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立柏教授的《拉丁語·漢語簡明詞典》- 番外

2021-03-01 拉丁語雜談

    這些天主頁君在整理字典,碰巧在書架上看到了七年前買的《拉丁語·漢語簡明詞典》。這篇推送,就來回憶往事,以及介紹這本精緻的詞典吧。

     當時,網上買書還沒有很普遍,大多數的書還是要一本一本在書店裡面找。主頁君那天本來是為了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西語版而去("A La Orilla Derecha Del Río Argún"),結果在外文區的一角偶遇了拉丁文的書籍。

     圖書城很大,外文書也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是英文、法文、西班牙文、日文的書籍,零星的其他小語種散布期間,整齊卻讓人眼花繚亂。只是,諾大的書城,竟然只有一小角安置拉丁文書籍,不免讓我有些惆悵。很多時候,出國後看到外國友人高談闊論西方文化而迴避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話題,感覺非常格格不入。但是在國內,西方的古典文學不也照樣是在主流之外嗎?轉念一想,語言本身就是文化的體現,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地區,對於文字的側重不同是正常現象。而在這種主流文字下仍然並存多種多樣的其他文字,實在是幸運。

     坐下來翻看那一角的拉丁語書籍,對於當時的我來說是一種很深的震撼。後來回想起那時的感覺,書評家唐諾的一段話或許可以形容 -- 「我們很容易在一本一本書中再再驚異到,原來我們所在的現實世界,相較於既有的書籍世界,懂得的事情這麼少,瞻望的視野這麼窄,思維的續航能力這麼差,人心又是這麼封閉懶怠,諸多持續折磨我們的難題,包括公領域的和私領域的,不僅有人經歷過受苦過認真思考過,甚至還把經驗和睿智細膩的解答好好封存在書中。」 感覺,看到這些古老的文字,仿佛回到了很久很久以前,與當時的寫書人對話。

     不過,這些大厚本的拉丁文書實在是難以 「搬運」,所以最終我只是買了一本薄薄的詞典來做紀念。回到正題,還是來隆重地介紹一下這本詞典 -- DICTIONARIUM PARVUM LATINO - SINICUM(拉丁語-漢語 簡明詞典)。

     詞典的作者是雷立柏教授。他於 1967 年生於奧地利,1999年獲得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學位,現今已經任教於人民大學文學院。其實主頁君在兩年前的一次拉丁語音樂會上有幸見到過雷教授,但是只是遠遠的看,沒能走進交談。說實話,雷教授比我想像中的年輕多了,而且有一種睿智的大叔氣質。雖然經歷了漫長的歲月,但是依然能夠對於語言有如此深厚的追求和熱愛,很讓人敬仰。

     就像教授的氣質一樣,這本詞典雖然簡明,但也能看出用心的細緻和整理的精到。在詞典的序言中,教授特地將拉丁語在不同學科的語用以及對現代漢語的影響結合起來,從宏觀層面向讀者展示了拉丁語的美妙之處。翻看其他語言的詞典,很少有將語言本身的獨特性單獨用一章序言來說明的,這也是主頁君非常喜歡拉丁語的一點。

     序言之後有關於體例的說明和語法的簡要概括,但是最讓我覺得有意思的是詞典裡對於發音的註解。

     沒有故弄玄虛地用國際音標,反而使用漢語來標註拉丁文的讀音,這樣做確實很方便、很平實。說起來,這樣的注音方法讓我想起了以前西夏文字與漢文的號稱 「世界第一本字典」 的《番漢合時掌中珠》,同樣是用本國文字來標註另一國文字的注音,只不過雷教授這本是單向的漢文注音拉丁文,而《掌中珠》裡面是雙向的漢西互注。也許,正是這種直接的注音方法影響了現在許多類似於《5分鐘開口說英語》之類的標音方式,快速而有效。

     在詞典的正文中,也是貫穿了 「簡明」 的特點,一步到位,不囉嗦。

不過,過於簡明的詞典也有它不夠全面的弊端。所以就像雷教授在序言中寫的一樣,如果想要更精一步的學習拉丁語,憑靠這一本小小的詞典是遠遠不夠的。在後續的推送中,主頁君也會定時推薦各類其他的拉丁語詞典,希望讀者會喜歡。最後,歡迎給主頁君留言哦,主頁君會不定期回復噠。

相關焦點

  • 專訪| 雷立柏:他用中文復活拉丁語 下輩子要做中國人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雷立柏晚上7點半,鈴聲準時響起,中國人民大學第三教學樓A3406教室座無虛席,年近五十的拉丁語外教雷立柏正在布置下周的課堂測試如今,他已可以在人大、北師大和後浪出版公司穩定地教授拉丁語課程,辦公室就在教學樓的斜對面——人民大學文學院辦公樓的211室,一間不到10平米的小屋子。正中一張樸素的桌子,鋪著有點褪色的藍底方格桌布。門兩側分別立著書架和書櫃,幾乎都被雷立柏獨立或參與編寫、審校的教材、辭典塞得滿滿當當。
  • 【專訪】「21世紀的利瑪竇式人物」雷立柏(中):中國基督徒要開始...
    翻譯了西方多部神學經典與基督教詞典的雷立柏最大的心願之一是希望促進中國的基督徒更直接的靠近原汁原味的聖經、靠近多姿多彩的正統神學,把信仰建立的更有根有基。日前,基督時報邀請了雷立柏教授,請他分享了多年來的學術成果,以及他根據基督教會歷史與經驗對中國基督徒的建議,包括在基督教本土化、社會倫理等,與此同時,他也從歷史的角度談了對基督教研究的看法,並且飽含熱情地介紹了他獨創的「尋根字」的漢字新寫法:「世界用的漢語」,他希望藉此讓漢語走向世界,讓世界更了解中國文化的精髓。
  • 雷立柏:為什麼要教中國學生拉丁語?
    說一口流利中文的雷立柏,在北京已經生活了22年,任教於中國人民大學,且教的是拉丁語、古希臘語和古希伯來語。他對北京的熱愛以及歷史地理的諳熟,都在這本新書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他還提供了一個特殊視角,讓我們不僅是從外國人的眼光,而且是從語言學、與外國人相關的歷史的角度,打量這座城市,思考一種語詞的來路。
  • 雷立柏:用拉丁文為東西方「搭橋」
    作為「人大」教授,他最近推出了自己的新作《我的靈都》。書中,雷立柏與北京這個東方古都有著「切膚之親」,在這裡,他奉獻了自己的三個「愛人」—拉丁語、古希臘語、希伯來語。對於透徹了解西方文明,他給出的訣竅是「往根上學」。
  • 雷立柏:為什麼要教中國學生拉丁語?-新華網
    雷立柏先生在活動現場。  7月中旬,有著中文名的奧地利人雷立柏推出了他的隨筆集《我的靈都》。他穿著一件印著不同文字的T恤出現在單向街愛琴海店活動現場,與讀者互動交流。說一口流利中文的雷立柏,在北京已經生活了22年,任教於中國人民大學,且教的是拉丁語、古希臘語和古希伯來語。他對北京的熱愛以及歷史地理的諳熟,都在這本新書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他還提供了一個特殊視角,讓我們不僅是從外國人的眼光,而且是從語言學、與外國人相關的歷史的角度,打量這座城市,思考一種語詞的來路。
  • 孩子為什麼要學拉丁語
    在中國教授拉丁語10年,雷立柏發現了現代漢語和拉丁語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現代漢語的很多單詞也來自拉丁語。雷立柏舉了一個漢語文化和拉丁文關聯的例子: 「 漢語的 『 母校 』 來自一個拉丁語詞:alma mater(『偉大的母親』,可以指一個學校)。如果說要『熱愛祖國』,這就包含著兩個拉丁語的比喻:『 火熱的愛 』和 『 祖先的國 』。
  • 我們所熟悉的語言寶典:《現代漢語詞典》與《簡明牛津詞典》多維度對比研究
    第四章、第五章與第六章採用了二分對立的視角,分析了《簡明牛津詞典》與《現代漢語詞典》相關版本在宏觀結構上的語文性與百科性、歷時性與共時性、規範性與描寫性特點,以及它們彼此之間形成的對立、競爭與調和。其中第四章描述了《簡明牛津詞典》與《現代漢語詞典》中通用詞彙與百科詞彙的收錄情況。
  • 奧地利語言學家雷立柏:中國人也應該多了解西方古典文化資源
    從2000年開始,他先後出版了《希漢英辭典》等四十多部著作和譯作,2004年,雷立柏終於有了在人民大學文學院任教的機會,教授拉丁語、古希臘語和古希伯來語。「我覺得很自豪,中國給了我很好的機會,」 雷立柏說,「現在參與我的課程的人越來越多,社會和媒體也注意到,這是很美好的,當然我也付出很多,但是我得到的比付出的還要多。」
  • 資源分享 | 拉丁語網絡學習資源匯總
    雷立柏《拉丁語基礎》系列課程http://mooc1.chaoxing.com/course/1412963.html?dt_dapp=1&dt_platform=com.douban.activity為數不多的用中文教授拉丁語的免費課程,由人大古典學教授雷立柏主講,使用的教材是肖原編著的《拉丁語基礎》,適合英語不是很好或者不想花很多錢卻又十分想學習拉丁語的人。3.
  • 第一部漢語拉丁語詞典《中國官話》背後的故事
    在這個對公眾免費開放的展覽上,位居正中位置、被一個玻璃盒子罩著的一本泛黃大書引起了參觀者的注意——《中國官話》,這部誕生於1742年的漢語拉丁語詞典,比1815年英國傳教士馬禮遜(Robert Morrison)編撰的世上第一部漢英、英漢雙語詞典《華英字典》還早了70多年。
  • 也談漢語詞典中的字母詞問題
    這場爭論問題的焦點到底是什麼 有人說,英語裡頭有許多外來詞都是直接從法語、拉丁語等外國語拿過來,並沒有什麼本土化過程,為什麼漢語的外來詞就一定要經過一番漢語化改造?對這個問題,要作具體分析。 英語和法語、拉丁語等都是拼音文字,甚至它們的字母都是大同小異,因此,法語、拉丁語等詞語比較容易融入英語的詞彙體系,用不著經過詞形改造就可以編入英語詞典的正文。此外,英語之所以有一些直接源自法語等的外來詞還有著一定的歷史淵源。
  • 如何學習拉丁語?
    中文世界出版的拉丁語字典有謝大任、馬永瑞和李文瀾等編纂的《拉丁語漢語詞典》(1988年) 和雷立柏編著的《拉丁語漢語簡明詞典》(2011年),本文不再贅述。這部詞典事實上是基於 Wilhelm Freund (1806–1894) 於 1834–1845 年出版的《拉丁語–德語詞典》[Wörterbuch der Lateinischen Sprache] 的英文翻譯,而Freund的詞典正是基於 Scheller 於1792 年所出版的《拉丁語–德語和德國–拉丁語手冊詞典》[Lateinisch-deutsches und deutsch-lateinisches
  • ...語大學教授孫義楨榮獲辭書事業終身成就獎:退而無休的詞典人生
    孫義楨教授年輕時喜歡教書,也喜歡編詞典的孫義楨,其長達40多年的「詞典人生」始於1976年。當時他奉命編撰西漢雙語辭書。從《簡明西漢詞典》到《新時代西漢大詞典》的一路跋涉至今,孫義楨編撰的詞典包括《簡明西漢詞典》(1981),《新漢西詞典》(1999),《精選西漢漢西詞典》(2005), 《新時代西漢大詞典》(2008),《外教社簡明西漢漢西詞典》(2010),《新西漢詞典》(2011)。
  • 英文詞源學系統和分解:多久背下詞典,詞中字母與音的由來是否有意義?
    除了細緻識記詞典,爭取細化到每個字母和每個音的規律分析。能堅持打卡多久,或達到多少,這一年,大家一起見證.大致簡潔分為幾塊,或可粗略對應英文專業四年上下學期,也便於熱愛英文的朋友對照查看自己完成多少,還有哪些可以完善補充:大一上下:詞彙學、詞源學大二上下:英語史、語言學及文化與詞彙學交叉大三上下:拉丁語、古希臘語大四上下:專名詞源體系、形變音變規律應用一、工具書1:詞源輔助體系1.
  • 《怒蘇漢簡明詞典》在怒江出版發行
    本報訊(記者 李壽華) 近日,《怒族語言系列詞典》之《怒蘇漢簡明詞典》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六庫鎮舉行首發儀式。該詞典的出版發行填補了怒族有史以來沒有本民族語言詞典的空白,為傳承和發展怒族傳統文化提供規範統一的書寫方案。    怒族是我國西南邊陲怒江、瀾滄江中上遊地區的古老居民。
  • 英文縮略詞入漢語詞典 學者打響漢語保衛戰
    一場「漢語保衛戰」似乎正在打響。西文縮略詞「入侵」《漢語詞典》?歷時多年修訂的第六版《漢語詞典》新鮮問世以來,因其收錄3000多條「新詞酷語」而備受關注與熱議。這其中也包括首次收錄的239個西文縮略詞。事實上,這些詞絕大部分是學界俗稱的英文縮略詞、「字母詞」。
  • 語言|範韋理克:學習拉丁語就像學習演奏一門樂器
    《文匯學人》近日採訪了拉丁語考試的兩位主要命題者,北京大學歷史學系、西方古典學中心助理教授範韋理克和東北師範大學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教授顧斯文,請他們談談他們的設計與期待。考題來自古典拉丁語的語料庫。我必須確保找到適合學生水平的一個段落,讓他們譯成英文。文匯報:考題是將一段拉丁文譯為英語,為什麼這樣設置?範韋理克:我們之前討論過,是應該譯為英語、漢語,還是以別的例如問答形式作為考題,而非翻譯。因為這三種不同的考法現在至少在北京都已有使用。
  • 漢語詞典收錄西方縮略詞遭杯葛 漢語保衛戰正打響
    一場「漢語保衛戰」似乎正在打響。  西文縮略詞「入侵」《漢語詞典》?  歷時多年修訂的第六版《漢語詞典》新鮮問世以來,因其收錄3000多條「新詞酷語」而備受關注與熱議。這其中也包括首次收錄的239個西文縮略詞。事實上,這些詞絕大部分是學界俗稱的英文縮略詞、「字母詞」。
  • 外文縮略詞進漢語詞典 百餘學者聯名「杯葛」
    商務印書館上月出版的第六版《現代漢語詞典》(簡稱「新版《現漢》」),因為收入「NBA」等239個以外文字母開頭的詞語,近日遭到100餘位專家學者的聯名「杯葛」,在中國引發一場關於漢語使用、「純潔漢語」的討論。據媒體報導,百餘名學者近日聯名舉報新版《現漢》違法。
  • 漢語大詞典app 簡單版小程序在線入口
    漢語大詞典app是一款漢語詞典查詢軟體,漢語大詞典app清新離線字典,收錄了2萬多個漢字包括基本解釋和詳細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