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萬有引力和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就是R方在分母上

2020-12-27 哲學往事

為什麼萬有引力和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就是R方在分母上

1.對萬有引力而言,元素有這麼幾個。

1.1.m

1.2.M

1.3.R

2.根據力的定義。

2.1.F=m*a。

3.顯然,萬有引力要和質量成正比。

3.1即F=C*m*M,C為常數。

4.直觀F=GmM與半徑R有一個函數關係。

4.1最簡單的函數關係就是正比和反比。

4.2考慮反比,但是是幾次方呢?

4.3答案是2次方。

4.4因為只有是2次方時,在球的內部是不受力的。

4.5證明:因為如果球的內部是受力的,那麼對於球而言,它內部的東西都會溢出,但我們並沒有看見有東西溢出,故此得證。

5.萬有引力的形式:F=G*m*M/r^2。

6.勢的概念。

6.1勢是一個梯度,對引力場而言就是df/dx。

6.2是某點,或者某個區域力的落差,勢大表示力的差距大。

6.3對於球內部而言,因為不受力,所以力的落差為0,所以其勢為0,所謂的等勢,在球的內部而言。

7.引力和電磁力在形式上是相似和一致的,所以這些結果對於電磁力是一樣的。

8.有物理學對於磁場內部進行過實驗,只有精確到次方數為2,內部才不受力,其精度高的很。

9.引力是宏觀概念,在大尺度範圍,因為距離很大,那麼受的引力會小。

9.1.在距離小到原子尺度,引力被核力取代,這就導致了夸克這樣的更微的粒子概念。

10.萬有引力是牛頓發現的。

牛頓像

10.1.可以用牛頓的方法,即微積分和引力理論來證明克卜勒,行星三大定律。

克卜勒的行星定律

10.1.2克卜勒醉心於研究,他在去向親戚借米時,死去

克卜勒像

10.2.牛頓是在當時瘟疫的情況下,躲在鄉村思考數學和物理,得出了二項式定理,引力定理,微積分。

10.3.他的著作《數學原理》收錄了他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幾何方面的。

10.4.他說對於科學,他不過是在沙灘上撿到了一些小貝殼而已。他的名言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10.5.他是被一顆蘋果砸到腦袋後,靈感頓現,想出了萬有引力。

10.6.牛頓一生沒有結婚。

10.7.牛頓和克卜勒後來都進行神學方面的研究,建立本體論。所謂的第一推動力,即上帝推動了行星,讓宇宙運作後,即讓物理定律來控制,而隱身世外。

相關焦點

  • 引力、庫倫力與距離倒數2次方成正比,是物理規律在3維展開的表現
    他敏銳地意識到,如果行星按照橢圓方式運動,那麼肯定有一個吸引力,而且力的大小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牛頓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寫下了引力公式:G=g*m1*m2/r^2。1789年,在牛頓去世後60年,卡文迪許用扭秤實驗精確地測定了萬有引力常數。
  • 兩個物體靠很近,根據萬有引力公式,引力會非常大嗎?
    牛頓萬有引力公式F=GMm/r中,萬有引力與兩物體質量乘積成正比,與兩物體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的確兩物體的距離越小,引力越大。但這個距離不可能等於零,因為兩物體的距離指的是兩物體重心的距離,換句話說是中(重)心距,而非表面距離。
  • 根據萬有引力公式,距離為零的兩個物體引力會無窮大嗎?
    根據萬有引力定律,如果兩個物理之間的距離無限趨近於零,那麼引力就會無窮大嗎?對於萬有引力定律,大部分朋友應該非常熟悉,兩個天體之間的引力和它們的質量成正比,與它們之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如下:其實各位應該早有這個疑問了,因為與天體之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假如兩個天體之間的距離為0,那麼引力是不是就無窮大了呢?我們應該如何來理解這個公式呢?
  • 萬有引力定律專題訓練(附解析)
    一、選擇題1.牛頓以天體之間普遍存在著引力為依據,運用嚴密的邏輯推理,建立了萬有引力定律,在創建萬有引力定律的過程中,牛頓(  )A.接受了胡克等科學家關於「吸引力與兩中心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B.根據地球上一切物體都以相同加速度下落的事實,得出物體受地球的引力與其質量成正比
  • 意識領域的「萬有引力」
    遺傳素質主要表現在智商上,基礎教育主要是指小學一年級到高中畢業的學校教學。大學(包括大專、中專)是智力向創造力過渡的標誌。因為進入大學校門,開始是學習更高一級的基礎知識,以後就學習專業知識了。創造力是有大小、方向、作用點的。它的大小取決於智力與勤奮程度,它的方向就是專業知識,它的作用點就是具體的創造發明。
  • 經典力學:克卜勒運動定律及萬有引力定律
    機遇往往只光顧有準備的頭腦①.定律內容宇宙間的一切物體都是相互吸引的,兩個物體間的引力大小,跟它們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跟它們距離的平方成反比。②.計算公式F=Gm1m2/r,G為萬有引力恆量,G=6.67×10-11N·m/kg。公式適用於質點間的相互作用,當兩個物體間的距離遠遠大於物體本身的大小時,物體可視為質點。質量分布均勻的球體可視為質點,r是兩球心間的距離。地球對物體的引力是物體具有重力的根本原因,但重力又不完全等於引力。
  • 物理總複習:行星的運動與萬有引力定律
    考點二、萬有引力定律  1、公式:自然界中任何兩個物體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與物體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它們之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2、適用條件:公式適用於質點間萬有引力大小的計算。當兩個物體間的距離遠遠大於物體本身的大小時,物體可視為質點。另外,公式也適用於均勻球體間萬有引力大小的計算,只不過r應是兩球心間的距離。
  • 對於萬有引力定律公式,我有個奇怪的觀點!
    本文有個奇怪的觀點想給大家說一下,我們先來說一下萬有引力定律和萬有引力公式先吧。    萬有引力是由於物體具有質量而在物體之間產生的一種相互作用。它的大小和克卜勒第二定律 以及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有關。物體的質量越大,它們之間的萬有引力就越大;物體之間的距離越遠,它們之間的萬有引力就越小。
  • 高中物理常考十大公式之萬有引力定律公式
    歷史:萬有引力定律是牛頓在1687年於《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上發表的。  牛頓的普適萬有引力定律表示如下:任意兩個質點通過連心線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該引力的大小與它們的質量乘積成正比,與它們距離的平方成反比,與兩物體的化學本質或物理狀態以及中介物質無關。
  • 為什麼愛因斯坦認為萬有引力是不存在的​?​該如何理解這句話?
    為什麼愛因斯坦認為萬有引力是不存在的?愛因斯坦只是對萬有引力怎麼來的進行了一個追根溯源,用場方程更精闢的解釋了萬有引力的本質,並且從動態方面糾正了牛頓經典力學的一些誤差,從而使人類認識更接近真實的世界而已。
  • 科普:有關數學的知識以及放大鏡、蜂窩和萬有引力的相關內容
    「畢達哥拉斯定理」又稱為什麼?在平面幾何中,有這樣一條著名的定理:直角三角形中,兩直角邊的平方和等於斜邊的平方,即C平方等於A平方加上B平方。西方人認為這個定理是畢達哥拉斯在公元前500年發現的,所以稱為「畢達哥拉斯定理」。
  • 萬有引力與萬有斥力是正反統一 霍金物理學統一 教材錯誤
    如果,用「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來描述兩個相互排斥的物體所產生的的斥力和萬有斥力,顯然是錯誤的。因為,萬有斥力的結論與萬有引力的結論相反,恰恰相反,完全相反。《牛頓萬有引力定律》中的前提條件應該這樣修改,應該把「自然界中任何兩個物體都是相互吸引的」一句,改換成「自然界中任何兩個『異性物體』,都是相互吸引的。」這樣修改後的「前提條件」,才是正確的。你只要打開中國的科技期刊和中國的中學教科書、中國的教育部、教材處的教材,就能看到這樣的錯誤。
  • 「高中物理難點突破」萬有引力定律應用的解題方法突破
    再說核心公式之前,首先就是萬有引力定律本身:宇宙間的一切物體都是互相吸引的,兩個物體間的引力大小,跟它們的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跟它們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平方反比公式:只有這個原始公式是遠遠不夠的,要解決各種類型的萬有引力定律問題,還需要下面兩個公式:1、在星球表面附近,近似認為萬有引力大小等於重力大小:即簡化以後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黃金代換」公式
  • 非常物理《必修二》——《萬有引力定律》
    、假設、理想實驗、類比、歸納,____________終於發現了萬有引力,並經嚴密的推理運算和實踐檢驗,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2.萬有引力定律:(1)內容:宇宙間的一切物體都是____________的,兩個物體間引力的方向在它們的__________上,引力的大小跟它們的質量的乘積成________,跟它們之間的距離的二次方成___________。(2)公式:_____________。
  •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與愛因斯坦時空彎曲理論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其表達式為:F=GMm/r式中,F表示萬有引力值,G為引力常數(6.67x10^-11N·m/kg),M和m為引力相互作用的大小物體,r為M和m的距離。這個定律說明了引力的大小與兩個相互吸引的物體質量乘積成正比,與兩個物體距離平方成反比。
  • 太陽為啥不是方的而是圓的?
    宇宙中沒有方的星球,星球都是圓的。但可能存在方的小行星,小行星基本都是怪模怪樣的,沒有統一形狀。但小行星一般不會被稱作星球。而太陽是恆星,恆星都是很大很大的星球,當然就是圓的了。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知道,萬有引力定律是:F=GMm/r就是說,引力值F的大小,與兩個相互作用物體M和m的質量乘積成正比,與它們之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G是引力常量,取值約6.67x10^-11N·m/kg。
  • 物理只要記住F=ma定律和萬有引力這兩個公式,什麼都可以推導出來
    F=G*M1M2/(R*R) (G=6.67×10^-11Nm^2/kg^2) 其中: F: 兩個物體之間的引力 G: 萬有引力常數 m1: 物體1的質量 m2: 物體2的質量 r: 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F=GMm/r^2萬有引力F=G*(Mm
  • 科普:雨滴、種子和萬有引力
    當這些小雨滴的直徑 達到1~2毫米的時候,空氣中的上升氣流就無法繼續託住它們在空中飄行,便從雲中墜落地面,這就是降雨。雲中的這些小水滴會相互碰撞合併,也會不斷通過凝結和凝華不斷增大體積。當這些小雨滴的直徑 達到1~2毫米的時候,空氣中的上升氣流就無法繼續託住它們在空中飄行,便從雲中墜落地面,這就是降雨。
  • 牛頓為什麼會研究力和運動?萬有引力定律、牛頓定律是這樣產生的
    牛頓漫畫像牛頓在1666年說:「我開始想到把重力推廣到月球的軌道上…因而把維持月球在它的軌道上所需要的力和地球表面的重力作了比較他自言自語道:為什麼不能高達月球呢?如果是這樣,月球的運動肯定受到重力的影響,或許它因此有可能保持在它的軌道上。」
  • π為什麼能和宇宙有什麼關係麼?
    之所以和宇宙聯繫來,說白了,就是和物理定律聯繫了起來。我們都知道描述宇宙的其實就是各種各樣的物理學定律。那為什麼π會和物理學定律扯上關係呢?這就要從現代科學的起點說起,物理學說白了就是一門研究物質運動以及物質基本機構的學科。牛頓在他的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中曾經對多個概念下了準確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