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建設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進一步增強人民法院解決糾紛、服務群眾的能力水平,康巴什區法院多措並舉,積極有序全力推進「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建設。
緊抓功能拓展,促進訴訟服務中心功能更完善
拓展對外服務功能。以打造「廳網線巡」為一體的訴訟服務中心為目標,全面升級9大功能區7個窗口8間特色調解室7個第三方服務室52項訴訟服務,配置「雲櫃」、訴狀自動生成機、虛擬導訴機、自助閱卷機等智能輔助設備,編制《一站式訴訟服務手冊》,公示各類訴訟指引、立案指南、格式文書等,為當事人提供訴訟指引、便民服務、訴訟輔助糾紛解決、審判事務等立體化多層次訴訟服務。2020年1月至8月,共計提供導訴服務14000餘人次,接聽來電2600餘次。
實現對內功能集約。將輔助性、事務性、社會服務型工作集中到訴訟服務中心,實現集約管理。設立集約送達團隊、掃描服務團隊、駐庭書記員團隊,一站集中開展送達、掃描、庭審記錄等事務。2020年1月至8月,集約送達團隊高效送達各類訴訟文書21520份,直接送達率達90%以上;掃描服務團隊完成隨案掃描1436件,歸檔案卷1873件;駐庭書記員團隊高效完成庭審記錄311件。
拓展網上服務功能。依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貫通大廳、熱線、網絡、移動端,通辦訴訟全程業務的「智慧訴訟服務」新模式,為當事人提供網上訴訟指引、查詢、諮詢等一站式服務。2020年1月至8月,網上立案478件。
緊抓服務水平,促進訴訟服務中心工作更優化
訴訟服務「一崗通辦」。全面規範訴訟服務中心各項服務流程,提升服務質量,明確權責關係,推動實現同一訴訟服務事項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通過訴訟服務大廳、訴訟服務網、12368訴訟服務熱線、移動終端等多種渠道,有效為當事人提供一站通辦、一網通辦、一號通辦、一次通辦的訴訟服務。
推廣跨域立案訴訟服務。為推動訴訟服務事項跨區域辦理、跨層級聯動辦理,解決好異地訴訟難等問題,積極做好跨域立案的硬體及軟體建設並對專人加強培訓,並開設一對一指導窗口,引導當事人完成跨域立案。2020年1月至8月,跨域立案 25 件。、
著力推進駐院律師工作室建設。設立駐院律師工作室,引導當事人理性訴訟,開展專業法律諮詢,配合信訪接待等。2020年1月至8月,為群眾提供法律服務共計760餘次。
緊抓信息化建設,促進訴訟服務中心服務更智能
積極推廣運用線上平臺。引導當事人運用「中國移動微法院」「康巴什微法院」小程序進行線上立案。「康巴什微法院」小程序,可登錄實現「網上立案、訴訟答疑」等30多項快捷服務,並提供文書模板、訴訟風險評估告知等27類輔助功能,為當事人帶來指尖上的便利。
打造網際網路調解平臺。實行「e調解+平臺調解+網際網路庭審」線上並行模式,同時升級「雲間網上視頻庭審系統」為「雲上法庭」實現「網際網路庭審」遠程開庭,採用AI識別技術,通過視頻對話、語音識別、多媒體畫面接入共享、法信智能推送等功能,在線化解矛盾糾紛。2020年1月至8月,線上化解矛盾糾紛207件。
積極拓寬智能化應用範圍。採用智能送達平臺,開展一站式集中電子送達,2020年1月至8月,電子送達477件。上線繁簡智能分案系統,實時提取案件信息,同步轉化為繁簡要素並智能打分,結合人工識別補充,科學進行案件繁簡甄別分流。
緊抓社會力量,促進訴訟服務中心解糾更高效
全面構建多元互動的訴前調解網絡。充分發揮司法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中的引領、推動和保障作用,與區司法局聯合印發人民調解、律師調解實施意見,與區文旅局、環保局、交警隊、街道辦事處等共同出臺訴調對接實施辦法,與區綜合調解委員會、物業調解委員會等對接開展多元調解工作,加強與工會、婦聯、商會、行業協會等聯繫對接,全面構建多元互動的訴前調解網絡。2020年1月至8月,訴調對接工作室共接待當事人1520餘次,調解案件713件,調解成功453件。
聯合多方主體形成調解化解合力。積極構建以訴調對接中心為「軸」,以人民調解、行業調解、律師調解等社會多元調解力量為「翼」的「一軸多翼」全鏈條糾紛化解體系。面向社會公開選任28名特邀調解員(其中12名為律師),開展委派調解、委託調解工作。2020年1月至8月,共參與調解案件675件,已調解成功386件。與區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律師調解工作室對接在院內設立律師調解工作室,充分發揮律師在預防和處置糾紛中的專業優勢、職業優勢和實踐優勢開展律師調解,2020年1月至8月,共委派律師調解案件52件,成功調解糾紛47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