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訊(記者 信賀寧)為進一步加強政府外債項目管理,完善項目管理體制機制,提高政府外債資金使用效益,河北省發展改革委、河北省財政廳聯合印發的《河北省政府外債項目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於7月1日印發實施。辦法提出,政府外債項目選擇應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符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體現公共財政職能。主要用於公益性和公共基礎設施,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
遵循統一分類管理、責權明晰、分工合作、講求績效、風險可控的原則,辦法對項目管理機構與職責、徵集與申報、準備與談判、實施與管理、績效評價、監督檢查與處理等方面進行了明確規定。
滹沱河景觀。 記者 劉瀟 攝
辦法明確,省發展改革委是政府外債的投資項目主管部門,負責政府外債項目規劃、審批和立項、可研報告、初步設計、中期調整方案的審批;省財政廳及省級以下財政部門為政府外債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本地區貸款、贈款的管理工作;省政府外債項目管理服務中心負責對全省政府外債項目實施督導協調;各地需及時按要求設立項目辦公室。
對擬借用貸款的項目申報單位來說,應根據項目徵集要求,編制項目申報文件,且申報文件需達到項目建議書深度,確定項目建設的必要性、擬建地點、建設目標、建設規模、建設內容、投資估算、資金籌措方案,並對項目經濟和社會效益進行初步分析。項目列入國家備選規劃後,各相關行業部門、項目辦公室和項目實施單位,應按照貸款項目準備程序和要求,開展項目準備工作,其中,對於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貸款,項目實施單位應以財政部門可接受的方式向同級財政部門提供反擔保。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項目實施單位負責開展項目年度計劃、項目採購、財務管理、建立完善的檔案管理制度等工作,並在項目完工後,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全面總結和評價,提交項目完工報告。
對於完工項目,省財政廳將對項目的相關性、效率、效果和可持續性四個方面進行全面評價並確定項目的綜合績效等級;對於在建項目,重點評價項目的相關性、效率和效果。省財政廳應及時歸納、分析、總結績效評價結果,提出改善項目管理的意見或建議。對資金使用規範、評價結果為高度成功的市縣,在申請新項目時優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