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溫防中暑光喝水不管用 要喝鹽水補充電解質
醫生解釋,中暑是指人在高溫高溼、空氣流通較差的地方出現神經功能障礙和周圍循環障礙。醫生提醒,除了防暑降溫,別忘了多喝點鹽水,補充體內流失的電解質。 中暑熱衰竭 體溫升高不明顯畏冷也不要蓋被子 一名70多歲的老人因生病已經臥床多年。近日持續高溫,老人房內缺少必要的防暑降溫設備。
-
重度中暑住進ICU 醫生提醒:高溫、高溼、不通風環境,更容易中暑
長安醫院連續接診兩名重度中暑患者前不久,在長安某磨具廠工作的何先生(化名),突發重度中暑,出現了畏寒、高熱、神志不清、嘔吐等症狀,高燒至41℃多,而且出現了全身抽搐嘔吐、大小便失禁,醫生初步診斷他得的是熱射病,有生命危險。「經檢查,何先生因中暑引發了多器官功能衰竭。」
-
高溫天連續運動突發四肢無力 大汗後應及時補充電解質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劉蓉通訊員李琪彬)近日廈門天氣持續高溫,但不少市民仍堅持戶外鍛鍊。黃先生就因在高溫天氣下劇烈運動導致電解質流失,突發四肢無力。
-
高溫來襲,中暑咋辦?
今年的夏天高溫7月交了白卷八月份卻沒有缺席,你準備好了嗎?這才是如假包換的三伏天~,氣溫較高,空氣溼度大,人體悶熱感較強,稍不注意,就會出現中暑,或誘發心腦血管疾病。今天,我們邀請急診科醫生,共同來了解一下中暑急救方面的相關知識。【專家介紹】劉慶寶安徽靜安中西醫結合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畢業於安徽醫科大學,擁有二十多年臨床工作經驗。
-
天太熱,年輕男子戶外工作中暑致橫紋肌溶解症
醫生通過仔細詢問,得知患者長時間在室外高溫環境下從事體力勞動,當天工作了兩個小時,大量出汗,但未及時補充水分及電解質,感覺不適時,沒有及時到陰涼地方休息,才導致如此嚴重後果。張先生病情危重,在經過急診科的補液、降溫、糾正電解質紊亂等處理後,患者意識恢復,生命體徵平穩。
-
高溫天氣跑步不能只補水 需維持體內電解質穩定
若重新跑步,則要逐步增加強度和跑量。3.中暑症狀:意識模糊、呼吸急促、頭暈、心率增加、迷失方向感、不理性行為、嘔吐、極度高溫(通常達40℃甚至更高)。處理方法:停止跑步、緊急求助、躲進陰涼處、脫去過多的衣物以及將身體浸入循環有力的涼水中(2℃ ~4℃)。一直冷卻直到體溫降至38.9℃。
-
高溫中暑 重在預防
本文轉自【人民政協報】;盛夏時節,高溫天氣不斷,不適應,不舒適感伴隨著我們,這樣的盛夏,一不小心,中暑了,你害怕嗎?那麼,什麼是中暑?怎樣預防中暑?中暑是由於高溫環境或烈日暴曬,引起人的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水及電解質丟失過多,從而導致代謝失常而發病。我們人的體溫是恆溫,但天氣不是,高溫環境下,產熱大於散熱,這種調節的失衡,就會導致中暑,中暑依照症狀可分為先兆中暑、輕度中暑、重度中暑。
-
【提醒】中暑就喝藿香正氣水?擦清涼油?千萬別犯這五個誤區!
指導專家: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模擬醫學中心王西富副主任醫師首先,我們要了解為什麼人會中暑水與電解質丟失過多體溫調節功能障礙汗腺衰竭說到底就是沒有及時補充水分,缺水!如果你是個空調工,在太陽高照的中午安裝了五臺空調,大汗淋漓,大量地出汗也沒有及時補充水和電解質,出現皮膚的乾燥、發燒,甚至精神狀態變差,那這就是中暑了。我們知道平常感冒發燒的時候吃一些退燒藥可以緩解症狀,但是對於中暑的病人來說,吃了藥物之後他也沒有什麼汗出,因為他本身就是汗腺衰竭,中暑之前已經脫水很嚴重了,再吃藥物對於中暑是沒有什麼幫助的。
-
中暑和熱射病,其實比你想像中嚴重,「中招」後,喝水也要謹慎
中暑是夏季常見的高溫疾病,但對於中暑的認知,尤其是對於熱射病,大多數人都還有所欠缺。熱射病與中暑有什麼不同?中暑後如何爭分奪秒正確急救?家庭醫生在線邀請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急診科主任蔣龍元教授,教大家正確對待中暑。
-
熱浪來襲,如何防治中暑?選對衣服也很重要!
中暑急救中暑(heat illness):是指高溫、高溼、通風不良條件下,機體水電解質丟失過量、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而出現相關臨床表現的疾病。臨床表現為大量出汗、口渴、頭暈、胸悶、乏力、發熱等,嚴重者可出現血壓下降、肌肉抽搐、昏迷等。
-
耐力訓練中,如何補充水分、電解質?這些知識點你了解過嗎?
今天小編分享幾個知識點,告訴你在耐力訓練中如何補充電解質和水分?解開你長期以來的疑惑!在耐力訓練中,大量出汗會對體內電解質平衡有一定的影響,經過研究證明,健身者是否會形成汗液、體內的電解質平衡是否會改變,都是由訓練的時間長短來決定的。那什麼叫電解質?
-
高溫預警,這些防中暑要點寶爸寶媽們一定要謹記
2.活動區域溫度過高孩子新陳代謝旺盛,在高溫環境下(特別是室外)玩耍嬉戲,加速體內水分的流失,使核心體溫快速升高,這種中暑病情發展速度相對較快。3. 水分補充不夠孩子對有時候玩上頭了還會忘記喝水,水分補充不足容易誘發中暑。
-
夏季鍛鍊出汗多 少穿棉質衣物及時補充電解質
夏季鍛鍊要注意及時補充電解質昨天是立夏,這意味著夏天就要開始,看看近期成都的氣溫逐漸向30℃看齊,這給喜愛運動尤其是室外運動鍛鍊的人們帶來了一些考驗。運動達人們建議,成都氣候較為溼熱,運動起來電解質流失比較快,在喝水時最好選擇能補充電解質的運動飲料,服裝選擇速乾麵料。關於跑步:少穿棉質衣物 每次至少半小時運動達人胡春煦:馬拉松專業二級運動員、鐵人三項教練胡春煦認為,成都現在建了不少公園和健身步道,可以為跑步者提供比較適宜的場所。
-
高溫來襲!預防中暑看過來:公眾高溫中暑預防與緊急處理指南
高溫引起的不適或疾病,按嚴重程度輕重可分為熱疹、曬傷、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高溫而導致的不適、疾病和死亡是可以預防的,但每年仍然有很多人死於高溫。因此,如何防止中暑,應當引起大家的重視。當人們的身體無法及時補償液體並適當地降溫時,高溫引起的不適或症狀就會出現。
-
高溫天寧波跑步達人跑出熱射病 這個時間段中暑機率高10倍
搶救室護士見狀,立即為其測量了體溫和血壓,發現陳師傅體溫倒不高,但血壓偏低。很快,血液生化檢查結果也出來了,他的血肌酐值高達227umol/L,正常值為59-104umol/L。 是中暑引起的急性腎衰!醫護人員迅速為陳師傅開通靜脈通路,並進行大量補液、補充電解質治療。約1小時後,陳師傅的不適症狀明顯好轉,但由於存在急性腎損傷,隨後轉入急診內科病房進一步觀察、治療。
-
高溫中暑也可引發橫紋肌溶解
長沙市中心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丁寧解釋,人在劇烈運動時,如果準備不充分,一下運動過量、強度過大,加上出汗較多、體液丟失,又沒有及時補充水分等,肌肉容易缺血缺氧,甚至細胞的完整性受到破壞。這時血液中的微環境發生變化,短時間內,大量增加的肌紅蛋白經腎小球濾過至腎小管,引起腎小管堵塞。如果治療不及時,則迅速發展成急性腎功能衰竭,嚴重時可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
夏季中暑了怎麼辦?除了「多喝水」還得「會喝水」
夏日高溫來襲,中暑現象經常發生。如果身邊有人發生了中暑,應該如何做?中暑之後要「多喝水」不是套路!但是還得要「會喝水」。中暑的症狀先兆中暑症狀:高溫環境下,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
-
出汗後及時補充電解質
湛江的夏季格外炎熱,古語有云「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可見三伏天是一年中比較難受的季節,按照24節氣的順序,三伏天是在小暑和處暑之中,氣候上來說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首先,我們要明白,三伏天,天氣溫度高,人體出現出汗的情況,其實是人體的一種自身體溫調節,現代醫學認為汗液中含有體內的一些代謝產物,包括氯化鈉鹽、鉀、鎂、鈣、乳酸、尿素氮等有機和無機成分。
-
7月首個高溫日 杭州有人重症中暑 出現急性腎功能損傷
隨後,陳醫生馬上安排了血常規、腎功能、心肌酶、電解質等急診常規檢查。 檢查過程中,陳醫生了解到,王先生是附近工地的打樁工,這段時間每天戶外工作8小時,勞動量比較大,出汗多,但喝水不是很及時。「一般缺氧、休克、長期抽搐的病人,乳酸值會偏高;另外患者肌酐飆升到280umol/L,尿量減少,出現了急性腎功能損傷;而磷酸激酶激增,則代表肌肉有被溶解和破壞。」 綜合病史和檢查結果,陳醫生考慮王先生為熱痙攣,和熱衰竭、熱射病一樣,屬於重症中暑的一種,如不及時救治,會危及生命。
-
高溫暴汗卻越喝越渴?你的水缺了電解質!
近期的天氣開啟了燒烤模式,出門5分鐘,暴汗2小時,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被熱得不要不要的……全靠空調給我冷風吹和不斷喝水續命。但是有的小夥伴卻說:咋感覺這水越喝越渴,喝得多也不解渴,身體還有虛脫的感覺。這是因為,你喝的水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