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濕逆轉!新疆喀什雨比廈門多三倍,厄爾尼諾異常氣候登陸我國?

2020-12-11 中國氣象愛好者

這段時間以來,我國中東部雖然降雨不少,但分布得並不算很均勻,比如從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的監測數據上看,過去10天(5月1日-5月10日)我國中東部只有一個地區是無降水狀態,這就是廣東沿海,廣東西部、廣東珠三角和廣東東部沿海都是無降水狀態,對比起來新疆內陸的累計降雨都達到了10毫米以上,不得不說的確是非常奇怪。

而從30天累計降水量情況上看就更是如此了,在我國新疆內陸,南疆盆地和新疆西部部分地區30天累積降雨量超過了50毫米,對比起來,正處在前汛期的廣東廣西,不少地方的降雨量還不如內陸的新疆。

就具體站點來說,最近30天,新疆西部的喀什、烏恰降水量都超過50毫米,特別是喀什,最近30天降水量更是高達93毫米,是最近30天東南沿海廈門汕頭累計降水量的三倍!因此都有網友感到疑惑「到底誰才是沿海地區?」

這種情況下,目前我國多地的降水偏多偏少呈現出巨大差異,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的分析認為,目前新疆西部、青藏高原等地降水嚴重偏多,多地偏多達到200%以上,而東南沿海多地降雨嚴重偏少。

比如不久前的5月10日傍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氣象臺就一度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指出新疆部分地區已經出現強降水,昭蘇縣馬產業區站55分鐘累計降水量40.8毫米,局部發生暴雨洪水及衍生地質災害的氣象風險等級高。而從衛星雲圖上看5月10日傍晚一道上千公裡的雨帶橫跨新疆西部多地,就連塔克拉瑪幹沙漠上空都是大量雨雲覆蓋,正是它導致新疆部分地區出現強降雨。

為什麼會這樣?事實上,之前新疆也頻頻發布暴雨預警,位於塔克拉瑪幹沙漠旁邊的喀什最近雨水如此豐沛,這是很少見的,這還是說明目前我國氣候正處在異常狀態,大氣環流條件導致我國西部異常多雨,但東南沿海卻十分缺雨,短期的多雨並不能讓沙漠變綠洲,反倒是異常氣候模式下可能會帶來更多極端天氣,這值得我們高度警惕。

相關焦點

  • 新疆沙漠大雪,喀什積雪10釐米!權威數據:氣候略異常,已超福建
    事實上,除了喀什外,新疆西部的不少地方都出現了降雪,來自中央氣象臺的降水監測數據顯示,11月21日-11月22日新疆西部多地出現了明顯降水,這都是降水,對於新疆西部來說,這裡位於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
  • 地理知識點 | 異常升溫又來了,厄爾尼諾現象成高考熱點!
    但隨著近些年氣候異常現象發生的越來越頻繁,厄爾尼諾現象也越來越受到眾人關注。還有學者預測今年下半年大概率會發生厄爾尼諾現象,高考中出現相關考題的可能性自然不小。今天小編就結合實事和高中地理知識,和大家講一講這個傳說中的「厄爾尼諾」究竟是怎麼發生的。
  • 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研究:2020年厄爾尼諾已經形成
    這股悄然而至、不固定的洋流被稱為"厄爾尼諾暖流"。 厄爾尼諾又分為厄爾尼諾現象和厄爾尼諾事件。厄爾尼諾現象是發生在熱帶太平洋海溫異常增暖的一種氣候現象,大範圍熱帶太平洋增暖,會造成全球氣候的變化,但這個狀態要維持3個月以上,才認定是真正發生了厄爾尼諾事件。
  • 今冬厄爾尼諾情勢如何?世界氣象組織發布全球季節性氣候信息
    但是,為什麼遙遠的熱帶太平洋海溫增暖會導致東亞氣候異常呢?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周天軍解釋稱,原因在於,有一個連接厄爾尼諾海溫異常和中國氣候的重要橋梁——即位於西北太平洋的高壓異常,在海氣相互作用研究領域常稱之為「西北太平洋異常反氣旋」或「菲律賓海異常反氣旋」。
  • 厄爾尼諾事件尚未結束 警惕氣候變暖疊加影響
    雖然厄爾尼諾事件有望在本月結束,但由於大氣對厄爾尼諾的響應一般具有滯後性,因此在6月至7月的梅雨季節,大氣對於厄爾尼諾的響應可能會進一步顯現或放大。專家預計,今年汛期我國氣候狀況總體偏差,降水偏多、澇重於旱將是主要特點。  厄爾尼諾影響持續 南方主要流域降水偏多  今年3月21日入汛以來,我國南方地區共出現13次強降水過程。
  • 「厄爾尼諾」現象導致澳大利亞東部氣候異常,森林火災持續肆虐
    澳大利亞氣候分布圖澳大利亞的森林覆蓋率比我國還要低,森林資源對於澳大利亞來說也是十分珍貴的,雖然澳大利亞人均森林資源擁有量很大,但是澳大利亞森林集中分布的東部沿海地區,是澳大利亞人口最集中的區域,森林具有極強的生態意義
  • 2020寧夏事業單位常識備考:南方「雨一直下」的原因
    厄爾尼諾現象   按照氣象局的說法,如今南方的連日陰雨天氣與厄爾尼諾現象有關。厄爾尼諾現象主要是指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的熱帶海洋的海水溫度異常地持續變暖,使整個世界氣候模式發生變化,造成一些地區乾旱而另一些地區又降雨量過多。
  • 氣候異常現象中的「拉尼娜」現象,你了解多少?
    地球的氣候處在不停的動態變化之中,促使氣候變化的因素既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為的因素。自從工業革命以來,全球氣候變化之中的人為因素影響力不斷增大,其中全球變暖是人類社會當前最重要的氣候問題。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使得地球的極端性天氣現象也越來越多發,其中最為我們熟悉的就是「厄爾尼諾」現象。
  • 厄爾尼諾,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特徵之一
    在全球氣候的多變的時代,我們也許沒有詳細了解過氣候變化的具體原因,但是在「厄爾尼諾年」也就是2019年的確認,這就要提醒我們需要重視氣候變化了。「厄爾尼諾」是什麼?這就要分為厄爾尼諾現象和厄爾尼諾事件了。
  • 微專題樣本:壞小子與壞女孩——厄爾尼諾與拉尼娜
    2.厄爾尼諾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部及東部的海水溫度異常升高而引起全球氣候變化的現象。海溫偏高大於等於0.5度,並持續6個月以上認定為一次厄爾尼諾事件。3.厄爾尼諾一詞源自西班牙文El Niño,原意是「小男孩」,也指聖嬰,即耶穌。厄爾尼諾年,太平洋洋面東風減弱,西風增強,堆積在西太平洋的暖海水向東蔓延。太平洋東西溫差減小,壓差減小,沃克環流會減弱。
  • 梅雨偏短偏少 西南雨多 持續高溫 原來都與它有關 ——氣候專家...
    記者:今年南海夏季風爆發偏晚,是不是也對我國氣候造成一定的影響?周兵:我國是典型的季風氣候,冬季受來自大陸的乾冷氣流影響,寒冷乾燥;夏季受來自海洋暖溼氣流的影響,高溫多雨。南海夏季風活躍程度是影響我國雨帶活動的幕後「推手」,所以它爆發的早晚會對我國氣候產生重要影響。
  • 【高考新視角】沃克環流與厄爾尼諾
    【答案】(1)甲河口地區鹽度比長江口小,甲河所在流域為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河流徑流量大;甲河口地區鹽度季節變化小,河流徑流季節變化小;從河口向外海,甲處鹽度等值線比長江口稀疏,變化較慢(3)厄爾尼諾發生導致中東太平洋暖溼氣流上升,降水異常增多,易引發暴雨洪澇災害;沙漠地區因降水異常增多而使得植被出現短時間茂盛。(4)厄爾尼諾期間,東太平洋地區海平面表層海水溫度上升,溫躍層變深、變厚。西太平洋表層海水溫度下降,海平面下降,溫躍層上升變淺、變薄。
  • 社區考試地理知識:厄爾尼諾現象
    在我們考試中,地理題目是經常考查的點,我們在中學時代學習地理的時候知道,全球的氣候是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我們的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都是遵循一定的規律進行移動。但是全球的氣候也會出現一些異常現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種異常的氣候--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現象指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的熱帶海洋的海水溫度異常地持續變暖,使整個世界氣候模式發生變化,造成一些地區乾旱而另一些地區又降雨量過多。簡單來說原本該熱的地方不熱,該冷的地方不冷。首先第一個考點為什麼把這種異常的氣候現象稱之為厄爾尼諾?
  • 氣候變暖已明顯改變我國降水類型
    2月7日,中國氣象局發布信息稱,2016年我國平均氣溫為1951年以來第三暖年;在全球變化背景下,我國氣候總體上呈現出強降水增強、區域性乾旱加重、颱風增強、西北氣候暖溼轉型等特點。  世界氣象組織最新公報表明,2016年,全球表面平均溫度比1961年至1990年平均值高出0.83℃以上,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約1.1℃。各國氣候數據顯示,極端氣候事件頻發。
  • 「破壞者」厄爾尼諾
    厄爾尼諾不僅是任性不守時的「調皮鬼」,更是極具力量的「破壞者」。有媒體曾形容厄爾尼諾的現身為「血色將至」。因它的到來不僅會使熱帶環流和天氣氣候發生異常,還會引起全球範圍內的大氣環流異常,導致規模較大、範圍較廣的災害性天氣肆虐,如乾旱、洪水、低溫冷害等。
  • 【地理拓展】厄爾尼諾與拉尼娜—一對秉性迥異的兄妹
    1982—1983年,我國氣象部門在氣候對外業務交流中,試驗開展全國和省域氣候影響評價工作,從美國、加拿大的有關世界和北美氣候影響評價中,注意到厄爾尼諾對氣候的影響。我國個別試點省份(如河北省)就將1982年、1983年本省氣候異常直接歸因於厄爾尼諾。
  • 每日一練|基礎知識備考:厄爾尼諾現象
    在我們考試中,地理題目是經常考查的點,我們在中學時代學習地理的時候知道,全球的氣候是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我們的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都是遵循一定的規律進行移動。但是全球的氣候也會出現一些異常現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種異常的氣候--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現象指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的熱帶海洋的海水溫度異常地持續變暖,使整個世界氣候模式發生變化,造成一些地區乾旱而另一些地區又降雨量過多。簡單來說原本該熱的地方不熱,該冷的地方不冷。首先第一個考點為什麼把這種異常的氣候現象稱之為厄爾尼諾?
  • 「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為什麼總是會輪番交替登場?
    為了理解「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為什麼經常輪番交替登場,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兩個現象。首先,是「厄爾尼諾」現象,最初是指南美洲秘魯西部太平洋海域中秘魯寒流異常增溫的現象,秘魯寒流屬於上升性寒流,當地海域漁業資源豐富,形成秘魯漁場。
  • 厄爾尼諾市場抄底利器?
    這股悄然而至、不固定的洋流被稱為厄爾尼諾暖流。厄爾尼諾又分為厄爾尼諾現象和厄爾尼諾事件。厄爾尼諾現象是發生在熱帶太平洋的海溫異常增暖的一種氣候現象。大範圍熱帶太平洋增暖,會造成全球氣候變化,這個狀態維持三個月以上,才被認定真正發生了厄爾尼諾事件。
  • 2020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你對哪件印象最深?
    12月31日,在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2020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長江中下遊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為歷史之最」等獲評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與拉尼娜前赴後繼 加劇氣候異常不確定性」等獲評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