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去了一趟閨蜜家,來了一場小型聚會,她的女兒今年23個月,還差一個1個月就2歲了,現在已經會自己上廁所了
我問她:你是怎麼給她做如廁訓練的。
她說:其實孩子大了,她自己會聽明白你說的是什麼,慢慢自己就會改掉的。
我又問她:那我現在需要做什麼嗎?
她說:你現在可以給她買一個她專用的馬桶,告訴她這個是她上廁所的,然後慢慢戒掉尿不溼。
聽完回來後,我就買了這個她專用的馬桶,也查了不少資料,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
1-3歲的寶寶肛門括約肌已經成熟了,而且肌肉發育和四肢的協調性也在逐漸的改善。同時,在這個年齡,寶寶的理解和模仿能力也在逐步的改變,他們可以理解和聽懂父母的指示。
因此父母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日常細節來判斷是否到了寶寶應該學會上廁所的時間:
1、當寶寶喜歡模仿成年人的行為,並且對成年人上廁所的行為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
2、當寶寶在玩耍的時候,突然停下,蹲下,表明嬰兒已經能夠自覺地發現自己要上廁所了
3、當寶寶可以準確地表達「媽媽,我想拉粑粑」的時候,這就說明寶寶的語言能力已經足夠表達她內心的需求
對於大部分寶寶來說,一歲到三歲是寶寶語言能力發脹的快速時期,一歲半的寶寶處於語言學習的黃金時代,所以很多時候會非常囉嗦,自言自語,家長也聽不懂說什麼。兩歲以後,大部分會說生活中經常遇到的簡單句子。
3歲的時候,能夠與他們自由地交流,流利地說出完整的句子,並能理解他人的指示。
所以當寶寶能夠準確表達願意上廁所時,父母就可以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如果寶寶對如廁訓練說「不得」時候,說明還沒有準備好,父母還是需要耐心等待。
葡萄媽媽寄語:每個嬰兒無論是語言發展能力還是如廁訓練能力,都是不同的,所以家長也不用操之過急,有時候操之過急未必是好事情,凡是按照寶寶的意願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