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是存在這樣一些壓力導致我們產生名為「焦慮」的情緒,焦慮中包含著著急、掛念、憂愁、緊張、恐慌、不安等成分;
短暫的焦慮也許並不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重大的影響,事過境遷、焦慮就可能解除;但持續的焦慮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卻是巨大的,嚴重者也可造成情緒、情感障礙;焦慮就像一個隱形的殺手潛伏在我們的身邊,在我們脆弱和陷入困境的時候隨時準備把我們拉入深淵。
我們應該如何正確面對焦慮這樣的情緒呢?尋找到焦慮的源頭和解決的途徑才可以更好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那些焦慮情緒。
(一)焦慮究竟有哪些?
(1)目的:焦慮的目的其實在於引導,引導著我們採取一些措施去改變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焦慮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我們把事情推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從而給我們帶來了這樣的情緒。
(2)生理焦慮:當我們在面臨其不能控制的事件或情景時,我們就會產生焦慮這樣的情緒,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個體動員身體的潛能和資源來應對現實的威脅;也有人說這樣的焦慮一定程度上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適應和應對環境的一種情緒和行為反應方式。
(3)病理焦慮:能找到原因,我們就可以對症下藥,但在我們的生活中還存在著一些無具體原因的感到緊張不安的情況,這就是病理性的焦慮;這樣的焦慮常常讓我們感到不安,伴有明顯的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及運動性不安,常常伴隨主觀痛苦感或社會功能受損。
當病理性的焦慮惡化的時候......
【驚恐障礙】
①概念:驚恐障礙的症狀特點是自發出現的,反覆發生的,難以預料的急性焦慮發作,伴有明顯的瀕死感。
②臨床表現:瀕死感(產生胸悶、胸部壓迫感、窒息感);失去控制感(失去控制的焦慮或將變得瘋狂的恐懼);精神崩潰感(無法控制的精神崩潰的來臨)
【廣泛性焦慮障礙】
①概念:以慢性的、彌散性的對一些生活情景的不現實的過度擔心緊張為特徵。常表現為持續性精神緊張伴有頭暈、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口乾、尿頻、尿急、出汗、震顫及運動性不安等。
②臨床表現:精神性焦慮(對日常瑣事的過度和持久的不安、擔心),軀體性焦慮(自主神經功能異常,患者可表現手心出汗、噁心、心慌、心率加快等)和運動性不安(煩躁不安、肌肉震顫、身體發抖、坐立不安、無目的活動增多、易激惹、發怒、行為的控制力減弱等)
(二)我們的焦慮從何而來?
我們的壓力往往從生活中而來,他似乎總是在我們需要掙脫一些束縛的時候出現,有些人戰勝了焦慮走向了更好的道路,也有人因為焦慮而一蹶不振,我們無法預料明天究竟是怎麼樣的,但當我們真真切切被焦慮所困擾的時候,我們應該先明白焦慮究竟從何而來,然後再進行最好的選擇;
(1)婚姻的焦慮:我們的婚姻在日復一日的粗茶淡飯中歸於平淡,相比於戀愛時,激情早已褪去,留下給我們的許多東西似乎都不再那麼美好,對於夫妻關係的焦慮和家庭問題的處理,都成為了我們的負擔;
(2)懷孕的焦慮:到了一定的年紀,開始選擇備孕的時候,我們的生活又增加了一個負擔,我們本著對孩子負責的原則,不得已選擇了一些更加健康但也更加單調的生活方式;
(3)孕期的焦慮:懷孕期間需要注意的事情太多,在我們的身邊,也有許多男人選擇了「孕期」出軌,這樣的焦慮,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重大的影響;
(4)工作的焦慮:究竟是當全職媽媽放棄工作,還是繼續工作擁有經濟能力?這樣的考慮相信每個人都曾經想過,交給保姆似乎不是那麼放心,經濟無法獨立又面臨著被丈夫拋棄和被社會淘汰的危險;
(5)育兒的焦慮:孩子的教育永遠在各位媽媽心中排在第一位,那麼究竟如何帶給我們的孩子更好地未來,成為我們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環,這樣的壓力讓我們負重前行;
(三)我們應該如何解決焦慮?
(1)積極應對我們的心理問題,正確面對壓力,學會轉移注意力;
(2)可以適當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去完成,在這之後再考慮那些令你不安的事情;
(3)學會宣洩自己的情緒,不能總是把情緒積累在一起,任由其胡亂滋長;
(4)用積極的方式與人溝通,善意對待他人,但對他人的期望不要過高;
(5)學會用深呼吸、冥想、與人傾訴等方式進行舒緩;
(6)心理壓力過大,自我調適無效,就應積極求助於專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