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回顧:老司機與新人的賺錢方式 區別在哪裡,你需一個什麼系統?
本期內容:網際網路上創業 你必須擁有空套思維以及要扮演什麼樣角色?
媳婦在每年春節都會買一些鮮花回家,擺在家的大廳、書房、電腦房,等花謝了,就更換新鮮花,持續更換的各種各樣鮮花至今,已形成一個習慣。有一天她提前在網上定好了鮮花,但沒有時間過去取花,並要求我幫忙去取花。因為網上不好溝通,便將花店老闆的微信給我。我加了後,觀察花店主朋友圈,發現一些新商機。
【一】
33朵玫瑰,綠葉和包裝紙共258塊,如果接單價說,不低。每朵花的平均價格
接近8塊,批發市場上的10朵玫瑰也只有5-8塊。
這束花估計要花35塊左右的成本。成交這一單,店主淨賺200塊。
一個單價200塊利潤的產品,放在網際網路上算是一個小暴利行業。
我們一直強調一個思維:賺錢就是為別人解決問題。
做別人不懂的東西,比如製作定製的秘制碌鵝。
替別人節省了時間,比如宰殺乾淨的自養的家禽配送。
讓別人可以學以致用網際網路資源分享等。
想明白這些,生活中有很多細分領域是值得深入。
【二】
有人說,帳不是這樣算的。鮮花批發的損耗,門店有成本,人工成本,扣除這些東西,利潤就不那麼多了。
固然,實體生意有成本投入。
即便如此,即使利潤只有100,一家小店一天出10個單,也是日入1000+的。
這個水平足矣店子很好的經營下去。
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保證每天10個訂單的訂貨量。
以前做生意,講究選址。店子要選在人流量大,位置好的地方,這樣才能有流量。
在網絡時代,除了剛需性消費行業,娛樂性質的服務業之外,位置的缺陷其實有許多種的方法來彌補的。
比如我的媳婦訂的這家老闆做的美團信息流。美團搜索下拉框,第一家便是他們家的店。
每天像我媳婦一樣搜索,添加老闆微信的人肯定不會少。
我這邊CBD的30平米的門店月租金是至少6000塊以上,如果你找一家月租金2000的門店,拿4000萬塊去做線上信息流,獲得的
精準客流量,絕對是划算的。
這就是解決客流量的問題。
【三】
說回花店老闆朋友圈的事情。我在她的朋友圈看到了些有趣的東西。
1、蛋糕定製
挖掘客戶的輔助需求,提高客單價。定鮮花的人,無非是個人家庭擺設,門店開業,探望病人,節日慶祝。所以門店擺花,祝福花籃,生日驚喜等角度都是用戶的潛在需求。她聯繫了蛋糕店進行互推,兩邊的資源共享,讓自己的流量翻倍。
2、好評返現
培養好客戶黏性,做屋低成本裂變傳播。這一招是做電商慣用的方式,在快遞箱裡放卡片。商品好評截圖給客服即可獲得3-5元的返現紅包。人與人之間交易的本質是什麼?
是信任。
花3-5元的小紅包,讓用戶發個朋友圈,幫助其建立口碑,獲得更多的曝光。
3、平臺補量
團購平臺要增加權重,提高商品展示機會。任何一個平臺,想要上首頁或者是大曝光的前提,必然是用戶的反饋。知乎靠的是贊同、收藏、喜歡。抖音靠的是點讚、收藏、評論。美團靠的是好評、收藏、訂單量。 ...
利用平臺規則給自己拉流量,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其中最簡單的一個方式就是:刷。
抖音作品想上熱門:刷。
淘寶店鋪想要銷量:刷。
大多數人的心理都逃不過羊群效應。
一家店是否可靠,取決於價格、銷售量、評價和得分。
這幾點要是沒多大問題,90%的概率就會下單。反其道而行之的營銷,也就成了流量遞增的第三板斧。
【四】
要擁有無處不在的矩陣思維。
不管店鋪多好,產品都不好也是硬傷。
做實體店,可以多花點時間、心思打理朋友圈,朋友圈裡曬什麼?
最新作品。
與客戶信息互動。
客戶成交後的好評。促銷活動。價值主張。
以上種種,缺一不可。
我在她店鋪沒找到眼前一亮的作品,在朋友圈刷到了,這是促使下單的原因。
我好奇老闆怎麼保持每天都有這麼多新作品產生。她頗為神秘地笑著說:
「我們是連鎖店,美團的前三名是我的。」
我似乎懂了。這老闆多半是個中間商,玩的是空手套白狼賺個差價。
利用網上渠道,對多家線下花店和蛋糕店進行了整合。壟斷同城的關鍵搜索入口,也就壟斷了80%的流量。
用戶美團下單,她在店鋪下單。有了流量,不怕沒生意。
【五】
網際網路三月,人間一年。
如果你打算做網際網路行業,而且有了一個相當棒的創意,寫完一份商業計劃找投資。
投資人會問你:你如何保證別人不會複製你的創意。
你是否會愣住,心裡嘀咕著:我是來創業的,不是做工商局查處假冒偽劣產品的事。
A的回答是:譴責,拼命譴責,提起訴訟,媒曝光體,讓他名譽掃地,他應該害怕了吧。
B答案是:這種事是不可避免的,但我相信我們的團隊是最棒的。我們的起跑線比別人高,通過不斷的創新,我們可以把他遠遠甩在後面。
C的答案是:有人複製抄襲說明書是好事,我們可以和他一起發展這個行業,利益共享嘛。
在自媒體時代,有創意並不代表就有市場,誰能引起用戶的注意,誰就掌握了主動權。某種意義上,網際網路是勝者為王,勝者通吃的世界。關於複製這件事,你會是扮演ABC中哪個角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