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那篇15000字的採訪稿,說出了他管理華為的幾個秘密

2020-12-11 慄小皮
《南方早報》採訪現場

《南華早報》是一份香港英文報紙,銷量很高,在當地很有影響力。

早在3月24日,該報總編輯和商業財經新聞主編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採訪了華為公司創始人任正非。

近期,整個採訪稿的中文版、英文版被公布在了華為「心聲社區」上,向網絡開放。

僅中文版的就有15000餘字,可謂信息量巨大。

就是在這個採訪稿裡,有媒體僅截取了一部分內容予以曝光——任正非稱「我們沒有996的說法,更沒有007」——瞬間在網上引起了熱議。

其實除下這個有些「聳人聽聞」,任正非在這個採訪裡還說了很多事情,有不少內容暴露了他管理華為的幾個秘密,值得我們去分析、研究。

一、華為的強大和任正非的謙虛

在常人眼裡,企業老闆一般都是很強勢的人,但任正非把他的強勢給了企業,自己反倒是表現得異常謙虛。

在這次採訪中,任正非多次稱自己為「傀儡」其實是在他自嘲的同時,也表現出了華為治理的科學性。

華為把「權力」都放到了流程裡。在這一方面甚至比它的師傅們(西方企業)做的更先進。

華為通過科學的流程使業務有效地循環起來。

而領導者不能去人為影響流程的開展,他的作用是制定流程開始前的規則,以及對規則進行矯正。

華為的強大不僅是業務和體量的強大,更有科學管理的強大,而實際上正是由科學管理的強大才鑄就了它業務和體量的強大。

任正非的謙虛正是對這種「強大」的自信。

二、美國對華為的打擊最大,但任正非未曾說過它的壞話

不但任正非不說它的壞話,整個華為也很少有這樣的聲音。

果然高手過招,不打嘴仗。

而華為的段位似乎更高,在競爭的同時,看似在讚美對方,實際上已經把對方的招式係數學到。

任正非稱「美國畢竟是全世界科學技術最發達的國家,而且人才、教育……各方面都是最發達的。」

即便是美國有現在的疫情,也並不影響任正非對美國做出這樣的評判。

而且任正非還說道:

「不能有狹隘主義,還是要認真向美國學習,因為它最強大。」

大的方面,通過學習美國的法制,使華為的治理變得規範;

通過學習美國的三權分立,避免了在華為內部由一個人說了算。

細節方面,華為把美國國防部的文章《5G生態:國防部的風險和機遇》、《馬蒂斯關於軍人部署的命令》等放到網上讓全體華為人來學習。

三、華為的狼文化

坊間盛傳華為的狼文化,市面上也有不少書籍詮釋華為的狼文化。這一次任正非自證什麼是華為的狼文化

任正非指出這種文化有3個特點。

1, 敏感性。

狼能很遠聞到肉,冰天雪地裡也能找到那塊肉。

這要求企業對市場的敏感,對客戶需求的敏感,對新技術的敏感。

2,團隊性。

狼不是單獨出擊,而是群體作戰。反映到企業裡面,也需要有團隊精神進行團隊協作。

3, 不屈不撓性。

狼遇到困難不會輕易退縮,拼死拼活也要取得成功。

企業裡面的人也要這樣。

這個人在這個位置工作遇到困難了,華為不會輕易給他換崗。

四、華為的強大絕對不是單單靠學習別人

除了學習別人,更重要的是自己能夠創新。

不但有技術上的創新,還要有管理組織上的創新。

任正非在採訪中提到了「塗丹丹模型」。

這是一個華為內部的項目團隊組織結構模型,正在華為大力推行。

該模型由三個博士、兩個碩士、兩個實驗工程師、一個秘書或文員等組成一個團隊來開展業務。

塗丹丹目前是華為雲 , EI創新孵化Lab主任。

任正非稱呼她是「一個小女孩」。

華為有20多萬名員工,「一個小女孩」提出的管理模型能被老闆認可在公司內部推行,並且以她的名字來命名。

由此可見,華為對人才的尊重和創新的尊重。

華為能夠成為華為,是時代造就了他。

華為能夠成為華為,也是他成就了他自己。

目前,華為是國內民營企業裡高山仰止般的存在。

但企業的山峰,沒有最高,只有更高,那個超越華為的企業說不定現在已經誕生……

相關焦點

  • 英國將拆除華為設備,任正非不慌不忙:「華為養的狼派上用場了」
    近年來,華為受到制裁這件事情早已不是秘密,而自從2020年以來,英國對待關於「禁用華為5G設備提議」的態度上一直不明不白,讓人難以捉摸。而華為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產品繼續優化,同時在技術方面也能不斷提升,等到自己能夠到別人無法拒絕的地步時,那就不會害怕別人來掐自己的脖子了。
  • 母校找任正非捐款,他說了8個字,校長啞口無言
    而這篇文章所要講述的故事,便是一個出名的企業家被母校要求捐款的故事,這名企業家就是任正非。一、任正非——負債纍纍創建華為鑄造傳奇每當人們說起任正非的時候,就必然會提起他一手締造了華為這個科技界的超級企業。
  • 揭秘任正非與柳傳志的一次碰面 任正非:他太值得我尊重了
    本文整理自吳春波教授新著《華為沒有秘密2》文 /吳春波,華夏基石領銜專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導,華為資深管理顧問,《華為基本法》起草人之一管理大師德魯克講,企業家必須掌握企業的命運,反言之,企業家作為一種職業,命中注定是企業的守望者。我曾對任正非做過概括:「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與萬人談,幹一件事」,這件事就是關注華為,守望華為,廝守華為。除此之外,任正非最關注的是什麼?是教育!大學、中學及小學。
  • 美國全力圍堵華為,任正非:華為現在需要的就是時間
    自從美國發布禁令以來,很多人都或同情或擔憂華為,就是因為美國在舉全國之力絞殺華為。說到華為就不得不提它的創始人任正非。在他70多年的生命中,既創造過無數的傳奇,也經歷過無數的苦難。從一個創業資金只有21,000元的小作坊,到現在這個世界矚目的「華為帝國」。任正非在這個過程中,所經歷的困難只有他自己知道。在《任正非:什麼時候出發都不晚》中,他曾經回憶:家裡最窮的時候,一家人擠在幾十平米的小房子裡,連吃飯、做飯的問題都很難解決。至於吃的是什麼,就可想而知了。
  • 任正非8000字訪談震撼人心!華為現在是最佳狀態
    回去老婆老表揚他,他老婆一天出去買好幾個包,回來就說你看這包好不好看?不就是表揚他了嗎?他不掙那麼多錢老婆拿什麼去買包? 7、總有一天,兩軍會爬到山頂,希望未來不和美國人拼刺刀,會去擁抱。 8、華為的錢已經夠多了,有的時候方面著這個錢不掙,要讓別人去掙。
  • 任正非的灰度管理
    查爾斯 漢普登—特納與馮斯·瓊潘納斯對全球15000名經理人的調查(見《國家競爭力---創造財富的價值體系》,海南出版社,1997年出版),通過對美國、英國、瑞典、法國、日本、荷蘭、德國等經濟表現長期卓越的資本主義國家進行了跨文化的比較研究,發現價值觀、習慣,以及與社會發展或藝術密切相關的文化風格,是影響社會經濟成就的主要因素,探尋出這些國家創造財富的秘密。
  • 「華為是沒有文化的」,任正非:華為文化就像「洋蔥」一樣很多層
    事實上,華為是一家以融合為核心的公司,都說華為的企業文化多好多厲害,可任正非卻不認為這不是自己創造出來的,他頂多是一個文化教員。「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長期堅持艱苦奮鬥……」這是貫穿中西文化的精粹,什麼意思呢?
  • 歐洲宣布拆除華為的設備,任正非3個字回懟,網友:幹得漂亮
    任正非表示,其實華為早就預料到了這樣的情況,所以華為並不慌,免得與你美國的技術針對,任正非提出了要「自強」、「開放」,在學習借鑑了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先生的經驗以後,任正非很清楚地認識到「只有製造出自己的核心技術,才能不被別人控制」。任正非不僅有智慧,更有格局,面對歐洲經營商的「翻臉」,他3個字回懟:「不強求」!
  • 《華為基本法》起草者之一:一流管理,只講常識
    這是他自己說的。任正非多次坦言:「在時代前面,我越來越不懂技術、越來越不懂財務、半懂不懂管理。從事組織建設成了我後來的追求,如何組織起千軍萬馬,這對我來說是天大的難題。」口口聲聲半懂不懂管理的任正非,管出了今天響噹噹的世界級企業——華為。
  • 任正非: 管理第一, 技術第二, 沒有一流管理, 領先的技術也會退化
    「所有是公司都是管理第一,技術第二。沒有一流管理,領先的技術就會退化;有一流管理,即使技術二流也會進步。」創始人與學員交流時說出了這樣的一番話。他常常提醒管理者,切勿陷入「唯技術論」的泥淖,要學會回歸客戶需求。華為發展到今天,儼然是一個現象級企業,這都離不開任正非的管理之道。
  • 76歲的任正非:我現在影響不了華為,我在華為是沒有權力的人
    任正非在深圳華為總部接受《龍》雜誌總編輯賈正的專訪時,表示未來他在或不在華為,都沒有什麼太大影響,華為一樣會前進,因為他現在也影響不了華為。任正非說:這是清理幾十年來的一些子公司,退出去讓年輕人擔任職務,並不代表什麼。公司按程序讓我們退出,是正常的人事變動。其實,我們大部分人對任正非的認識還是因為華為,但並不知道他真正的影響和意義。
  • 任正非母校找到他,要他捐100萬,任正非五個字讓校長啞口無言
    而當初華為老總任正非的母校找到他,開口要他捐100萬,任正非五個字讓校長啞口無言。,在找到任正非之後,就直接提出了要讓任正非給母校捐款100萬的要求。任正非本人確實是都勻一中1962年的畢業生,他的父親還在這裡做過校長,奧道理說任正非對自己的母校應該也是很有感情的,面對這樣的要求,想必也不會拒絕,不過事實並非如此。
  • 母校找任正非,要求捐款100萬,他的一句話,讓校長頓時啞口無言
    任正非,作為華為創始人,一個中國商業史上無法繞開的名字,他被譽為教父級企業家,他用實際行動重新定義了中國企業家精神。他和他締造的企業一樣沉穩低調,歷經沉浮坎坷,卻最終披荊斬棘,登上了個人意志和時代的巔峰。
  • 何為華為管理員工的狼道?任正非:管理的本質,在於激發人的欲望
    企業管理是什麼?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強調,管理的本質,就是激發人的欲望。一個企業的管理做得怎麼樣,這背後說到底是關於人性的邏輯,是關於人的欲望的邏輯。一個好的管理者,能激發和控制的人的欲望,讓員工有能力更有動力地為企業創造更高的價值。
  • 母校找到任正非,請求捐贈100萬,他反回10個字,校長頓時語塞
    在2012年的時候,這校長就曾經和任正非取得聯繫,並且還希望他能夠向母校捐款100萬元,當時的任正非也曾經是這裡的學校,教育還是非常關鍵的。校長此次前來,想著一定會一帆風順。但是,沒想到,任正非在面對這個問題時,沒有立刻答應,而是問了10個字:「都勻一中的校訓是什麼?」
  • 【深度】華為的每個「命運時刻」,任正非都講了什麼?
    讀他的這篇講話,再結合華為目前的處境,你可能會聯想到歷史上的「易水送別」,想到「無邊落木蕭蕭下」,但是你卻不會感覺到悲觀,感覺到灰色,反而是在無邊寒風、一地黃葉中感受到一股英雄豪氣
  • 年薪200萬,華為天才少年火了,他能幫任正非打贏「戰爭」嗎?
    最近,華為的「天才少年」計劃刷爆了很多人的朋友圈。此計劃的具體內容,就是為優秀的畢業生提供最高200萬元的年薪!當然,要想成為華為的「天才少年」,那得「過五關斬六將」,被層層篩選。目前,入選此計劃並獲得頂級薪酬201萬元年薪的一共才4位!
  • 母校找到任正非,希望捐款一百萬,他回了5個字,校長啞口無言
    母校找到任正非,希望捐款一百萬,他回了5個字,校長啞口無言 華為這個品牌想必大家都知道,前段時間華為還掀起來一波愛國熱潮,華為作為世界500強的大公司做了不少利國利民的事,這得益於華為公司的總裁任正非是一個熱心慈善積極回報社會的人。華為公司和諸多公司一樣是從一個很小的公司一步一步發展而來。
  • 任正非:理性與平實——任正非名篇解讀
    陳培根老師將任正非各個時期的文章整理成《理性與平實》課程,讓學員對華為的發展史、價值觀、灰度管理等都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他說那是他同一個課程的第607場。所以,他寫了2001年十大管理要點,從十個方面批判了華為公司,看懂了這篇文章真正內容的是公司董事長孫亞芳。當時任正非身心疲憊,孫亞芳說,任正非,你不想幹了?可見企業家不是永遠一天24小時充滿激情,也有疲憊的時候,有高處不勝寒的感覺。但是,企業家又是這樣一種人,當大家都悲觀的時候,反過來又有積極的心理。
  • 任正非的經營理念,是當代企業發展的本質,學習任正非的管理模式
    如有創業、企業管理、企業升級、市場營銷、職場困惑方面的問題,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詳細描述問題~華為總裁任正非大家應該相當熟悉了,任正非的經營理念是當下企業經營中,最欠缺的部分,如何理解任正非的經營理念,解讀任正非的經營理念,並且合理地運用到自己的公司當中,首先就要理解任正非經營理念中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