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盲盒:59元搖身一變賣2999元,一個月燒掉一套房!

2020-12-18 消費保

大部分80後90後的

童年記憶裡都有著一堆這樣的小卡片

為了收集一套水滸傳的卡片

能花光所有的早餐費和零花錢

現在

這群集卡片的孩子們長大了

新寵成了另外一個東西——盲盒

先給大家解釋一下,什麼是盲盒?

也就是說,在你購買前,完全不知道自己會買到哪一款玩具公仔,只有買完拆開後,才能知道玩具長什麼樣。

最近這種盲盒玩具特別火。線上盲盒商城,產品總是供不應求,線下的盲盒店裡,到處擠滿了人,甚至排起了長隊。

盲盒為什麼這麼火?

盲盒單價並不高。每個39元到69元之間不等。對於大部分消費者來說,購買盲盒毫無壓力。盲盒中大多是玩偶手辦、或是動漫影視的周邊,相比單價就要成千上萬的手辦,這個價格還是比較「便宜」了。

其次,盲盒產品通常會不斷更新。每個系列都會按照季節發售,而一個系列中又有十幾個款式,每個款式中的人設動作、表情、服裝上都有細節變動。

有一對夫婦自稱,在盲盒上4個月花了20萬「買一個,就想成套;成套之後,又想集齊所有你沒有的系列;集齊之後,你又想抽隱藏款。」

一位玩家感嘆:「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

說到盲盒就一定繞不過泡泡瑪特,它是較早將潮玩帶進主流商圈的零售品牌商。成立於2010年的泡泡瑪特,現在已經400餘個零售網點,開設了近百家線下直營門店以及近300臺機器人商店。

其旗下的籤約Molly小娃娃,一年能賣400萬個,銷售額達2億多元。為了抽到自己喜歡的娃娃,不少玩家還會「整箱端」,也就是一次買一箱。

除了在線下零售網點購買,泡泡瑪特也推出了天貓店、泡泡瑪特抽盒機小程序、葩趣APP等渠道專賣局恩為玩家提供線上購買服務。

最近,泡泡瑪特的線上購買服務卻屢遭消費者投訴。陳小姐向消費保投訴道,她在泡泡瑪特抽盒機上購買了77個白雲系列娃娃,但是突然8月1日白雲系列所有娃娃都下架了。

陳小姐當天就提交了退款的訂單,客服承諾7個工作日退款到帳,陳小姐也向客服提供了自己的支付寶帳號和戶名,但是截止9月17日陳小姐發起投訴,整整46天,4307元的退款仍舊未退款。

期間,陳小姐無數次無數次聯繫客服,但是線上客服均回復「儘快解決」來搪塞,打客服電話也一直不正面回復。陳小姐說:「毫無誠信毫無底線,對泡泡瑪特這家公司徹底失望!

肖小姐也遇到了同樣的事情,她在泡泡瑪特微信小程序端購買了一款抽盒,因為不滿意退了貨,物流顯示企業已經籤收,但是對方卻一直未退款

針對消費者的投訴,消費保通過微博、電話等多種方式聯繫泡泡瑪特,截止發稿,對方未有任何回復。消費保會繼續跟進此事,幫助消費者維權。

下一個會抽到什麼呢?」這種不確定性給消費者帶來了極大的驚喜感,盲盒的限量款、隱藏款,讓無數人願意一擲千金只為獵奇。

「抽到不喜歡或重複的怎麼辦?」「賣掉唄」

於是,盲盒也直接引發了二手市場的火爆,越是稀缺的款,價格炒得越貴,以原價59元的Molly小畫家為例,其在閒魚上的價格已經達到2300元;而原價59元的潘神聖誕隱藏款,現在在閒魚已經賣到2999元的高價。

據閒魚平臺發布的報告顯示,一位30歲上海閒魚用戶,2018年通過轉讓盲盒賺了10萬元。

一位網友調侃:「單反窮三代,手辦毀一生。」如今盲盒炒得正熱,消費保在此提醒各位,尤其是年輕人,要節制消費,避免盲目、衝動的感性消費。

也希望泡泡瑪特作為經營盲盒的頭部企業,能夠重視消費者得投訴,不要前面炒得火熱,在售後卻涼了消費者的心。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消費保」

消費保,免費處理消費投訴的公益平臺!如果您遇到任何糾紛,可以微信搜索「消費保」發起投訴

相關焦點

  • 【瘋狂的盲盒·玩具篇】燒錢拆盲盒,這種娃娃被年輕人買上市了
    「肥宅家裡一面牆,北京二環一套房;肥宅家裡兩面牆,馬爾地夫海景房。」微博和B站上這樣的段子,是用來比喻盲盒資深玩家的「揮金如土」。號稱國內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潮玩公司——泡泡瑪特,於2020年12月11日登陸港交所,成為中國盲盒第一股。盲盒到底有什麼魔力讓那麼多年輕人為之痴迷,都市時報記者走訪了昆明市場和盲盒玩家。
  • 「停不下來」的盲盒:隱藏款是玩家躲不過的坑
    成為年輕人的潮流後,限量款盲盒被炒出了高價。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發現,一款名為潘神天使洛麗的玩偶在二手購物平臺售價高達2999元且「不接受議價」,它的原價僅僅59元。在微博上,年輕人抽盲盒的理由多種多樣,「今天到了杭州,換個地方抽抽看」「佛系地抽一個,不抱有任何期待」「不知道抽盲盒越挫越勇的心態是誰給我的」……有的年輕人直稱自己「上頭了」,沉迷在求而不得的遺憾中。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在閒魚上有30萬盲盒玩家進行交易,每月發布閒置盲盒數量較一年前增長320%。「我花了十幾萬元買盲盒,賣的時候收到二十幾萬元。」
  • 一個小小盒子正成為無數年輕人新寵 "盲盒"魅力在哪?
    顧名思義,盲盒就是一個盒子,裡面裝著不同樣式的玩偶娃娃,一套12個盒子擺在你面前,你卻根本不知道裡面裝著哪一款,買到什麼全憑運氣。憑藉著這些特質,盲盒正在年輕消費者中迅速擴張「領地」。  買到什麼全憑「瞎矇」  在印象城一家盲盒專賣店裡,市民卞小姐正在挑選一個12星座系列的盲盒娃娃。
  • 原價59元轉手2350元,令人瘋狂的「盲盒」製造商泡泡瑪特要IPO了
    2019年可謂「潮玩」的黃金年代,盲盒破圈帶領大眾加入「潮玩」群聊。所謂盲盒就是買的時候不能拆盒,付了錢才能拆開知道是裡面裝的是什麼。別小看了一個小小的盲盒,一個號稱「潘神聖誕隱藏款」的原價59元的盲盒,經黃牛轉手就能翻39倍,炒到2350元。
  • 成本五元,售價三十的盲盒:利潤率並不是創富關鍵
    他以公司所出品的卡通鑰匙扣舉例,算上原創IP的授權,單枚鑰匙扣的成本也只有五塊錢左右,而盲盒機上的售價,則高達25元。「相比大家熟知的盲盒品牌定價,是便宜了一些,但利潤仍舊很可觀。」他發現許多消費者、媒體都認為,盲盒品牌的收益極高,能為品牌經營方帶來巨大利潤,「但我可以明確說,如果只是賣盲盒我們公司將來一定要虧死。」
  • 玩家自述:59元買一天開心 泡泡瑪特要提高服務...
    就拿報導最常出現的潘神2018聖誕系列隱藏「天使洛麗」來說,某二手交易平臺標價2999元,從其單價59元來看,溢價50倍。 但這套盲盒,全球發行僅3000套,按照每12套才會出現一個隱藏款的概率來算,全球一共只有250隻「天使洛麗」隱藏。
  • 國潮盲盒來襲,如何捂住自己的錢包?
    根據盲盒消費者畫像,他們的年齡集中在15—35歲之間,75%為女性,按職業劃分白領佔33.2%,有90%的盲盒消費者月收入在8000—20000元之間。最近一年,僅泡泡瑪特會員中,就有超過20萬人在盲盒上消費超過2萬元。2020年12月,被稱為「盲盒第一股」的泡泡瑪特在港交所上市,市值一度超過1100億港元。
  • 超大盲盒機空降銀泰百貨甌海店
    「巨無霸」盲盒機等你來打卡。(受訪者供圖)一個小小的盒子,價格從49元至59元,裡面裝著各款造型可愛的玩偶、YSL口紅等,你無法預知自己抽中的是哪一款。從即日起至11月16日,超大盲盒機空降銀泰百貨甌海店,「巨無霸」盲盒機等你來打卡。據了解,「盲盒」物如其名,重點在於「盲」,相同的包裝裡裝著不同的玩偶或者禮物,在沒有打開這個盒子之前,絕對看不出這個盒子裡裝的是什麼產品,「盒」就像是蓋著產品的紅蓋頭,消費者掀開「蓋頭」才能揭開謎底,一睹玩偶「芳容」。
  • 名創優品創TOPTOY品牌賣盲盒 這是搶泡泡瑪特飯碗?
    市場上賣盲盒比較強的品牌,要算泡泡瑪特。這家年輕的品牌創立於2010年,至今已經走過十個年頭,幾乎玩盲盒的人都知道這個品牌。不過,它現在即將迎來一個強大的對手,名創優品準備從盲盒市場分一杯羹。另一方面,名創優品已於今年10月15日正式登陸紐交所,定價是20美元,市值約70億美元,其資金也是非常雄厚的,推出一個新品牌那更是一件簡單的事。 盲盒有啥魅力?為何吸引眾多消費者痴迷其中 近幾年,要說火爆的玩具類型,那得算上盲盒商品。
  • 花276元4連抽開出一個新造型 玩盲盒是交智商稅嗎?
    與幸運相隨的盲盒對於年齡偏大的讀者,可能對盲盒還不太了解。但對於很多小孩和部分成年人,玩盲盒已成了一個時尚。盲盒之所以吸引人,因為玩家只有購買後打開才知道自己抽到了什麼,正是這種不確定性,也成為了吸引玩家的存在。而盲盒的概念,有說法稱,起源是日本的福袋,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
  • 賣盲盒賣到脫銷,鄭州這個博物館也太會玩了吧
    盲盒機制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被廣泛應用到遊戲裡,培養出了一批Z時代的氪金大佬,最近橫掃海外市場的手機遊戲原神的收入直逼騰訊遊戲,說明這一機制是真的好用。此外,我們小時候吃方便麵送的刮刮卡,也算是比較原始的一種玩法,現在遊戲裡的開箱機制,還有泡泡瑪特的玩法都是它的一種。
  • 瘋狂印鈔機!讓95後上癮的盲盒第一股上市暴漲100% 33歲創始人身家...
    在IPO敲鐘現場,王寧表示:「我們開創了一個品類、一個行業,打造了一個關於潮流玩具的生態體系,讓一代年輕人了解到什麼是潮玩,並在這個時代留下了關於潮流玩具的文化印跡。原價59元到79元不等的Molly娃娃,在二手市場上的可以翻幾倍,甚至幾十倍。   Molly的火爆,帶了巨額營收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隱憂。泡泡瑪特在招股書中稱,公司無法確保Molly的受歡迎程度能一直保持在其現有水平,如果Molly受損害或未能保持其目前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則將面臨沒有替代品的困境。
  • 百億估值超b站,一個小盲盒裡藏著什麼「寶藏」?
    百億估值超b站,一個小盲盒裡藏著什麼「寶藏」?[1]2020年6月1日,泡泡瑪特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赴港上市,預估上市市值40-50億美金,一舉超過b站的32億美金上市市值。
  • Molly盲盒年銷售額近3億元,有人轉讓盲盒賺了10萬元,你入坑了嗎?
    盲盒的價格差別比較大,有的定價與Molly娃娃相似,一個在59元到79元之間,還有的比價「親民」,價格甚至在10元以下。「原本我們就是做創意禮品的,看到盲盒比較火也就跟著做了一波。」鄭州一家淘寶店的負責人說,與泡泡瑪特的盲盒定價59元不同,他們盲盒的定價在9.8元,一個包郵,如果一次買5個以上會有一定的折扣。
  • 圖書盲盒、美妝盲盒 「小盒子」還能帶來多少「大驚喜」
    眾多商家跨界推出盲盒產品,「盲盒+」的營銷方式漸熱。但與此同時,盲盒圈漸漸颳起「炒作風」,盲盒帶來的過度消費引發關注。  所謂盲盒,就是在盒子中放置不同的產品,消費者購買的時候不能拆盒,全憑運氣抽中商品。近年來,這種帶來隨機體驗的商品受到不少人喜愛,尤其受到年輕消費群體歡迎,成為市場熱門。
  • 小盲盒瘋狂生意:Molly一年賣400萬個 有人年花百萬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小盲盒的瘋狂生意:Molly一年賣400萬個,有人買盲盒年花百萬「最初接觸盲盒是一個朋友送我的,她抽到的是我的星座(天蠍座)的一個Molly娃娃,因為特別喜歡,然後我就去抽Molly其他系列的天蠍座娃娃。」
  • 花276元4連抽只開出一個新造型 玩盲盒是交智商稅嗎?
    與幸運相隨的盲盒   對於年齡偏大的讀者,可能對盲盒還不太了解。但對於很多小孩和部分成年人,玩盲盒已成了一個時尚。盲盒之所以吸引人,因為玩家只有購買後打開才知道自己抽到了什麼,正是這種不確定性,也成為了吸引玩家的存在。  而盲盒的概念,有說法稱,起源是日本的福袋,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
  • 你的幾個59元,撐起泡泡瑪特的3年漲的300倍利潤?
    據閒魚2019年7月發布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共有30萬盲盒玩家通過閒魚進行交易,盲盒月發布量較一年前增長320%。其中泡泡瑪特旗下的Molly盲盒交易超過23萬單,均價230元,成為閒魚這個盲盒二手交易市場中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