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所說的九種語言群,並不包括新石器時代最初形成的所有語言。這些僅僅是殘存下來的語言,替代了更加原始的語言。可能還有許多沒有形成的語言中心,它們被殘存下來的語言吞沒了,最初語言也消失不見。在世界上,我們會發現一小撮古怪語言,它們與周圍的其他語言沒有絲毫聯繫。
不過,如果深入研究的話就會發現,將這些毫無聯繫的一小撮語言結合在一起,好像出現了一些線索,這些線索指向更簡單、更根本、更普遍的人類語言。曾經被熱烈討論的一個語言群是巴斯克方言群。現在,巴斯克人居住在庇里牛斯山的北麓和南麓。在歐洲,大約有六十萬人,現在他們依然很堅強,而且擁有獨立精神。他們的語言是很發達的,但它的發展路線與雅利安語系的截然不同。
阿根廷和美洲都有巴斯克文報紙供移民者閱讀。最早出現在加拿大的「法國」移民是巴斯克人,在如今加拿大的法語中依然常常見到巴斯克這個名字。古代遺址表明,巴斯克語和巴斯克人主要分布在西班牙。
長期以來,學者們一直沒有研究清楚巴斯克語。它的特殊結構使人猜測,它與某些美洲印第安語有著緊密聯繫。基恩在他編著的《人類的過去和現在》一書中,通過各種理由將巴斯克語與柏柏爾語建立聯繫,然後與含米特語建立聯繫,但其他語言學者對這種聯繫持懷疑態度。他們發現巴斯克語與高加索山脈中的某種古代遺留下來的語言更為相似,他們認為它是曾經廣泛分布的前含米特語群的倖存者,但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否則早就消亡了。前含米特語群的使用者是地中海種族中的淺黑髮白種人,曾經生活在西歐、南歐、西亞的大部分區域。他們認為,它能夠與印度的達羅毗荼語、經過東印度擴展到玻里尼西亞及更遠的具有日石文化的人的語言聯繫在一起。
在八千年前或者一萬年前,在雅利安語消失之前,西歐、南歐等地擴展的語言群已經消失了。接下來,我們說一下早已消失但可能存在過的三種語言:( 1)古克裡特語、呂底亞語等之類的語言(約翰斯頓爵士認為,這些語言可能屬於巴斯克-高加索-達羅毗荼語群);( 2)蘇美爾語;( 3)伊拉姆語。
此外,有一種猜測是,古蘇美爾語可能是早期巴斯克-高加索語和早期蒙古利亞語的中間環節。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與含米特語相比,巴斯克-高加索-達羅毗荼-蘇美爾-原始蒙古利亞是一個更古老、更遠祖的語言體系。在這裡,好像存在一個語言上的「環缺」,某種超過我們想像的遠祖語言的東西。它與雅利安語、閃米特語、含米特語的關係,如同舊石器晚期的原始蜥蜴與哺乳動物、鳥類、恐龍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