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自曝撒謊經歷,小女孩謊編悽慘身世騙民警:讀不懂孩子的謊言,你永遠成為不了好父母

2021-02-13 小谷媽媽

孩子一旦撒謊,父母如臨大敵:這麼小就撒謊,長大了怎麼辦?

事實上,孩子撒謊的背後,往往藏著我們沒有看見的情緒與渴望。

「從小沒見過爸媽,跟爺爺生活,爺爺去世後被好心人收留了幾天,又被拋棄了.」
在安徽毫州派出所,小女孩傷心地向民警訴說著自己的「悲慘身世」。看著女孩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模樣,民警幾度哽咽到說不出話。然而,民警調查一番後發現,真相竟是女孩與爺爺拌嘴後負氣離家。

女孩一臉天真無邪,卻滿嘴跑火車,網友紛紛吐槽:

想起網友的一個提問:孩子出現哪些行為,讓你覺得最不能接受?綜藝《一起出發吧》裡,面對撒謊的Jasper,陳小春氣得一腳踹飛了兒子的早餐。那天,Jasper因為任務完成的不是很好,不敢告訴爸爸。所以當陳小春問他剛剛出門去哪了時?Jasper只是回答「吃早飯」。他的耐心一點點被磨滅,詢問的語氣不斷加重,表情也越來越嚴肅,可得到的回覆依然是「吃早飯」。忍無可忍的陳小春瞬間爆發,一旁的Jasper直接被嚇哭了。

陳小春說:

這句話無疑說出了很多父母的心聲,他們把孩子撒謊看成了天大的事兒,擔心孩子長大撒謊成性。

記得我第一次發現孩子撒謊時,內心也是難以接受的。當時只想快刀斬亂麻,把「撒謊」扼殺在搖籃裡。

多倫多大學的發展心理團隊,對孩子撒謊研究了20年後發現:2歲的孩子,就有30%開始說謊了。到了4歲,竟有高達80%的孩子說謊。白色的謊言:為了客氣說謊,如生日禮物不合心意,卻說很喜歡。黃色的謊言:為了謙虛說謊,如考了滿分,卻說考的不好仍需努力。還記得小時候,班裡流行吃跳跳糖,可是媽媽零花錢管得嚴,不讓吃零食。我想如果直接問媽媽要錢,不僅要不到,還免不了一頓數落。斟酌再三,我把買鉛筆的錢花了,還騙媽媽說錢不小心掉了。當孩子迫切地想要一個東西,而父母又明令禁止時,謊言就這樣誕生了。看到過一個新聞,男孩不小心把新買的手錶弄丟,卻不敢承認。今天說借同學了,明天說同學忘記還了,後天說落在學校了。因為他知道,告訴了父母,不僅於事無補,反而還要面臨父母的指責,打罵。

評論下方,很多網友都表示很能理解:

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往往決定了孩子對父母坦誠的程度。
孩子撒謊,理由可以千奇百怪,但不管孩子為什麼撒謊,父母都不能忽略一個重點:孩子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們的問題也不是孤立產生的。

孩子撒謊只是一個表象,孩子為何撒謊,才是掩蓋在表象下,急需父母看見的真相。


謊言,往往是最真實的表達


北大心理學博士李松蔚講過這樣一件事。

朋友的女兒多多不愛刷牙,所以每次喊多多刷牙時,多多都說自己刷過了。

李松蔚老師說:

「每一句謊言的背後,都有他的訴求,謊言是假的,但訴求是真的。」
「你的教育,她聽見了,她想表達的聲音,你聽見了嗎?你了解過她為什麼撒謊嗎?」回家後,朋友敞開心扉,心平氣和地問女兒,「你明明沒刷牙,為什麼要撒謊」?
多多說:「平時你都不和我玩,如果我不好好刷牙,你就會多花一點時間在我身上。」朋友這才明白,原來謊言不過是有意圖的錯誤描述,卻真真實實地表達了孩子的心聲。孩子說謊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被「撒謊」二字嚇到,忘了去聽孩子想傳達的渴望、委屈、痛苦。公益廣告《盼歸》裡,剛強的爸爸出門打工去了,留下他和奶奶相依為命。

考了滿分,卻對爸爸撒謊「我只考了49分,老師喊你回來一趟」。

村支書逗他玩,他打電話跟爸爸告狀:「村支書帶了好幾個人一起打我。」

剛強卻跟爸爸認錯道:「我和同學打架了,我把他打慘了。」

村支書帶人幫忙修水龍頭,他不分青紅皂白就告訴爸爸「村支書帶人拆我們家房子了」。

但每句謊言背後的那聲「你快回來吧」都是真真實實的呼喚。

那100句謊言裡,有101句其實都在說:「爸爸,我想你了。」

同學被揍,他也想爸爸,哪怕爸爸也揍他。

謊言,只不過是孩子的另一種表達,一種更能引起父母注意的表達。為人父母,我們需要做的不是一味批判孩子說謊,而是透過謊言,聽到孩子的真話。


孩子撒謊,父母要先自省

孩子撒謊,父母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這些做法,並不能有效制止孩子撒謊的行為,只會讓孩子的撒謊技巧越來越高。

教育家尹建莉說:

「家長在思考改變孩子的問題時,切入點永遠應該是如何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心理學教授李康在兒童撒謊的研究中發現,要避免孩子撒謊,大人的榜樣作用非常重要。紀錄片《小孩的神秘生活》中,有個小男孩在玩遊戲時,為了得到更多的糖果,選擇了作弊。
原來男孩的父母允諾他只要在學校表現好了,回家就可以玩遊戲,買新衣服。但他知道父母是騙人的,所以他就不想好好表現,也學會了騙人。「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故染不可不慎也。」當一個人被一種詞語名稱貼上標籤時,他就會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標籤內容一致。父母若因為一次的撒謊,就給孩子貼上不誠實、撒謊精的標籤,就會導致孩子不斷向負面標籤靠攏。鍾南山曾透露,自己小時候也曾說謊,把本應上交學校的夥食費私藏起來,買了零食。沒想到,母親沒有過多的責怪,只是對他說:「你這麼做是不誠實的。」一向嚴厲的父親則說:「南山,你好好想想,你這樣騙我們,你到底對不對。」

鍾南山後來回憶道:

如果真話可以被接受,誰會選擇撒謊?

在選擇撒謊的那一刻,孩子面對的不僅僅是犯錯後的愧疚,還有對父母的心虛,謊言被拆穿的恐懼。甚至包括為了圓謊,不得不編造一個又一個謊言的心理壓力.其實,撒謊≠壞孩子,父母無需過度反應,傷了孩子,也傷了親子關係。要知道,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種,我們可以選擇最適合孩子的。要讓孩子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不一定非要撒謊。

*本文來源於女兒派(ID: nverpai),關於養育女兒的乾貨,這裡都有;關於養育女兒的苦甜,這裡都懂;願她們一生純良,一生知禮,一世得體。

你家孩子會撒謊嗎,你是怎麼處理的呢?

安琪將會從文末抽選1條留言

免費包郵送出1份

《幼兒左右腦開發益智書》10冊 

留言區一起聊聊唄~

--閱讀文章,打卡賺積分當錢花哦--

(PS:請先綁定小谷機器人,再打卡賺積分哦~)

最近微信改版,為了不錯過【小谷媽媽】每天的精彩推送,請把我們設置為星標★哦!每天早上7點,咱們不見不散!

相關焦點

  • 鍾南山自曝撒謊經歷:讀不懂孩子的謊言,你永遠成為不了好父母
    孩子一旦撒謊,父母如臨大敵:這麼小就撒謊,長大了怎麼辦?事實上,孩子撒謊的背後,往往藏著我們沒有看見的情緒與渴望。在安徽毫州派出所,小女孩傷心地向民警訴說著自己的「悲慘身世」。看著女孩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模樣,民警幾度哽咽到說不出話。太令人心疼了!
  • 鍾南山自曝撒謊經歷,7歲女孩騙哭民警:孩子每個謊言背後,都是內心...
    前段時間,一則#小女孩謊稱身世悲慘騙哭民警#的新聞,在網上引發熱議。 在安徽派出所救助了一名離家出走的小女孩,小女孩傷心地向民警訴說著自己的悲慘身世。
  • 讀不懂孩子的謊言,你永遠成為不了好父母
    孩子一旦撒謊,父母如臨大敵。孩子這麼小就撒謊,長大了怎麼辦?陳小春說:「你5歲就已經撒謊了,那10歲怎麼辦?」這句話無疑說出了很多父母的心聲。曾有新聞報導,一個小男孩不小心把新買的手錶弄丟了,因為害怕父母的指責,編了很多謊言,不敢承認。哲學家羅素說:「孩子不誠實幾乎總是恐懼的結果。」
  • 致家長:讀不懂孩子的謊言,你永遠成為不了好父母
    的確,孩子撒謊可以說是父母最難容忍的一件事了。 很多父母把孩子撒謊看成了天大的事兒,擔心孩子長大撒謊成性。 孩子的謊言就像一根刺,深深地刺傷父母的心。 我們的孩子,怎麼就學會撒謊了呢?
  • 沒有不撒謊的孩子,只有不會「拆謊」的父母
    ,並不能有效制止孩子撒謊的行為,只會讓孩子下次把謊言編的更加周全。那一天,媽媽氣急敗壞,無論怎麼質問女兒,小女孩就是死不改口,堅持稱自己沒有偷東西。,肯定會更生氣地拆穿孩子的假話,嚴厲指出:你不是想抱她,你就是想推倒她。
  • 于謙騙孩子上熱搜:會撒謊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福報
    在家裡,他不是指著于謙的鼻子說「我打死你個小鬼子」,就是衝著媽媽喊「快,給老子拿雙筷子來」。在別的家庭,恐怕父母早就批評孩子不禮貌、不尊重父母了。而于謙非但沒有生氣,還開玩笑說孩子幽默。父母善意的謊言,正是出於對孩子的美好願望,是父母愛的體現。父母會撒謊,孩子將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
  • 沒有不撒謊的孩子,只有不會「拆謊」的父母
    近日,警局裡,一位親媽指著10歲的女兒惡狠狠地說了這樣一番話。讓人不禁疑惑,這孩子是犯了什麼大錯?母親這才道出其中原委。自己是位全職媽媽,孩子今年上六年級了,每天圍著孩子轉,一年好幾萬補習費送孩子去補習,孩子成績也不差,但就是唯獨有一個嚴重的毛病。不寫作業還特別愛撒謊!
  • 「孩子撒謊時在想什麼」?鍾南山:感到大難臨頭,會被痛打一頓
    不過,李姐一想起小孫子撒的謊就不覺得這孩子有多可愛了。某天,李姐不讓小孫子睡前吃糖,小孫子轉身就給媽媽打電話,說奶奶罵他了。當媽媽打開電話時,小孫子就說李姐虐待他,不給他吃飯,不讓他出去找小朋友玩。一天,鄰居上門,說李姐家的小孫子摘了鄰居家的花,但問孩子的時候,孩子卻撒謊不承認。
  • 「大人都是騙子」,一個小女孩的心聲受到3400萬關注:你會騙孩子嗎?
    在女孩心裡,父母愛的是學習成績,而她只是個學習工具。 據答主透露,小侄女平時很乖,很懂事,很會為大人著想,絕不是那種貪玩手機不自律的孩子。 欺騙孩子也就算了,還對孩子語言暴力,這樣的爸爸就是女孩的災難。 不要再說騙孩子是為了孩子好了。 大人的食言從來都不是為孩子好,而是失信於孩子,無視孩子的自尊。 之後,女孩在父母面前,話越來越少,一天比一天沉默。
  • 孩子撒謊可怕嗎?心理學研究會撒謊更聰明,三招重建信任擺脫謊言
    a.白色謊言。為了客氣而撒謊。比如,小朋友得了一個兒童節禮物,他明明不喜歡,卻說我很喜歡,正是我需要的。這種白色謊言,3歲的孩子已經能夠說白色謊言了。b.橙色謊言。為了拍馬屁而撒謊。比如,明明一個老師長得不好看,他說老師你長得真漂亮,我好喜歡你呀。
  • 樂山市實驗幼兒園:孩子謊話連篇,父母如何正確對待?讀懂他們的謊言...
    孩子謊話連篇,父母如何正確對待?讀懂他們的謊言才是第一位「不知道如何才能讓孩子不要撒謊,一直努力告訴他撒謊是不對的,但是效果一點兒也不好。」「越是因為撒謊懲罰孩子,他就越愛撒謊。」「很擔心孩子以後怎麼辦?怎麼會養成這種壞習慣呢?」
  • 孩子撒謊是好事?聰明的父母這樣做,幫孩子度過謊言敏感期
    很多父母第一次發現孩子說謊時都很驚訝,我的孩子怎麼學會說謊了?好像昨天他還是什麼都依賴我,什麼都跟我分享的小寶寶呢。很多父母擔心孩子這麼小道德品質就開始變壞了,擔心孩子將來會犯罪,擔心孩子不好管。總之父母對孩子說謊的現象感到很緊張。
  • 9歲女孩派出所「自首」,專家:對待少年兒童欺騙撒謊行為有講究
    "民警聽完愣住了,詢問事情原委。小雪說她偷偷用爸爸的手機玩遊戲,而且進行遊戲充值。民警耐心對小雪進行了教育,告訴她不經父母同意花錢是不對的。小雪哭訴說:"我不怕進監獄,自己做錯的事就要勇敢承擔。"這時,站在門外的爸爸走了進來,向民警說明了情況。民警讓小雪向爸爸承認了錯誤,爸爸讓小雪向民警鞠躬表示感謝。網友對小女孩的表現給予了一致肯定,稱讚她小小年紀就勇於承認錯誤、承擔責任,並且知錯就改。
  • 孩子的謊言,是父母教育上的一面「照妖鏡」
    幾番輪迴之後,他無奈地說:「自己從一個好孩子變成了一個愛撒謊的『壞』孩子。」但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開,一個謊言往往要用另一個謊言去圓,誰也不知道,孩子下一句說的是不是真的了。沒有孩子喜歡撒謊帶來的沉重心理枷鎖,謊言不過是孩子適應家庭環境的自保行為罷了。每一個「謊話精」孩子的背後,大多都有隻手遮天的嚴厲父母。英國著名哲學家伯特蘭·羅素說過:「孩子的不誠實,幾乎總是恐懼的結果」聰明的父母,不要只關注撒謊本身,而是要去關注孩子謊話背後的動機。 如果孩子的動機並沒有觸碰原則底線,沒必要三令五申,勢要糾出個是非對錯、來一場「你死我活」的爭辯不可。
  • 學會保護孩子的謊言,是為人父母者的必修課
    你的第一反應是來氣,可以理解。誰希望自己的孩子撒謊啊?這麼小就撒謊,將來長大了那還得了,不成了專業騙子了嗎?小題大作了哈,哪有那麼嚴重;你小時候也沒少撒了謊,成為專業騙子嗎?怎麼可以這麼小瞧騙子的專業!那麼容易就專業的嗎?
  • 孩子開始撒謊了:父母要慶幸,孩子長大了
    《少年謝爾頓》中,謝爾頓為了逃避上體育課,先是向哥哥請教,後是和同學一起排練,最後,偽造的請假條成功地騙過了體育老師。 初次嘗到撒謊甜頭的謝爾頓,回到家裡騙姐姐有寶藏,把姐姐騙到院子去挖土,而自己在家看電視。 看到小小的謝爾頓一本正經地撒謊,成功地讓老師和姐姐信以為真,大家都不由為謝爾頓宛爾。
  • 從小撒謊的孩子後來都怎樣了?
    心理學博士南希·達爾寧擁有20多年的青少年心理研究經驗,她的說法是:全世界98%的青少年,都對自己的父母撒過謊。因此,撒謊是許多孩子都會經歷的過程,家長們不必驚慌,重要的是,家長要找到孩子撒謊的原因。一個8歲的小女孩敲開了一陌生人家門,求領養,主人家給她做飯吃後報警。女孩自稱父母離異,被家人遺棄在花果園,先說自己從美國回來,又提供奶奶和叔叔的地址,民警都沒找到人。
  • 3歲女孩撒謊成性,被幼兒園勸退:孩子為什麼撒謊,你真的知道嗎
    一名3歲的小女孩三番兩次被幼兒園的其他小朋友欺負,爸爸媽媽十分生氣,於是找到幼兒園老師,結果卻被園方勸退了。01小孩子真的會撒謊嗎?對於孩子來說,學會撒謊並不是一件壞事,這從另一個角度說明孩子的認知能力正在快速成長。想要編造出一個能騙過家長的謊言,孩子不僅要具備一定的邏輯推理能力,還要善於觀察父母,對自己的環境進行判斷。
  • 全家三代都不撒謊,為什麼孩子還會撒謊?專家:這個鍋還得家長背
    作為家長,你是否曾經經歷過孩子的這類撒謊:「不是我做的!」其實,不光是現在的孩子會撒謊,相信很多家長自己小時候也會在自己的父母面前撒謊,這個家長還別不承認。甚至有全家三代不撒謊的家長站出來質疑,「我全家三代人都沒有撒謊的毛病,到孩子這輩才撒謊,孩子撒謊怎麼就扯上大人了呢?」別急,聽我跟大家仔細的分析一下孩子撒謊的原因,讀完你就明白怎麼回事了!孩子愛撒謊,這4種原因才是真相!
  • 孩子不聽話,總是撒謊怎麼辦?比起打罵,父母用這3招應對更管用
    不管是出於何種原因,人的一生都撒過無數次大大小小的謊言,數不勝數。如果是善意的謊言,出發點是好的,那麼則無可厚非。如果是為了一己私利,傷害到別人的謊言,那麼這種行為就必須制止,人撒謊的行為其實可以追溯到童年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