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 記者 沈蒙和
5月22日上午,下城區幼兒園園本課程建設推進會的分會場——「以項目活動為導向的課程模式」展示活動在杭州市燈塔實驗幼託園舉行。
下城區幼教教研員謝芳老師、省特級教師馮偉群園長、東新實驗幼託園周蕾園長,還有浙江省俞春曉名師工作室學員以及下城區各幼兒園的老師參加了本次活動。
燈塔實驗幼託園團隊
《在每一個時刻,為每一個兒童而改變》
燈塔幼兒園的老師們分享了如何從「兒童立場」出發,從主題活動切入進行學習、生活、遊戲活動,形成項目學習。幼兒如何圍繞問題展開討論,開展項目學習,從而完成整個學習、操作內容。老師們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重視兒童的轉變,發現、看見兒童的的成長,在不斷推動幼兒發展、提升中,促進幼兒的深度學習。項目活動開展以來,不僅讓幼兒在活動中有了很大的轉變,也讓家長在看到幼兒的成長與蛻變時,對老師的工作和活動有了更大的支持和認可。
東新實驗幼託園團隊
《驚喜的發現每一刻》
東新幼的老師們關注孩子的每一個腳步,不斷探索、經歷、思考課程研究,積澱園本課程內容。給孩子搭建支架,以問題為導向,使用支持性戰略,落實以項目活動為載體,以幼兒全面、可持續學習與發展為目標的課程深化改革。
省特級教師馮偉群
《項目活動與兒童學習》
馮老師闡述了項目活動的三個特點並以以市府機關幼兒園開展的《博物館項目》活動為例,詳細的介紹了活動開展孩子如何以問題為導向,去發現、質疑、討論,從而進行深度的學習,從中習得經驗、獲取知識的過程。馮園長強調項目活動要以孩子的生活經驗、多感官實際行動為基礎,基於觀察,要給予孩子充分的時間。
最後,教研員謝芳老師從園本課程建設方面談了收穫與思考。在下城幼兒園園本課程建設與推進中,我們們勇於走出舒適區,破除對兒童的概念化認識,看見每一個,看見每一刻;我們從學習樹理論中汲取養分,以經驗鏈、知識群、能力圈推動兒童的學習與發展;園本課程基於下城幼兒園老師們的共同建構會越來越精彩。同時謝老師也提出了一些思考:第一.課程推進中更要有專業性。兒童本位不是教師退位,放手成長也不是放任自流,要以專業的行為將兒童淺層興趣推向深度學習。第二.課程推進中,要勤於反思。既要看得見過程的美好,也要心中有清晰目標,避免課程窄化和泛化兩種傾向,努力將兒童在園時間的教育價值最大化。課程建設和推進,就像尋找幸福的道路一樣,不會一帆風順,只要不斷前行,我們收穫依然滿滿。
此次活動不僅對前期課改工作進行了總結,也為接下來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課程改革永遠在路上,相信通過大家的努力,下城區的課程改革之路一定會越來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