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狀元是這個月的熱點,媒體的集中地,關於他們的學習、生活、選擇被一點點挖掘,被人們所熟知。他們身上的樸素、勤奮、樂觀、自主,難能可貴,也值得我們去欣賞。我們要祝賀他們,但同時,我也想對那些排名不好的學子說一句話:墊底的只是成績,而不是自己的人生。
墊底這個名詞或許只是說明在你不擅長的領域裡,你輸給了一些認真努力過的人。而你,或許還未找到展現你自己的舞臺,或發現身上的優質條件。
遺憾的是,墊底有時候讓很多人自己也信以為真,覺得事事不如人,惡性循環下,優質條件也成了曾經,很多人就習慣了把最不願看到的,甚至是曾無比討厭的那個自己赤裸裸地暴露在別人面前。
這樣的人真的該被同情,因為他被排名毀滅了可愛和堅強,但也真不應該就這樣放棄自己。水滸好漢,按照排名聚義梁山,但那些排名靠後的好漢真的就不如前面的嗎?並不見得。很多事,很多印象,就是在你自己認定的那一刻,刻上了你的模樣。所以人們常說,三十歲以前,爹媽給了我們本真的相貌,三十歲以後,我們給了自己現實的模樣。社會是教育的複製,學校中的表現和位次很大程度上會把我們推向相應的環境,這裡面有些人有背景或者運氣,但芸芸大眾都符合這個規律,我們需要在機會來臨之前,在好運降臨之前,認真踏實地在自己所屬的圈子裡做好自己,而不是渾渾噩噩,消耗自己。
踏青的郊外,突然遇到大雨,是該抱怨不期而逢的雨,還是埋怨自己擇錯了日子?蘇軾說: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想想也對,既然已經如此,就不要再讓雨澆滅了自己的好心情。或許,淋了雨的頭髮更好看。
萬事往敞亮處去想,一切的遭遇都帶著緣分的因子。我們好比是落花,生活就是流水。佛說:水是隨緣的事物,所以流水是曲折的,並且終歸是要東流到海的。但落花免不了深情,躲不過一個凋零的結局,又要在世間灑下無數的傷感。正所謂,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千裡煙波是流水的背影,也是我們行將要走的人生路。
日子就是這樣,好心情,壞事情總在交替,或許該抱怨:&34;可是你願意聽到這樣的回應嗎:&34;這樣的反嗆說得很不近人情,但又無可辯駁。
誰也規定不了日子,多少奇妙的感覺轉瞬即逝,又反覆蕩漾在我們周圍。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生活中發怒是難免的,也是必要的,但過多的牢騷是不理智的。結果源自初心,千萬不要被額外的情緒模糊了自己的初心。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辛勞的父親種了半輩子的蘋果,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兒子送進了一所農業大學,懂事的兒子苦讀四年以一個不錯的成績畢業。然而,兒子沒有能夠留在城市,而是回到了老家,回到了農田。當兒子與自己一同出現在田地時,老父親終於忍不住問蒼天:&34;
老父親問得有些心酸,但我們想一想,兒子的苦讀到底有多少是源自他個人的初心,或許是孝順與貧窮給了他更多的精神支持,但這樣的支持何嘗又不是一種巨大的包袱。或許,不是他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而是在那一方千人追、萬人夢的社會裡,他並沒有植下自己初心的種子。
當然,這並不是一個完整的故事。
回到那片熟悉的果園,兒子像從前那樣幫老父親幹著繁雜的農活,但老父親卻再也張不開口像從前那樣誇自己的兒子懂事、肯吃苦。兒子上了大學,老父親覺得在周圍人面前很有面子,雖然不會說出來,但所有的心情都在臉上。現在不一樣了,老父親自己心裡也結了個疙瘩,始終也打不開。
有一天,老父親看著纖瘦的兒子到底還是於心不忍,他終於開始坦然的接受坐在他面前的兒子。那天陽光不熱不冷,樹蔭下,父子間推心置腹的談話,讓彼此有了更徹底的了解。兒子覺得自己既然學了農業,就該回到自己習慣和喜歡的果園中,在這裡,他的生活可能才會有靈感與熱情。
在親切的果園裡,兒時的記憶一層一層地壘到了兒子面前,仿佛是恢復了從未有過的自由。父親也不再覺得兒子的選擇是一次退步,反而是給了兒子更大的精神支持與空間。
就這樣,在別人的驚愕與惋惜中,兒子開始了艱難的創業路。與周圍人憑經驗種植不同,兒子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以及在大學的資源,開始了探索性、專業性的種植,這可能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體力與精力,但他卻也樂在其中。開闢一片田園,種下更加合理、更加健康的蘋果,這就是他的初心,現在他正在為自己的初心施肥,培育。
或許,沒有什麼是命中注定的,我們要儘可能堅固自己的那顆初心,它或許與自己現在的職業相違背,但你可能會慢慢適應新的自己。只要理想還在,努力依舊,再多的阻礙與懷疑也可能只是一陣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