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下旬起,不少南京市民在逛盒馬的時候驚喜地發現,久違的街邊小吃活珠子又回來了,還能通過手機app下單,最快30分配送到家。
圖一 消費者可在盒馬線上線下買到生熟活珠子
作為南京人眼中的美味,活珠子是曾經街頭巷尾都能看到的平民小吃:一隻煤爐、一口大鍋,鍋裡燉著熱乎乎的活珠子,擺幾張小板凳,很多人坐下來就地開吃。
活珠子是孵化了12天左右的受精卵,這時的雞蛋還只是胚胎,小雞的頭、翅膀、腳已經隱約可見,看著有點「暗黑」,喜歡的人能夠一口氣吃上四五個。
活珠子究竟是如何「登堂入室「,成為新零售商超網紅的?「我們在後臺看數據的時候發現,盒馬App上搜索『活珠子』關鍵詞的用戶非常多,說明南京市民是有這個需求的,那既然大家想吃,我們就要想辦法把活珠子弄進來。「負責盒馬南京區域肉禽蛋品類的採購小二楊志燕對記者表示。而為了讓更多人吃到家鄉小吃,老家就在南京六合的楊志燕想了不少辦法,折騰了一年時間。
圖二:活珠子首次擁有了合法化的身份,進入商超
首先,活珠子原本就是街邊小吃,雖然不少南京人喜歡吃,但它從沒有進入過商超體系,沒有國家食安標準、沒有生產技術標準,是個商品領域的「黑戶「。隨著城市發展慢慢成為「犄角旮旯」裡的小眾商品,街頭越來越少見。
2019年春節前後,楊志燕從老家六合開始,在南京城跑了20多個工廠,從連盒馬是什麼都不知道的民間小作坊,到有規模的蛋禽供應商,都表示「做不了」。
如果想要把活珠子帶進盒馬,必須要對工廠的條件、環境以及各項食品安全的指標等有嚴苛要求,這也就意味著,供應商需要為活珠子進行生產線的專門改造,無論是花費的精力還是資金投入都令人生畏。
後來,楊志燕找到了安徽宣城,為盒馬供應日日鮮雞蛋的廠家榮達禽業股份有限公司,在聽他反反覆覆說起活珠子的美味、南京人對於活珠子的感情,以及「復活」這樣街頭小吃帶來的廣闊市場前景之後,終於被打動,投入了三四百萬,給盒馬加開了活珠子生產線。
4月25日,活珠子在盒馬南京的所有門店線上線下開售,一天賣出了將近2000單,市民嘗鮮的熱情印證了楊志燕作為盒馬專業採購的判斷:南京人真的好這口。
圖三:南京市民在盒馬門店購買嘗鮮
最關鍵的是,這也是活珠子第一次取得進入商超系統的「身份證」。盒馬聯同合作夥伴一起為活珠子進行了標準制定,從活珠子的官方定義、技術要求、檢驗規則、標籤、運輸和貯存都進行了詳細規定,自建的食安標準也得到了監管部門的認可。
自此,在新零售的推動下,活珠子從上不了臺面的作坊小吃完成了華麗轉身,正式從「黑戶」變成「陽光下的美食」,實現了工廠生產標準化。
上市以來,每天售出1000多單,5月份第二周的銷量環比上一周漲了近40%。顧客可以在門店買到煮好可以現吃的活珠子,也可以購買盒裝的活珠子回家自己加工煮熟食用。盒馬南京區域總經理金甌表示,接下來盒馬還將繼續打造各種貼近本地民生的網紅單品。 通訊員 如航 揚子晚報記者 徐曉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