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語言--原始語言

2020-12-18 純屬瞎扯淡

前面所說的九種語言群,並不包括新石器時代最初形成的所有語言。這些僅僅是殘存下來的語言,替代了更加原始的語言。可能還有許多沒有形成的語言中心,它們被殘存下來的語言吞沒了,最初語言也消失不見。在世界上,我們會發現一小撮古怪語言,它們與周圍的其他語言沒有絲毫聯繫。

不過,如果深入研究的話就會發現,將這些毫無聯繫的一小撮語言結合在一起,好像出現了一些線索,這些線索指向更簡單、更根本、更普遍的人類語言。曾經被熱烈討論的一個語言群是巴斯克方言群。現在,巴斯克人居住在庇里牛斯山的北麓和南麓。在歐洲,大約有六十萬人,現在他們依然很堅強,而且擁有獨立精神。他們的語言是很發達的,但它的發展路線與雅利安語系的截然不同。

阿根廷和美洲都有巴斯克文報紙供移民者閱讀。最早出現在加拿大的「法國」移民是巴斯克人,在如今加拿大的法語中依然常常見到巴斯克這個名字。古代遺址表明,巴斯克語和巴斯克人主要分布在西班牙。

長期以來,學者們一直沒有研究清楚巴斯克語。它的特殊結構使人猜測,它與某些美洲印第安語有著緊密聯繫。基恩在他編著的《人類的過去和現在》一書中,通過各種理由將巴斯克語與柏柏爾語建立聯繫,然後與含米特語建立聯繫,但其他語言學者對這種聯繫持懷疑態度。他們發現巴斯克語與高加索山脈中的某種古代遺留下來的語言更為相似,他們認為它是曾經廣泛分布的前含米特語群的倖存者,但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否則早就消亡了。前含米特語群的使用者是地中海種族中的淺黑髮白種人,曾經生活在西歐、南歐、西亞的大部分區域。他們認為,它能夠與印度的達羅毗荼語、經過東印度擴展到玻里尼西亞及更遠的具有日石文化的人的語言聯繫在一起。

在八千年前或者一萬年前,在雅利安語消失之前,西歐、南歐等地擴展的語言群已經消失了。接下來,我們說一下早已消失但可能存在過的三種語言:( 1)古克裡特語、呂底亞語等之類的語言(約翰斯頓爵士認為,這些語言可能屬於巴斯克-高加索-達羅毗荼語群);( 2)蘇美爾語;( 3)伊拉姆語。

此外,有一種猜測是,古蘇美爾語可能是早期巴斯克-高加索語和早期蒙古利亞語的中間環節。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與含米特語相比,巴斯克-高加索-達羅毗荼-蘇美爾-原始蒙古利亞是一個更古老、更遠祖的語言體系。在這裡,好像存在一個語言上的「環缺」,某種超過我們想像的遠祖語言的東西。它與雅利安語、閃米特語、含米特語的關係,如同舊石器晚期的原始蜥蜴與哺乳動物、鳥類、恐龍的關係。

相關焦點

  • 漢語是最原始的語言嗎?
    以杜鋼建、翟桂鋆為代表的這批學者,還發表過「人類文明發源於中國大西南地區,後來遠古華夏人西遷,開創了古希臘和古羅馬文明」等觀點。 人類歷史上出現過許許多多令今人感到啼笑皆非的研究成果——「英語起源於中國」,僅僅就這一結論而言,翟桂鋆等人的「學術成果」並不是新鮮的。在350年前,英國學者約翰•韋伯就曾經提出,中文是世界所有語言的原始語言。
  • 人類的語言--雅利安語
    那種類似於人類語言的東西可能從未出現過。關於舊石器人的語言,我們一無所知,甚至不清楚他們是否會說話。舊石器人對外形已經很敏銳,他們的繪畫能夠體現出這一點;有人認為,他們可能是用姿勢傳達想要表示的意思。最初,口語的發展確實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語法形式和抽象觀念在人類歷史上可能出現的更晚,或者是兩三千年前的事情。語言學者(研究語言的人)說,他們沒有發現人類所有的語言中存在共同特徵。
  • 人類的語言,究竟是神授還是人造?
    人類關於語言的來源不外乎兩種學說:一為神授說,如印度婆羅門教聖典《吠陀》記載,語言是天神賜予人類的一種特殊能力;中國苗族傳說是天神創造了人,並傳授了語言。
  • 英國學者約翰·韋伯:中文是世界所有語言的原始語言!
    【關鍵詞】英語 華夏 北鬥 蛇 圖騰 黃帝 杞人憂天 紀國 文化自信「如果上帝真教過人類以語言的話,應該是類似於中文那樣的東西。」——萊布尼茨萊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 350年前,英國學者約翰·韋伯指出,中文是世界所有語言的原始語言。
  • 人類的語言是如何誕生的?
    相對於喬姆斯基對語法和語言形式的關注,埃弗裡特更強調人類的文化是如何促進語言發展的。不同於在學院中皓首窮經的語言學家,埃弗裡特對美洲原始部落進行了近40年的實地考察,並發現語言不是我們這個物種的固有屬性。語言是100多萬年前直立人的發明,文化的發展促使他們需要這樣的工具進行交流。
  • 《孤島驚魂:原始殺戮》,育碧如何還原史前語言?
    Izila其實是育碧《孤島驚魂:原始殺戮》中登場的部落,而前文中提到的Izila人所說的語言——Wenja語,也出現在了遊戲中。令育碧倍感自豪的是,他們利用各種手段,花費了數十萬歐元,只是為了探討一個問題:在史前一萬年,原始人究竟用什麼方式溝通?儘管以外人的觀點看,其動機看起來是那麼的……幼稚。
  • 人類語言是「吃軟食」吃出來的?它改變了人類的語言能力
    人類的語言能力將我們與動物王國的其他生物區分開。
  • 如何讓機器人聽懂人類的語言,理解人類的語言表達|極客雲算
    看過科幻電影的人就知道,在幾乎所有科幻電影中的人工智慧,都是具備能聽懂人類語言能力,不僅如此,它們還可以使用人類語言和你流利的交流,還會講笑話,甚至使用雙關語。可想而知,在科技發達的今天,讓機器聽懂人類語言、讓機器理解我們說的話,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算是我們現在廣泛使用的語音轉換文字功能,準確率也只在95%左右徘徊,如碰到方言、生僻詞、專有名詞或者同音詞時,準確率更會迅速下降。讓機器人聽懂人類的語言,理解人類的語言表達真的那麼難嗎?
  • 語言是人類的發明,還是先天就有的?
    在類人猿的單調號叫與人類現存的 7000 種語言之間,究竟經歷了怎樣的演化過程? 作者對美洲原始部落進行了近 40 年的實地考察,在對亞馬孫雨林狩獵採集者進行田野研究時,他有了驚人的發現——語言不是我們這個物種的固有屬性。作者指出,語言是 100 多萬年前的人類祖先直立人的發明,文化的發展促使他們需要這種工具來互相交流。
  • 人類的語言是如何產生的?
    真正的語言是人類所獨有的,包括發明的文字,符號以及主觀賦予的意義,然後通過組合形成無數種表述。人類的語言可以用於思維,想像,可以講述有關過去和將來的事情,其它動物是做不到的。繼語音之後,人類又演化出了讀寫能力,可以用很多介質記錄當時所發生的事件。那麼人類的語言是在什麼條件產生的呢?人類語言又是在什麼時期出現的呢?
  • 從人類語言的差異與共性看命運共同體的構建
    在此背景下,人們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的中國方案有了更深刻理解,人類文明多樣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徵,也是人類進步的源泉。我們要促進和而不同、兼收並蓄的文明交流。  眾所周知,文明與文化的物質載體是語言,語言和文字標誌著文化和文明的誕生與發展,勾畫了人類共同命運的生動圖景。作為文明的紐帶與鑰匙,人類語言的差異是否能探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困惑?
  • 任何語言消亡都是人類損失 專訪中國語言學家潘悟雲
    為什麼這麼重視語言保護?  潘悟雲:人類自身的所有屬性中,最重要的就是語言。以前,我們說,人之所以區別於動物,是因為人會製造工具。  其實不然,猿類也會製造工具,而語言才是人類的特有屬性,也是一切文化的載體。動物只能依靠進化,能力主要來自基因遺傳;而人類除了進化,還可以依靠語言,所有創造通過語言世代相傳,於是形成文化。
  • 人類的語言是如何演化的?動物的叫聲能算語言嗎?
    這些字組成句子,句子匯成語言,語言用於溝通,也讓人類有別於其他動物。人類語言究竟是如何而來?動物界是否存在語言呢?動物也能夠交流,但所使用的不是我們所說的「人話」,也不是人類所定義的語言。舉例來說,前文提到的長尾黑顎猴遇到美洲豹會發出意為「上樹」的叫聲,而擁有語言的人類則能夠進一步說明對手是體型多大的美洲豹、從哪個方向來、應該怎麼辦等等,並通過語言將應對美洲豹的策略傳給後代,還能將與美洲豹搏鬥的故事講給後代,成為經驗和記憶。所以,從呼叫聲和肢體語到語言,能否幫助人類交流、傳遞、積累知識,是人類語言所獨有的功能。
  • 語言誕生的故事——人類最偉大發明
    在關於動物是否具有與人類相似認知能力的長期科學對話中,最棘手的問題之一是死循環假設:認知需要語言,人類的語言,因此動物不可能具備認知能力,因為它們缺乏語言。這無非是在研究之前就裁定只有人類具備認知能力罷了。這些想法被人類中心論的框架誤導了。這些觀點來源於 17 世紀勒內·笛卡兒的著作,他認為只有人類才會「我思故我在」。笛卡兒的觀點可以說是人類認知研究的倒退,因為他不支持心智進化的比較研究。
  • 谷歌發布萬億參數語言模型,語言模型何時超越人類語言能力?
    這一切都表明,語言模型領域正處於「快速升溫」的階段,未來如何,我們拭目以待。在短短幾年時間裡,深度學習算法經過了飛速的進化,已經具有了可以打敗世界最頂尖棋手的水平,並能以不低於人類識別的準確度來精確地識別人臉。 但事實證明,掌握獨特而複雜的人類語言,是人工智慧面臨的最艱巨挑戰之一。 這種現狀會被改變嗎?
  • 關於人類語言的10個問題,語言最早起源於什麼時期?
    關於人類語言的10個問題,語言最早起源與什麼時期?青蛙呱呱叫,小鳥啼囀鳴,萬物生靈發出各種不同的叫聲、吼聲和啼鳴聲,構成大自然最和諧美妙的聲音。但是只有我們人類是唯一擁有複雜語言的靈長類動物,這是為什麼呢?我們最早的語言是什麼?最早擁有語言的是什麼人?尼安德特人已經開始用語言交談了嗎?
  • 為什麼人類會說不同的語言?在未來,人會不會只說一種語言呢?
    隨著人們的活動範圍不斷擴大,原始人類群體的數量就不斷增加。漸漸地,就有了以血緣為特徵的大群體。所以,在一些部落中,他們形成了共同的通用語言,並且所有的人都有血緣關係。先輩們的祖先群體彼此離得太遠,以部落的形式結合在一起。部落社區是一種新的、更高級的社會組織形式。
  • 人類語言消亡簡史
    早在20年前,美國知名語言學家麥可·克勞斯教授在美國語言學會中說:如果有一天,地球上90%的人類語種滅絕了,那麼語言學就是歷史上惟一一門看著自己消失的學科。中國的瀕危語言情況也不容樂觀。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科幻電影《降臨》中,人類接觸到一種外星人,兩個文明間在嘗試溝通時,人類的語言學家們發現,這些外星人使用的語言並沒有先後順序,在書寫一句話時,每個字母的書寫都是同時進行的
  • 世界史:語言文字
    語言文字語言是人們相互間傳遞信息的符號體系,通過聲音符號與書寫符號加以表達。人類的語言大體經過單音節語、無文字符號的分節語、有符號的分節語三個階段。分節語的出現是人類體質與思維長期進化的產物。由於分節語的出現,個人積累的信息可以方便地提取出來轉化為群體的記憶,個人和群體的記憶可以通過口頭傳說世代相傳,不致因個人的消失或遺忘而湮沒無聞。原始經濟、社會、精神文化生活的連續性因此得到較為可靠的保障。
  • 漢語,人類最偉大的語言
    字母語言每年都會產生許多新詞彙,漢語則不然,新詞也許會加入,但鮮有新字出現。漢語可起到以不變應萬變之功效,字母語言則大不同,如英語,學習它很累人,且浪費各種資源。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文明進步,漢語的偉大力量更加顯現,發揮的作用更加突出。人類將迎來智慧型社會,拼的是知識、信息和精神思想。社會進步、國家發展,說到底是關乎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問題,它們的速度決定一個國家綜合發展的快與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