時候,這一點也成為了她的優勢,畢竟能把業務做成這樣,也就只有楊豔了。果不其然,年紀輕輕的楊豔,早早就爬上了管理崗。
在職場上,有晉升的機會,就要勇於爭取。當然,這只是開始,想要勝出,還要讓自己成為不可替代的那個人才行。做到這兩點,就能職場無敵。
你對35歲就將被職場淘汰這件事怎麼看?你覺得要怎樣提升職場競爭力?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