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是這個社會的必然,因為經濟有周期,每到危機政府都會救經濟,而救經濟的代價就是通貨膨脹。
資本主義為什麼沒滅亡 反而越來越發達
我們財富最大的敵人是誰呢?是政府主導的通貨膨脹。想想八十年代的萬元戶,拿著一萬元到現在貶值了至少幾十倍吧。
那為何會有通貨膨脹呢?我先說結論,後面再來解釋:通貨膨脹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也是必須。
先來解釋必然。還記得我們初中學政治的時候課本上講過的場景嗎?資本家組織生產,然後商品銷售,但給工人分配很少的工資,資本家榨取絕大部分剩餘價值然後擴大再生產,然後還是給工人分配極少的工資。這樣持續下去的結果就是生產的商品遠遠超出工人的購買能力。最好生產過剩,爆發經濟危機資本家把牛奶倒進海裡也不給工人吃。
政治課本的推論就是工人會造反把資本家的機器國有化,然後實現共產主義。可是一百多年過去了,我們發現資本主義經濟不但沒有滅亡,反而越來越發達。相反實行國有化的計劃經濟的國家的經濟紛紛破產或者轉型。那麼政治課本裡面的推論肯定是錯了,但錯在哪兒呢?貌似從沒有人告訴我們錯在哪兒!
下面我來說說我的理解:錯就錯在忽略了信用貨幣制度下政府對經濟的幹預作用,即凱恩斯主義拯救了資本主義。在金本位制度下,政府對經濟周期一籌莫展,因為政府無法隨意發行貨幣,同時也難以臨時增加稅收改變社會分配。但在信用貨幣制度下(即現在的紙幣制度下),每次到了經濟危機,政府就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雙管齊下。大白話說就是:經濟危機不就是因為窮人沒錢買資本家的東西嗎?政府馬上開出各種項目請窮人來幹活,同時銀行給貸款支持(貸款創造存款貨幣),這樣窮人就有錢買東西了,資本家的東西也就賣出去了,經濟也就從危機中緩過來了。
富人的錢雖然名義金額沒變,但卻被稀釋了,即物價上漲了。這樣周而復始,每到經濟危機政府都出面幹預,把經濟從危機中拉出來,資本主義永遠不會滅亡,但卻留下了通貨膨脹和貨幣永遠增長這個伴生物。所以說,通貨膨脹是這個社會的必然,因為經濟有周期,每到危機政府都會救經濟,而救經濟的代價就是通貨膨脹。
為何通貨膨脹是這個社會的必須呢?因為如果沒有通貨膨脹,社會就會停滯了。道理很簡單:如果我有1億元而又沒有通貨膨脹的話,我就放在銀行吃利息再也不投資了,因為我不擔心通貨膨脹讓我的錢貶值。也就是說,通貨膨脹會逼著富人去投資。只有有了投資,有新的項目新的產品新的技術,這個社會才會發展和進步。所以通脹是社會發展的推動力。但是通脹又不能太高,高到大家都沒有安全感,以至於大家覺得做任何投資都抵禦不了通貨膨脹。那就會發生大規模的資本外流。這就是我們目前看到的資本管制和貨幣政策回歸中性。
正是由於通貨膨脹的存在,資本必須首先為了保值(戰勝通貨膨脹)而投資。而戰勝通貨膨脹最好的資產優質企業的股權、其次是核心地段的房子。但目前中國房地產政策開始出現重大方向性變化:之前學香港,房價一直漲,最後社會階層固化矛盾累積,最後泡沫破滅;現在明顯開始轉向學德國和新加坡模式,房子的投資吸引力會大大下降。權益資產成為最有可能戰勝通貨膨脹的資產。
當然並不是說隨便投資個股權或者買個股票就可以戰勝通貨膨脹,這裡有一系列技術問題。必須經過專業訓練並且堅持價值投資才可以實現長期戰勝通貨膨脹。具體下回分解。
(本文作者介紹:深圳廣匯緣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微信號szguanghuiyuan。)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