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成都市文明辦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文明辦和中國文明網關於網絡文明傳播的工作要求,通過制定《成都網絡文明傳播工作激勵辦法》,充分調動了網絡文明傳播志願者的積極性。在日常工作中,我們注意跟蹤網際網路發展趨勢,以「網際網路+」思維整合各類資源,藉助微博、微信、直播APP等新媒體平臺,靈活運用原創遊戲、VR、創意H5、手機直播、爬蟲等先進技術,創新傳播方式,擴大傳播渠道,豐富傳播內容,讓網絡文明傳播更有針對性和有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傳播力求快捷。2016年,成都在得知中國文明網將組織各地講述紅軍長徵故事後,第一時間安排本地各區(市)縣網絡文明傳播工作負責人搜尋當地涉及紅軍長徵的故事、文獻及紀念館等資料。經過甄選,確定名山縣紅軍百丈關戰役紀念館為活動實施地。直播過程中,美女主播與紀念館資深講解員穿插館內圖片、貨幣、石刻標語等實物,以唱歌、說四川話等形式與各地網友互動,傳遞紅色正能量。40分鐘的直播吸引了20餘萬名網友同時在線觀看,點讚數達12.8萬次,被直播平臺首頁熱門推薦。直播結束當日,我們形成總結稿件在本地媒體發布。8月16日,《光明日報》以此次傳播活動為例,刊發評論《用好網絡直播平臺傳播正能量》。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等近50家中央媒體和門戶網站紛紛轉發。
二、創意力求新穎。為了把雷鋒精神廣播在祖國大地上,成都嘗試用「萌娃」視頻打動網友,弘揚雷鋒精神。我們聯合成都全搜索新聞網徵集了10名4-6歲的小朋友做 MV主角,採用採訪問答、繪畫國旗、歌曲演唱等三種形式,錄製「萌寶唱雷鋒」視頻短片。兩天時間,騰訊、愛奇藝兩大視頻網站點播近50萬。人民網評論稱:「成都製作的微視頻《萌寶學唱雷鋒》,萌哭了不少網民媽媽」。此外,我們還以《雷鋒日記》為主線,開發了《雷厲「鋒」行》微信互動遊戲,讓市民在網際網路中體驗了一次「雷鋒」的日常生活。
三、形式力求多變。同一個活動,用多種形式立體推廣。2016年抗洪期間,成都採用PS技術與傳統H5結合的方式,製作了創意H5「抗洪戰士的朋友圈」,以抗洪戰士的親人、戰友、領導、朋友的身份,模擬出抗洪戰士的朋友圈,用生活化、網絡化的語言展現前線戰士們辛苦奮戰的情景。短短20天裡,頁面訪問量近6萬人次。此外,我們還以素描速寫形式還原了抗洪戰士在一線最真實、最感人的一面,傳遞出他們無私無畏的精神力量。同步以手繪形式製作了《防汛安全小常識(暴雨篇、洪水篇)》科普漫畫,簡潔直觀地提示網友遇暴雨、洪水時應「遠離電桿」等注意事宜,易學易記。
除PS技術與H5的創意結合,有聲音、有視頻、有情感的H5也成為成都網絡傳播工作過程中不可少的手段。2016年9月,成都在中國文明網大力支持下,在全國網絡文明傳播志願者中發起「鄉音話中秋」活動。使用H5的方式,開發嫁接語音、視頻功能,邀請全國各地誌願者通過錄製方言微聲音、微視頻,秀出家鄉的中秋文化。這一活動推出後,網友既可欣賞各城市的中秋風俗文化,亦可在平臺上實時錄製「鄉音」,留言送中秋祝福,讓傳統節日的H5也成為了互動傳遞情感的平臺。
在黨的95周年華誕來臨之際,成都組織專業團隊,研發H5小遊戲「先聲奪人」,藉助語音提問,根據答題得分,劃分「資深黨員」「普通黨員」「預備黨員」「普通群眾」等幾種身份,寓教於樂,讓網友在玩的同時學習黨建知識。遊戲設計上還融入成都獨有的戲劇畫風,將川劇人物動態化,吸引眾多年輕網友參與。「傳統活動+網路遊戲」的做法嘗試成功後,我們再次抓住二十四節氣納入非遺名錄的契機,在冬至期間推出微信小遊戲「滾滾學廚」。網友可以與「熊貓滾滾」一同做一碗羊肉湯。遊戲讓網友體驗做羊肉湯的步驟,了解冬至傳統節日的小常識,因新穎有趣、製作精良,收穫數萬網友點讚。
四、技術力求領先。按照夏偉東主任在2017年全國文明辦主任會議上關於「要辦好『中國好人』網上展廳,運用網絡技術全面生動地展示先進典型的感人事跡,大力傳播網上正能量」的要求,今年成都在全國率先嘗試運用VR技術,搭建虛擬好人網上展覽館。我們將為中國好人搭建立體仿真人物模型,網友可在展廳內近距離360°觀賞好人模型,讓好人形象入腦入心,同時通過音頻、視頻、圖文等形式了解更多好人事跡。此外,展廳內增設閱覽全部熱點內容獲取積分獎勵等互動小遊戲,促進內容的互動性與參與性。展館依託手機端進行傳播,無需下載任何插件,同時採用先進的壓縮算法技術,給人如身臨其境般的感受。
五、宣傳力求聯動。為實現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深度融合和優勢互補,成都在重點建設成都文明網的基礎上,有效利用「文明成都」兩微一端平臺,與新浪網、騰訊網、人民網、《光明日報》等全國知名媒體,以及成都全搜索新聞網、《成都晚報》等市屬主要媒體結成網絡文明傳播聯盟,以矩陣的形式多維度開展網絡文明傳播。如在「我是n年後的你」網絡文明傳播活動中,一是協調網易直播,採取與一直播平臺同步直播的形式,展示專業化妝師對中年網友進行變老造型的過程,讓更多人換位思考,重新審視自己對待老人的態度以及時不待我的珍惜。20分鐘的直播吸引了5000餘名網友在線關注,收到6萬餘次點讚。同時剪輯出「變臉」視頻,協調愛奇藝、騰訊視頻同步推出。二是利用手機娛樂APP,邀請網友曬出自己不同時期的模樣。三是藉助新浪微話題,加大網友討論互動力度,弘揚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四是製作活動專題頁面,呈現「老有所伴、老有所依、老有所累、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老有所養」6個主題,呼籲更多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五是協調成都全搜索新聞網、《成都晚報》等市級媒體對活動進行實時報導,網易網、光明網、四川在線等多家媒體對活動進行轉載推廣。
2016年6月,成都以錦江區為試點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融入茶館文化這一創新舉措為切入點,一是通過製作「成都主題茶館裡的核心價值觀」專題,詳細介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茶館文化的做法及取得的成效。二是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茶館文化大家談」大型現場訪談活動,邀請茶館經營者、專家及市民開展現場專訪。三是通過發布新聞稿、微信文章,製作H5、視頻等多種宣傳產品,進行多渠道推廣。中國文明網全程圖文同步直播訪談活動,人民網、新華網、四川發布等媒體在重要位置報導此次活動。
六、培訓力求多元。利用QQ視頻實現網絡在線培訓。針對網絡文明傳播志願者在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時下需要掌握的新媒體技能,成都除採用線下集中培訓、實地走訪指導外,還嘗試進行網絡在線培訓,提高工作效率。一是每月不定期召開各地負責人QQ會議,及時傳達中央、省市最新工作動態,解決新手不熟悉工作流程、工作重心不明確等問題。二是突破城市限制、場地限制、時間限制,嘗試利用QQ視頻,實現網絡在線培訓,以「1個發源點+n擴散點」的形式有效擴大全市網絡文明傳播志願者授課面,確保傳播工作取得實效。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們將以內容建設為根本,以技術發展為引領,深度結合成都市微電影協會、與愛奇藝合作的成都網絡電視臺等資源,將各類新技術新應用有機植入到我市網絡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中,如:嘗試利用靈活度更高、功能性更強大、交互度更全面的iH5製作出更具創新性、更受網友喜愛的新媒體產品;嘗試在微信朋友圈開展文明傳播工作,並通過技術手段進行抓取、統計、分析,開闢網絡文明傳播新陣地等。我們將以本次培訓為契機,認真學習兄弟城市的先進經驗,銳意創新,努力推動成都市網絡文明傳播工作取得新突破。(四川省成都市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