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小看積木的作用,它可是幼兒發展的富礦!

2021-02-23 家庭教育之聲

積木是最典型的建構性玩具,對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的影響幾乎是全方位的,從基本的感知覺訓練到高級社會情感發展,從基本的動作技能訓練到高級思維能力發展。


通過建構遊戲,孩子們主動探究、積極思考、樂於交流的情感能夠延伸到五大領域中。其任務意識、合作意識的增強語言和動手操作能力的提高都為幼兒整體素質的提升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我們知道「興趣是孩子一切活動的動力」。例如:班級在開展「大連森林動物園」主題建構時,孩子非常喜歡帶些有關動物的書籍來閱讀,還學會尋找所需資料的途徑——網上下載、圖書館查詢圖書、報紙、廣告宣傳、動物園遊覽門票、須知、照片資料等。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感到學習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

孩子通過搭建中國的名勝古蹟,培養了熱愛國家、熱愛家鄉的感情。此外,一次次耐心地擺放又使孩子在遊戲過程中形成了認真負責、堅持耐心、克服困難的良好品質。

在遊戲時,孩子要了解各種材料的性質,學習空間關係,有時看圖模仿構建時還要學會認識數量、整體與部分的關係等,再需要靈活地運用小手進行操作,促進了感覺、知覺、想像力、思維的發展。

孩子用積木、插塑、樂高等材料,構造出一幅幅富有創造力的圖景,在孩子的手裡,汽車可以開到海裡,還可以飛到天上;「我搭的這個房子可以一會兒變大,一會兒變小,這樣小朋友就可以住在我家裡了。」建構活動極大地促進了孩子創造力的發展。

建構遊戲中孩子要一起動腦筋,商量怎麼玩,需要什麼輔助材料等,這時孩子需要邊玩邊交流,用一句話或一段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在不經意間增加了孩子說話的機會,既鍛鍊了交流合作能力又提高了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


3-6歲是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關鍵時期,是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是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奠基時期,更是培養各種藝術特長的啟蒙時期。

孩子對周圍生活環境中的物體和建築物有較細緻地了解,並有較豐富和深刻的印象,這是開展建構遊戲的基礎。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隨時講解各種物體的構造、特徵、色彩和形狀,讓孩子了解其結構材料和結構方法,並體驗各種建築物的造型美。如樓房是高層的,窗戶是對稱的,屋頂是多種多樣的。孩子有了印象,就能在建構活動中反映出來。

3—4歲的孩子應學會認識高低、寬窄、厚薄、輕重、長短、前後等,會選擇和利用建造材料。

4—5歲的孩子能區別左右方位,動作更加精確、靈敏,建造的物體能夠整齊、勻稱、具有創造性,會用輔助材料將建築物裝飾得更加美觀。

5—6歲的孩子玩建構遊戲時目的性計劃性更強了,能圍繞一個主題進行結構搭建,甚至幾天拼搭一件東西,直到達到目的為止。他們開始追求建構物的逼真、形象、複雜和美觀,並力求使搭的東西具有新意。
在孩子要玩建構遊戲前,家長可以要求孩子確立搭建的目的,想一想先幹什麼,再幹什麼,教會孩子設計結構方案和看平面圖,依圖搭建。在搭建複雜造型時,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聯合搭建,增進親子交流的感情。

要為幼兒提供建構遊戲的場地和材料,鼓勵孩子積極參加遊戲。家庭中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建構空間,並要為孩子提供建構遊戲的材料,可以是購買的建構玩具,更要利用大小紙盒、紙杯等輔助物以鼓勵孩子積極參加遊戲。

    

現在家長格外重視早期教育,捨得花錢進行教育投資,經常會給孩子購買一些圖書、學具、玩具等教輔資料,我們建議家長儘量為孩子購買一些建構玩具。可能有的家長會發愁,給孩子買什麼樣的建構玩具適合呢,其實只要一套積木就可以滿足多種年齡段孩子的發展需求。

    

90%的父母可能都不知道,其實積木能夠千變萬化,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小年齡的孩子可以壘高,或是通過兩隻手拿捏積木互相敲擊鍛鍊手眼協調能力,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嘗試用積木來進行各種造型——房屋、城堡、停車場、動物園……


還可以加入一些生活用品來豐富建構的對象,比如用過的捲紙芯、牛奶盒或是紙杯等等,甚至添加一些人物或動物也是不錯的主意。

在積木遊戲過程中,孩子必須運用平鋪、拼搭、疊高、錯位、圍合、收攏等基本技能,而這些基本技能的獲得,不僅要求孩子具有平衡、協調、靈敏等大肌肉運動能力,更要求孩子具有拿、抓、戳等手指的精細動作能力。

另外,當孩子被要求完成某些模仿性建構任務時,他必須仔細觀察實物或模型,有助於注意力與觀察力的培養。所以,千萬別小看積木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它所體現出來的實踐性、全面性、知識性、差異性和趣味性等均符合兒童的發展目標。


通過建構遊戲,應使每個孩子發現自己的能力,使孩子們能在遊戲中體驗快樂、在無形中得到了能力的發展。建立起大膽創造的信心,把自己潛在的創造力充分表現出來。這種創造的過程將會使孩子們體會到很大的樂趣。

每個孩子的點滴創造不但能受到大家的尊重,同時也學會了尊重別人,喚起幼兒美好的情感,建立起健全的人格,這對幼兒將是終生受益的。

(作者單位:遼寧師範大學幼兒園)

--

責任編輯:葛菲

文章來源:中國教育報 由曉媛《積木是幼兒發展的富礦》內容有刪減

圖片來源:網絡整理

--

歡迎關注「家庭教育之聲」

共同尋找家庭教育真智慧

感謝你把微信內容轉發給你的朋友

轉載請註明來源「家庭教育之聲」


相關焦點

  • 幼兒園積木遊戲對幼兒的作用
    幼兒園積木遊戲對幼兒的作用幼兒園活動區是孩子們最喜歡在活動的日常生活中,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如今遊戲給幼兒一個寬鬆的活動教學氣氛、靈活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組織形式,讓幼兒能自主進行學習、自主創新探索、自由操作,通過幼兒潛移默化的學習,體驗成功的樂趣。如今,積木具有自己獨特的教育研究價值,是幼兒的基本理論學習材料之一,已經成為幼兒園必不可少的活動。
  • 用積木搭出大象甚至「開發」機器人 幼兒科學啟蒙有益成長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11月12日報導:幼兒這麼小,能學習科學嗎?如何幫助幼兒開啟科學探索的啟蒙道路,在玩中探索世界、在玩中發現問題、在玩中學會交往?如何帶領幼兒從科學的角度了解世界,思考世界,並且善於思考,也懂得正確思考,從而更好地生活?對於幼兒老師和家長來說,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可別小看他們,每一個幼兒都是天生的科學家。
  • 中首清算|幼兒遊戲,我會拼搭積木
    中首清算|幼兒遊戲,我會拼搭積木 來源:財訊網 • 2020-11-18 13:27:52 幼兒遊戲遊戲既教育內容也是教育手段
  • 可別小看了它,作用大著呢
    寶寶出生之前,很多·準爸媽會整天幻想寶寶出生後會是什麼模樣,並充滿期待地盼望著小寶寶的到來,可是真到見到孩子時,這些寶爸寶媽們往往會發出同樣的聲音:這娃長得真醜,是不是抱錯了?寶寶出生時人們除了關注孩子的容貌外,還會注意到剛出生的寶寶身上有一層厚厚的黏液,看上去黏黏糊糊,像脂肪一樣,還有人稱這是「白色奶酪」,其實這是人們常說的胎脂,別小看了它
  • 寶寶玩益智積木類玩具有什麼好處
    比如說,一群孩子在沙灘上玩樂,沒有玩過積木玩具的孩子,在沙灘上只會畫平面的圖形,然而玩過積木類玩具的孩子,卻可以用沙子壘出一個城堡。積木玩具的開放性質,幫助他們的思維更開闊。玩積木從易到難的過程,可以很好地起到鍛鍊作用。比如,1歲的小寶寶可以用積木搭建出一個正方體;3歲時就可以造出以做高塔;6歲時,可以用積木還原身邊的景物。別小看這一過程,現在的成年人在空間思維方面可能都不是特別完善,小朋友在小的時候打下基礎,未來對於空間想像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作用的。
  • 讓想像力開始成長,幼兒樂高積木圖紙4——小床
    所以每次看完帖子,少不了在小安子耳邊刻苦念它幾天詩,然後長籲短嘆一陣。       後來評論見得多了,想一想,好像除了比試娃說話能力的,就沒有別的了。當然,從無到有,說話是第一顯而易見的能力。但是又不是人人都想長大了進外國語學院,起跑線還那麼的長,不如發展一下其他能力。       比如,想像力。
  • 樂高積木在學前兒童發展中的教育價值
    由此可見,樂高積木玩具深受到幼兒和家長的喜愛。樂高積木是一種教育性和建構性相結合的玩教具,很好的促進了學前兒童各個方面的發展。在此,本篇文章將對樂高積木的設計特點和樂高積木在學前教育中的教育價值兩方面進行說明和闡述。
  • 幼兒教師在遊戲中的作用
    遊戲對兒童的全面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也是兒童的主要活動。在幼兒遊戲的過程中,教師合理地對幼兒實行指導,是保證遊戲活動的發展和教育作用的重要依據。多少年來很多老師習慣於按照成人設計的藍圖去塑造幼兒、要求幼兒,使兒童純真美好的天性受到壓抑,得不到充分的發展,得不到童年應有的快樂,致使他們蘊藏的巨大潛力被扼殺在搖籃之中。對於學前兒童來說,遊戲則是他們的主要活動。
  • 2020年全國幼兒積木建構創意能力測評(延安賽區)圓滿結束
    2020年12月5日,全國幼兒積木建構創意能力測評(延安考區)在延安新區第四幼兒園舉行。本次測評共有來自延安市寶塔區、安塞區、黃陵縣、富縣以及延安新區等地的31名幼兒參加了測評。評測主要以考核幼兒的空間結構能力、動手能力、創新想像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專注力為目的。評測由實操搭建和知識答辯兩部分組成。實操搭建是幼兒根據試卷給出模型完成搭建任務,評委根據幼兒搭建作品結構的完整性、科學性以及作品的創意程度進行賦分,時長30分鐘,分值為50分;知識答辯是幼兒根據試卷給出模型,答出模型的名稱和作用等情況賦分,時長30分鐘,分值為50分。
  • 別小看黃豆,作為「豆中之王」,功效與作用很多,尤其適合女人吃
    別小看黃豆,作為「豆中之王」,功效與作用很多,尤其適合女人吃黃豆,是咱們生活中再尋常不過的食物了。可別因為黃豆價格便宜,到處都有賣,就小看它喲!它可不簡單,有「豆中之王」之美譽,這可能與它的養生功效與作用分不開吧。那麼,黃豆究竟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吧。
  • 渝北:「小小建築工」創意積木拼插活動
    原標題:渝北:「小小建築工」創意積木拼插活動 華龍網7月11日6時訊(通訊員 黃常燕)幼兒時期是人一生當中創造力發展的關鍵時期,積木玩具對發展兒童創造力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積木的拼裝、搭建、堆、擺、放的動作活動能夠大大促進兒童智力的發展,這時候的兒童想像力最豐富,是最佳的設計師。
  • 積木搭建遊戲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豐富的早期經驗,這裡的遊戲不僅特殊孩子可以玩,典型發展的「普通」孩子也一樣可以玩哦!積木遊戲構建方式一般分為三類:自主搭建、命題搭建、模擬搭建。積木遊戲對兒童身體和心理等方面的全方面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積極作用。
  • 世界大百科3-6歲百變積木課程體系介紹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要珍視遊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遊戲之於幼兒發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在所有遊戲載體中,積木是最典型的建構性玩具,它所體現出來的實踐性、全面性、知識性、差異性和趣味性等均符合幼兒的發展目標。
  • 螞蟻上樹,你別小看,這可是普通食材做出廚師考級的菜
    每個人做的,味道各有不同一因人而異我把它做小小的改動,做出我自己喜歡的口味版的「螞蟻上樹」
  • 幼師必讀:幼兒為什麼愛「告狀」?如何引導?
    3-6歲幼兒處於他律道德階段,即認為成人制定的規則是不變的,特別尊崇權威,只根據結果來判定他人行為是否正確,希望通過自己對事物的評價來得到長輩、同伴的認可。因此,幼兒對於他人違反成人認定的道德規範,極樂意以告狀的形式表明自己的正確態度。告狀行為不完全是件壞事,它是幼兒向成人發起的一種互動行為。
  • 別小看這個概念,它是孩子學習數學、發展思維的基礎,很容易出錯
    有人可能會說,「教孩子分類很簡單啊,把積木按顏色分一分,紅的一堆,黃的一堆,不就是分類嗎?」這的確是一種簡單的分類方式,但對孩子而言,分類的意義遠不止於此。不僅如此,從認知發展的角度來說,分類還能幫助孩子深入理解概念的本質,發展抽象思維,為今後的學習奠定基礎。舉個簡單的例子,寶寶小的時候,我們指著蘋果告訴他,「寶貝,這是蘋果,是一種水果。」這時他並不能理解「水果」是什麼意思。
  • M-Block 學校專用磁鐵積木——凝聚五大領域精髓,開發幼兒八大智能!
    發展感官及肢體通過搭建積木,鍛鍊幼兒的觀察力、手眼協調能力、肌肉的調動和平衡能力。)通過搭建積木提高幼兒的社會技能;(2)讓幼兒通過推到搭建好的積木舒緩情緒;(3)幼兒可以從成功搭建積木的經驗中獲得自信、成就感以及自我肯定。
  • 幼兒為什麼建議學習拼裝積木?
    積木是兒童插拼玩具。這種塑膠積木一頭有凸粒,另一頭有可嵌入凸粒的孔,形狀有1300多種,每一種形狀都有12種不同的顏色,以紅、黃、藍、白、黑為主。它靠小朋友自己動腦動手,可以拼插出變化無窮的造型,令人愛不釋手,被稱為「魔術塑料積木」。
  • 幼教科目二 | 幼兒遊戲的分類和發展價值
    ▎知識講解幼兒遊戲的分類幼兒遊戲的發展價值 課後練習 例題1:幼兒以積木、沙、雪等材料為道具來模仿周圍現實生活的遊戲是(    這種遊戲對幼兒手的技能訓練和發展思維能力有十分積極的作用,被稱為是「塑造工程師的遊戲」。例題2:兒童最早玩的遊戲類型是(    )。
  • 為什麼一定要給孩子玩積木?三大好處,孩子智力成長快人一步
    2、鍛鍊手部精細動作精細動作,是小朋友手指發育和動作發展的必須,玩積木由易到難的過程比如,玩積木時,1歲時,寶寶會把一塊塊積木垂直疊成小塔;3歲時,會用積木拼成簡單的造型,比如小房子;6歲時,孩子能用積木拼出複雜的造型,比如一棟有樓梯的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