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師曙光幼兒園教師幫扶一三一團十三連貧困職工脫貧

2020-12-23 兵團新聞網

  中新網兵團新聞6月6日電 (劉英 李庭花) 6月4日上午,當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七師一三一團十三連貧困職工李彥虎夫婦,從第七師曙光幼兒園園長張琳手中接過大米和清油等慰問品後,緊緊地握著張園長的手說:「我們家能過上如今的好日子,多虧你們的無私幫助,謝謝你們……。」

  為切實將精準扶貧工作落到實處,2016年3月初,七師曙光幼兒園與一三一團十三連結成精準扶貧幫扶單位。該團十三連黨支部通過對全連職工群眾調研摸底,確定精準扶貧對象9戶共計29人。為確保9戶貧困職工家庭在一年內全部脫貧,切實將各類扶貧措施落實到位,七師曙光幼兒園黨支部通過「多幫一」的形式,組織24名教師主要從農業技術指導、聯繫用工渠道、鼓勵自主創業、給予政策輔助和社會兜底等方面幫扶9戶貧困職工家庭。經過一年的幫扶,截止今年6月,該園所幫扶的9戶貧困職工家庭人均收入均達到5000元(人民幣)以上,全部實現了脫貧。

  為鞏固扶貧成果,鼓勵9戶已脫貧職工家庭繼續在致富的道路上走下去,6月4日上午,七師曙光幼兒園黨支部又組織24名教師,帶著慰問品和文藝節目,赴連隊開展了「結對幫扶」慰問演出活動。

  活動中,老師們精心準備了獨唱《打起手鼓唱起歌》、舞蹈《吉祥永遠伴隨你》、拳術表演等6個節目慰問了結對幫扶戶。為感謝幼兒園老師們無私幫助,連隊還組織本連隊的學生為老師們送上了手語表演唱《感恩的心》。

  演出結束後,老師們在辦公室門前與結對幫扶戶合影留念。並將慰問品逐戶送到結對幫扶戶家中。

  在慰問即將結束時,結對幫扶戶、該連職工楊福玲熱情邀請老師們有空經常來家轉轉,嘗嘗他們種的綠色蔬菜。

相關焦點

  • 三師四十四團深化作風建設:清風撲面來 群眾笑靨開
    清風撲面來 群眾笑靨開——三師四十四團深化作風建設紀實冬日的三師四十四團,寒風陣陣。十二連職工外力·阿不都熱依木縮著脖子,裹緊棉衣,快步朝家走去。一進家門,他就迫不及待地脫去了棉衣、毛衣,只穿一件秋衣。「『煤改電』工程就是好,現在家裡又暖和又乾淨,還安全。
  • 青島城陽:精準幫扶,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戰
    產業幫扶精準有效山大溝深、層巒疊嶂,是甘肅隴南地理區位的真實寫照,這裡也是甘肅省乃至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2月21日,中國第一套花椒原產地萬升級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裝置在成縣試產成功,「隴上江南」的新面貌正在煥發,標誌著對口扶貧助力脫貧攻堅工作收官年實現良好開局。
  • 一三一團引進溫室大棚「熊蜂」授粉技術
    天山網訊(通訊員劉英 韓高元報導)4月20日上午,應兵團農業技術推廣站邀請,荷蘭科伯特生物系統公司西北區技術專家在第七師一三一團十七連溫室大棚內現場開展了溫室「熊蜂」授粉技術培訓。自此,標誌著該團溫室大棚種植戶將結束長達20年人工授粉的歷史。
  • 廣東結對幫扶的昭通市、怒江州建檔立卡戶全部脫貧
    如今,昭通市、怒江州現行標準下所有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484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4個貧困縣全部脫帽。   12月18日至25日,廣東省委宣傳部與雲南省委宣傳部共同組織開展「粵滇扶貧協作」聯合主題採訪活動。粵滇雙方圍繞共同使命,交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高質量答卷。
  • 陝西城固:聚焦貧困學生「上好學」
    山區老教師的切身體會,是城固縣教育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發生變化的一個縮影。陝西省城固縣位於漢中盆地腹地,是秦巴山片區貧困縣。近年來,該縣聚焦所有貧困學生「好上學、上好學、好好上學」的目標,補齊硬體短板、全面落實教育精準資助政策、健全結對幫扶機制、深化社會扶貧協作交流,教育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貧困學生實現了在家門口上好學的目標。
  • 十三師火箭農場「精」字當先「準」字當頭抓扶貧
    近日,十三師火箭農場職工馬國福對筆者說。  今年44歲的馬國福是火箭農場職工,由於妻子常年患病,醫藥費開銷大,家裡已是捉襟見肘,該場相關部門了解到馬國福家的情況後,積極幫他聯繫就業崗位。現在,馬國福已經是該場畜牧工作站的一名連級防疫員,每月能有近1500元的收入,緩解了家庭困難。  據悉,火箭農場在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突出「精」「準」,持續發力取得了良好成效。
  • 2020年脫貧攻堅應知應會知識要點、貧困戶和幫扶幹部「十三個說得...
    11.黨中央提出的深度貧困特徵是什麼?答:「兩高、一低、一差、三重」。「兩高」即貧困人口佔比高、貧困發生率高;「一低」即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一差」即基礎設施和住房差;「三重」即低保五保貧困人口脫貧任務重、因病致貧返貧人口脫貧任務重、貧困老人脫貧任務重。12.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是如何提出的?
  • 向新而行 國家菸草專賣局幫扶「兩縣一區」脫貧工作綜述
    面對貧困群眾的殷殷期盼,國家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履行社會責任,自覺在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中找準定位,積極發揮行業體制機制優勢,向「兩縣一區」派出掛職幹部、投入幫扶資金、引進扶貧資金、發展多元增收產業,承擔起助力「兩縣一區」脫貧攻堅的重擔。 傳承,是國家局定點幫扶「兩縣一區」讓人印象最深的特點。
  • 貧困群眾脫貧後幫扶政策會變嗎?返貧怎麼辦?
    目前全國832個貧困縣已全部脫貧摘帽。剩餘的貧困人口正在履行退出程序,從目前情況看,到年底所有貧困人口也將全部退出。貧困群眾脫貧之後政策會變嗎?扶貧投入還會持續嗎?返貧怎麼辦?針對這些問題,記者在2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採訪了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 脫貧後政策會變嗎?扶貧投入還會持續嗎?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實施「三團一隊」全力助推脫貧攻堅
    5年來,學校充分發揮高校科技、教育、人才優勢,創新扶貧工作理念,密切校地合作關係,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了西農力量。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組建實施了「三團一隊」,全力助推脫貧攻堅,將定點扶貧工作由點上做亮到面上做強,實現了全區域、全方位、全產業、全覆蓋。
  • 企業結對幫扶 助力清遠連州鄉村高質量脫貧
    清遠連州市九陂鎮聯一村、白石村和四聯村是廣汽集團從2016年起定點幫扶的3個貧困村,經過四年幫扶,累計投入幫扶資金6323.16萬元(其中自籌幫扶4474.4萬元),233貧困戶586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1.4萬元,村集體收入達到30萬元。
  • 首批援建項目開工 恆大投入30億幫扶貴州大方縣脫貧
    恆大集團無償投入扶貧資金30億元,通過實施產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吸納就業扶貧、發展教育扶貧和特殊困難群體最低生活保障扶貧等一攬子綜合措施,幫助貴州大方縣貧困群眾實現2018年底整體脫貧目標。  恆大集團總裁夏海鈞表示,恆大集團將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要求去做,有信心和決心2016年實現第一批60個村率先脫貧,做到扶貧工作當年見效。
  • 落實「一三六」模式,樂昌長來鎮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落實「一三六」模式,樂昌長來鎮推進脫貧攻堅工作樂昌長來鎮自吹響全面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總號角以來,始終與黨中央、省、市委的決策要求保持步調一致,鎮黨委統一部署、精準施策,班子成員帶頭壓實責任,堅決執行「每周一調研、每周一匯報」工作機制,堅持問題導向
  • 粵滇協作,廣東幫扶雲南交出脫貧攻堅高質量答卷
    如今,粵滇扶貧協作工作已經結出碩果,廣東結對幫扶的昭通市、怒江州現行標準下所有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已全部脫貧,1484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4個貧困縣全部脫帽。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戰略部署,猶如一條跨越時空的紅線,將廣東與雲南緊緊地連在一起,雙方結緣牽手,圍繞共同使命,如今交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高質量「答卷」。
  • 聚焦目標 篤定前行 三師圖木舒克市學習貫徹落實第三次中央新疆...
    近日,三師四十六團組織學習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該團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志願者趙麗娟參加學習之後說:「胡楊紮根在沙漠戈壁,經歷千百年的風沙,不畏環境艱苦,依然頑強生長。我希望能像胡楊一樣紮根基層,更好地服務職工群眾。」  連日來,三師圖木舒克市各級各部門通過多種形式學習宣傳貫徹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 市第一幼兒園到紫雲開展「國培計劃」貧困地區「一對一」精準幫扶...
    4月15日,市第一幼兒園園長唐雲一行到紫雲開展「國培計劃」貧困地區「一對一」精準幫扶活動,紫雲縣各中心幼兒園園長參加活動。本次幫扶通過調研座談、現場指導等形式,提高幫扶幼兒園教師教育教學觀念和幼教水平,促進交流,解決困擾教師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全面提升幫扶幼兒園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使教師領悟幼兒教育的深刻內涵,從而促進幼兒教師團隊專業化發展。
  • 精準幫扶暖人心 魚水情深助脫貧
    自2015年10月對陸河村開展定點幫扶工作以來,玉林軍分區結合當地實際,以完善基礎設施、搞好產業發展、組織助學助教為抓手,著力發展村集體經濟,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幫助陸河村拔掉窮根,讓貧困群眾脫貧奔小康。▲陸河小學的學生們在新建的塑膠跑道上玩耍。
  • 情暖童心 心系希望——陝西省鎮巴縣育才幼兒園開展愛心幫扶活動
    西部決策網訊7月7日至7月15日,陝西省鎮巴縣育才幼兒園開展了「情暖童心,心系希望」幫扶貧困幼兒活動。小班貧困幼兒幫扶教師領取愛心禮物現場 中班貧困幼兒幫扶教師領取愛心禮物現場 大班貧困幼兒幫扶教師領取愛心禮物現場該園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精心準備了愛心禮物——小班幼兒的積木、中班幼兒的雙面磁性畫板、大班幼兒的有聲讀物,旨在從心靈上溫暖貧困幼兒,
  • 脫貧攻堅 北京教師貢獻「北京智慧」
    近年來,北京市教育系統聚焦西藏、新疆、青海、內蒙、河北等深度貧困地區教育事業發展,有序推動京豫、京鄂、京瀋、京贛、京銀、京什以及京津冀協同等領域的教育合作項目,發動並組織全市一大批一線教師、教育專家積極投身教育扶貧,打好「組團式」支教、「融入式」跟崗、「精準式」送教、「手拉手」合作等一系列教育援助「組合拳」,用教育的力量助推脫貧攻堅,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 陝西城固:聚焦貧困學生上好學 | 特別報導
    &39;兩免一補&34; 滿頭銀髮的70歲退休教師肖登科,回憶起上世紀70年代參加工作以來城固縣盤龍小學發生的變化,他激動地說。幫扶農村教師走向優秀城固縣教育體育局深化縣域內校際強弱幫扶、教師名優幫帶、師生關心關愛、名校名師帶培等多種幫扶機制,讓貧困學生遇名師、得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