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美食不止有青團,我們這裡蕎菜也是主角,蕎菜薄撐你吃過沒?

2020-12-22 古風美食珠璣子

小編:古風美食-珠璣子

清明假期雖然已經過完了,但是我們祭祖的行程還沒結束,有誰跟小編——珠璣子一樣節後才拜山祭祖的?

清明祭祖

馬上要回家拜山了,吃貨的心情超激動……

清明時節美食多,可能這段時間青團都佔據了美食的頭版和流量,朋友圈艾餈、艾粑、青團的有沒有,有沒有?

但是珠璣子這裡清明期間的特色食材,除了艾葉,還有蕎菜,用蕎菜做成薄撐作為供品。

可能很多人對蕎菜了解的並不是很多,但是說起一種食物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那就是酸蕎頭。酸蕎頭就是用蕎菜的頭醃製而成的,木蕎的頭比較大適合做蕎頭,一般我們當做蔬菜來吃的是絲蕎,頭比較小。

酸蕎頭
絲蕎
木蕎

蕎菜

蕎菜是清明時節最新鮮的食材

蕎菜性涼,可清肝明目、涼血止血

蕎菜當中的蕎菜酸在其他食材中很少見

具有很好的凝血作用

廣東清明期間的最經典吃法就是「炒燒肉」

小時候,每逢清明拜祭的時候,奶奶都會煎這種蕎菜薄撐,香、脆,那種滋味真是讓人念念不忘。

煎薄撐是廣東的傳統美食之一,蕎菜與薄撐的結合是非常美味的一種食物,蕎菜味有很濃的大蔥味,直衝味蕾,但最後被芝麻糯米香纏繞。

做法非常簡單:蕎菜切成小粒,用糯米粉加上蕎菜粒,放適量的鹽和油,分幾次加水下去攪拌到有粘性,捏一大拳頭的粉團,將其團成小圓。

放入熱鑊中,中猛火煎兩邊。用鍋勺子底部的圓狀慢慢將餅麵攤開,攤成一張餅。漸漸攤薄、展開,一邊滾鍋、令其受熱均勻。煎到麵餅呈金黃色,變大,不斷翻轉兩面。

煎好的薄撐皮兩邊都是脆的,然後撒上香芝麻就可以吃了!

攪拌到有粘性
兩面煎至金黃

本周末珠璣子回家拜山了,一定會親手做個美味的蕎菜薄撐,到時再和大家分享。

還有,你家最難忘的清明美食是什麼呢?

歡迎在評論中告訴珠璣子哦~

相關焦點

  • 大廚分享廣式《蕎菜鹹薄撐》做法簡單,軟糯鮮香
    薄撐是傳統廣式小吃,有甜鹹兩種,是把糯米粉和成麵糊,攤薄,煎熟包上餡之後切塊,外脆內軟,清香爽口。蕎菜在農曆新年前後上市,但清明時才是最好吃的,每到清明時節,飯桌上肯定有蕎菜炒燒肉這道菜。其實蕎菜薄撐也是廣東本地傳統的美食,非常有特色!!!
  • 蕎菜,是廣州人清明節餐桌上不可缺少的時令蔬菜!
    清明除了祭祖踏青,不同地區還會做不同的清明傳統美食,例如青團、艾粄、蒿子粑粑、芥菜飯等等。在廣東,部分地區在清明時節有吃蕎菜的習俗。清明節將至,人們會在清明節祭祖思親、踏青插柳,廣府人家也會趁這個時候,將對先輩和親人的感情,寄托在一道道菜餚中。
  • 廣州人清明會吃這道菜,你吃過嗎?
    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中國人在每個節日都會有各種特色美食的襯託,即將到來的清明節也不例外。在清明節,我們有祭祖,掃墓,踏青等習俗。除了祭祖踏青,不同地區還會做不同的清明傳統美食,例如青團、艾粄、蒿子粑粑、芥菜飯等等。在廣東,部分地區在清明時節有吃蕎菜的習俗。
  • 蕎菜炒燒肉
    蕎菜是清明節期間特有的時令菜,清明時分,總有穿街過巷的小販兜售他們的蕎菜。而今食肆酒樓的餐前小菜裡有一道酸蕎頭,食之開胃消滯,也正是蕎菜長成的。蕎菜有清肝明目、涼血止血,助於消化的功效。紅燒肉炒蕎菜,別有風味。
  • 廣東清明時令菜,螺肉肥美蕎菜脆
    看,小溪裡的清明螺變得愈發肥美,白嫩嫩脆生生的蕎菜長勢也頗為喜人。抓緊清明前這十幾二十天的「好食機」,將春天這些時令的美味都細細品嘗一遍吧。  紫蘇炒生坑螺  清明螺,賽過鵝。清明前的生坑螺還未開始產籽,殼薄、粒大、肉肥,是一年中肉質最為爽甜飽滿的時候。
  • 食趣:燒肉炒蕎菜 人生如薤露
    1.蕎菜季節性很強,只是在清明前後出現,過了這個村就沒那個店了,要抓緊時間吃。2.蕎菜綠色細葉又韌又容易塞牙,切掉不要,吃淺黃色及白色根部,清香爽脆。3.加一點油、蒜末起油鍋,下切成片的燒肉,略煎一下,逼出油來,下蕎菜,急火快炒,加少許鹽,上碟。
  • 以「清明」之名品嘗春天:潮汕做時粿 閩南潤餅菜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王敏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是一年清明至,清明時節除掃墓祭祖外,也是許多春季時令食材和美食上市之時。世間萬物,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所謂「民以食為天」,清明節也在全國各地逐漸演化成一場以「春」為主題的別樣「美食節」。  廣州:青嫩蕎菜擔綱  廣東人的清明祭祖活動,拜祭品大多為燒豬,蕎菜炒火腩可謂最傳統而美味的做法。還有一個說法就是,粵語裡面「蕎」與「轎」同音,寓意先人坐轎歸去,免卻受乍暖還寒之苦,此時此刻,蕎菜架起了我們思念的橋梁。
  • 廣東「清明時令美食」,第一個就是網紅!
    廣州 · 蕎菜除了艾餈清明時節,廣州人還講究吃蕎菜蕎菜又叫清明菜是一種和蔥有些相像的菜「蕎」與「轎」在粵語裡同音寓意先人坐轎歸去,免卻受乍暖還寒之苦在廣州的清明習俗中掃墓之後,會用祭祖的燒肉炒蕎菜蕎菜燒肉也成為有名的時令佳餚via.
  • 挑蕎蕎|許國曾
    巖菊,清肝明目,清明前吃三次,一年不害眼睛。頂多,也就三次!「小麥莠,巖菊臭」。真正吃得長的是這種野菜。開春能吃,結莢,長籽,也好吃。那時候,行時瓜菜代糧,講究半乾半稀。農忙吃幹,農閒吃稀。薺菜巖菊,好是好,能吃的時間少,嘗鮮解饞而已。居家過日子,天底下還能找到比它更好的野菜麼?它叫什麼名兒?
  • 金華紫蕎蕎酒_蕎韻酒業有技術優勢
    金華紫蕎蕎酒,蕎韻酒業有技術優勢,第二品質優勢 人間仙境,荊楚美湖---仙島湖位於幕阜山北麓,1002個島鑲嵌在4.6萬畝的水面上,恰似銀河星座,不是仙境勝似仙境,享有「荊楚奇湖」之美譽。金華紫蕎蕎酒, 我國南方地區,進入秋收秋種的大忙季節。秋天的早霜,影響農作物生長。如還不收割就會自然脫粒,而影響產量。
  • 推薦3道素炒菜譜:蘑菇炒蘆筍、時蔬小炒、家常炒蕎菜
    夏天吃些素炒,爽口不油膩,但是也很美味!下面給大家帶來3道素炒菜譜:蘑菇炒蘆筍的做法、健康時蔬小炒的做法、家常炒蕎菜的做法,希望大家喜歡,覺得不錯,請關注飲食web。蘑菇炒蘆筍的做法7.少量的蔥姜蒜切成碎,不需要其它的底料,此菜十分清淡爽口,不能有過多的味道夠重的調味。8.開中火,鍋中倒底油,下入蔥姜蒜碎煸香。9.下入胡蘿蔔片,其中所含的胡蘿蔔素是脂溶性營養素,一定要過油煸一煸才能讓營養物質更好地發揮出作用來。10.下入茭白片和小木耳,翻炒均勻。
  • 泉州的清明,是潤餅菜和青團的味道
    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02既是節氣也是節日清明節氣節氣養生,最宜「春捂」。記得小時候出門前,爸媽總會再給我們添件外套,念著春捂秋凍的說法。潮溼易困的氣候下,適當吃一些梨、桃、螺螄等涼性食物,可以抑制一些慢性疾病的復發。.青團 .香甜軟糯的青團,可以說是獨屬於清明的舌尖記憶了吧。
  • 情感|「蕎蕎」笛叫/高山
    我們割了滿滿一籃,回到家餵兔子,兔子吃得可歡了。我問奶奶,這是什麼草?奶奶告訴我們,這草叫「蕎蕎」,等花開完,就會結好多好多籽,蕎蕎籽可好吃了。聽說好吃,姐姐,我和妹妹就流口水啦!記得妹妹是在4、5歲那年,嬸嬸從她姐姐家抱過來的,她姐姐生了6個孩子,沒法餵飽這幾個孩子。領回來的小妹,取名「薇」。
  • 「陝南菜」八大菜系之外,天南地北都愛
    俗話說「秦嶺一條線,南吃米飯北吃麵」,陝南隸屬北方美食大省陝西,卻又被秦嶺相隔,南方人眼中的北方,北方人眼中的南方,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陝南獨特的美食文化。黑蕎全麥麵黑蕎全麥麵,選用安康漢江流域黑苦蕎製作,富含硒和黃酮,吃的每一口都是健康。
  • 威寧美食不只有火腿哦!還有這鬆軟香甜酥入人心的蕎酥餅呀~
    年溫差小,日溫差大,冬暖夏涼;低緯度、高海拔、高原臺地的地理特徵,使這裡的第一產業——農產業是相當的優秀~由於氣候原因,威寧種植的農作物真的是出奇的好吃呀!其中尤為土豆最出色——只要來貴州旅遊過的小夥伴,不管在哪一個城市,都絕對聽到過那些在街邊兜售洋芋的小貨車上的叫賣:「洋芋洋芋~威寧洋芋」。
  • 大連紫蕎_蕎韻酒業
    大連紫蕎,蕎韻酒業,致力成為中國健康白酒的領導品牌。大連紫蕎, 0成為超級會員,贈送8張補籤卡如何使用?0毛鋪小紫蕎好喝嗎大佬們!15塊一瓶的毛鋪紫蕎到了,看上去還可以。籤到排名:今日本吧第個籤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繼續來努力!本吧籤到人數:0一鍵籤到成為超級會員,使用一鍵籤到一鍵籤到本月漏籤0次!0成為超級會員,贈送8張補籤卡如何使用?
  • 蕎行健——另闢蹊徑,專注養生與品牌
    用蕎麥殼製作的蕎行健養生座墊,環保,健康,而且純天然,現在的人不都講究綠色健康嗎,蔬菜要吃無公害的,食物要吃非轉基因的,終日離不開車汽車的我們,汽車座墊更應該也是養生的。 我們講求簡單,大方,尊貴,又不失時尚美感。大家都想要生活回歸原生態,實質上也是對繁雜生活的一種厭倦心理,而且車內空間畢竟有它的局限性,簡潔的線條設計,舒心的顏色搭配,手感良好的面料選擇,能給車主營造更賞心悅目的視覺感受,更舒適自然的駕乘體驗。加上我們的座墊是手工製做,更具環保性,這也避免了對原車的二次汙染。     蕎行健汽車養生座墊上市以來,已發展至全國16省600多家銷售門店。
  • 燒豬祭祖,吃「清明菜」...高明清明習俗你知道多少?
    原標題:燒豬祭祖紅皮赤壯 吃「清明菜」趨吉避災 高明清明習俗寓意深刻蕎菜。(資料圖片)清明無客不思家。清明節在中國已有2500多年歷史,在中國傳統中已鐫刻下深深的印記。在高明,清明時節亦有金豬祭祖、吃清明菜嘗甘蔗等習俗。
  • 這菜看著像蔥,味道比蔥好,和臘肉炒是冬天的特色菜,許多人愛吃
    南北飲食有差異,但這幾年物流的快速發展,南方菜市場也能買到許多產自北方的新鮮瓜果蔬菜,北方菜市場也能買到許多產自南方的新鮮蔬菜。美食,最能拉近人與人之間、地域與地域之間的距離。因為人人要吃飯,尤其是家庭主婦,每天都要琢磨給家人做啥飯菜。
  • 過清明吃寒食 泉州古早味"潤餅菜""清明粿"
    過清明 吃寒食「潤餅菜」和「清明粿」是不少泉州人清明時節必吃的傳統古早味每年清明前後,泉州的許多人家會全家人聚在一起吃潤餅菜。久而久之,許多地方便在寒食節中創造出各式的「寒食」,歷經數代沿承至今,成了一道道獨特的清明時令小吃。在閩南地區,「潤餅菜」和「清明粿」便是清明前後,人們常吃的傳統古早味,它們都包含著初春時節的應季食材,通過不同的做法,製成兩道「春意盎然」且帶有閩南風味的特色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