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時光嶼(爸媽進化論主筆)
前幾天,一則消息讓人心痛不已。
一個年僅11歲的女孩在上完語文課後,衝出四樓教室,爬上欄杆墜落身亡。
是什麼讓這個本該朝氣蓬勃、陽光樂觀的孩子產生輕生的念頭?
雖然至今我們還無法確切了解原因,但可以確定的是,這場悲劇的導火索是她寫的一篇「不被老師認可」的讀後感。
在文中,她細緻、鮮活的講述了「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並且在結尾處寫下了她成熟、獨特的見解。
但就是這樣一篇句子優美、感受深刻的文章,在她的老師看來卻一無是處、負能量滿滿、不能容忍。
從孩子作文上密密麻麻的批註可以看到,被刪掉的全都是生動、精彩的描寫,而文中真正的錯誤(作者是吳承恩寫成了羅貫中)卻被老師忽略。
也許正是這一個個鮮紅的否定,最終把孩子推向深淵。
網友們紛紛對這位老師表達憤怒:「不會改作文」「摧毀一個小孩的自尊」,直到一條留言狠狠扎痛我的神經。
「親愛的孩子,有什麼委屈回家和媽媽說、跟爸爸講。無論遇到什麼事,無論你是好是壞,父母都是你的依靠啊!」
瞬間淚奔。
也許對於小小的她來說,並不知道「跳樓」意味著什麼,也許僅僅是一時氣不過,但就是這一念之差,使得原本幸福的一家人如今陰陽兩隔。
多麼令人遺憾啊!
我們深知,成長的路,不可能一帆風順,生活中處處隱藏著坎坷與低谷。
作為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錦衣玉食、不是眼前富足的生活,而是一身可以獨行於世間的「鎧甲」,用來抵禦這一路的挫折、壓力、坎坷和惡意。
親愛的孩子,擁有「鎧甲」才能有底氣,才更能走出一個自由、寬廣的人生。
以下三句話,請你務必記住,懷揣在心。
我女兒小時候也曾被老師「點評」過。
在她5歲的時候,為了提升她的氣質(其實是為了減肥,她是個小胖子),我送她去學跳舞。
她是插班生,班裡的大部分孩子都已經學習1年以上,所以上課時我女兒看起來很「呆萌」:
學習動作比別人慢半拍,舞跳起來也不優美,基本功就更不用提,每次都需要老師單獨指導。
但我覺得這也很正常,畢竟她沒有基礎,慢慢就會跟上。
可在一次下課後,孩子突然說:「媽媽,我不適合學跳舞!我不想學了!」
我很意外,因為平時即使每節課下課都是渾身溼透、即使胳膊腿酸疼到睡覺都說夢話,她也從沒說過要放棄跳舞。
這是怎麼了?
原來是在下課休息時,她聽到老師們在聊天,大概是說她太胖,又有些笨笨的,根本不是學舞蹈的料。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特別是對於老師的話,孩子們奉若聖旨。被老師否定,她傷心難過,失去了繼續學習的信心。
看到孩子沮喪的樣子,我抱著她說:「你覺得老師、媽媽、你自己,誰更了解你?」
她脫口而出:「當然是媽媽!」
我接著問:「那如果媽媽說,你別學舞蹈了,行嗎?」
她瞬間眼淚汪汪:「不行不行,我要跳舞,跟著音樂,像蝴蝶一樣飛的感覺我太喜歡了……」
我笑著啟發她:「你看,其實最了解你的人是你自己。你愛跳舞,與媽媽肯定你、老師否定你都無關,是由你自己決定,而不是其他的任何一個人。」
從那天起,女兒開始更加刻苦的練習,幾個月後效果顯著。
雖然身材變化不大,但她整個人已經變得自信又優秀,經常可以站到隊伍的前面,給其他小朋友示範動作了。
看到她信心滿滿的樣子,我知道,以後她再也不會輕易地被別人的意見左右。
孩子,我們無法阻止別人發表言論、評價自己,但那些話和你這個人真的「關係不大」。
李湘的女兒王詩齡是個「招黑體質」,因為「略帶嬰兒肥」的身材,頻頻遭到網友的惡意評論。
參加節目美美的造型被嘲笑「土」「沒有品位」;平時穿名牌衣服、上國際學校被批「炫富」……
但這些惡言惡語絲毫沒有影響到她的成長:
小小年紀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高爾夫、馬術信手拈來;英文更是沒的說,不僅能用英文流暢地表達出自己畫作的創作想法,更能用英文解數學題!
在她身上完美的展現了:雖人言可畏,但與我無關。
人生在世,沒有誰能不被別人評價,一定要告訴孩子,不要活在別人的評價裡,唯有自己才是自己人生的主人。
壓力從來都不是成年人的專利,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但他們知識和閱歷尚淺,如果排解不暢,很容易做出遺憾終身的事情。
知乎上有一位媽媽,面對孩子的崩潰情緒,僅僅通過幾步就成功化解,把孩子從「通往懸崖的路上」拉了回來。
那天,還在公司加班的她,突然接到兒子的電話。
電話那邊聲音低落,聽起來心情非常差。兒子什麼也不說,只是問她什麼時候回家。
孩子以往一向懂事又獨立,她意識到事情嚴重,立即說:「我馬上回家!」
到了家,兒子幽幽地說:我很絕望,每天做不完的作業、學不完的習、上不完的課,我感覺要崩潰了……
聽到這,她意識到孩子是最近壓力太大了。
她首先處理孩子的情緒,抱住他說:「媽媽很能理解你此時此刻的心情,這種絕望的心情我也有過,你想哭就哭出來吧。」
看到孩子的情緒明顯緩解,她開始給兒子分析為什麼會感到絕望。
她說:「你今天的情緒是源於「壓力」,每個人在不同階段都會有壓力,這是人生給我們的考驗。
我們要學會接納壓力,還要做到越壓越有力。像今天晚上這樣的情況,你以後還會遇到。但不要怕,父母是你永遠的支持者。
無論什麼時候想哭就大聲哭出來,即使在學校,你也可以找一個沒人的地方大叫大喊幾聲,釋放它。」
兒子聽了,眼睛由剛才的暗淡無光變得明亮起來,微笑著點頭。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她對兒子進行的是情緒疏導和壓力認知教育,這兩種教育會讓孩子受益終身,甚至能在關鍵的時刻自救。
這讓我想起前幾天那個跳樓的那個大二學生,因為被老師懷疑作弊,卷子被提前沒收。他崩潰了。
害怕、彷徨、無奈、無助一時間全部在他腦海裡盤旋,他哭泣、左顧右盼、坐立不安,想必當時的壓力一定非常大,最終承受不住,放棄自己的生命。
如果他當時能梳理好自己的情緒,緩解一下自己的壓力,也許就不會是這樣的結局。
壓力無處不在,有人被壓垮,有人變得更強,區別就在於對壓力的認知和駕馭的能力不同,而這種能力是家長賦予和引導出來的。
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緩解壓力的方式,把壓力控制在合適的水平,這樣才不至於淤堵、積攢到不可控制的地步。
在這樣一個時代,要說起最無形卻最有殺傷力的武器,非語言暴力莫屬。
心理學家曾經調查顯示:平均每20個人就有1個人遭受過語言暴力。
要想讓孩子不受到傷害,最好的辦法不是改變施暴者,而是正視語言暴力,強健自己的心。
就像作家王朔對女兒說的:「內心強大到混蛋比什麼都重要。」
只有內心強大的孩子,才能無懼任何風雨。
前一陣,王菲的女兒李嫣把自己社交平臺帳戶暱稱改成「李十萬」,並稱這是自己新取的綽號。
有人問他為什麼叫這個名字?李嫣解釋道:「之前有個新聞說我兩小時逛街花了十萬,我覺得這都有人信很好笑,就給自己起了這個名字。」
面對鋪天蓋地的網絡暴力,年僅13歲的李嫣卻四兩撥千斤,一笑置之。其內心之強大,實在令人佩服。
有人說,真正的內心強大,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而不是活在別人的眼中和嘴上。
從小到大,李嫣從沒有因為天生的缺陷流露過一絲自卑,她內心強大,外在的評價根本影響不了她。
就像羅斯福夫人說的:「除非你願意,否則沒人可以傷害你。」
能擁有這樣強大的內心,恐怕是每位父母教育孩子的終極目標吧。但修煉需要時間,如果暫時還做不到,就請先屏蔽掉負面信息,這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
每個父母都想把人世間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孩子看,但別忘了也要讓他了解「不那麼好」的另外一面:
人這一生並不都是晴天,也會趕上暴風雨;這一路並不都是陽關大道,也走上崎嶇小路;你遇到的人、經歷的事並不都是順心順意的,也會有不如意;
所以,我們要讓孩子擁有自己的鎧甲,讓他可以在雨中逆風前行、在荊棘中勇敢面對、在失意時安全度過,肆意快樂的過好這一生。
願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堅強的心和堅硬的鎧甲,一路伴隨他們走向更遠的明天。
作者簡介:時光嶼,富書專欄作者,富書親子寫作營第6期學員,一邊工作,一邊寫作,做更好的自己和孩子的榜樣,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 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圖片所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