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逐步推進,大灣區的大健康、大融合邁上了新臺階。
在之前香港舉行的「健康論壇2019」國際大會上,「粵港澳大灣區最佳醫院50強」榜單發布。
據悉,此榜單基於醫療技術、資源分配、醫院運行、學術影響力等4個一級指標,並篩選出ICU床佔比、平均住院天數、床位使用率、醫療旅遊病人佔比、學術領袖佔比等17個可跨粵港澳地區使用的二級指標,同時依據指標體系計算並發布。
在2019屆粵港澳大灣區最佳醫院50強中,香港共有13家醫院上榜!可見香港醫院綜合實力槓槓的!香港有著高水平的醫療技術和國際化的醫療制度,再加上內地赴港方便快捷和成本低廉等特點,得到越來越多內地遊客的青睞。
香港不僅在平均壽命領先於美國和英國,個別醫療領域甚至也在歐美之上。
資料來源: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
在國際腫瘤治療領域,香港腫瘤綜合治療水平位列第二,在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鼻咽癌治療領域,治療水平遠超歐美國家。
香港具有完善的國際醫療體系、嚴苛的醫療監督系統,再加上與美國FDA同步的抗癌藥物,越來越多的內地腫瘤患者、甚至是外國患者,將香港作為海外治療腫瘤等重疾的首選之地。
最近有一位來自沙特的Mo先生,他父親被診斷為鼻咽癌四期,當地醫生建議他們去香港尋求最好的治療方案,因為香港治療鼻咽癌水平非常高。
事實上,很多疑難雜症患者,由於當地醫院感到棘手等原因,大多都會被轉介到香港。而醫療個案的成功也加快了香港醫療技術的發展,為香港打下更加堅實的醫療基礎。這也是很多外國人、海外華人、國際知名人士、甚至很多移民國外的香港人都會選擇返港就醫的主要原因。
去年7月份,香港明星任達華在內地參加活動的時候被刺傷流血不止,當天晚上他在內地醫院接受腹部手術後還是堅持要轉回香港醫院治療;2017年劉德華在泰國墜馬情況危急,也是堅持連夜乘醫療專機回香港治療;澳門賭王何鴻燊坐擁上百億的資產,從2009年開始他身體出現狀況後就基本上把養和醫院當家,據說10年間在養和醫院花費超2億。
為什麼危在旦夕的明星們都堅持回港治療呢?
這與香港醫療在全球的專業度和信賴度有關!
2018年菲律賓總統杜特爾公開宣稱有可能患上了癌症,之後便低調訪問香港,令外界揣測他是赴港求醫。菲律賓官員透露,杜特爾特在香港一間私家醫院接受檢查,由腸部抽取樣本呈陰性反應,證實沒有患上癌症。連一國總統都來香港求診,難道還不足以說明香港醫療的強大嗎?
去香港看病風靡全國的原因
為什麼大家都想去香港看病?
香港醫生一般都有香港和大英國協等國多年的學習經歷,且要在公立醫院工作到政府規定的時間及經驗後才有獨立執牌開辦診所的資格,成為私家醫生。執業後每年都必須完成一定的研究和工作量,並通過政府及相關管理機構的考核才能繼續行醫。香港醫療秉承人道,以救死扶傷為重,緊急狀況下不會因為費用問題而放棄或不予進行治療。
「缺乏新藥、缺少新技術、缺失信任,也是內地患者奔赴香港看病的主要原因。相比歐美,香港地域距離更近,語言溝通基本沒有障礙,文化習慣上也更能融合。一些前往歐美看病的患者,最後也會回流到香港。」
在國內,我們往往是小醫院看不好,去省城大醫院,再去北京和上海大醫院。如果連北京和上海大醫院都看不好,那就束手無策了。
其實北京、上海並非看病的終點站,有條件的患者可以選擇赴港就醫,讓香港專家好好診斷一下,並提供治療策略。
如果身體情況不允許去香港看病,那麼可以考慮通過遠程獲取香港專家的第二診療意見。生命多一份堅持,就多一份希望!
香港唯安醫療溫馨提醒:文章中涉及的信息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請遵從醫生等醫療專業人士意見或指導。
*圖片和文章資訊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