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談中國餐桌禮儀:中國人可能是最沒有吸引力的用餐者

2020-12-13 飲食部落

中國餐桌文化和西方餐桌文化有很大區別,比如中國人喜歡一群人分享食物,而外國人喜歡一人一盤的就餐方式,所以就有老外認為中國人這樣吃飯不衛生,實際上這並沒有不衛生。相反西方人用手指接觸食物在我們看來才是不衛生的飲食習慣。

而在飲食氛圍上,我們喜歡熱鬧的氣氛,但在很多西方人看來這是粗魯的行為。曾經就有老外說道:和一群中國人吃飯,他們就像在吵架,其實這是文化差異造成的。

就有一位外國人談中國餐桌禮儀,他認為中國人在餐桌上可能是最沒有吸引力的用餐者。

一位老外說道:中國人可能是最沒有吸引力的用餐者,吃飯的聲音很大,食物殘渣在桌子上堆得像小山,浪費食物的情況時有發生。我注意到他們在吃飯的時候沒有紳士風度,有時候還夾雜著一點迷信。

接著這位老外又說道:任何燭光或昏暗的飲食環境不認為是浪漫的中國傳統文化。你有沒有注意過為什麼廣東的宴會式餐廳非常明亮和吵鬧?這可能是廣東人的習慣。「在黑暗中吃飯」和「像乞丐一樣吃飯」他們告訴我在發音上是一樣的。

然後他又說道:每個中國人都有自己喜愛的魚肉、雞肉或烤豬肉。在我接受的教育中千萬不要用筷子把整道菜都挑出來吃。用你的眼睛找到它,如果你找不到,就隨便找一塊來處理,一些中國人習慣用筷子在食物中翻找。

最後他說道:一般來說,要為你的主人保留最嫩的部位,比如魚的肚子和臉頰上的肉,或者給他們上菜。中國廚師從不吝惜味道,如果你一定要給你的食物調味,那就在旁邊的盤子裡倒一點醬油,或者讓服務員給你準備一個醬油託盤,然後把你的食物蘸上醬油。

我唯一一次看到當地的應季美食是在四川旅行時,我們特別要求廚師不要用味精烹飪。然後當地的客人走到前面,要了一碗純味精來蘸她的食物。但即便如此,她還是吃得很好。

現在我們看看這位老外的說法「用餐吸引力」在中餐裡我們很少這麼講,因為在我們看來吃飯不僅僅是為了填飽肚子,在很多場合中更是一種社交禮儀,這時候就需要活躍的氣氛,交杯換盞。所以這時候就在中餐裡的夾菜,敬酒都是老外理解不了的中國禮儀文化。

而在西方飲食文化中吃飯可沒有我們賦予這麼多文化,很多時候在一些老外看來吃飯是一件麻煩的事情,他們有時候會選擇在路上解決吃飯問題。

實際上西方人在吃飯的時候也沒有什麼吸引力,像他們使用的刀叉,並不是因為刀叉很好用,而是因為烹飪方式缺陷要求他們必須用一隻手拿餐刀把食物切碎,而另一隻手拿叉子將食物叉起來。

在很多方面因為他們用刀叉吃飯也限制了他們飲食的發展,這就是為什麼火鍋不會是西方人發明的原因,以及湯麵條為什麼出現在東方菜系的原因。

相關焦點

  • 西餐禮儀乾貨 | 你不可不知的西方用餐禮儀
    中西餐桌的禮儀差異,深受中西哲學思想及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 在中國任何一個宴會,都會有一種形式,就是大家圍坐一起,共享一席,用的是圓桌,便於集體情感的交流,營造一種團結、禮貌、共趣的氛圍。
  • 中西方用餐禮儀有什麼不同?看細節就知道了
    自古以來,中國就是一個懂禮、習禮、重禮的國家。中國的傳統文化講究謙讓、和諧,這也是我們的傳統美德。餐桌上的各種飲食禮儀成為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之一。先了解一下關於中國人用餐時的禮儀:就餐前要排座,排座位也講究禮儀。
  • 那些應該傳承的中國人餐桌禮儀
    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傳統文化中,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餐桌禮儀,雖然不見得能上升到文化遺產之列,但是於最日常處顯真知,這也是民以食為天的民族作為禮儀之邦給出的第一印象。很多年輕人都對座次沒有概念,哪個位置涼快,哪個位置看電視、看表演方便,先到先得。其實這裡面包含著長幼尊卑的大講究。
  • 世界餐桌禮儀之——日本的餐桌禮儀
    無不反映出人類璀璨的文化結晶——餐桌禮儀。世界上每個國家文化的不同構建造就了各國這多姿多彩的餐桌禮儀,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中國,西方和日本三大地區。日本餐桌禮儀的形成:江戶時期1663年,由於德川幕府的【鎖國政策】,隔絕了當時日本與外界的聯繫,對當時的日本發展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卻也讓日本能在不受外國的幹擾下肆意發展其獨特的本土文化。而這「食」之道,日本則發展了一套獨特的日本料理文化且其中便包含日本餐桌禮儀的形成。
  • 餐桌禮儀:中國人使用筷子有哪些禁忌?
    筷子文化在中國的發展源遠流長,古時將其稱為「箸」,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一部分,並賦有獨特的內涵。在中國的餐桌禮儀文化中,筷子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但是對於使用筷子有一些約定俗成的方法和使用禁忌您知道嗎?下面,隨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時尚頻道一同來了解一下吧~中國人使用筷子的禁忌: 1.筷子應整齊擺放筷子一定要擺放整齊,無論是用餐前還是用餐後,不要把筷子長短不一的放在餐桌上,造成「三長兩短」的局面,寓意十分不吉利,這種細節現在往往被很多人忽略
  • 中式餐桌禮儀攻略,你都知道嗎?
    知禮懂禮,一直都是中國人的對自己及他人的要求,與此同時,民以食為天的中國人對吃尤為講究,一貫重大事項都會舉辦相應的宴會。 對餐桌禮儀一知半解,並不利於人們宴會中的社交,由此,盛世江南圓臺大王,來為大家講解一下中國的餐桌禮儀!
  • 關於用餐禮儀、餐桌文化,平時吃飯的規矩
    餐桌禮儀、文化,是長久以來中國餐桌上的一些規矩,雖然現在不在那麼講究,但是一些基本的用餐常識還是要知道的,這是對自己的尊重,也是對別人的尊重。   下面介紹一些現代家庭生活中,餐桌上的用餐規矩和常識。
  • 文明餐桌禮儀,你知道多少?
    中國有句俗話叫民以食為天可見飲食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小餐桌大文明>飲食是社會生活的重要部分餐桌文明是社會文明的重要體現餐桌文明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朋友們在您心目中什麼是文明餐桌?我們又該如何倡導文明餐桌?
  • 中國人要注意的8個餐桌禮儀
    我們可能都知道在吃飯的時候千萬不要將筷子插在米飯裡,因為這一般是在葬禮時才會看到的場景,但是除了這些,你還知道在中國人的餐桌上有什麼其他要注意的禮儀嗎?如果你是在中國的正式場合吃飯,以下這些禮儀都是你必須要了解的。
  • 外國人在中國的用餐體驗如何?幾位老外分享了他們看法
    實際上當老外來到中國之後,除了文化差異,在餐桌上的差異也十分巨大,那麼外國人在中國的用餐體驗如何?現在我們就來瞧瞧幾位老外他們分享的看法。一位老外說道:我在中國生活了三年,經常在餐館吃晚飯。你的食物和飲料都是由幾個服務員同時帶來的。
  • 新年將至,聚餐的背後是孩子家庭教養的顯露,學應採兒的餐桌禮儀
    「文/育兒女神Miss劉(個人原創,歡迎轉載分享)」自古以來,中國就是一個注重禮儀的國家,從最初的三叩九拜到如今的握手微笑,這是禮儀被繼承弘揚、不斷進步的過程。餐桌上的禮儀可謂是「大學問」,一些小孩子平日裡看著像模像樣,可一到餐桌上教養就被暴露了,餐桌禮儀可是一個「重災區」。
  • 餐桌上的禮儀
    中國人傳統上用八仙桌。對門為上,兩邊為偏座。請客時,年長者、主賓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餘客人按順序坐偏座。   餐桌禮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入座的禮儀。先請客人入座上席,再請長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時要從椅子左邊進入。
  • 東方的「禮節」,西方的「儀式」:現代韓國的餐桌禮儀
    現代韓國的餐桌禮儀形成時間並不長,但很有特色,可以說是在東方餐桌「禮節」的基礎上,嫁接了西方的用餐「儀式」。東方餐桌「禮節」的來源東方或者說東亞的餐桌「禮節」,並不是孤立的規則,而是整個「禮」價值觀的一個分支。禮制形成於中國周朝,最終經由孔子完善並形成體系。
  • 親子餐桌 文化拾趣!中國一向重視禮儀,在飯桌上亦很講究傳統
    我說,餐桌美食固然好,但最好能讓孩子多學習餐桌文化禮儀!生活反映文化,從餐桌上可見不同國家對孩子的教育。美國強調獨立精神,在餐桌上放任孩子自由發揮,即使年幼,父母也會任由子女揮動叉、匙來自己吃,不會在旁餵食,即使孩子把食物吃得一塌糊塗,瀉滿一桌也視而不理,而會讓孩子獨自收拾。孩子雖或越拾越亂,父母也不大幫忙!
  • 飲食大國的用餐禮儀演變:中國古代的分餐制
    中國人吃飯向來是最講究一個熱鬧,一家人團團圓圓坐在一起,吃上一頓熱乎飯是多少人一天疲憊之後最享受的時光,好幾雙筷子伸進同一個盤子裡的親暱,背後是合餐制所帶來的濃濃的人情味,但這種合餐制也因為不夠衛生,分量難以把控等缺陷而為人所詬病,於此相對的是西方國家的分餐制,每個人的食物放在各自的盤子裡,而縱觀中國的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在中國古代,分餐制才是社會主流
  • 在老外眼中最有魅力的中國女性會是誰,看看老外怎麼說的
    在審美上,各國各地都有著自己的觀點,也許中國人眼中的風騷,在老外眼裡就是性感,在中國眼裡的流氓行為,在老外眼裡也許只是禮儀罷了,文化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審美,那麼在這些老外眼裡誰才是中國最有魅力的女人呢?
  • 從餐桌禮儀,看中西方文化差異
    「小餐桌」折射「大文明」。餐桌文化從另一個角度體現著一個國家的精神文明和國民素質。美國擁有豐富多彩的餐桌文化,可是別有一番情趣呢!
  • 主題課程:餐桌禮儀我行動
    文明用餐、健康用餐、節儉用餐正是幼兒園生活教育重點。教師結合我園醫教課程,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了解正確的餐桌禮儀。但我們時常會發現幼兒在用餐的仍然存在問題:進食時講話、不會細嚼慢咽、不用正確使用餐具等問題,可以看出幼兒對用餐禮儀意識仍然模糊。   那如何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餐桌禮儀呢?為幫助幼兒餐桌禮儀的養成,成為一個文明就餐的幼兒,快快行動吧!
  • 【西方禮儀】想在歐洲優雅用餐?這些法式用餐禮儀你應該知道!!
    說起歐洲美食,大家一般想到的不僅是琳琅滿目的彩色,還有其中十分講究的用餐禮儀。優雅的歐洲人把吃飯看成一項藝術,每一步都不能出錯。和中國人喜歡在餐桌上互相嘮嗑不同,歐洲的餐桌上可有不少約束人的規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要數法式用餐禮儀,踏進一家巴黎的米其林餐廳,要有足夠的禮數才能對得起擺在面前的美食。
  • 飲食文化:通過中西方餐桌禮儀對文化差異進行研究
    綜上,中西禮儀千萬種,以下是我對餐桌禮儀的一些淺析方法。  一、出席時間的差異  中國人是多樣化時間觀念的人,西方人是單一時間觀念的人。在西方國家各種活動都按預定的時間開始,遲到是很不禮貌的,正式的宴會要求準時到達,十分鐘後不到者,將會被視為不合禮儀,是對主人及其他客人的不尊重。  二、座次安排的差異  面向北為下,形成了南尊北卑的傳統觀念,南在中國人心目中是一種至高無尚德象徵,代表了地位和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