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友人頻繁採訪二胎後的生活時,不免也會反問一句:「誒?你考慮二胎嗎?」
大多數朋友先是翻個白眼兒然後說:
「一個就夠我受的了,再弄第二個得崩潰。」
作為資深強迫症患者,又是一名已經康復的神經質母親。這時我很負責任的告訴她們:
「你真的錯了,生老二所有的強迫症都能治好。」
本人病情比較嚴重,工作時會因為反覆調整標點符號熬到凌晨三點,會因為轉行時一個詞分開反覆修改。這是原來經過公文寫作培訓留下的後遺症,是工傷。生活中我希望家裡肉眼可見的地方沒有雜物,阻止一切力量購置柜子等家具,太多東西會導致我滿臉寫著暴躁,收拾東西等於扔東西,字典裡從沒有收納二字。這樣的患者生小孩其實對自己傷害不大,對即將到來的嬰兒才非常考驗。
沒有娃前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有了娃以後也想在廚藝界擁有姓名,購置了一系列娃單獨用的各種鍋、分類的菜板、刀、不同功能的輔食機、料理棒、溫奶器,不同材質顏色的碗用來搭配不同的食物。以至於後面轉閒置扔東西的時候瑣碎到爆。
▲ 那些年姐姐的一些小灶
那時的母嬰界正在販賣「安全」焦慮,為了確保娃的萬無一失,每天看各種資料學習營養搭配。於是在我閨女最多吃兩口的情況下,也堅持在廚房修行了大半年。根據不同月齡還做了食譜,每周更換一次非常規律。雖然最多吃兩口初心從未改變。
▲ 每周加的新食物會提前計劃,遵循新種類吃三天的原則
首先,蔬菜絕對不能是普通超市貨,哪怕一頓只撕一片兒吃它們也得是有機的,來自菜市場那更是不存在。肉類起步得是黑山豬。不愛吃也沒有關係,安全第一。
▲炸醬麵也要擁有屬於自己的擺盤
後來認識了一個有著豐富農場資源的小哥,他說種有機菜的土壤要養5年以上,種植順序也是講究極了。聽完一套成熟的流程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那之前吃的有機菜是真的嗎?突然非常理解當年上熱搜的一個爸爸,為了女兒有靠譜的奶源,自己在家養了5隻羊。所以我們這種人不配擁有太多信息渠道,除了讓自己徒增焦慮沒什麼好的用處。
▲ 那些年姐姐的另一些小灶
除了怎麼吃還非常關注怎麼穿。尤其在頻繁po女兒照片的那幾年,很難找到重複的衣服。每天盡心盡力從裡到外都是精心設計過的,發卡、打底褲和外衣顏色無比協調。總之那幾年,方方面面的,滴水不漏。
病情隨著姐姐長大而有好轉,也曾擔心妹妹的到來會不會讓舊病復發。記得孕期時和已經帶著二寶的媽友聊「現在還給妹妹單做飯麼?」友人輕鬆的回答說「我們吃什麼她吃什麼。」當時這完美的回覆已在我心中埋下一粒閃著金光的種子!
果然妹妹的輔食環節顯而易見的放鬆了。比如10月齡的她最近已經在餐廳吃過炸薯條。這根薯條:它有撒鹽,有用未知油類和來歷不明的土豆。如果換做當年帶姐姐的時期,老母親恐怕已經炸毛兒了。
在生活細節中,嬰兒時期如果姐姐的牙膠掉在地上,一定先用嬰兒洗碗液細緻的洗一次,再用純淨水泡五分鐘。我還幹過定期用消毒片泡樂高給它們洗澡的壯舉,當時真的名副其實家政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那麼現在妹妹的牙膠掉在地上,多數是撿起來用紙擦擦就完事兒了。
穿的更是隨緣,主要根據我的主營業務,有什麼穿什麼。除了要得體沒有改變,追趕什麼時髦,刷什麼爆款,都不存在。
▲妹妹吃飯的日常
相比之前的神經質,現在面對妹妹生活方式簡化了這麼多主要是有了兩個真的沒精力。帶過老大早已身經百戰,對於老二的日常已經不焦慮。
以33歲的高齡堅持夜奶這件事幾乎榨乾了我所有的剩餘勞動力,在最初的幾個月老大早晨還會時不時地站在床邊問媽媽能送我嗎?
只要姐姐提出需求一般都會掙紮起來送她,如果實在困成狗也會求放過,姐姐大多數時間都能原諒我。不過由於我送她就會在車裡讀生字卡,後期姐姐已經自動屏蔽了她的媽媽換成求我放過她。不是我心機重,面對不同年齡段的小朋友要安排不同的活動非常合理。
現在家裡沒有雜物的希望全面崩塌了,除去餐桌几乎所有可以擺東西的容器都被零落的玩具覆蓋,面對這種狀況我竟無力回天。這些年毫無節制的買了很多很多玩具,坦白說姐姐從玩具中得到的愉悅度有限,只是獨愛得到它一時的快感。呵~女人。
而後老二出生之際努力克制住自己添置各種新鮮玩意兒的欲望,好在姐姐還允許分享部分玩具足夠消磨時光。隨著小老二破壞力日漸成熟,熱衷於反覆把所有玩具一次性推到地上,噪音能使她快樂起來更失去了收拾的耐心。讓我們一起倒計時,姐姐全面封殺妹妹的日子應該不太遙遠了。
沒精力和不焦慮讓我不得不放慢節奏平衡兩個娃的生活,比如從前旅行說走就走,現在想想還是保命重要,要不在家呆著吧。姐姐多次抱怨很久沒有出去玩兒,要去日本餵小鹿。從這個角度看對姐姐有少許的不公平,於是我只好拿出奈良小鹿攻擊遊客的新聞給她看,喏~你看,不是媽媽不帶你去,現在的小鹿已經不是當年的小鹿。
最近終於良心發現想帶小兩隻一起瀟灑,訂機票時被告知護照已經過期,看~這就是命。
原來吃一根撒了鹽的薯條沒有中毒;原來老大穿了那麼多氣質型的衣服依舊熱愛各種帶亮片又浮誇的款式。全方位一廂情願的精細養育收穫不多,反而感覺老二的粗礦式育兒更舒適,這也是很多二寶媽媽共同的感受。且物質和外界帶給家庭的滋養非常有限,養兒是否省心順暢取決於有沒有做到從她內心需求出發。
老大成長過程中的媽媽是個拿著盾牌反彈各類不完美的戰士,這名戰士還經常因為體力不佳累的半死。不理智的保護雖然會讓小朋友在某種程度上規避一些風險,但大部分時間她看到的是媽媽否定這個,否定nei個,自己也不免變得脆弱易碎。
老二誕生於媽媽過度保護欲的低點,她得到的更多信號是鼓勵:沒關係-沒什麼大不了的。且由於出生即存在競爭關係,老二通常性格開朗勇於嘗試,目的性極強。兩個孩子大概率性格是互補的,兩個孩子帶給家庭的幸福感也有些許不同。
現在經常能從姐姐「教育」妹妹的場面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尤其是告誡妹妹什麼不能動什麼不能吃的模樣。經常和姐姐說」就讓妹妹試試唄。」 未來也會更多的鼓勵姐姐勇敢面對外界挑戰自己。
最後,非常羨慕在第一個孩子就有好心態的朋友們,針對目前還活躍著的一些神經質分子,不必糾結,生老二藥到病除。
園長/佛系從我做起/碼字愛好者/二胎媽媽/很瘦
五行始終缺火鍋/熱衷麻醬蘸一切/社交弱雞/審美在線
按一秒關注
點過"好看「的你更好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