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公事業單位尷尬之處?你怎麼看?

2020-12-15 體制內深度思考

最近有小夥伴家人們給小編留言,說自己今年省考考上了家鄉公務員。但是有點惆悵說是參公,問小編下一步應該怎麼辦?參公事業單位可以說是很多小夥伴面臨的共性問題,好不容易非常努力的複習備考,通過省考國考最後考上的還是參公事業單位。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談一談,歡迎留言探討。

1、參公是參照公務員管理,享受公務員同等管理待遇等。可以說唯一不一樣的就是身份的尷尬,叫參公事業單位。同樣是經過省考國考最後進入機關單位公務員,參公事業單位也有一定的尷尬性,在提拔的時候,雖說大家都是一樣但是要提拔到黨政單位當領導還是有一定的阻力。

2、參公在公務員體制內,可能會造成矮人一截的尷尬。但是各位參公的公務員家人們千萬不用擔心,只要在體制內好好幹也是有很多方法解決參公事業單位問題。要是在鄉鎮層面需要熬,也就是需要你熬個三五年當上了副鄉鎮長,編制就自然轉變了。

3、參公公務員雖然是事業編但是影響不大,在縣級以上機關,需要等到提拔到黨政機當領導編制才可以轉。還也可以通過遴選解決,通過遴選時需要注意的就是遴選的機關只要是黨政部門崗位就可以了,建議在參加遴選的時候儘量不選參公單位,選擇遴選參公單位,進去後只是平臺高了,編制是一樣的。

以上僅供參考,祝各位家人們前途似錦。相遇就是緣請多多支持小編,歡迎大家關注、分享。每天都有體制內新文章,有體制內不懂得可以隨時@小編哦。

歡迎積極留言探討。

相關焦點

  • 參公事業單位是公務員嗎?參公後能升遷嗎,參公有何好處
    參公即參照公務員管理辦法管理的一類事業單位。如果按照目前的行政編制、參公待遇、事業序列看,參公是居於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之間的一種存在狀態。很多人就會問,那麼他到底好不好呢?上升空間有多大,相比一般的單位有多少好處?
  • 認識下參公事業單位 為什麼還存在參公事業單位?
    二:參公事業單位是參照公務員的什麼?事業單位中的參公單位,是參照公務員,實行相同的人事管理制度,即實行公務員制度。即參公單位,是按照公務員法對參公人員進行登記、確定職務與級別、套改工資,並參照公務員法及其配套政策法規的規定,對單位內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進行管理。
  • 參公單位和事業單位有什麼區別?看完後明白了!
    參公事業單位顧名思義就是指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單位屬於事業性質,但執行公務員法,按照公務員模式套發工資、執行晉升。事業單位是大概念,包括公益類事業單位、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和參公事業單位,參公事業只是其中一種類型。兩者關係相當於前者是兒子,後者是兒子,只是兒子比老子強罷了。
  • 參公事業單位要取消嗎?能轉公務員嗎
    事業單位改革2020年是關鍵之年,也是事業單位改革轉型之年,去除一部分行政編,合併一些參公管理,撤銷一些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完全走市場化路線。在這其中有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參公事業單位要不要取消,要取消哪些單位會首當其衝?
  • 行政機關中的公務員和參公事業單位人員的異同
    參公管理單位:編制是事業編制。參公單位的管理辦法和福利待遇都是和公務員一樣的,只是編制不同而已。但是具體的管理辦法要以單位的規章制度為準。行政機關中的公務員和參公事業單位人員的異同:1、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人員與公務員的根本區別就是,公務員是行政編制,而參公人員的編制為事業編制。
  • 公務員、參公和事業的區別在哪裡
    你會說由教育局來行使,但是教育局的人也是公務員,兩者共同行使著國家權力,憑什麼有教育局來管理學校?這樣就只能由上一級的政府來出面協調。剛才我說過了,政府的概念是非常虛化的,教育局就是政府的組成部分之一,所以,這裡的政府只能是各位市長副市長了,但市場副市長最多也不過十來個人,怎麼可能處理完全市的業務?這是不可能的。
  • 你知道事業單位,但是你知道什麼叫參公事業單位嗎?
    什麼是公務員職位,什麼是參公職位呢?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呢?下面中公教育小編將為考生答疑解惑。一、什麼是公務員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二、什麼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參公,即參照公務員管理法管理。參公是我國政府各單位政工幹部和工作人員比較口語化的一種表述,全稱是參照公務員管理法管理。是指對政府委託或授權具有行政執法能力的單位和不屬公務員系列的人員,參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
  • 參公事業單位與一般事業單位,該如何選擇?
    從2005年法律確定參公事業單位後,與一般事業單位一同被眾多考生衡量,選擇報考方向。那麼,參公事業單位與一般事業單位到底該如何選擇呢?今天小編就來與大家說道說道!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參公事業單位與一般事業單位的區別。
  • 什麼是參公單位?與公務員事業單位有什麼區別
    招聘中的參公單位參公單位的本質是人員編制為事業編制,但是管理按照《公務員法》執行。具體來講,雖然其人員身份仍為事業單位編制人員,但是不適用《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而是適用《公務員法》,比如參公單位的招聘與公務員招聘的程序一樣,因此,想要進入參公單位,參加的是公務員考試,而不是事業單位考試。同時,參公單位雖然實行和公務員一樣的管理辦法,但並不稱為公務員,而是稱為參公人員。
  • 公務員調入參公單位,對個人影響大不大?
    公務員調任參公單位任職,一般都是提拔調動,很少直接平級調動過去,畢竟都懂參公事業單位和行政單位之間的差別是比較巨大的,因此慎重考慮也不為過,當然,也存在厭倦了本單位的氛為,自己選擇去參公事業單位的,不過畢竟是少數,那麼,從行政單位調動至參公單位,到底會有什麼影響呢?
  • 通過國考進入參公事業單位待遇如何
    國考是為部委和中央直屬機關招考公務員和參公人員,省考是為省市縣鄉黨政機關招考公務員,為省市縣鄉參公事業單位招考參公人員。一般來講,參公事業人員考試,指的就是省考。通過省考進入參公事業單位工作,無論是省直、市直,還是縣直,其身份都是參公事業人員,在事業單位工作,使用的是事業編制,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個人也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參公事業人員除了使用的是事業編制,在事業崗位工作以外,其他待遇和公務員是一樣的,公務員有的,參公人員也有。而且最為重要的是,參公事業人員和黨政機關的公務員之間可以互通,可以自由轉任。
  • 國家的哪些單位屬於事業編制?學校屬於事業單位嗎?看完才知道!
    問題:國家的哪些單位屬於事業編制?學校屬於事業單位嗎?看完才知道!事業單位有很多,事業單位每個地方都有不同,地方政府對事業單位管理的權限比較大,一般事業單位設立與否,縣政府就可以按照規定程序進行決定。第二類是教育類,從公辦幼兒園到公辦大學都是這類事業單位,而裡面的老師基本都具有教育類事業編,我們常稱之為教師編。第三類是醫院,醫院屬於醫療類事業單位,醫生同樣擁有醫療類事業編。第四類是科研機構,比如某某研究院等等,不過這類事業單位很多都改企業了。
  • 機構改革後,這三類事業單位及其人員不再參公!
    參公單位有三種類型 1、黨委群團參公單位; 2、行政執法類參公單位; 3、行政類事業單位參公。
  • 參公事業單位是什麼意思?科普:公務員、事業單位的區別
    參公事業單位:參公人員錄用、考核、晉級、工資待遇、福利與本地區公務員基本相同,享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規定的權利和利益,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約束。可見,參公身份是介於行政編制和普通事業編制之間的一種特殊事業編制身份。
  • 什麼是「參公單位」,哪些人才算是「參公人員」
    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將事業單位分為行政類、公益類、生產經營類三大類,其中承擔行政職能,就是事業單位參公管理的主要依據。事業單位按照承擔行政職能的多寡,又分為完全、主要、部分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三類,完全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如規劃局、行政執法大隊等,在2007年第一批參公核批中,就被認定為參公管理單位。
  • 2013國家公考24日:黨群參公事業單位審核通過15734人
    截止2012年10月24日18時,黨群參公事業單位共15734人通過審核。中公教育數據研究中心將每日黨群參公事業單位報名人數進行統計,與考生們共襄。 黨群參公事業單位報名人數同樣出現「扎堆」現象,一些職位引來眾多考生為之折腰,下面中公教育專家整理出競爭比例最高的前十個職位,如下表:
  • 2019國考報名火熱進行中,其中參公事業單位你了解多少?
    在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中,工作地點在廣西的參公事業單位主要有5個: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局、國家統計局廣西調查總隊、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廣西監管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廣西監管局,總共招錄41個職位,87人。
  • 參公單位一級科員提任事業編副科實職非好事?轉任副鎮長卻不難!
    讀者問:參公單位一級科員提拔為事業單位副科實職值得去嗎?先說說參公人員與事業編人員的區別。參公單位就是參照公務員管理單位,無論其行政人員使用的是行政編制還是事業編制,在辦理參公登記後,都是不折不扣的公務員,執行公務員的工資標準和晉升模式,公務員享受的所有待遇,參公人員都分毫不少。而事業編人員無論級別多高,都不是公務員,只能執行事業編人員的工資待遇和晉升路徑,享受不了車補和工齡滿30年可申請提前退休等公務員獨有的福利待遇。
  • 行政輔助和行政支持類事業單位怎麼改革,會參公或改行政嗎
    在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行政輔助類和行政支持類事業單位,按職能也被劃分為公益一類,被明確歸類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改革後繼續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使用事業編制,是公益類事業單位的重要組成部分。
  • 2020年已經到了,事業單位究竟怎麼改
    但小班從網上多方搜尋各類參公事業單位改革的案例,發現參公事業單位改革還是有一定風險的,一種是併入行政單位,比如機構改革中,糧食局劃入發改委,很多市級、縣級的糧食局都是參公單位,發改委卻是行政單位。但劃轉後原參公事業編制人員並不一定都能改成公務員,公務員編制比較富裕的地區,劃轉人員基本都轉成公務員,但大多數仍然保留原有參公事業編制,這種情況比較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