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股份重金收購進軍第三方支付領域 老商場如何應對新挑戰

2020-12-16 金融界

來源:投資者網

作者:王柱力

作為老牌零售企業,北京翠微大廈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翠微股份",603123.SH)面臨艱難轉型。公司欲培養起自己的支付渠道,把握支付入口,在自身的平臺上形成交易閉環,故斥巨資收購海科融通,拿到其寶貴的第三方支付牌照。但對於翠微股份來說,或許在網購浪潮下儘快拓展線上業務才是當務之急。當前,公司線下門店難以提供"體驗式消費",前三季度業績跑輸同行。經實地走訪發現,商場客流量明顯不足,購物卡銷售量下滑。但公司推進直播帶貨業務,也能看出其不斷向網絡靠攏的努力。

增發股份13億元 進軍第三方支付

12月11日,翠微股份發布了新增股份上市公告書,本次增發股份總金額約13億元,該筆資金將用於購買海科融通約98%的股權。其中股份支付比例為70%,現金支付比例為30%。發行對象不超過35名,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0%。

翠微股份表示,本次資產重組可以促成公司業務轉型,新增第三方支付服務。公司的主營業務是線下商超,翠微百貨商場是公司旗下家喻戶曉的品牌。自1997年創立以來,翠微百貨深耕北京本地市場,在消費者當中創下良好口碑,如今翠微百貨已經有牡丹園店、大成路店等7家門店。

近年來隨著線上購物活動日漸增多,包括翠微百貨在內的線下實體店均遭受不小衝擊,作為老牌商場,公司向線上轉型的步調頗為遲緩。另外,眾多商場的裝潢陳設也在推陳出新,追求"體驗型消費",給消費者新潮、時尚的感覺。而翠微百貨在此方面亦無明顯改進,網上不少消費者表示,翠微百貨給人稍顯老舊之感。

本次公司收購海科融通,雖新增第三方支付服務,但其主要目的還是培養自身的支付渠道,對線上購物,以及時尚化轉型似乎並無直接幫助。對於商家來說,令顧客支付活動更便捷有很多方法,最常見的是商家開通微信或支付寶帳戶,讓消費者掃碼付款,另外銀行也能承接該項業務。易寶支付副總裁廖睿談到:"如果只是從事單一業務,完成收款,使用現有的第三方支付和銀行都可以滿足,而且手續費也不貴。"

但是對翠微百貨這樣的大型商超來說,如果不能獨立發展出自身的第三方支付系統,則難以形成資金流沉澱,無法開展與金融相關業務,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交易成本。這或許是公司不惜重金斥資收購海科融通的原因。

與其他公司相比,13億元的數額顯得略為龐大,今年9月份,知名在線票務平臺攜程進軍第三方支付領域,買下"東方寶"100%的股權,價格約4.2億元;10月底,易建科技擬出資10.6億元收購智融信達100%股權,意在其控股第三方支付子公司"國付寶";拼多多在2017至2019年間購買了騰訊支付處理服務,價格約為5.2億元。翠微股份對此在公告中做出解釋,"海科融通作為國內較早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公司,長期深耕第三方支付服務領域,綜合服務能力突出、項目經驗豐富、牌照資質齊備。"

被翠微股份真正看中的或許還是"第三方支付牌照"這一點。中國人民銀行自2011年5月頒發了第一批"支付業務許可證",共27張,截至今年共頒發了9批,共計271張,央行已經明確表態,原則上不再核發新牌照,已經取得牌照者亦非高枕無憂,截至目前,有36家支付牌照被央行註銷。支付牌照進入存量競爭階段,價格也會屢創新高。翠微股份對購入支付牌照持樂觀態度,表示此舉會"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抗風險能力以及後續發展潛力"。

前三季度業績欠佳 新增業務效果難期

不容忽視的是,搶佔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業,大多主營業務發展良好,交易十分活躍。拼多多這樣的網購平臺自不待言,字節跳動等主營短視頻的平臺,因會員充值能創造大量營收,也需要購入牌照與主業協同。但是,翠微股份的百貨零售業績並不亮眼,支付牌照能為其帶來多少收益尚不明朗。

2016年以來,翠微股份營收逐年下滑,2016年至2019年分別下滑6.62%、5.57%、1.43%、1.42%,但營收規模尚能一直保持在50億元左右。而今年前三季度下滑尤為嚴重,同比下滑77.82%,營收為8.08億元。公司淨利潤在2017至2019年增長逐年放緩,分別增長28.83%、20.91%、0.89%,淨利潤規模約在1.44億元至1.76億元,而今年前三季度淨利潤虧損約3264萬元,同比下滑124.59%。

對於營收和淨利潤雙降的情況,公司在三季報中提到"主要受疫情影響銷售收入下降,同時對供應商實行減租政策"。另外公司實行新的收入準則,也令財報上營收數額減少,公司自今年1月1日起執行新收入準則,聯營模式按淨額法確認收入。簡單來說,翠微百貨在大多數情況下,只為入駐商家提供經營場地,不控制商家所持有的商品,所以只能按照預期能收到的佣金和手續費計算收入。剔除會計準則變化,公司營收仍是下降43.88%,明顯高於前幾年下降幅度。

今年以來,整個零售行業都或多或少受到疫情的影響,但是仍有一些零售企業在疫情重壓下實現盈利,王府井前三季度營收達56.32億元,淨利潤為2.12億元;天虹股份前三季度營收達88.15億元,淨利潤實現1.27億元;南京新百營收達40.08億元,淨利潤為6.08億元,與諸多同行相比,翠微股份經營情況相形見絀。

在其他商超紛紛加碼線上業務,轉型新零售業態的同時,線上業務的缺乏讓翠微股份錯失新業態帶來的重要創收渠道,。今年8月,永輝超市回購永輝雲創;同月,拼多多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每日優鮮于12月9日完成20億元規模融資。翠微股份目前自營的線上APP主要是"翠微e生活",蘋果商店顯示,該款應用開發者為北京長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評分僅2.9,評分數量僅8個。受其他線上平臺擠壓下,公司的轉型之路或許會更加困難。《投資者網》就此事詢問公司,未獲相關回復。

客流量不足 售卡量下降

翠微百貨作為老牌商場,能否保持住線下實體店經營的優勢,也關乎著未來公司的發展前景。

《投資者網》多次走訪位於牡丹園店的翠微百貨商場,發現商場的布局裝潢並未有明顯的創新和改良,呈現出的樣貌與幾年前大同小異。商場共為四層,第四層為辦公區域,經營活動主要在下面三層,其中一層的一部分為公司自營的翠微超市。12月9日,經歷一上午的觀察發現,商場最活躍的時間段大概從9點開始,商場主體雖10點開門,但一層超市9點鐘就開門,有許多老年顧客進入超市購物。這些顧客活動範圍主要集中在超市,在商場主體部分營業後,進入其中購物者寥寥。

時至中午,商場周圍客流量明顯增多,但大多數人主要是為了來吃午飯,商場內客流量亦有增加但仍顯空曠。詢問餐館後得知,附近餐館用地概為牡丹集團所有,"千粉百面""111號打邊爐""廣州順德菜館"等顧客雖多,或難以給翠微百貨帶來直接效益。商場內雖有"呷哺呷哺"等餐館,但就餐者明顯少於附近餐館。晚間商場客流量明顯增多,但與王府井、崇文門等繁華地段商場相比仍顯不足。

翠微百貨購物卡的銷量也明顯下降,工作人員向《投資者網》表示,開具發票的規章制度更嚴格,是購物卡銷量下降原因之一。2018年之前,商場會開具很多手撕發票,開票內容名目繁多,管理並不嚴格,從而衍生出"雙重發票"和黃牛倒賣等問題。隨著國家政策進一步落實,目前商場開具的機打發票明確標註"預付卡銷售字樣",限制了某些企業和個人從中套利活動。目前商場只對自行發售的"翠微股份信卡"負責,該卡有500元、1000元等不同價格,但並不會打折售賣,卡內金額多少錢就賣多少錢。信卡的賣點在於方便一些老年人購物,減少了現金的攜帶量。

在四層辦公區域,可以看到商場專門開闢的直播間,屋內有進行試衣和攝影的工作人員,柔光燈、反光板等用具齊備,或可反映出,在直播帶貨的浪潮下,公司也積極嘗試向線上銷售靠攏,嘗試多種渠道經營。

今年以來,公司股價起伏較大,1月份約為7元/股,此後震蕩上漲至3月末超9元/股,隨後下跌並再次上漲至8月初超12元/股,12月11日,翠微股份報收8.25元/股。光大證券認為,翠微股份自有物業佔比較高,具有一定安全邊際,具備一定抗風險能力和成本優勢,預計2020年至2022年公司每股盈利分別為0.18元、0.27元、0.32元,維持"增持評級"。

相關焦點

  • 翠微股份(603123.SH)重金收購海科融通 進軍第三方支付領域
    2020-12-14 09:23:42 來源:投資者網 作為老牌零售企業,北京翠微大廈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翠微股份",603123.SH)面臨艱難轉型。公司欲培養起自己的支付渠道,把握支付入口,在自身的平臺上形成交易閉環,故斥巨資收購海科融通,拿到其寶貴的第三方支付牌照。
  • 翠微股份劍指第三方支付 海科融通涉訟94起已兩次折戟併購
    為了擺脫困境,翠微股份將嘗試轉型的目標,鎖定於收購北京海科融通支付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科融通)的100%股權。如果收購交易完成,翠微股份主營業務將新增第三方支付服務。《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翠微股份11月21日晚間披露的公告顯示,此次擬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收購的標的公司海科融通是國內較早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公司,此前,該公司有過兩次被其他上市公司擬收購的經歷,但兩次均以失敗告終。
  • 翠微股份曲線拿到支付牌照 海科融通身價縮水近10億
    海科融通正式成為A股市場上除了拉卡拉之外的又一家正宗的第三方支付公司。   用了19億元,翠微股份買下海科融通98.6884%的股權。這意味著,翠微股份將曲線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並新增第三方支付業務中的銀行卡收單業務。
  • 收入七連滑 翠微股份擬轉型 收購標的海科融通競爭力不足
    4月29日,翠微股份發布了2019年年報,其營業收入再次下滑,這亦是翠微股份營收連續下降的第7個年頭。對此,翠微股份在年報表示,報告期內,公司加快推動商業與科技融合發展的戰略轉型,籌劃向「商業第三方支付」轉型發展。
  • 翠微股份擬收購海科融通 轉身小「拉卡拉」
    中國網財經4月3日訊(記者裡豫 鄧玉蕊)3月31日晚,翠微股份發公告稱,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第三方支付公司海科融通98%的股權。如交易最終獲批,A股市場上將繼拉卡拉之後,再添一家正宗的第三方支付公司。
  • 海科融通三尋金主謀「上市」 新買家翠微股份再遭問詢
    原標題:海科融通三尋金主謀「上市」 新買家翠微股份再遭問詢   在接連兩次通過上市公司收購失敗後,海科融通又一次發起了向資本市場進軍的努力。
  • 海科融通三尋金主謀「上市」新買家翠微股份再遭問詢
    在接連兩次通過上市公司收購失敗後,海科融通又一次發起了向資本市場進軍的努力。  翠微股份(603123.SH)11月21日晚間公告,公司擬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海澱科技等107名股東所持的海科融通100%股權,交易完成後,公司主要業務將新增第三方支付服務。根據翠微股份公告內容,此次收購交易完成後,翠微股份將獲得海科融通的控制權。
  • 翠微股份收購方案遭上交所問詢 海科融通三次「出嫁」又懸
    原標題:翠微股份收購方案遭上交所問詢 海科融通三次「出嫁」又懸   第三方支付公司北京海科融通支付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科融通)此前曾兩次謀求被上市公司收購不成
  • 海科融通三度闖關資本市場 翠微股份欲開門「迎娶」
    屢屢試圖登陸資本市場的北京海科融通支付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科融通)又要捲土重來了。在此之前,融鈺集團(002622)的前身永大集團和新力金融(600318)都曾先後試圖收購海科融通,不過兩次收購均未修成正果。
  • 海科融通賣身翠微股份在即,估值已較3年前跌去近二成
    來源:網際網路金融電訊日前,翠微股份(603123.SH)發布一系列公告,對其收購海科融通事項進行了更進一步的說明報告。3月30日晚間,翠微股份發布《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報告書(草案)》,調整了收購北京海科融通支付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科融通」)98.69%股權的交易方案,補充了海科融通與翠微股份的多項財務數據。
  • 翠微股份收購海科融通計劃獲北京市國資委批覆
    4月15日,翠微股份發布重大資產重組進展公告,宣布其收購海科融通的計劃已獲得北京市國資委批覆。公告中稱,翠微股份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海科融通98.6884%的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4月14日,翠微股份收到北京市國資委《關於同意北京翠微大廈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的批覆》,原則同意翠微股份此次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方案。根據此次交易方案,海科融通將其所持中技小貸30%股權轉讓給翠微集團(翠微股份母公司)。2020年4月7日,中技小貸取得北京市金融局《關於北京中技科融小額貸款有限公司變更事項的批覆》。
  • 華為或將進軍第三方支付市場,支付寶和微信支付該何去何從?
    第三方支付目前已經成為了消費者最主要的支付方式之一,據益普索Ipsoso2018Q4第三方行動支付用戶研究報告顯示,財付通(包含微信支付和QQ支付)的用戶滲透率為86.4%,支付寶的滲透率為70.9%,其中有64.0%的人兩者均有使用。
  • 臺灣Pay公布三個發展階段,要進軍第三方支付
    財金公司將推動臺灣Pay進軍第三方支付。臺灣Pay不僅以統一版規格的QR Code重新換裝上陣,財金公司更對此提出了三階段擴張計畫,其中,第三階段將把版塊延伸到第三方支付,這也將成為明年財金公司推展臺灣Pay的重點規劃。
  • 第三方支付牌照交易趨向買方市場 盒子信息被指「跳單」違約
    第三方支付「護城河」已築艾瑞諮詢發布的報告,2017年,中國第三方行動支付市場依然保持市場份額比較集中的情況。第一梯隊的支付寶、財付通佔據了約94%的市場份額。第二梯隊的支付企業在各自的細分領域發力。上述報告指出,國內第三方支付行業尤其是在C端領域的格局已經相對比較固定,可以說這一領域的護城河已築成,其他機構想要尋求突破的難度很大。另一方面,近年來第三方支付也迎來了監管的不斷加碼,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央行就第三方支付行業開出的罰單已逾80張,值得注意的是,罰單金額在2000萬元以上的就已達到6張。
  • 翠微股份: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北京翠微大廈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中信建投」「獨立財務顧問」)受北京翠微大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翠微股份」「上市公司」或「公司」)委託,擔任本次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之獨立財務顧問,對本獨立財務顧問核查意見特作如下聲明:本獨立財務顧問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26號——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
  • PayPal全資控股這家第三方支付,要衝擊微信支付寶?外來和尚...
    來源:券商中國首家外資全資控股第三方支付機構正式誕生!近日,國內第三方支付機構國付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國付寶」)工商信息發生變更,原本持股30%的國富通信息技術發展有限公司退出,美銀寶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下稱 「美銀寶」)補位。繼受讓國付寶70%股權後,PayPal入華進程再一步向前。
  • 第三方支付大變革 卡友支付發布融合支付平臺
    第三方支付正在經歷一場大變革。4月11日,卡友支付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證實,為積極應對央行對第三方支付的監管新規,卡友支付啟動了全新的融合支付平臺。
  • PayPal全資控股這家第三方支付 要衝擊微信支付寶?外來和尚念啥經?
    PayPal全資控股這家第三方支付 要衝擊微信支付寶?外來和尚念啥經? 摘要 【PayPal全資控股這家第三方支付 要衝擊微信支付寶?外來和尚念啥經?】繼受讓國付寶70%股權後,PayPal入華進程再一步向前。
  • 萬馬股份進軍航天軍工領域?
    傳聞,萬馬股份(002276,股吧)已有產品用於航天軍工領域,公司也是航天軍工概念股了嗎?  有意進軍航天軍工領域?  萬馬股份:還未有新型產品用於上述領域  據傳,萬馬股份(002276)下屬子公司研發出一種新型高分子材料可用於航天軍工。
  • 第三方支付分化加劇:頭部機構擬上市 巨頭加緊攬入牌照
    有些中小支付公司今年「賣身」於巨頭平臺,如今年以來拼多多、字節跳動、攜程已經攬入支付牌照並應用到自己的業務場景之中,計劃上市的快手也正意圖收購一張支付牌照。 同時,銀聯商務作為國內收單領域的頭部機構計劃登陸資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