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娃來到「秩序敏感期」:我把娃拉的便便衝走了,他哭鬧了2小時

2020-08-27 錦鯉媽咪


秩序敏感期是所有娃都會經歷的階段,家長如果能引導得當,將非常有助於他的成長。

執筆:張大貓

編輯: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昨天群裡聊天的時候,有個新手寶媽說了這個麼個事,結果引發了大家的熱議。

她家孩子4歲了,最近「強迫症」越來越嚴重了。

  • 玩具必須按順序排一排;
  • 出門時必須他先出去,不然就回屋重走;
  • 聽到敲門聲也必須他去開門,不然就會哭鬧甚至發脾氣。

寶媽說之前也有類似的情況,但沒這麼嚴重,現在連大人的行為都要限制了,一旦做的不合他心意,孩子就會嚎啕大哭。

對此,群裡的寶媽紛紛表示,自己的娃都出現過類似的情況,有的家長還以為「因為孩子是處女座」才會這麼矯情的,如今看來並不是。

最有趣的是皮蛋媽媽,「可別提了,我家皮蛋前幾天因為他上完廁所被我衝了,不是自己衝的,跟我的哭鬧了兩個小時。」

大家在鬨笑的同時也都紛紛表示,「這種感覺太理解了。」

那有沒有人想過,為啥孩子會這麼「矯情」呢?其實,這孩子的成長發育的必經階段,被稱為「秩序敏感期」。

咱們接下來就好好說說啥是「秩序敏感期」。

「兒童秩序敏感期」是咋回事?孩子會有哪些表現?

「兒童秩序敏感期」幾乎貫穿娃的整個童年,不同年齡段也會有不同的表現。

1)1~3歲

這個時期的娃開始將內在的「秩序感」逐漸外化。對身邊事物「秩序化」有著近乎苛刻的欲望。

比如對各種物品的擺設、行為動作發生的順序、以及物品的所有權等等,都有著非常嚴苛的要求。

娃一旦不順心意就會感到焦躁不安,焦慮非常,甚至還會表現出非常極端的對抗反應,這階段也被稱為「執拗敏感期」。

2)3~4歲

經過第一階段的「執拗敏感期」,娃會來到第二階段的「完美敏感期」,這時的娃對待周遭事物總是近乎苛刻的追求完美,哪怕是切個蘋果也會要求兩邊切的一樣大小。

更可怕的是,孩子還會把這種「追求完美」上升到規則層面,並且延伸到周圍人身上。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要求身邊的人和他一樣遵守他的規則。

3)5歲之後

這時候孩子的「秩序敏感」已經進化到審美層次,娃對於身邊現實的一切會稍顯忽略,但對「時空秩序感」和「秩序美感」會非常關注,因此。這階段也被稱為「審美敏感期」。

比如畫畫時會注意到比例是否合理,開始會注意到透視感,搭積木的時候也會更加注重空間結構的美感等等。

「秩序敏感期」對孩子來說有什麼意義?

秩序敏感期對娃的意義來說很深遠,家長如果注意引導可以很好地幫助孩子養成很多好習慣。

1)發展秩序感、道德感

面對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家長如果能夠正確引導而不是「單純的認為孩子就是沒事找事」,那麼就可以很好地引導娃的秩序感、道德感。這對今後培養他守規矩、重信諾都很有好處。

相反,如果破壞了娃的秩序感,孩子今後很可能變得不懂規矩,喜歡胡鬧,嚴重的甚至會影響人生走向。

2)促進娃的認知能力

孩子有了秩序感,就會促進初步的思維邏輯發展,以及因果推演的能力,這對娃今後提升分類、歸納、整理、推理能力都有很好的幫助。可以增加娃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認知力。

3)形成自律的生活

注意引導娃的「秩序敏感期」還會幫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娃的生活變得井然有序,為今後形成強大的自律習慣打下基礎,這對孩子今後的生活會有很大幫助。

家長該怎樣面對娃的「秩序敏感期」?

1)尊重娃的秩序感,接納孩子的固執

蒙特梭利曾經說:「秩序對於兒童來說,是生命的需要,當它得到滿足時就產生真正的快樂,是一種對外界的適應。」

雖然娃還小,但秩序感確實天生的,而且在他們認為,秩序是不可更改的,因此,我們當父母的,要儘量尊重娃的內心秩序,別隨便嘗試去改變孩子。

只要不是原則性問題,家長都應該儘量遵循娃的秩序感。不然孩子容易感到不舒服,導致缺乏安全感。

2)引導孩子有規律的生活,培養娃的好習慣

趁著娃有秩序感的時候,家長正好可以利用這一點來培養娃,幫他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養成規律的作息時間。這對孩子今後的人生會提供巨大的幫助。

3)尊重孩子對於個人物品所屬權的執著

處於「秩序敏感期」的娃,通常會對「自己物品的所有權」產生近乎瘋狂的偏執。甚至別人碰一下都不行。這種情形會讓家長害怕娃養成「自私」、「不懂分享」的壞習慣。

因此,很多家長在這點上都容易犯錯誤。

家長多數時候會強迫娃分享自己的玩具、食物等,這就非常容易破壞娃的秩序感,讓娃感到不滿。嚴重的甚至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信任危機。」

相關焦點

  • 衝掉便便後娃大哭不止,孩子無故發脾氣,或是步入「秩序敏感期」
    衝掉便便後娃大哭不止在一個家長群中,有一個小凱媽媽向其他寶媽吐槽了自己兒子的"奇葩"行為。兒子小凱今年2歲多,是個很乖的孩子。而一直以來,小凱一直有個習慣,那就是上完廁所後必須要自己按下衝水的按鈕。但有一回,小凱媽媽在孩子拉便便後,順手按下衝水按鈕衝掉了便便,本是一件小事,但孩子卻是大哭不止,還重新坐上去想再拉一次,可惜半天都沒拉出來,之後又哭鬧了好幾個小時,令小凱媽媽頭痛不已,實在無法理解兒子為何對此這麼固執。
  • 把孩子拉的屎衝掉了,他就哭了三個小時!秩序敏感期了解一下
    娃他媽娃他爹,你有沒有遭遇過這樣的情況:著急外出時,看孩子穿鞋很慢,就幫他穿了,反而孩子開始大哭大鬧,沒完沒了;上電梯時,不讓大人先進,否則要求必須退出來再進一遍;聽到敲門聲,必須是孩子先去來開門,如果是大人開的門,他就會大發脾氣;堅持要自己打開零食口袋,如果大人幫忙,孩子也會大吵大鬧;鞋子、書包一定要放在固定的位置
  • 把娃的屎衝掉,他就哭了一個小時!你還以為孩子是無理取鬧?
    大家好,我是朵媽。每周六我都會在《朵媽三分鐘》這個欄目,為大家解答關於娃心理方面的小問題。大家有任何疑問,都可以留言告訴我,點讚最高的留言,我會優先寫出來哦。圓圓媽的苦惱我現在已經在經歷第二回了。這次例子不是朵朵,而是我家豆豆,他今年2歲多,一直很乖。可不知道是哪天起,我發現了他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習慣:那就是拉了便便必須自己衝掉。有一次,我忘了這茬,給豆豆穿好褲子後下意識按了衝水按鈕,誰知道這個舉動把他徹底惹怒了。
  • 2歲寶寶因媽媽衝馬桶後,撒潑打滾要媽媽還他shi,秩序敏感期來了
    網友:我兒子放了個屁,回頭找不著,氣哭了。才一歲四個月,問題是這個我也找不到呀,我都不知道怎麼哄他了。要說,媽媽給你放一個,怎麼聽怎麼彆扭。網友:正常,小孩到了這個年齡都有個秩序期。我家寶寶也是2歲,她做每件事都有自己的秩序,不容許別人打亂。網友:媽媽不對,你要維護人家的秩序嘛!
  • 十娃八個不愛在幼兒園「拉臭」,為啥寧願憋著也不拉?家長要知曉
    可說十個娃有八個都不愛在幼兒園拉臭,這就讓家長們很是疑惑。>我家孩子跟我說,他不喜歡學校的廁所,得蹲著才能拉便便,他更想回家拉,因為能坐著...@全軍出擊:我家孩子說了,每天上廁所要排隊,可是排到她的時候,她還沒有便便,等她有了就不排隊了...@歐尼醬:我家寶寶的理由超奇葩,他跟我說:「更喜歡媽媽幫忙擦屁股」,無語中...
  • 「我幫孩子按了電梯,他哭了1個小時」秩序敏感期的寶寶該咋辦?
    最近朋友跟我吐槽了她家2歲兒子,脾氣大還有強迫症:「玩具必須按照他規定的位置擺好,他的託馬斯火車,因為我把愛德華擺在詹姆士前面,就跟我發脾氣,我看那些小火車都一樣啊」什麼是秩序敏感期?,家裡的燈必須TA開,電梯也要他按...
  • 敏感期系列 | 孩子一不順心就炸毛?原來是秩序敏感期到了
    平時安安在馬桶上大便完,媽媽幫安安擦完屁屁以後,都會讓安安自己看一眼大便,安安會對自己拉的大便開開心心地說,「bye bye」,然後親自按下衝水按鈕。不過這一天正好媽媽出門了,由爸爸照顧安安。這次安安拉完大便後,爸爸幫安安擦完屁股,順手就按下了衝水開關。沒想到一下子就觸發了安安的嚎啕大哭按鈕,死活要爸爸把她的便便變回來。爸爸既是尷尬又是無奈,覺得安安太無理取鬧了。
  • 孩子錯過2歲秩序敏感期,多年後壞習慣很難改,現在開始要多重視
    經歷過的家長們都懂得,自己生的娃哭著也要忍完。一歲還是甜甜的叫著媽媽爸爸的小可愛,到了2歲就變身為家裡的小霸王。小霸王每天最感興趣的事就是霸道的都讓家人去做事,別人一定要按照他的規矩行動,那時候我記得每天丈夫下班回家是先放包還是先換鞋就被家裡的小霸王安排的明明白白,沒按照他說的做就要重新來,看著丈夫向我投來「求助」 的眼光,我既無奈又陷入了沉思。
  • 孩子不在幼兒園拉便便,比起責罵,家長搞清這些原因更重要
    一進家門,淘爸就跟我說孩子拉褲子了。說實話,淘淘自從會表達大小便後,我記憶中也就拉過兩次褲子。當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孩子是在幼兒園憋著不拉。後來問孩子也確實如此,說下午吃完飯就想拉便便了,但是他不想在幼兒園拉。關於他不想在幼兒園拉便便的原因,我之前在另一篇文章有有提到,一方面是因為幼兒園是蹲便池,他不習慣;另一個原因就是他嫌幼兒園廁所有消毒液的氣味。
  • 1~6歲是寶寶的秩序敏感期:你以為的任性、矯情,都是不懂娃
    :你以為的任性、矯情,都是不懂娃!1.第一階段年齡:1~2歲關鍵詞:哭鬧這個階段,寶寶為了秩序的破壞而哭鬧,只要秩序恢復了就會安靜下來。2.通過秩序敏感期,孩子可以認識、理解外部世界孩子想獨自開關門、穿衣、開關燈時,家長有時速度太快就幫娃做了,孩子就會哭鬧、焦慮,這不是他們不懂事,而是他們想要證明自己可以獨立生活。這個過程,就是孩子認識、理解外部世界的過程,他們通過秩序敏感期探索世界,尋找認知邏輯。
  • 2歲孩子錯過秩序敏感期,6歲後壞習慣很難改,現在開始就要重視
    我家大寶2歲時是經常性「情緒崩潰」,那時就給我折騰得不行。本來以為到了二寶這裡,有了不少經驗,雖然算不上遊刃有餘但也能應付得過來吧。然而事實證明我想到了,二寶2歲時的「持續性強迫症」,又讓我認識到了2歲的孩子到底有多麼不好惹?
  • 「我把兒子拉的屎衝了,他哭了3個小時!」
    ,竟然哭鬧了快3個小時,真的是好執著啊!@喵了個咪:我們家的大概從2歲開始,就固定我穿某兩件睡衣,換上其它的就焦慮大哭,冬天凍得我瑟瑟發抖。@兔嘰:你們的娃玩過袋子嗎?要裝東西進去,裝不進,哭,幫她裝進去了,她又要拿出來,拿不出來又哭,然後一直重複這四個步驟!
  • 任性、哭鬧、一根筋?孩子到了秩序敏感期,大人傷不起!怎麼做?
    前幾天遇到了這樣一件事,對我的觸動很大。我對象說明天爺爺奶奶帶孩子一起回來,要提前打電話給孩子說下咱把她在家裡擺放的東西收拾了,要不,她回來肯定會發瘋、哭鬧。孩子把自己的玩具什麼的在家裡擺的哪哪都是,你走路或者收拾家,如果給他碰了,孩子就會發脾氣,你要按照原樣給她擺放回去,就算順序也不能變。這讓我們在家裡處處小心,就怕把孩子的東西給碰了。最近查看了一些資料才意識到女兒的表現是對自己固有意識的表現,是處在兒童秩序敏感期。
  • 「媽媽,不要再說我無理取鬧了!」請理解孩子的秩序敏感期
    孩子一看,不樂意了:「媽媽,這不是我的碗。我要用我的碗!」「一樣的,今天就用這個吧。」「不,我就要用我的碗,我的蘋果碗!」「你這孩子,怎麼那麼麻煩……」爸爸媽媽們,先別急著責備,這都是孩子成長必經的「秩序敏感期」在「作祟」!
  • 4歲孩子喜歡撒潑哭鬧?每個進入「秩序敏感期」的孩子都「霸道」
    文 | 小微爸爸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變得任性喜歡撒潑哭鬧,別擔心,這只是孩子進入了「秩序敏感期」,家長要學會正確引導,讓孩子不再「霸道」。我家孩子4歲了,但還是一個不「講道理」的孩子。
  • 孩子看到各種秩序被破壞而大哭時,其實是秩序敏感期到來了
    和周圍的媽媽們探討了一下,發現同齡的孩子都出現了類似的情況,我就去翻了很多資料和育兒書,發現這種行為是一種正常現象,是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到來了。 所以,原因其實很簡單,孩子就是因為失去了他熟悉的嬰兒床才會哭鬧不休的。 小朋友把他們出生時所在的環境固定為自己的秩序形式,這種形式就是他們對秩序的需要和認識。一旦被打亂,孩子就會不安而導致哭鬧甚至生病。
  • 孩子有這四大表現,可能是到了秩序敏感期,家長別大驚小怪
    案例2:愛刷門禁卡的小孩18個月大的浩浩,如今儼然成了家裡的「門神」,自從發現大人要刷門禁卡才能進樓,這項工作就被他搶來當成了「特權」。只要是有浩浩上下樓的時候,這張門卡就必須攥在他的手裡,必須由他刷門卡才行。
  • 娃這麼小就「滿嘴髒話」?注意!2個可怕的語言敏感期到了!
    「臭媽媽,屁媽媽,打死你」「我不要吃了,這味道像屎一樣」「你是白痴嗎,大傻子」寶爸媽們,你家3、4歲左右的娃有沒有這樣語出驚人過?他將人的性心理發展分為五個階段: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3~6歲的娃,經過肛欲期,來到俄狄浦斯期時,會從自己的排洩中獲得快感,同時,語言能力會迅速提升……排洩的快感和語言的力量「金風玉露一相逢
  • 家有2歲娃的注意了,孩子突然變得固執,可能是秩序敏感期到了
    在以後的幾天,只要兒子看到別人穿了那雙「爸爸的藍拖鞋」,他就會大喊大叫,直到那個人脫下來他才停止喊叫。故事2:一個周末的午後,3歲的華華睡覺醒來,洗完手後就來到客廳,他坐到沙發上,眼睛向四周瞅了瞅。突然,他發現沙發旁邊的「媽媽的凳子」不見了,他一臉的茫然,似乎在說:「媽媽的凳子哪裡去了呀?」
  • 其實是「秩序敏感期」來啦
    家長留言問題「我家寶寶最近脾氣有點大,今天幫他收拾玩具,他都不讓我碰...」「下班媽媽回到家,忘記及時換上家裡穿的睡衣和拖鞋,他非拉著我完成這一個步驟,才能做其他事情。」我可以淡定的回答家長們:「這叫秩序敏感期。」什麼是「秩序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是教育學家蒙臺梭利女士發現並提出的。簡單來說,是孩子產生了對秩序(規則)的需要,而當這種需要被滿足時,就產生了快樂感,反之則會產生不安哭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