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放派詞人心中的避世田園之景是怎樣的?辛棄疾的這首詩為你解答

2020-12-25 趣讀文化

從古至今,官場仕途多是混雜之地,許許多多心懷天下的官員們都在這條路上歷經了千辛萬苦,最終也是鮮有人能施展抱負。他們或是半途失意,或是被奸佞小人所讒害,或是不願與汙濁之氣同流合汙,最終大部分人都無奈選擇了退隱,於是田園山水變成了廣大文人俠客們的獨鍾之地。在這裡,完全不用憂心世俗的禁錮,他們醉情山水,飲酒耕地,共話桑麻,頗有一番閒情愜意,也正是如此,古往今來才有了無數清新雅致的田園詩作。

說起這派詩詞,人們都不陌生。自魏晉起,便有五柳先生的「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之言;唐代王維的「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也是頗具靈動之氣;孟浩然的「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更是被譽為田園詩的典範,這些詩詞家多為山水田園派的代表人物,他們的平淡自然之風歷來也是被各朝各代評論家所讚賞。

然而除了這些田園詩人外,很多豪放派詞人也曾寄情山水,有著一系列的清新淡雅之作,辛棄疾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我們所常見的資料中常稱其為豪放派詞人,這一點毋庸置疑,在其漫長的一生中,他可所謂命途多舛、壯志難酬,因而詩詞多飽含著愛國激情,也以沉雄豪放之風被人們所熟知。然而在其政治生涯後期,他屢屢失意,未受重用,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失去了精神寄託,於是進而轉向田園山水,也因此有了一些農家田園之詞作。

而今天我們所要了解的這篇《清平樂·村居》不僅是辛棄疾的田園之作,甚至可以堪稱山水田園詩史上的一篇傑出的典範之作。其文如下: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短短數句,把一個五口之家的平凡生活表現的生動傳神:一間小小的茅屋,屋前一條清澈的溪流,小溪旁長滿了碧綠的青草,在這樣祥和的環境下人們用溫柔綿細的吳地方言交流著,白髮垂髫的兩個老人家一邊喝著酒,一遍默默注視著自己的孩子們勞作、遊戲,這是多麼的美好啊?寥寥幾筆,頓時描繪出一幅有聲有色的鄉村生活圖景,散發著濃厚的淳樸民風,叫人心緒平靜,不絕已是神思飛揚,只想進入那畫卷中享受片刻的閒適與安寧。

我們再細讀其詞,上闕寫景,語句間皆是平淡,卻純粹簡單,不加修飾地勾勒出一對年老的夫妻愜意舒適的生活,把那鄉間的情趣刻畫的惟妙惟肖,一條溪流,一壺濁酒,幾句閒聊,兩個心愛之人相依相守,是多人夢寐以求的生活啊……再看下闕,細緻的描寫了家中不同年齡階段的三個孩子,大兒子負責除草勞作,是家裡主要的勞動力;二兒子年紀尚小,便做著編織雞籠的活計;至於小兒子嘛,尚不懂事,便任由其臥在溪邊剝著蓮蓬嬉戲玩鬧好了。這些看似都是無意之舉,實則溫馨至極,該勞作的勞作,該幹活的幹活,調皮的孩子也任其頑劣,把稚嫩孩童的活潑與天真發揮到了極致,這一家可所謂是各有所職,其樂融融。

可以說,辛棄疾將最平凡的生活表現得栩栩如生,而這種極度的真實讓人清新悅目,羨慕至極。

其實不只是在古代,就算是當今社會,這種清新之景,這種質樸之人,這生機勃勃的春色,這寧靜安逸的生活,也著實是令人嚮往的,也只有在這避世桃源般的鄉村田野間,在一篇篇樸素雅靜的詩詞篇幅裡,我們疲倦的身心才能得以休憩,才能去找尋那片刻的安寧。

相關焦點

  • 豪放派10大詞人,誰是你心中的男神?
    豪放詞特點大體是創作視野較為廣闊,氣象恢弘雄放,喜用詩文的手法、句法寫詞,語詞宏博,用事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時失之平直,甚至涉於狂怪叫囂。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10位豪放派詞人,一起感受一下他們的作品吧!
  • 豪放派10大詞人,誰是你心中的最愛?
    豪放詞特點大體是創作視野較為廣闊,氣象恢弘雄放,喜用詩文的手法、句法寫詞,語詞宏博,用事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時失之平直,甚至涉於狂怪叫囂。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10位豪放派詞人,一起感受一下他們的作品吧!
  • 豪放派十大詞人,誰是你心中男神?
    詞中之龍:辛棄疾【名句】: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號稼軒,中國南宋豪放派詞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
  • 豪放派十大詞人,誰是你心中男神
    詞中之龍:辛棄疾名句: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號稼軒,中國南宋豪放派詞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
  • 【走近詩人】豪放派愛國詞人——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濟南人,南宋將領,豪放派詞人。辛棄疾一生屢遭挫折,備受排擠,壯志難酬,但他的愛國信念始終沒有動搖。他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於詞作之中。他的詞作多豪放,抒寫了強烈的愛國熱情,傾訴了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
  • 辛棄疾官場失意,於中秋之夜作一詞,抒發心中鬱悶,令人感同身受
    詩人們更是十分擅長用月亮、繁華、美酒等意象來表達自己的思鄉之情。因為在他們心裡,八月十五的月亮代表著團圓,花朵象徵美好的事物,美酒承載著的是他們對家人的思念。於是乎,在這些詩人的妙筆之下,我們得以讀到到數不盡的經典詩篇與那個時代特有的中秋之景。
  • 宋朝給了詞的生長環境,蘇軾創立豪放派,辛棄疾讓豪放得到升華
    01北宋詞人,以詩為詞,創作摸索階段豪放派,它指的是一種藏在文學裡的態度,詩也好,詞也好,文風不喪,給人整體的感覺是氣勢磅礴,縱使生活虐我千百遍,我仍一腔熱血越挫越勇的那種積極向上的態度,這便是豪放派的特點。
  • 同為豪放派詞人,但悲壯雄大辛棄疾更勝蘇軾,這首詞中可見分曉
    南宋著名愛國詞人辛棄疾,課本選錄了他不少作品,都曾要求理解並背誦的,其中有一首《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令我印象尤為深刻: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 辛棄疾這首詞,把鄉村生活描繪得如詩如畫,不禁讓人心馳神往
    文:百家原創首發,禁止抄襲提起辛棄疾這位南宋詞人,我們總是會對他有惋惜感慨。辛棄疾與蘇軾一派,作為南宋的一位豪放派詞人,在詞上都有著很深的藝術造詣。說他與蘇軾有什麼不同,那便是辛棄疾不止是一位詞人,還是一位戰士。
  • 語文小知識:蘇軾、李清照和辛棄疾中哪個不屬於豪放派詞人?
    新東方在線小學語文小師每天為大家整理小學語文每日一問,幫助孩子積累知識答案:C解析:豪放派豪放派的詞人創作視野較為廣闊,氣象恢弘雄放,多描寫壯闊的景象,抒發熱烈的情感;代表人物有蘇軾、辛棄疾等人婉約派的詞人創作的特點主要是內容側重兒女風情,結構深細縝密,音律婉轉和諧,語言圓潤清麗,有一種柔婉之美;代表人物有李清照、柳永等人。
  • 辛棄疾 偉大的生態詞人
    他的詞,為何滿紙山川之美,草木之秀,令人心動神馳?  辛棄疾與自然的相處之道及其生態觀  ◆ 辛棄疾忘情的勞作,讓帶湖一域遍是松竹,在這為山水增綠的過程中,他也逐漸擺脫了受侮罷官的鬱悶,尋得了新的快樂。  ◆ 辛棄疾特愛梅花的「孤標」,盛讚梅花繼菊花之後,鬥霜傲雪,為天地增色,高揚起清峻之氣,凜然之概。
  • 《詩經》裡這首小詩,為何暗合了千年之後宋代詞人辛棄疾的心願
    本期話題《青玉案·元夕》是宋代詞人辛棄疾最有名的作品之一,在這首小詞中,辛棄疾所描寫的那個驚喜的愛情故事很可能暗含著某種深刻的寓意,而這種寓意又與《詩經》裡邊兒一首名為《摽有梅》的小詩有關。究竟辛棄疾的寓意是什麼,它又是怎麼和《詩經》扯上關係的呢?
  • 《詩經》裡的這首小詩,為何暗合了千年之後宋代詞人辛棄疾的心願
    本期話題 《青玉案·元夕》是宋代詞人辛棄疾最有名的作品之一,在這首小詞中,辛棄疾所描寫的那個驚喜的愛情故事很可能暗含著某種深刻的寓意,而這種寓意又與
  • 辛棄疾的這首詞,曾被誤解為「情詩」,居然有大哲理,令人驚嘆
    而它的作者就是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辛棄疾,在中國詩詞界地位極高,不僅與豪放派詞人蘇軾合稱「蘇辛」,也與婉約派詞人李清照合稱「濟南二安」。另外,辛棄疾還是一位非優秀的將領,可謂能文能武,因此世稱「詞中之龍」。
  • 古代文學——辛棄疾和辛派詞人
    辛棄疾和辛派詞人「中興」詞人群:一、12c下半葉,以辛棄疾、陸遊、張孝祥、陳亮、劉過、姜夔等為代表。三、辛派詞人:(一)以辛棄疾、陸遊、張孝祥、陳亮、劉過等為代表。(二)將詞體表現功能發揮到最大限度:不僅可抒情言志,而且可議論說理。
  • 辛棄疾這首《靜夜思》,融入25味中藥材,確實厲害!
    在不同的領域中,這些才子創作了不同的作品,南宋時期的豪放派詞人辛棄疾是最為典型的才子。提到辛棄疾,我們先來看一下辛棄疾在南宋詞壇的高度,辛棄疾的《破陣子》《清平樂》《滿江紅》等膾炙人口的作品在後世中被奉為經典,都知他有才,但他究竟有多有才?看完他的《靜夜思》你就知道此人的與眾不同、才華的獨領風騷。辛棄疾前半生徵戰沙場、後半生屢次失意,辛棄疾是否彷徨過?
  •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豪放派的溫柔,上頭
    如果不說作者是誰,你能想像到這是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寫的嗎?有著豪邁之氣的詞人竟寫得如此「婉約」,也讓我們看到他溫柔的一面。這是他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應該是他被貶之後,退隱山林時寫的一首詞。這首詞記錄了他在夏夜散步時的情境,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都是極其平常的景物,經過他的妙手描述,竟如畫般浮現在眼前。讓我想到兒時,和大人們在樹下乘涼,聽老人們說古。
  • 特別的詞人與特別的詞:品讀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
    詞境賞析從古到今,歌詠元宵節的文學作品有很多,這首《青玉案》是後世傳唱度最高的作品之一。辛棄疾究竟用了什麼樣的創作手法,讓人們對這首詞如此青睞呢?煙花易逝,很快就變成點點焰火,詞人由此聯想到繁星,落下時就像密集的雨點一樣。詞人用「東風」串起煙花燃放的過程,一「放」一「吹」,極富動感和生命力。節日裡的煙花氣勢盛大,景觀壯美,綻放的花有千樹之多,落下的星似大雨之密。一開場,這首詞就塑造了繁華熱鬧的氣勢,也體現出豪放派詞人的胸襟。
  • 辛棄疾的這首《破陣子》描寫的是什麼內容,詞中的關鍵字是什麼?
    辛棄疾是豪放派的代表詞人,同時他也是一個有著強烈愛國思想的英雄人物。辛棄疾生活在北宋向南宋過渡的特殊歷史時期,他的童年是在家鄉歷城度過的,那時候他的家鄉已經成為金國統治的地方。二十一歲辛棄疾便參加了耿京的義軍,他膽識過人,立下了許多戰功。南渡之後,辛棄疾歸順南宋朝廷,他積極主張恢復大業。
  • 辛棄疾寫的很平淡的一首詞,雖感情歡快,卻講出生活流離之樂!
    辛棄疾寫的很平淡的一首詞,雖感情歡快,卻講出生活流離之樂!文|何處落塵埃宋朝最熟悉的兩大詞人蘇軾和辛棄疾,二人的名氣都很大,在詩海長河中他們都有很多名篇只是個人的經歷不一樣,所以詞的風格略有不同,一個是豪放派的鼻祖,一個是處於婉約和豪放交界處。不過相比蘇軾的詞風,我還是比較喜歡辛棄疾的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