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的嬰兒吃奶的時候總是扭來扭去,究竟是因為什麼?寶寶剛出生兩個月會面臨很多的養育問題,尤其是新手父母,面對養育孩子完全沒有經驗,我們可以一起來分析下。
兩個月寶寶吃奶扭來扭去的原因
最大的可能是腸脹氣
寶寶出生後進入到第二個月,很多嬰兒都會開始哭鬧和睡眠的問題,這背後的原因主要是腸脹氣和腸絞痛,如果孩子吃奶的時候總是扭來扭去,大部分的原因應該是腸脹氣,而不是腸絞痛。因為腸脹氣的寶寶腸胃中會有氣體造成孩子不舒服,但是如果是腸絞痛,嬰兒會直接哭鬧,甚至很難安撫,而腸絞痛的判定就是以孩子哭鬧且難以安撫為主要表現。
如何來解決:
吃奶的間隙進行拍嗝。吃完一邊母乳可以進行先拍嗝再去吃另一邊的母乳。如果是奶粉餵養,可以喝一半停下來拍嗝再喝。
吃奶時間要夠,不要只吃前奶。前奶中的礦物質和乳糖比較多,而後奶中的脂肪比較多,前奶吃得多不耐飽還容易打嗝;
吃奶後做排氣操。吃完奶後半小時可以幫助寶寶做排氣操。
最容易忽視的原因溼疹
嬰兒溼疹最常出現在滿月或者第二個月,而且孩子的溼疹並不是會大片大片的出,很多寶寶更容易在脖子或者背上長出。如果父母不夠仔細認真,或者冬天洗澡的頻率沒有那麼高,很容易忽視不見。一旦寶寶吃奶用力,身上出汗就會出現溼疹發癢的現象,孩子不會說話,對於這種痒痒只能通過扭動身體的語言來進行表達。
除了溼疹外,孩子扭動身體還有可能是紅屁股帶來的不舒服,或者吃奶的時候太熱,出的汗過多等原因造成的身體不舒服才來扭動的。
如何解決:
不管是溼疹還是尿布疹都會造成皮膚發癢,所以在吃奶之前最好可以塗上潤膚露或者護臀膏;
餵奶的時候,尤其是母乳寶寶,可以適當的減少孩子的衣物,因為吃奶本身比較費勁,穿得過多,孩子容易出汗;
媽媽最容易犯的錯誤——餵奶姿勢不正確
所有的嬰兒天生就會吃奶,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媽媽天生就會餵奶,尤其是新手母乳媽媽,在剛開始哺乳的時候都會犯「餵奶姿勢錯誤」的問題。正確的餵奶姿勢是嬰兒的頭部-背部-屁股都在一條線上,孩子的腹部和媽媽的腹部緊貼,寶寶的嘴巴含住整個ru暈,嬰兒下巴緊貼住媽媽ru房。嬰兒的背部沒有力氣,需要媽媽的手來進行支撐,一旦媽媽的手放鬆,嬰兒就會出現頭朝向媽媽,腹部確是平躺的姿勢。這種姿勢並不利於嬰兒吃奶。
如何解決:
找到一個舒服的姿勢,媽媽在自己的後腰部墊上一個靠墊,讓腰部更舒服;
用ru頭去放在寶寶上嘴唇,讓孩子張大嘴巴,迅速把整個ru暈放進寶寶嘴巴;
可以藉助哺乳枕頭,媽媽抱起寶寶不累,也就不會出現姿勢改變;
最常見的原因——想要排便
別看嬰兒小,2個月的嬰兒想要排便的時候也會出現扭動全身或者動來動去停不下來,這其實是想要排便的信號,因為2個月的嬰兒本身排便比較頻繁,加上吃奶就會促進腸胃蠕動,寶寶最容易出現吃著吃著就拉臭臭的情況。
寶寶吃奶的時候扭來扭去不可能是下面的原因造成的
不可能是厭奶期造成的
嬰兒的厭奶期在4-6個月,對於2月齡的寶寶不會出現這麼早的厭奶期,畢竟孩子出生後的前三個月是身體發育的最快的時候,也是寶寶吃奶吃的最多的時候。
不可能是嬰兒注意力不集中
2個月的寶寶視力發育剛剛能看清站在他床邊的人臉,孩子對於遠處的事物還沒有能力看清,所以這個階段孩子願意看的事物仍然是媽媽的臉,所以在吃奶的過程中,也不會因為身邊的事物而好奇的不想吃奶。
2個月的嬰兒最常遇見的問題
2個月的嬰兒和剛出生的寶寶相比非常的難帶,最主要的原因是:
生理痛。比如腸絞痛或者腸脹氣,很多寶寶都會遇到,無緣無故的哭鬧,每天凌晨的哭鬧,都會讓父母們崩潰。
落地醒。抱在懷裡睡得很好,但是只要放在床上不出半個小時就會醒。
不會接覺。淺睡眠和深睡眠進行交替的時候,容易清醒過來。
所有寶寶幾乎在2個月的時候都不好帶,度過2個月,孩子會逐漸好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