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影隨形的焦慮:什麼帶給我們壓力?

2020-12-25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是存在這樣一些壓力導致我們產生名為「焦慮」的情緒,焦慮中包含著著急、掛念、憂愁、緊張、恐慌、不安等成分;

短暫的焦慮也許並不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重大的影響,事過境遷、焦慮就可能解除;但持續的焦慮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卻是巨大的,嚴重者也可造成情緒、情感障礙;焦慮就像一個隱形的殺手潛伏在我們的身邊,在我們脆弱和陷入困境的時候隨時準備把我們拉入深淵。

我們應該如何正確面對焦慮這樣的情緒呢?尋找到焦慮的源頭和解決的途徑才可以更好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那些焦慮情緒。

(一)焦慮究竟有哪些?

(1)目的:焦慮的目的其實在於引導,引導著我們採取一些措施去改變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焦慮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我們把事情推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從而給我們帶來了這樣的情緒。

(2)生理焦慮:當我們在面臨其不能控制的事件或情景時,我們就會產生焦慮這樣的情緒,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個體動員身體的潛能和資源來應對現實的威脅;也有人說這樣的焦慮一定程度上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適應和應對環境的一種情緒和行為反應方式。

(3)病理焦慮:能找到原因,我們就可以對症下藥,但在我們的生活中還存在著一些無具體原因的感到緊張不安的情況,這就是病理性的焦慮;這樣的焦慮常常讓我們感到不安,伴有明顯的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及運動性不安,常常伴隨主觀痛苦感或社會功能受損。

當病理性的焦慮惡化的時候......

【驚恐障礙】

①概念:驚恐障礙的症狀特點是自發出現的,反覆發生的,難以預料的急性焦慮發作,伴有明顯的瀕死感。

②臨床表現:瀕死感(產生胸悶、胸部壓迫感、窒息感);失去控制感(失去控制的焦慮或將變得瘋狂的恐懼);精神崩潰感(無法控制的精神崩潰的來臨)

【廣泛性焦慮障礙】

①概念:以慢性的、彌散性的對一些生活情景的不現實的過度擔心緊張為特徵。常表現為持續性精神緊張伴有頭暈、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口乾、尿頻、尿急、出汗、震顫及運動性不安等。

②臨床表現:精神性焦慮(對日常瑣事的過度和持久的不安、擔心),軀體性焦慮(自主神經功能異常,患者可表現手心出汗、噁心、心慌、心率加快等)和運動性不安(煩躁不安、肌肉震顫、身體發抖、坐立不安、無目的活動增多、易激惹、發怒、行為的控制力減弱等)

(二)我們的焦慮從何而來?

我們的壓力往往從生活中而來,他似乎總是在我們需要掙脫一些束縛的時候出現,有些人戰勝了焦慮走向了更好的道路,也有人因為焦慮而一蹶不振,我們無法預料明天究竟是怎麼樣的,但當我們真真切切被焦慮所困擾的時候,我們應該先明白焦慮究竟從何而來,然後再進行最好的選擇;

(1)婚姻的焦慮:我們的婚姻在日復一日的粗茶淡飯中歸於平淡,相比於戀愛時,激情早已褪去,留下給我們的許多東西似乎都不再那麼美好,對於夫妻關係的焦慮和家庭問題的處理,都成為了我們的負擔;

(2)懷孕的焦慮:到了一定的年紀,開始選擇備孕的時候,我們的生活又增加了一個負擔,我們本著對孩子負責的原則,不得已選擇了一些更加健康但也更加單調的生活方式;

(3)孕期的焦慮:懷孕期間需要注意的事情太多,在我們的身邊,也有許多男人選擇了「孕期」出軌,這樣的焦慮,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重大的影響;

(4)工作的焦慮:究竟是當全職媽媽放棄工作,還是繼續工作擁有經濟能力?這樣的考慮相信每個人都曾經想過,交給保姆似乎不是那麼放心,經濟無法獨立又面臨著被丈夫拋棄和被社會淘汰的危險;

(5)育兒的焦慮:孩子的教育永遠在各位媽媽心中排在第一位,那麼究竟如何帶給我們的孩子更好地未來,成為我們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環,這樣的壓力讓我們負重前行;

(三)我們應該如何解決焦慮?

(1)積極應對我們的心理問題,正確面對壓力,學會轉移注意力;

(2)可以適當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去完成,在這之後再考慮那些令你不安的事情;

(3)學會宣洩自己的情緒,不能總是把情緒積累在一起,任由其胡亂滋長;

(4)用積極的方式與人溝通,善意對待他人,但對他人的期望不要過高;

(5)學會用深呼吸、冥想、與人傾訴等方式進行舒緩;

(6)心理壓力過大,自我調適無效,就應積極求助於專業人員

相關焦點

  • 心理書籍《工作不焦慮》:壓力無處不在,但我們可以選擇不焦慮
    給我們帶來了怎樣的影響?1.重新認識焦慮什麼是焦慮?焦慮是一種對自己大到生命安全、前途命運,小到對一些日常發生和未發生的事件的著急、掛念、憂愁、緊張、恐慌、不安等情況。這裡強調的焦慮是指日常的焦慮,不含親人去世等創傷性事件帶來的痛苦。2.焦慮是如何發生的?它對我們造成什麼影響?
  • 焦慮一直在,抑鬱如影隨形
    這不是什麼好事,此刻我感覺抑鬱好像馬上要穿透焦慮把我的整個靈魂佔領,然後讓我兵荒馬亂,潰不成軍。於是無法思考,無法呼吸。要鎮定,無論如何,強大起來才能戰勝困難!第一次抑鬱症開始,我變成了一個隨時焦慮,遇事就抑鬱的人。曾幾何時,我從初一到大學都是班長,帶著同學們做各種事,幫老師解決各種問題,各種出主意。曾幾何時,我是父母和家裡的支柱。
  • 什麼讓我們感到焦慮,什麼就是我們焦慮的原因
    但是,要想真正的處理好焦慮這種情緒,讓它儘可能多的遠離我們,我們首先要做的反而是主動靠近它,也就是說,我們首先要認識和了解焦慮,了解為什麼我們會焦慮。一提到原因,我們一般有兩種歸因的方式。一種是把原因歸結於外在的人、事或者物。
  • 成績的背後,家長只看見自己的焦慮,卻忽視了帶給孩子的壓力
    2017年5月,UC大數據發布了中國首份《中國媽媽「焦慮指數」報告》。報告顯示,媽媽焦慮指數排名前十的城市均為一二線城市。那麼家長的焦慮真的來自孩子本身嗎?二、 家長的焦慮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孩子從「好學」到「厭學」家長拿著剪刀,焦慮地修剪孩子冒出來的枝椏,媽媽告訴孩子,自律才能成為未來把握自由的人,可是你看「自由」是不是也條條框框的。所以家長因為孩子的未來,拿自己束縛孩子,給自己焦慮,給孩子壓力。想讓孩子出類拔萃,不要他另類。要他個性卻不要他任性,平庸是父母帶來的,拔萃是父母強塞的。
  • 告別焦慮、活出自我,願你的每一天都過得快樂且富足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競爭者日益強大,這個時代所賦予人們的工作、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憂慮就如影隨形般地來了,幾乎每個人都曾有過不同程度的憂慮體驗,有時甚至被憂慮深深地困擾,卻不知道該怎麼辦,讓我們很迷茫和無助。
  • 壓力大焦慮怎麼辦?
    現如今社會競爭激烈,工作壓力大,有焦慮心理的人群越來越年輕化。也就是說,焦慮的人群越來越廣,年輕人有焦慮心理的不佔少數。從學生時代就開始焦慮的人群佔比就不少了。焦慮症已日益成為人們面臨的重要心理衛生問題。有學者報告說,各種焦慮障礙約佔整個人群的2%~5%,每1000人約有13.7%患有或曾患有焦慮症。
  • 一邊是生活的壓力,一邊是浮躁的風氣,我們能不焦慮嗎?
    在現在的社會中,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生活上來自家庭的事情越來越多,造成了很多朋友們產生焦慮的問題。最近這幾年來受這種社會焦慮的問題,導致人們的情緒越來越消極,而受這種消極情緒影響的人也越來越多。因為每個人會對自己的未來產生一種擔憂,因為焦慮是一種情緒,而大部分情況下,如果我們處在這種焦慮的情緒下,可能無法去處理一些生活中或者工作中帶來的比較衝突的事情。這到底是為什麼讓人們產生這樣的問題呢?甚至有人因焦慮的問題而會抑鬱,不願意與這個世界去交流,也不願意與這個世界去接觸,他們就會越來越封閉自己。
  • 紀錄片《00後》長達十年跟拍 教育焦慮如影隨形
    原標題:10年跟拍《00後》,教育焦慮如影隨形   這個故事的跨度長達10年,這部紀錄片的主人公是一群00後。   孩子們曾經在同一所幼兒園中玩耍,然後,從共同的起點出發,家長和孩子們一起作出了不同的選擇:有的進入公立小學,行走在學習成績與素質培養的鋼絲繩上;有的進入私立學校,壓力相對小,又保留隨時回歸的可能;有的進入家庭學校,希望為個性發展提供最大的空間;有的乾脆全家移民,直接接受國外教育……   總導演張同道說:「在00後的成長過程中,選擇什麼樣的教育是一個核心問題。
  • 什麼是壓力?我們面對壓力如何去釋放呢?不知道的話快來看看吧!
    幾乎每個人都會面臨壓力,那壓力到底是什麼?簡單來說,壓力就是生活給了我們很多的「行李」,讓我們感到很重,有種扛不動的感覺。只不過行李是現實中可以看到的,而壓力則更多表現在心理和精神上。壓力如同一把刀,它可以為我們所用,也可以我們割傷,那要看你握住的是刀刃還是刀柄。壓力是無形的,是心理形成的一種負擔。一個人獨處大聲吶喊或者唱歌。每個人其實在內心都是希望能夠自己一個人靜靜地呆一會。如果有壓力了,這種感覺會更深,所以不妨找個沒人的地方,自己呆一會。找出壓力源頭。
  • 今天告訴你當我們感受到壓力、孤獨和焦慮時如何讓自我調節
    「請您每天拿出幾分鐘的時間來補充健康知識,分享給您在意的親人朋友,同時更要關愛您和家人的身體健康,每日健康為您推薦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小常識,以及健康管理方法,關注我們,關注健康」。好情緒、壞情緒都是需要的。適當的焦慮反而會轉化成完成事件的動力。
  • 孩子考試壓力大太焦慮?教孩子「反焦慮思維」,消除不必要的焦慮
    &34;這一句話常常會出自很多家長的嘴裡,但是家長們有沒有想過,其實孩子壓力也很大。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不過就是在學校裡面學習,比起我們工作簡直太輕鬆了,但其實孩子每一次考試都會有考試焦慮,像中考、高考這些決定孩子未來就業方向的重大考試,孩子往往都會因為考試的壓力而產生過大的焦慮,從而影響自己的心理健康。
  • 解決壓力,遠離焦慮
    焦慮來自於壓力現實中,我們必須了解,焦慮更多來自壓力,壓力固然不是影響心理健康在學習如何與壓力共處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壓力的定義丶區分以及源頭等,其實壓力就是我們對不同事件所引出的反應。當環境的期望超過我們所能應對時,以及我們對一些發生的事情解讀或看法,比如說家人剛遇到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我們會問自己這是我可以應對嗎?還是它對我們是一種超過我們能力去應對的傷害抑或挑戰呢?壓力除了是反應之外,也可視之我們怎樣去看待事情。
  • 家長焦慮成為孩子壓力?高中生拒絕與父母溝通,我們為你支招
    ,殊不知正在這過程中,這些焦慮已經嫁接為了孩子的壓力,從而引發不小的家庭矛盾。事情總是物極必反,一旦這些焦慮情緒蔓延到孩子那裡,會產生什麼後果呢?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環境中表現是不一樣的,而學生們的焦慮基本上表現為:●輕度的焦慮表現:心神不寧,睡眠質量下降,學習效率下降,煩躁易怒等。
  • 壓力大焦慮怎麼辦 壓力大焦慮怎麼緩解你造嗎?
    壓力大焦慮怎麼辦 壓力大焦慮怎麼緩解你造嗎?時間:2020-12-02 18:0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壓力大焦慮怎麼辦 壓力大焦慮怎麼緩解你造嗎? 壓力大焦慮怎麼辦 為大家分享壓力大焦慮怎麼辦,接下來小編就來介紹。
  • 「社區團購」硝煙四起,可「便利」到底帶給我們了什麼?
    ,接下來它只需要安心收管理費、高額抽傭,把質押在平臺的錢拿去投資獲利就可以了;連續低價導致實體經濟因為被迫承擔巨大的壓力,而發展的越來越困難;可平臺才不管你供應商是否困難、用戶受到了什麼樣的影響,它只負責對得起背後的資本力量,所以接下來雖然會帶給商、戶雙方一點甜頭,可並不會因此就放棄對「商」的施壓;
  • 「壓力越大,為什麼越做不成事」:3步增強控制感,緩解焦慮
    這是我最近的一種焦慮狀態和感受。你有過這樣的感受嗎?說起壓力,不得不先說焦慮。因為壓力是焦慮的心理之源,而焦慮是壓力的最常見反應之一!什麼是焦慮?焦慮多是身心對壓力的正常反應。也就是說:當動機強度處於中等時,即我們保持在中等水平的焦慮狀態時,工作和學習的效率最高。因為保持中等強度的焦慮,會讓我們保持適度的興奮感,會有一定的積極性去調動相應的身體機能去完成某項任務。除了壓力產生的焦慮,還會有一些不明原因的焦慮。
  • 心理學告訴你擔心、壓力和焦慮之間的區別
    也許每一天你都會覺得自己渾身充滿壓力,但如果我問你覺得自己正在經歷什麼是擔心、壓力還是焦慮,你知道其中的區別嗎?一.擔心1.擔心是什麼?擔憂往往是重複的、強迫性的想法這是焦慮的認知成分。簡而言之,擔心只會發生在你的頭腦中,而不是你的身體。2.擔心是如何起作用的?焦慮實際上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個重要的功能。當我們想到一個不確定或不愉快的事情——比如付不起房租、考試考砸了——我們的大腦就會受到刺激。當我們擔心時,它會使我們的大腦平靜下來。
  • 揮之不去教育焦慮,中小學生及家長壓力的來源,我們家長怎麼辦?
    你英語好算什麼,我們這兒還有法語德語西班牙語,藝不壓身,多學點兒總沒錯。你數學好不算啥,我們這兒有機器人Scratch編程。你學習好,體育也得練,網球桌球跆拳道都OUT了,高爾夫擊劍馬術才時髦,去北美上學的話冰球更少不了。總之,一山還比一山高,不管合不合適,全面發展才是硬道理。
  • 緩解焦慮的十大方法,幫助我們遠離焦慮,讓生活更美好
    這樣,我們的焦慮就會緩解不少。一般,什麼人會焦慮,太負責的人,對自己要求高的人,對別人好的人。相反,不是那麼負責、心高、愛心的人,就很少出現焦慮的狀態。 我們大部分人都是一個平凡的人。只是,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認識到這個本質的時間段,會有所差別。壓力太大,也容易焦慮,別給自己太大壓力。一步步,將目前的困境心情化解分解,很多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了。
  • 我好焦慮,焦慮的緩解之道 | 1分鐘心理課
    生活壓力,工作壓力,學習壓力,帶給我們最常見的情緒就是焦慮。焦慮,本質上是我們感覺不可控,是針對還沒發生的事情產生的一種失控感。你覺得可能處理不好這些事情,於是焦慮就產生了。放鬆訓練、轉移注意力或者找朋友傾訴,都可以緩解焦慮,但這種方法治標不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