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一位信息科學教授就發現,一篇2005年發表於CHEST期刊、題為Effects of 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on Inflammatory Markers in COPD的醫學論文在被撤稿10餘年後,其直接引用次數達到近150次,「二手」引用量更是超過2500次。 一項研究分析了238篇被撤論文的引用情況。
資料圖國外一個名為「Retraction Watch(撤稿觀察)」的網站近日顯示,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有學者的11篇論文因學術不端行為被學術期刊網站撤稿。昨晚清華深圳研究生院對此作出回應,相關研究生已於去年被撤銷博士學位,其導師也停止了招收研究生的資格。北京青年報記者在「撤稿觀察」網站上列出的撤稿名單上看到,這11篇材料學領域的學術論文主要發表於2014年至2016年之間,被《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材料科學與工程)》等期刊網站撤稿。
日本東京大學 圖片來源:Perry Li 近日,日本東京大學宣布,對日前被匿名者舉報涉嫌造假的6個研究室的22篇論文進行正式調查。《科學》雜誌報導稱,一個名為「普通研究者」的個人或團體於8月14日和29日分批揭露了相關論文存在問題,並在一個100多頁的文件裡詳述了數據和圖表存在的問題。 雖然東京大學並未公開涉及學術不端的研究人員和出版物的名字,但舉報文件也被粘貼在了網上。這些具有捏造和篡改嫌疑的論文主要涉及醫學和生命科學領域,主要發表於《自然》《細胞》《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等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