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為什麼沒滅亡 反而越來越發達

2020-12-12 和訊股票

  通貨膨脹是這個社會的必然,因為經濟有周期,每到危機政府都會救經濟,而救經濟的代價就是通貨膨脹。

資本主義為什麼沒滅亡 反而越來越發達

  我們財富最大的敵人是誰呢?是政府主導的通貨膨脹。想想八十年代的萬元戶,拿著一萬元到現在貶值了至少幾十倍吧。

  那為何會有通貨膨脹呢?我先說結論,後面再來解釋:通貨膨脹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也是必須。

  先來解釋必然。還記得我們初中學政治的時候課本上講過的場景嗎?資本家組織生產,然後商品銷售,但給工人分配很少的工資,資本家榨取絕大部分剩餘價值然後擴大再生產,然後還是給工人分配極少的工資。這樣持續下去的結果就是生產的商品遠遠超出工人的購買能力。最好生產過剩,爆發經濟危機資本家把牛奶倒進海裡也不給工人吃。

  政治課本的推論就是工人會造反把資本家的機器國有化,然後實現共產主義。可是一百多年過去了,我們發現資本主義經濟不但沒有滅亡,反而越來越發達。相反實行國有化的計劃經濟的國家的經濟紛紛破產或者轉型。那麼政治課本裡面的推論肯定是錯了,但錯在哪兒呢?貌似從沒有人告訴我們錯在哪兒!

  下面我來說說我的理解:錯就錯在忽略了信用貨幣制度下政府對經濟的幹預作用,即凱恩斯主義拯救了資本主義。在金本位制度下,政府對經濟周期一籌莫展,因為政府無法隨意發行貨幣,同時也難以臨時增加稅收改變社會分配。但在信用貨幣制度下(即現在的紙幣制度下),每次到了經濟危機,政府就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雙管齊下。大白話說就是:經濟危機不就是因為窮人沒錢買資本家的東西嗎?政府馬上開出各種項目請窮人來幹活,同時銀行給貸款支持(貸款創造存款貨幣),這樣窮人就有錢買東西了,資本家的東西也就賣出去了,經濟也就從危機中緩過來了。

  富人的錢雖然名義金額沒變,但卻被稀釋了,即物價上漲了。這樣周而復始,每到經濟危機政府都出面幹預,把經濟從危機中拉出來,資本主義永遠不會滅亡,但卻留下了通貨膨脹和貨幣永遠增長這個伴生物。所以說,通貨膨脹是這個社會的必然,因為經濟有周期,每到危機政府都會救經濟,而救經濟的代價就是通貨膨脹。

  為何通貨膨脹是這個社會的必須呢?因為如果沒有通貨膨脹,社會就會停滯了。道理很簡單:如果我有1億元而又沒有通貨膨脹的話,我就放在銀行吃利息再也不投資了,因為我不擔心通貨膨脹讓我的錢貶值。也就是說,通貨膨脹會逼著富人去投資。只有有了投資,有新的項目新的產品新的技術,這個社會才會發展和進步。所以通脹是社會發展的推動力。但是通脹又不能太高,高到大家都沒有安全感,以至於大家覺得做任何投資都抵禦不了通貨膨脹。那就會發生大規模的資本外流。這就是我們目前看到的資本管制和貨幣政策回歸中性。

  正是由於通貨膨脹的存在,資本必須首先為了保值(戰勝通貨膨脹)而投資。而戰勝通貨膨脹最好的資產優質企業的股權、其次是核心地段的房子。但目前中國房地產政策開始出現重大方向性變化:之前學香港,房價一直漲,最後社會階層固化矛盾累積,最後泡沫破滅;現在明顯開始轉向學德國和新加坡模式,房子的投資吸引力會大大下降。權益資產成為最有可能戰勝通貨膨脹的資產。

  當然並不是說隨便投資個股權或者買個股票就可以戰勝通貨膨脹,這裡有一系列技術問題。必須經過專業訓練並且堅持價值投資才可以實現長期戰勝通貨膨脹。具體下回分解。

  (本文作者介紹:深圳廣匯緣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微信號szguanghuiyuan。)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資本主義必然滅亡 社會主義必然勝利
    他們一方面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趨勢,另一方面又諄諄告誡全世界的無產者:「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裡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①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兩個絕不會」。「兩個決不會」與「兩個必然」,恰好構成了辯證的統一體。
  • 如果明朝不滅亡,會走上君主立憲的資本主義道路嗎?科技足夠發達
    明朝是中國資本主義萌芽時期,如果繼續發展下去,肯定會提前進入資本主義時代,至於是不是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時代,那就要看當時人的氣度了。當時的資本市場已經高度發達了,所有資本主義的形式也都已經形成了。就等著臨門一腳,有人把這個封建社會的王朝,改變成為資本主義國家。
  • 明朝不滅亡,中國會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嗎
    雖然說,明朝此時在走下坡路,可是明朝的中後期卻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出現了手工工坊為代表的僱傭關係的出現,這種僱傭關係大多出現在經濟發達的江南地區。現在有很多人認為,如果當時明朝沒有滅亡,照著這個資本主義萌發發展下去,明朝會成為一個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在這裡,小編覺得明朝不會成為資本主義國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 如果宋朝不滅亡中國有可能提前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嗎?會發生工業革命...
    那就是: 中國的國運和資本主義無緣。 北宋,經過一百多年發展,資本主義萌芽出現了,金國神奇般的崛起,打斷了北宋的進程。 南宋,經過一百多年艱難發展好不容易恢復了元氣,出現了萌芽,蒙古神奇般的崛起,打斷了進程。
  • 明朝如果不滅亡,能完成像歐洲那樣的文藝復興,進入資本主義嗎?
    公元166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建立了二百七十六年的最後一個漢人朝廷終於滅亡了。隨後,吳三桂放滿人入關,滅掉了李自成,張獻忠以及南明的最後抵抗力量。我們把這段歷史細細地梳理一下就會發現,明朝的末年,中國南方的經濟其實發展得非常好,資本主義萌芽茁壯地成長著。從四大名著有三部寫成於明代,和大量城市小說閱讀如《三刻拍案驚奇》,《金瓶梅》等一系列城市居民的讀物出現,都能反映出城市居民文化的興起。
  • 資本主義真的會滅亡嗎?| 檢書125
    馬克思只弄懂了他的「辯證唯物主義」的一個階段,即從封建主義過渡到資本主義。在這個過程中,財富越來越多,在政治上處於從屬地位的「市民」變成了資產階級,他們推翻了基於土地的封建制度。資產階級是第一個系統性剝削勞工的階級,他們利用攫取的剩餘價值進行生產投資,而不是用於購買奢侈品、發動戰爭和修建教堂等。
  • 為什麼中國不能走資本主義道路
    但是,有人認為或主張,社會主義制度對中國是不可取的,中國本來應該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對這種錯誤的說法,應該進行一次認真的討論。中國為什麼必須走社會主義道路,而且只能走社會主義道路?這個問題換一個說法就是:中國為什麼不能走資本主義道路?如果說,其原因就在於社會主義制度比資本主義制度更先進,這不是完滿的科學的答覆。
  • 資本主義社會的最高形態是什麼?滅亡還是真正的公平?
    資本主義的最高形態是什麼?有很多人認為資本主義的最高形態就是滅亡。我只能說這種人不僅連資本主義是什麼都不知道,就連馬克思主義是什麼他也不知道。網上最正確的答案不是我說的,但是我是認可的,那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最高形態就是社會主義社會,甚至是共產主義社會。
  • 資本主義世界是個完整的體系,利用廉價勞動力,造成國家債務危機
    結果是富國越來越富,窮國越來越窮。一邊是發達國家財富的不斷積累,一邊是發展中國家貧困的不斷加劇。現代科學技術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並沒有使世界各國都普遍受益,世界發展中的不平衡更趨嚴重。據有關資料表明,資本主義並沒有消除階級對立、貧富差距。
  • 我們為什麼越來越忙?數字資本主義時代的時間政治
    對此湯普森寫道:「在成熟的資本主義社會,所有的時間必須有所利用,必須銷售掉,使用掉;勞動力白白地『消磨時間』(pass the time),這是一種錯誤。」於是我們看到,到了19世紀下半葉,這種工作倫理越來越成為一種虛假意識,因為絕大多數工人無法從工作中得到財富,更不要說拯救了。
  • 本雅明論波德萊爾: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
    《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是本雅明論波德萊爾的專著。波德萊爾對19世紀中期巴黎的現代性體驗的考察深深吸引了本雅明。
  • 明朝如果不滅亡,會發展成君主立憲形式的資本主義國家麼?
    即便是明朝不滅亡,滿清不入關,那種君主專制的局面基本不會有什麼改觀。中國或許可能走向資本主義,但是君主立憲形式的資本主義沒有可能。我覺得君主立憲就是人民民主和君主專制的妥協,這種不徹底的社會制度變革,在中國不可能存活。
  • 資本主義萌芽?徒有其名
    這種現象被學界稱為「資本主義萌芽」。明清商品經濟發達,商品貨幣貿易活躍,手工工場規模擴大,一些大商人向手工業生產投資,明朝中後期開始,江南紡織業出現了「機戶出資,機工出力」這類的現代勞資僱傭關係。農村則以丁銀併入田賦,徵收白銀代替實物稅,農產品趨於商品化等等。
  • 【中考研究】 「資產階級」與「資本主義制度」
    因此,當資產階級掌握政權以後,就開始對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實行專政,加強剝削和壓迫,逐漸趨於反動;當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階段以後,壟斷資產階級常常通過壟斷組織,對內殘酷鎮壓剝削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操縱本國的經濟和政治;對外瘋狂掠奪和侵略經濟不發達的國家或地區,控制世界範圍的經濟和政治。從而成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被壓迫民族的共同敵人,成為無產階級世界社會主義革命的對象。
  • 環球時報社評:必須承認,資本主義的形象越來越差
    隨著中國站到更高的發展位置上,我們與西方發達國家打交道以及認識它們的心態在自然調整,對資本主義的認知角度越來越多。應當說,現在是中國人了解資本主義最多也相對最客觀的時候。美國是資本主義的代表性國家,過去很多中國人對美國蠻「崇拜」的,但這些年,中美利益攸關的加深開闢了中國人了解美國的全新視角,除了觀察它,我們還感受它,承受它,這與從電視上看美國是完全不一樣的。
  • 2015山東事業單位公基備考: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貨幣領域的矛盾
    2015山東事業單位公基備考: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貨幣領域的矛盾 美、歐、日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在貨幣、金融領域的矛盾和衝突,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鞏固或加強各自貨幣地位而展開鬥爭。二戰結束時,美國經濟實力最強,黃金儲備較多。1944年聯合國在美國新罕布爾州布雷頓森林舉行貨幣金融會議,確立各國貨幣與美元保持一定比價、美元與黃金掛鈎(規定35美元=1盎司黃金)的新的國際貨幣體系。
  • 是誰阻擋了宋朝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
    從960年建國到1279年南宋最後一支抵抗力量滅亡,三個多世紀的時間裡,中國的生產力發展水平獲得一個巨大的飛躍。網絡上一度流行北宋的GDP總量已經佔到了當時世界的80%,這是一個可怕的數字。(圖)南宋王朝因為生產力高度發達,經濟水平達到了古代封建社會的高峰。據此,很多磚家認為宋朝已經具備了過渡到資本主義的條件。如果不是後期蒙古大軍粗暴地消滅南宋,打斷這一歷史進程。
  • 馬克思預言了資本主義的滅亡,但是時間不對
    可想而知,在資本主義世界,馬克思的聲望也是很高的。今天小編為大家說一說這位千年偉人他的超前思想和一些預言。大家都知道是工業革命促進了社會主義和民族解放運動,原來大家反封建的時候,把資本主義想得太美好了,認為它是理想王國,千年王國,但是沒想到等它一確立,才發現它也有弊端。
  • 2020甘肅醫療衛生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貨幣...
    2020甘肅醫療衛生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貨幣領域的矛盾 2020甘肅事業單位醫療衛生崗招聘考試正在緊張備考中,甘肅事業單位E類考試主要考察醫學基礎知識和招聘崗位專業知識應用能力組成
  • 一部研究當代資本主義的扛鼎之作
    該書共10章,近40萬字,它從時代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視角出發,探索和拓展了對當代資本主義包括它的特點、變化、變化的成因、發展趨勢和社會主義必然性等問題的研究,以最新和最有說服力的詳實材料引導人們正確看待和認識當代資本主義,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兩個必然」的思想,廓清了當今少數人思想上的迷霧,進一步堅定了人們尤其是廣大青少年、當代大學生對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信念,努力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