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萌娃「抓周」,不要金錢不要汽車,抓的東西讓寶爸不淡定了

2020-12-20 凌晨四點半的阿波羅

隨著社會的不斷向前發展,中國古代的各種習俗也在逐漸的消失,但有些習俗還是「與時俱進」的保留了下來,比如:抓周。

在中國的很多地方,這種比較傳統的方式仍然保留著,不過沒有了以前那些物品的嚴格的設置條件,大家都是隨意的將一些日常的用品擺在那裡,目的就是為了圖個樂呵。

1歲寶寶「抓周」時,不屑「豪車」與金錢,抓的東西讓父親不淡定了

前段時間,四川有個抓周的寶寶在網上火了。

這位寶寶沒有看中擺在那裡的「豪車」「金錢」等貴重物品,偏偏對於放在最後一個麻將塊情有獨鍾。

雖然這位寶寶視金錢如糞土的性格讓大家讚揚,但是最後抓了個麻將也著實讓大家高興不起來。

不過孩子抓完以後,孩子母親的臉首先紅了,因為她是知道「原因」的。

從懷孕開始的快2年的時間裡面,孩子的母親一直堅持的習慣就是「打麻將」,即使在座月子的時候,也在堅持用手機玩麻將。

現在孩子繼承了老母親的「衣缽」,但是她卻始終高興不起來。

02

抓周只是一時的玩樂,但父母的言傳身教確實長久的

孩子抓周只不過是一時的玩樂行為,最終的結果代表不了什麼,但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確實會持續一生的,切不可因為一時的疏忽,一時的放縱,讓孩子學習了不好的習慣。

①父母在孩子面前要保持「和睦」

父母如果因為某些事情要吵架,決不能在孩子面前。

如果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吵架,就會在孩子心中形成一個父母關係不好的印象。

這會讓孩子非常多的沒有安全感,如果孩子長大一些,不和諧的家庭環境還會影響孩子的學習,進而影響到孩子的未來。

②不要在孩子裡面前有不良習慣

孩子是一張白紙,但是這張白紙的「吸水能力」非常強,只要是他們看到的事物,很快就能學會。

比如,一般父親吸菸的家庭,孩子吸菸的概率要比父親不吸菸的家庭高出70%;

家裡面有的習慣,比如上文中說的打麻將等,孩子也會很快地學會;

此外,其他習慣比如喝酒、賭博等都跟家庭環境有著很大的關係。

相關焦點

  • 1歲寶寶「抓周」時,不屑「豪車」與金錢,爸爸看到後不淡定了
    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滿歲的寶寶「抓周」是很多年的習俗了,寶寶生日的那天,大人們會在寶寶面前擺放各式各樣的物品。這些物品可不一般,會被視作寶寶的「前程」,人們比較喜歡通過寶寶抓的東西,預測他以後的職業或者身份。
  • 寶寶抓周不要錢也不要玩具,唯獨抓著一樣東西不放,父母趕緊搶走
    當孩子一歲大的時候,有一件事情會引起全家人的注意,那就是給孩子抓周。雖然我們都知道沒有辦法通過抓周來預測孩子的未來,但抓周確實包含了家庭對美好未來的期望,因此一歲時的生日是非常有意義的一天。最近,一位網友和我們分享了一段有趣的視頻,在寶寶抓周的時候,父母看到寶寶手裡拿的東西,嚇得趕緊搶過來,寶寶一臉懵的看著大家,家裡的親戚則哈哈大笑。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來看看吧。
  • 有一種「失望」叫寶寶抓周,三次抓同一件東西,寶爸笑容瞬間凝固
    不過如果太過在意抓周結果,就難免自添煩惱了。父母都愛跟其他人分享孩子成長中的點點滴滴。隨著小視頻的流行,孩子一歲時舉行的抓周儀式也玩出了各種新花樣,網友也能通過這些小視頻感受到不同寶寶或可愛或搞笑的瞬間。不過也有寶寶抓周「表現不佳」,讓爸媽覺得大失所望。
  • 寶寶抓周,看到眼前的東西,寶寶卻選擇了這個,媽媽不淡定了
    ,一些風俗民情等等,讓我們有了更多的見識,可以了解到一些不知道的文化,好比在網上看到的這個視頻,這是一位奶爸分享的視頻,自己女兒抓周的畫面,讓許多網友圍觀,寶寶抓周,看到眼前的東西,寶寶卻選擇了這個,媽媽不淡定了。
  • 「抓周」儀式上,寶寶抓到的東西令奶奶瞬間黑臉,媽媽:沒眼看
    爺爺還坦言全家最不希望孫女抓到的就是麥克風了,因為作為明星的家屬,他們深知這行太辛苦,不想讓孩子子承父業。 明星的父母尚且如此,普通父母更是對寶寶抓周「抓啥是啥」很篤信,網絡上,一位寶媽就分享了自己孩子抓周時的一件趣事。
  • 1歲寶寶抓周,奶奶放了這東西,寶寶的舉動讓全家人笑容都凝固了
    1歲是寶寶成長的一個重要節點,有的寶寶開始學會了叫爸爸媽媽,甚至有的寶寶大膽走出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步,很多家長借著1歲生日給寶寶抓周,希望通過這種沿襲的習俗以及滿滿的儀式感來試探寶寶未來的喜好、志向,同時增加生日的氛圍。
  • 1歲寶寶抓周,看見這件東西抓起就不撒手,奶奶慌亂不已:完了
    ,抓了一樣東西說什麼都不放手,奶奶驚慌失措大喊「完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1歲兒子直接爬向這個東西,抓住就是不撒手沈奶奶自從兒媳婦懷孕,就一直盼望是一個孫子,雖然男孩女孩都一樣,但還是更喜歡孫子,不過沈奶奶不強求這件事,兒媳婦也很孝敬沈奶奶,所以和兒媳婦也很少有矛盾,很多人都羨慕沈奶奶有這樣的兒媳婦。
  • 1歲寶寶「抓周」,意外摔倒抓住一樣東西,媽媽喜出望外:妥妥的
    011歲寶寶「抓周」,意外摔倒抓住一樣東西,媽媽喜出望外在網上看了一個抓周的視頻,視頻中的寶寶竟然抓周抓到了百元大鈔。這種情況其實很少見,這個寶寶最後的選擇也是令寶媽非常開心。畢竟抓到錢那麼就意味著以後寶寶的生活不庸人擔心,他以後是不缺錢花的主。
  • 1歲侄子抓周,老舅隨手放下這東西,小娃的舉動一家人都看愣了
    1歲侄子抓周,老舅隨手放下這東西,不料全家人都愣住了 在孩子周歲這一天,小宇和妻子將所有的親戚請到家裡為孩子慶周歲,並且還提前準備了不少物品打算給孩子抓周用。像是文房四寶、汽車鑰匙、平板電腦、百元大鈔等。
  • 今天,我們來聊聊「抓周」
    今天,我們來聊聊「抓周」 很多地方都習慣說虛歲,不少人生生「被大」了兩歲,真是讓人好笑又無奈。考考你們,算周歲,你們多少歲了?反正育姐的年齡是保密的,不過說到「周」,你們小時候都抓過周嗎?你們孩子抓周時都準備了哪些東西呢?可愛的寶寶們都抓到過什麼「周」呢?
  • 高圓圓女兒抓周抓到麥克風,爺爺表示:全家人最不想她抓的東西
    藝人高圓圓與趙又廷兩人官宣後很快迎來了自己寶寶的降生,結婚後的高圓圓逐漸退出娛樂圈,以家庭為主,最近高圓圓的公公在參加娛樂欄目時談到了孫女「抓周」的事情。記者採訪到趙樹海時,聊到孫女的事情總是樂呵呵的,大家都知道他非常疼愛自己的孫女Rhea,但是談及「抓周」結果時,他的表情一臉嚴肅「抓到了最不想讓他抓的東西」,這著實讓記者摸不到頭腦,為什麼呢?
  • 1歲寶寶「抓周」,意外摔倒抓住一樣東西,寶媽喜出望外:有出息
    011歲寶寶抓周,意外摔倒抓住一樣東西,寶媽喜出望外抓周這個習俗淵源流傳,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時期,距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此前網絡上有一個寶媽拍攝孩子抓周的視頻就火了,視頻中這個1歲的寶寶在家裡抓周,在他的面前擺放了很多物品,其中包括鈔票,大蔥,金鐲子等等。就在家長滿懷期待看著孩子走過去抓時,卻意外的摔倒並且抓住了一樣東西,媽媽看到以後喜出望外,滿臉寫著:有出息。
  • 1歲娃抓周,舅舅放了這東西,不料全家人的笑容都凝固了
    一家人圍繞著這個孩子,隆重的舉行著這場「儀式」,包括孩子的七大姑八大姨都到場了,就看孩子會抓身邊的哪一個東西。望眼過去,孩子周圍的東西也是滿目玲琅,有書,梳子,橙子,毛筆,還有存錢罐,各種各樣能想到的東西全都搬到了床上。眼看著小寶寶一點一點的爬到床邊,看著這些東西,一會摸摸這個,一會摸摸那個,搞得一家人的氣氛也緊張起來了,不知道孩子到底要抓什麼。
  • 孩子抓周兩次都拿同樣東西,爸爸看後很無奈,網友:最執著寶寶
    文 /芳芳育兒經,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雖然現代社會已經不像傳統社會那樣看重一些習俗,可有些家庭還樂於遵循一些舊有的傳統,或為了美好的寓意,或者只是為了好玩,就像寶寶在一周歲時進行的抓周習俗抓周遭遇「最執著寶寶」不久前,一個網友就曬出了自己家寶寶抓周的視頻。只見寶寶面前的地毯上鋪了一塊紅布,上面擺放著算盤、梳子、撥浪鼓、書本等物品,然後家長將寶寶放在了離紅布有兩米遠的地毯上。只見寶寶眼神堅定、動作快速了爬了過去,在家人還沒反應過來之前,就把一個大包子抓在了手裡。
  • 一歲女兒「抓周」,寶媽看到孩子抓的東西後瞬間捂臉:真是沒眼看
    有老一輩人說從孩子抓周就能看出孩子以後會從事什麼職業,或者在什麼方面有天賦。但現如今讓孩子抓也是當成一個趣事來看待,想讓孩子過一個有儀式感的童年而已。劉先生有個女兒叫甜甜,前兩天剛滿一歲了,所以孩子的奶奶提議在孩子周歲那天讓孩子抓周試試,看看孫女在哪些方面有天賦。
  • 女寶一歲要「抓周」,筆和紙都沒要,抓的這樣東西可愁壞了爸爸
    我們這些大人坐了一圈,誰知道這女寶寶要「抓周」,筆和紙都沒要,抓到的這樣東西可愁壞了爸爸。「抓周」抓了個小男孩當時孩子眼前的物品,大人一推再推,孩子就像是沒看到一樣,根本就不感興趣。圍在毯子周邊的還有個鄰居家的小男孩,看起來對於妹妹抓周這個事很感興趣,也是一刻不停眼。
  • 寶寶「抓周」抓到這東西,奶奶看了嘆氣:這孩子以後沒出息
    寶寶抓周抓到這東西,奶奶看了嘆氣:這孩子以後沒出息具體的做法就是,在孩子面前擺上幾樣物品,都是代表著一些職業,比如畫筆,錢,手機,書本等等,以孩子抓到的東西來預測孩子的未來。許多地方都深深相信抓周的結果,他們認為孩子在一歲時抓到的東西,可以直接確定他們的一生。
  • 1歲男嬰「抓周」,死死拿起這東西不撒手,奶奶看後直呼:完了
    中國社會裡有一個傳統叫「抓周」,有一部分家長其實並不知道究竟什麼是「抓周」,所以就乾脆將其稱作為「抓鬮」。其實,所謂的抓周就是讓寶寶憑自己的直覺去抓一樣東西,用來預測他們將來的發展方向。李先生在兒子1周歲的那天,給孩子安排了「抓周」儀式。
  • 孩子滿歲「抓周」,緊緊攥住兩樣東西不撒手,奶奶表示:這下完了
    文|文兒說起「抓周」,這個風俗由來已久。據說,從魏晉南北朝時期,就有父母為孩子準備「抓周」的活動。在孩子滿周歲的時候,在他面前放置諸如金錢、紙筆、算盤、玩具等等物品,讓孩子隨意抓。一來是提前預測孩子的未來;二來是祝願孩子有一個美好的前程。
  • 1歲寶寶「抓周」,意外摔倒抓住一樣東西,媽媽大喜過望:妥了
    ,一般認為抓周時抓到什麼,寶寶長大後就會從事什麼工作,當然這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更多傾向的是寶寶第一個生日的儀式感。案例網上有一則1周歲寶寶抓周的視頻爆紅網絡,寶爸寶媽將筆、墨、紙硯、算盤、書籍、滑鼠、鍵盤、人民幣等等各種各樣的物品擺放在寶寶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