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藝術人物|251年的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迎來首任女院長

2020-12-16 澎湃新聞

近日,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選出251年歷史上首位女院長,版畫藝術家麗貝卡·索爾特贏得這一殊榮。另一位傑出的女性藝術家梅·史蒂文斯,因阿爾茲海默症逝世,享年95歲,她曾以藝術方式,為女性運動帶去最細微的感觸。

在上海,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徐昌酩舉辦誕辰九十周年回顧展,重溫藝術風採;一對被西藏改變的藝術家夫妻,用畫筆不斷回到雪域深處。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一周藝術人物」,報導並評析國內外的藝術人物及熱點事件。

英國倫敦 | 版畫藝術家麗貝卡·索爾特

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251年歷史上首位女院長

麗貝卡·索爾特 圖源:Getty Image

據《The Art Newspaper》報導,麗貝卡·索爾特(Rebecca Salter)近日被選為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以下簡稱RA)的新任院長,這也是該學院成立251年以來的首位女性院長。上任院長克里斯多福·勒·布倫(Christopher Le Brun)剛剛卸任,完成了8年的任期。

RA的院長由皇家藝術研究院院士秘密投票選出,目前共有128名會員,其中73名年齡在75歲以下,其餘都是高級院士。

根據RA官網,他們由「引領我們的想像、支持我們未來活動與規劃的藝術家和建築師組成」。

RA院士、藝術家凱西·皮爾金頓(Cathie Pilkington)在自己的Instagram上說,「麗貝卡·索爾特是RA從1768年創立以來的首位女院長,這一天非常重要,」另一位院士格裡森·佩裡(Grayson Perry)則在推特上表示,這一委任是「美好而歷史性的一刻」。

2014年,索爾特作為版畫藝術家被選為RA院士,後來她又成為學院的管理者。此前,她曾擔任坎伯爾藝術學院版畫專業研究生課程的教師。(文/錢雪兒)

美國新墨西哥州 | 藝術家梅·史蒂文斯

因阿爾茲海默症逝世,是藝術家也是鬥士

梅·史蒂文斯在蘇荷區的工作室,1974

12月9日,在與阿爾茲海默症抗爭數年後,藝術家梅·史蒂文斯(May Stevens)在美國新墨西哥州聖達菲去世,享年95歲。梅·史蒂文斯是19世紀60至70年代女性主義運動的領軍人物,「史蒂文斯傑出的藝術遺產將被我們銘記,」藝術家在紐約的代理畫廊Ryan Lee在一份聲明中寫道,「我們也永遠不會忘記,史蒂文斯精力充沛、堅守己見、雄辯健談,她還是一位多產的作家,是我們忠實的朋友。」

梅·史蒂文斯《蘇荷區的女藝術家們》

史蒂文斯憑藉其紀念碑式的繪畫與對於社會、政治議題的關注而聞名,她用油畫、拼貼畫、素描和版畫等不同的藝術形式來抒發個人經驗,表達自己對於種族主義與壓迫的觀點。她曾直言不諱地批判越南戰爭,並支持女性主義與民權運動。

史蒂文斯的作品收藏於大量重要藝術機構,其中包括布魯克林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與舊金山當代藝術博物館等地。1999年,她在波斯頓美術館舉辦個展「女性圖像:此處彼地」(Images of Women: Near and Far),這是該美術館首次為在世女性藝術家舉辦個展。

2005年,在派翠西亞·希爾斯撰寫的《梅·史蒂文斯》藝術中,這位藝術家坦誠地表達了自己的理想,以及它們如何影響她的創作:「我想要為女性運動帶來最細微的感觸,正如我的藝術一樣;我想要為政治行動帶來最精確的想像,正如我的藝術一樣。」(文/錢雪兒)

上海|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徐昌酩

舉辦誕辰九十周年回顧展,重溫藝術風採

徐昌酩

徐昌酩,1929年出生,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秘書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原理事,國家一級美術師。今年是徐昌酩誕辰90周年。12月10日,「龍躍鳳翔齊唱鳴——徐昌酩誕辰九十周年回顧展」在上海市文聯展廳開幕。此次展覽共展出其作品90件,全面回顧徐昌酩的藝術人生,重溫其藝術風採。

徐昌酩《松鼠得果圖》

徐昌酩早年從事裝潢美術設計,其裝潢美術設計曾在國際上獲大獎。同時,他是新中國上海美術設計領域發展成長的重要參與者和見證人。他對動物題材裝飾繪畫研究頗深,筆下的動物世界千姿百態。晚年又將美術設計的理念引入中國畫創作領域,使傳統筆墨中洋溢出圖案和裝飾美,富有現代繪畫的審美特徵,充滿張力。他還自學創作漫畫,作品諷刺幽默兼備,給人以快樂、慰藉和啟示。

此外,美協工作是徐昌酩的本職。他曾是上海美術家協會的「當家人」,從1985 年調入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工作至1999年退休,在美協工作了15年,歷任上海美協第三屆秘書長、第四屆主席團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上海市美術家協會榮譽顧問。他為扶持培養青年藝術家、推動上海美術變革做出了大膽的探索,也為上海美術的日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展覽將持續至12月17日。(文/陸林漢)

上海 | 黃威、侯曉輝

藝術家夫妻,用畫筆不斷抵達西藏深處

黃威(左)、侯曉輝

一對藝術家結為夫妻,一同生活,一同被西藏改變,是怎樣的體驗?12月15日在醍醐藝術中心·上海開幕的黃威、侯曉輝雙人展「阿賴耶」中,就有答案。西藏曾令他們異地分離,卻又讓他們的心更緊密;他們的作品,被西藏塑造,也不斷抵達西藏的更深處。

黃威、侯曉輝原本是天津美院的同學,黃威到西藏大學藝術學院讀研,有3年時間,異地相處。

黃威 《如去如來》(左)、《須彌》(右)2019 紙本設色

從西藏大學藝術學院碩士畢業十多年來,黃威的作品始終與西藏勾連。過去2年,他解構和重構山、水、雲、樹等物象,呈現心裡的西藏。這次「阿賴耶」展上,他分享的「無量」系列,早在拉薩時期就醞釀了。這一系列最動人的,是一份「踏實感」,「歷代唐卡畫師繪製唐卡的過程啟發了我。當他們要表現顏色的漸變時,總是願意費盡心力,用無數個深淺不同的點,去鋪陳出這份變化。其中蘊藏的,是虔敬心和修習的意志,我和曉輝都深深為之感動。」黃威說。

侯曉輝 《旃檀林》 2019 紙本設色

侯曉輝也在唐卡的啟示中找到了表達的出口,「藏醫唐卡中的植物描繪令我印象深刻。植物的生命脈絡與人的身體相關聯,讓我對生命關係有了新的認識。」多次目睹藏區春日桃花盛開後,侯曉輝選擇了桃花成為繪畫的主題。「桃花中透著生死觀,而且是喜悅的,這是最感動我的地方。」(文/畹町)

相關焦點

  • 一周藝術人物|柯律格講中國瞬間,英國皇家藝術院新換CEO
    上周,進入第251年的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宣布了秘書兼執行長的新人選,現任凡·高博物館館長呂格爾成為繼任者。在北京,來自英國牛津大學藝術史榮休教授柯律格將於今秋開講,談「中國藝術史上的三個跨國瞬間」。不久前拿下2019年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金獎的建築師格雷姆肖則提醒人們警惕「手提包建築」並提倡迷你型住宅。
  • 一周藝術人物|卡特蘭15萬美元的香蕉與蓋蒂首任館長的蛋糕
    在上海,書法篆刻名家、上海市文史館館員劉一聞七十大壽之際迎來了其三本新著的出版發行,畫家、上海書畫院執行院長丁一鳴的個展則呈現20多幅山水畫作;藝術家尼羅·柯廷則用藝術的方式,假設西岸美術館「陷入洪水」並引導眾人如何「保持冷靜」。在美國,96歲的蓋蒂博物館首任館長史蒂芬·加勒特上周辭世,但他的妻子卻留下了「好吃」的蛋糕。
  • 一周藝術人物|百歲學者波普爾辭世,建築聯盟學院解職女院長
    回顧一周藝術人物,在瑞士,研究現代藝術與技術之間關係的第一人、享譽世界的法國藝術史學家弗蘭克·波普爾於7月12日辭世,享年102歲。英國建築聯盟學院歷史上首位女院長吉拉伯特近日遭到解職,理由是她為學院制定的五年計劃被大多數成員投了不信任票,但也有聲音稱,她的遭遇只是學院性別歧視中的一樁。
  • 較量與傳承: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藏品展,一場免費的藝術盛宴
    1854年賣給英國政府,此後成為包括天文學會、地質學會、文物學會等眾多學術機構的辦公地,其中佔地面積最大的就是皇家藝術學院。皇家藝術學院成立於1768年,到2018年正好250周年。庭院裡這件現代藝術品似乎在向世人宣告:新的藝術已經像這顆紅太陽一樣在舊墟上冉冉升起。
  •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院長,弗雷德裡克·萊頓的唯美油畫
    弗雷德裡克·萊頓他以極其輝煌的藝術風格衝淡了雷諾茲,成了英國皇家學院派的代名詞。與維多利亞時代的著名畫家不同,身為畫院院長的萊頓,不僅不是美術學院的學生,甚至不是在英國本土接受的教育。足跡所至,萊頓在布魯塞爾、巴黎和法蘭克福斷斷續續上學,並進行美術培訓。 萊頓的父親是位古典藝術的愛好者,他對幼年的萊頓留下深刻的影響。萊頓9歲開始自己作畫。10歲隨父親來到羅馬,師從一位叫梅利的畫家,在那裡獲得了繪畫知識。
  • 北京大學成立歌劇研究院 藝術家金曼任首任院長
    藝術家金曼任首任院長
  • 61歲廣東粵劇院迎來首任女院長_人事風向_澎湃新聞-The Paper
    61歲廣東粵劇院迎來首任女院長 黃宙輝 梁彥蘭/金羊網 2019-09-13 21:39
  • 一周藝術人物|羅德島院長談疫情與教學,村上隆稱面臨破產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一周藝術人物」,報導並評析國內外的藝術人物及熱點事件。他與路易威登、Virgil Abloh、川久保玲和Supreme在內的一線設計師和品牌都有成功合作,再加上與多個品牌的合作,他已成為當代藝術舞臺上最知名的人物之一。不過,儘管村上隆很賺錢,但他也很會花錢——這可能是導致他在2019年突然離開Blum & Poe畫廊的原因。自從藝術家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職業生涯以來,這家畫廊一直代理他。
  • 英國最著名的美術學院——英國皇家美術學院,藝術開始的地方
    英國皇家美術學院,簡稱RA;英國皇家美術學院舉世聞名,不僅歷史悠久而且人才輩出,為培育世界繪畫、雕刻、建築藝術英才做出了巨大貢獻。該研究院每年舉行優秀學員及藝術家作品展,也吸引了國內外藝術愛好者的矚目。在貝維克斯國際共同社權威發布BAI世界美院排名中,排名第一位。
  • 一周藝術人物|凝視日常之美的這些畫家與策展人
    92歲的英國藝術家、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院士菲利普·薩頓儘管一隻眼失明,卻在疫情中格外高產,只有畫畫,才能讓他回到記憶中的童年,新的職業身份也讓他仍舊保持創作活力。在美國,藝術家野口勇近日成為首位進入白宮收藏的亞裔美國藝術家;在上海,女畫家張平迎來個展,她在安靜無聲的日常中,磨練出物品的「微光」與個性;策展人林葉則邀請14組藝術家凝視日常生活,發現平凡裡的美,匯集成一場展覽。《澎湃新聞·藝術評論》「一周藝術人物」,報導並評析國內外的藝術人物及熱點事件。
  •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2011開年特展「英國現代雕塑」
    展覽海報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將在2011年1月22日推出三十年來的首次「英國現代雕塑」展(Modern British Sculpture),主要回顧和研究二十世紀英國雕塑。該展覽將採取編年順序主題畫廊的形式,結合「英國」和「雕塑」兩個關鍵詞視覺呈現英國雕塑發展獨特的概覽。本展將在皇家藝術學院主展廳持續到2010年4月7日結束。
  • 清華智能產業研究院成立!張亞勤任院長,姚期智等擔任顧問
    除了楊元慶等人外,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鄭力,亞信科技董事長田溯寧,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復,華大集團董事長汪建,百度副總裁李震宇,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黃鐵軍,清華信息學院院長戴瓊海院士,清華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院長、蘇世民書院院長薛瀾等到場祝賀。儀式上,邱勇、智能產業研究院院長張亞勤共同為研究院揭牌。
  • 英國皇家美術學院口碑如何
    坐落在倫敦市中心的英國皇家美術研究院 Royal Academy of Arts,自從 1768 年成立以來迄今已有 237 年,是世界上學習Fine Arts領域最好的美術研究院。RA不僅歷史悠久而且人才輩出,為培育世界繪畫、雕刻、建築藝術英才做出了巨大貢獻。該校每年舉行優秀學生及藝術家作品展,也吸引了國內外藝術愛好者的矚目。
  • 比利時世界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成立20周年藝術邀請展人物介紹...
    上海人,1956年10月25日生,祖籍江蘇蘇州。現為比利時書畫藝術研究院院長,比利時世界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首席智庫。早年師承曹禺、吳作人、劉海粟、周瘦鵑、靳尚誼、陳逸飛先生;1993年赴比利時師承世界頂級藝術理論權威呂西昂.馬薩(Lucien MASSAERT)導師、歐洲油畫大師迪迪埃馬尤(Didier MAHIEU)導師。
  • 維歐藝術留學: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ca排名怎麼樣?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簡稱RCA,成立於1837年,因盛產時裝與設計大師的研究生院而聞名國際時裝設計界,被譽為全球藝術與設計大師的搖籃。那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ca排名好嗎?維歐藝術留學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
  • QS 2020藝術設計世界大學排名解讀:英國皇家藝術學院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想必有很多藝術留學生都有聽聞過這個著名藝術院校的名字。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是全球唯一的全研究制藝術院校,也是迄今歷史最悠久的藝術教育機構之一。今天一沙國際教育小編,就給大家聊聊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排名及優勢特點。
  • 一周藝術人物|建築學家李道增、洛杉磯MOCA創始人辭世
    當前局勢下,藝術家也開始抱團取暖,馬修·巴羅斯在英國發起「藝術家互助」宣言,呼籲藝術社群的慷慨之舉。在北京,今日美術館上周宣布館長更替,新館長是前媒體人張然。《澎湃新聞·藝術評論》「一周藝術人物」,報導並評析國內外的藝術人物及熱點事件。
  •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排名知多少?藝術設計類QS解讀
    #對於很多想來英國藝術留學的學子來說,能夠考入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就意味著到達了世界最高的藝術殿堂,很多準備藝術留學的學生還不太了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很多學生會問英國皇家藝術學院世界排名如何?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專業有哪些等等,那麼今天由一沙國際創意教育小編我來給大家揭開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真面目。
  • 申請流程早知道 2016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怎麼申
    編者按:有志於在2016年去往英國學習藝術的同學要注意了!尤其是申請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CA的同學要著手開始準備了。有志於在2016年去往英國學習藝術的同學要注意了!尤其是申請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CA的同學要著手開始準備了。
  • 北京外國語大學成立藝術研究院
    環球網6月12日訊 6月11日上午,在北京外國語大學辦公樓配樓二層多功能廳,北京外國語大學藝術研究院成立儀式順利舉行。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陳雨露在儀式上表示,北外依據自身優勢創辦藝術學院,是主動適應國家文化戰略新形勢的需要,應邀出席儀式的全國政協副主席鄭萬通表示,這是北京外國語大學推進公共外交研究的積極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