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主頁君在整理字典,碰巧在書架上看到了七年前買的《拉丁語·漢語簡明詞典》。這篇推送,就來回憶往事,以及介紹這本精緻的詞典吧。
當時,網上買書還沒有很普遍,大多數的書還是要一本一本在書店裡面找。主頁君那天本來是為了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西語版而去("A La Orilla Derecha Del Río Argún"),結果在外文區的一角偶遇了拉丁文的書籍。
圖書城很大,外文書也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是英文、法文、西班牙文、日文的書籍,零星的其他小語種散布期間,整齊卻讓人眼花繚亂。只是,諾大的書城,竟然只有一小角安置拉丁文書籍,不免讓我有些惆悵。很多時候,出國後看到外國友人高談闊論西方文化而迴避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話題,感覺非常格格不入。但是在國內,西方的古典文學不也照樣是在主流之外嗎?轉念一想,語言本身就是文化的體現,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地區,對於文字的側重不同是正常現象。而在這種主流文字下仍然並存多種多樣的其他文字,實在是幸運。
坐下來翻看那一角的拉丁語書籍,對於當時的我來說是一種很深的震撼。後來回想起那時的感覺,書評家唐諾的一段話或許可以形容 -- 「我們很容易在一本一本書中再再驚異到,原來我們所在的現實世界,相較於既有的書籍世界,懂得的事情這麼少,瞻望的視野這麼窄,思維的續航能力這麼差,人心又是這麼封閉懶怠,諸多持續折磨我們的難題,包括公領域的和私領域的,不僅有人經歷過受苦過認真思考過,甚至還把經驗和睿智細膩的解答好好封存在書中。」 感覺,看到這些古老的文字,仿佛回到了很久很久以前,與當時的寫書人對話。
不過,這些大厚本的拉丁文書實在是難以 「搬運」,所以最終我只是買了一本薄薄的詞典來做紀念。回到正題,還是來隆重地介紹一下這本詞典 -- DICTIONARIUM PARVUM LATINO - SINICUM(拉丁語-漢語 簡明詞典)。
詞典的作者是雷立柏教授。他於 1967 年生於奧地利,1999年獲得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學位,現今已經任教於人民大學文學院。其實主頁君在兩年前的一次拉丁語音樂會上有幸見到過雷教授,但是只是遠遠的看,沒能走進交談。說實話,雷教授比我想像中的年輕多了,而且有一種睿智的大叔氣質。雖然經歷了漫長的歲月,但是依然能夠對於語言有如此深厚的追求和熱愛,很讓人敬仰。
就像教授的氣質一樣,這本詞典雖然簡明,但也能看出用心的細緻和整理的精到。在詞典的序言中,教授特地將拉丁語在不同學科的語用以及對現代漢語的影響結合起來,從宏觀層面向讀者展示了拉丁語的美妙之處。翻看其他語言的詞典,很少有將語言本身的獨特性單獨用一章序言來說明的,這也是主頁君非常喜歡拉丁語的一點。
序言之後有關於體例的說明和語法的簡要概括,但是最讓我覺得有意思的是詞典裡對於發音的註解。
沒有故弄玄虛地用國際音標,反而使用漢語來標註拉丁文的讀音,這樣做確實很方便、很平實。說起來,這樣的注音方法讓我想起了以前西夏文字與漢文的號稱 「世界第一本字典」 的《番漢合時掌中珠》,同樣是用本國文字來標註另一國文字的注音,只不過雷教授這本是單向的漢文注音拉丁文,而《掌中珠》裡面是雙向的漢西互注。也許,正是這種直接的注音方法影響了現在許多類似於《5分鐘開口說英語》之類的標音方式,快速而有效。
在詞典的正文中,也是貫穿了 「簡明」 的特點,一步到位,不囉嗦。
不過,過於簡明的詞典也有它不夠全面的弊端。所以就像雷教授在序言中寫的一樣,如果想要更精一步的學習拉丁語,憑靠這一本小小的詞典是遠遠不夠的。在後續的推送中,主頁君也會定時推薦各類其他的拉丁語詞典,希望讀者會喜歡。最後,歡迎給主頁君留言哦,主頁君會不定期回復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