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園中一班的瑩瑩是一個聰明可愛的小女孩兒。與同齡人相比,她長得瘦小,頭髮稀少枯黃,經常生病請假。瑩瑩媽告訴我:「瑩瑩不愛吃海帶、木耳、香菜、羊肉、蒜苗,也堅決不喝牛奶。她就喜歡吃糖果、炸薯片、方便麵。瑩瑩長得矮小,常生病,快把我愁死了!」
我告訴瑩瑩媽別著急,像瑩瑩這種比較愛挑食的寶寶,我見過不少。我給她的建議,可以幫瑩瑩循序漸進地改掉挑食的習慣,在此一併分享給大家。
寶寶挑食總生病,爸媽怎麼破┃山伯教育
01爸媽不挑食,努力改進烹調方法,吸引寶寶愉快地接受食物
爸媽是寶寶的第一任老師,應該為寶寶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爸媽要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和正確的飲食觀念,在家中爸媽不要挑食,對寶寶不吃的食物,爸媽更要吃得津津有味,正向引導孩子。
爸媽不要評價什麼食物高檔,什麼食物低檔,什麼食物好吃,什麼食物難吃。如果菜餚實在難吃,只能說是烹調得不得當,而不能說這個食物本身不好。
爸媽理性地對待寶寶的挑食行為。不要常常對別人說,自己的寶寶不吃某種食物,或者特別愛吃某種食物,寶寶聽了,容易強化挑食的行為,養成不好的習慣。
爸媽要注意變換花樣,做出造型有趣兒的飯菜,吸引寶寶去吃。很多時候,寶寶拒絕食物,主要是因為烹調方法不當。爸媽可以學習烹調技術,帶著情感去製作,製作出來的食物越來越美觀可口,真能成為寶寶眼睛、嘴巴裡的美食。
爸媽要改變烹調方法單一的做法。嘗試同樣的蔬菜用不同的方法製作。比如寶寶不愛吃黑木耳,可以嘗試把黑木耳做成餡兒,包在包子裡、餃子裡;寶寶不喜歡吃胡蘿蔔,可以把它切成薄片兒,修成花朵的形狀;可以把麵食做成動物的形狀;食物可以做得小一點,適合寶寶取食,愉悅地接受這些食物,增加寶寶就餐時的成就感。
寶寶挑食總生病,爸媽怎麼破┃山伯教育
02爸媽讓寶寶懂得不挑食的重要性用實踐培養寶寶熱愛食物的情感
爸媽隨機教育寶寶,不挑食很重要。挑食會引起營養不均衡、消瘦、抵抗力差,容易生病、生病了就不能玩遊戲了。用兒歌、故事和生活中的例子來教育寶寶,比較容易接受。
在此推薦一個小故事《又能快樂地做遊戲了》(附後)。講完這個故事,爸媽圍繞以下問題引導寶寶:故事裡誰不能參加遊戲了?為什麼體檢時,大家發現小貓、小猴、小松鼠有共同點?大象伯伯給小貓、小猴、小松鼠體檢後說什麼了?後來小貓、小猴、小松鼠怎麼做的?它們能快樂地做遊戲了嗎?
再給爸媽推薦一個兒歌《不挑食》,讓寶寶知道吃飯時不要挑食的道理。
不挑食
小烏龜愛挑食,一粒大米吃三次。脖子細細尾巴細細,耷拉著眼皮沒力氣。
小老鼠愛挑食,只吃花生、巧克力,脖子細細尾巴細細,蔫頭耷腦沒力氣。
小熊一點兒不挑食,米飯、青菜、肉和魚,大口大口吃下去,臉蛋紅紅笑嘻嘻。
與小動物有關的故事、兒歌,寶寶最喜歡了。寶寶會被代入其中,意識到不挑食、身體健康才能玩遊戲。
用實踐培養寶寶熱愛食物的情感。爸媽和寶寶一起去超市的餐具櫃檯,選擇寶寶喜歡的餐具。用寶寶喜歡的小碗、小盤、小勺吃飯,寶寶會愛屋及烏,肯吃不愛吃的食物了。
爸媽要多讚美食物。在飯前、飯後或者吃飯的過程中,讚美食物,引起寶寶學以致用地向別人講述。比如寶寶不愛吃胡蘿蔔,爸媽可以和寶寶一起讚美,胡蘿蔔漂亮、美味、有營養,是小白兔最愛吃的食物。遇到不愛吃胡蘿蔔的小朋友時,寶寶就可能會讚美胡蘿蔔,表現出愛吃胡蘿蔔的行為。
爸媽帶大一點的寶寶動手在家裡做蒜苗、發豆芽。爸媽引導寶寶自己種蒜苗、發豆芽,體驗蒜苗、豆芽的生長過程,了解蒜苗、豆芽,感受其中的辛苦與快樂。
爸媽可以請寶寶一起擇菜、洗菜,觀看或參與製作過程。爸媽講一講營養知識、做的方法。讓寶寶主動參與,教他怎樣製作簡單的食物,像涼拌菜、炒雞蛋、蒸雞蛋羹、小米粥、米飯等,讓他體驗製作的快樂,愛上自己製作的菜。
寶寶挑食總生病,爸媽怎麼破┃山伯教育
03爸媽初步培養寶寶不挑食的習慣,並注意繼續鞏固、強化好習慣
在尊重的前提下,爸媽初步培養寶寶不挑食的習慣。開始可以確定以下的三個目標:1.對一口不吃的食物,在爸媽的勸說和示範下,寶寶能吃一點。2.對挑剔的食物,爸媽變換花樣後,寶寶能吃一點。3.寶寶在同伴的影響下能吃一點。
如此堅持7天,每天記錄寶寶吃飯的情況,以便了解寶寶的進步。此後,爸媽再用14天的時間,繼續鞏固、強化寶寶不挑食的好習慣,依然做好記錄。這樣爸媽從記錄裡就能看到寶寶的點滴進步,寶寶也有成就感。
這一系列方法,如果爸媽、寶寶認真堅持做好,相信寶寶挑食的習慣會得到糾正。寶寶吸收的營養均衡了,以後就很少生病,智力發展也很好,爸媽再也不用擔心寶寶的健康了!
寶寶挑食總生病,爸媽怎麼破┃山伯教育
附故事:
又能快樂地做遊戲了
在一片大森林裡,生活著一群快樂的小動物,它們每天都在一起做遊戲。可是最近一段時間,小猴經常不來玩,於是大家給小猴打電話,小猴接到電話,有氣無力地說:「我病了,一點力氣都沒有,不能和大家一起玩了。」
過了幾天,小貓也不來了,大家趕緊給小貓打電話,小貓媽媽說:「小貓不好好吃飯,現在生病了,不能出去和大家玩了。」
就在小貓生病後的第2天,小松鼠也沒來,大家又給小松鼠打電話,小松鼠的爸爸說小松鼠生病了,又不知道會病幾天呢!
一年一次的小動物體檢時間到了。體檢這天,森林廣場上的小動物可多了,它們排著長長的隊伍,挨個等著大象伯伯給做體檢。
小狗、小雞、小鴨、小喜鵲,看著穿著白大褂的大象伯伯,忙得滿頭是汗。體檢一個動物,大象伯伯都喜滋滋地說「健康健康」。
輪到小貓和小猴了,小喜鵲嘴特別快,它趁大象伯伯體檢的空當,對大象伯伯說:「大象伯伯,不知道為什麼,小猴、小貓還有小松鼠,總比別人愛生病。它們經常不能參加我們的遊戲,只能待在家裡,還總是有氣無力的呢!」
大象伯伯讓它們三個都過來。還沒等大象伯伯對它們進行體檢,大家就發現了,小貓、小猴、小松鼠的共同特點,都是瘦瘦的,有氣無力的樣子,就像豆芽菜。
大象伯伯給它們先稱體重,再量身高,然後又拿著聽診器,仔細地對著它們的肚子聽起來。最後,大象寶寶叫它們跑幾步看看。大象伯伯看著他們沉默了一會兒,說:「挑食導致你們嚴重營養不良,影響身體健康,影響動作發展,那當然就愛生病,有氣無力,不能天天像健康的寶寶一樣參加遊戲了。」
小貓、小猴、小松鼠聽了可著急了:「大象伯伯怎麼辦呀?我們也想像它們一樣不生病,天天快快樂樂做遊戲。」大象伯伯說:「要想那樣也不難,按時吃飯,什麼飯都吃,只要堅持這樣做,就一定會好起來的。」
後來小貓、小猴、小松鼠真像大象伯伯說的那樣,一直堅持按時吃飯,什麼飯都吃,它們真的很快就好起來了!終於能和其他小動物一樣,天天快快樂樂地做遊戲了,小動物們可高興了!
作者┃喜來樂
編輯┃丄學號
來源┃山伯教育-專注禮育養育教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