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快遞不僅僅是快,更重要的是穩和準。
?來源:電商報
?作者:陳秀,原文標題《菜鳥公布橙諾達2.0戰績 時效服務漸成主推產品》;文中觀點不代表本帳號立場,僅供參考
11月27日消息,菜鳥方面近日表示,回顧天貓雙11期間,其物流解決方案「橙諾達2.0」成功實現了包裹最快當天就到,次日達則成為了使用商家物流體驗標配。數據顯示,橙諾達2.0「天貓直送」包裹次日送達率至少超過了普通同樣線路的4倍。
據了解,在2015年9月,菜鳥網絡聯手六大快遞企業首次推出了物流時效服務產品「橙諾達」,向商家做出時效承諾。根據不同的線路,時效服務則分為次日承諾達和隔日承諾兩種。今年6月份,菜鳥又聯合圓通、中通、韻達等主要快遞公司宣布推出了「橙諾達2.0」。該物流解決方案主要針對電商的最大板塊服飾品類,通過算法和技術方式,建立分層服務優勢。目前,「橙諾達2.0」已經覆蓋了16個城市,該公司表示預計明年3月將覆蓋更大範圍。
實際上,近些年來隨著大眾消費意識的逐漸覺醒,各行各業對時效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而在硝煙四起的物流戰場,各方也相繼推出了眾多的時效產品。作為行業的老大哥,中國郵政EMS自2004年以來,就陸續提供了次晨達、次日遞等一系列的時效增值服務。不過由於這些服務的價格並不親民,也就導致了其並沒有被大多數群眾所選擇。
與此同時,順豐作為時效方面的佼佼者,也是最早提出「準時達」類產品的企業。在2015年7月份,該集團就針對電商商家推出了順豐當日達、一日達等具有時效性的服務產品。今年,在全場景同城物流配送方面,其又提供了「同城急送」服務。此外,德邦也於2017年推出了「特準快件」產品,主要定位小件市場,在航空商務件上對標順豐。而優速則在今年3月份宣布正式上線「330限時達」服務,對單票3-30公斤的大包裹門到門快遞產品作出時效承諾。
電商企業方面,京東向來看重其物流服務領域,自然也就不甘落後。2016年9月,「京準達」服務開始試運營。緊接著今年1月份,京東物流宣布,繼送達精確至1小時、30分鐘後,企業繼續加碼「京準達」業務,推出「不準就賠」服務。4月,該公司又推出了「閃電送」服務;隨後7月,京東物流則在全國上百個大中城市開通「京準取」服務。另外,蘇寧物流也於上月中旬宣布全面升級旗下精準配送產品「準時達」,將其覆蓋擴大至全國100座城市,同時「大件準時達」和9月份剛上線的「準時取」也將同步服務全國更多的消費者。
雖然如今各方都在加碼時效服務,不過對於行業來說,還是得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來進行發展,並且行業也亟需建立相關的標準要求。同時,在價格的制定上,快遞服務的價格不能夠單憑電商賣家或者快遞企業所給出的數值決定,而是應該由在途時間以及運輸方式等大量數據信息綜合推導而來。就「橙諾達」而言,快遞企業自行定價的方式看起來像是議價能力有所提升,但是事實卻不盡如此,仍然存在快遞企業為了擴大市場規模而壓低價格的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據國家郵政局發布了2017年快遞服務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2017年快遞服務時測滿意度得分為70.7分,下降0.4分,快遞時效水平出現了4年來首次下降,這對於眾企業來說或許值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