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到高三,6年裡保持早5晚11,北大學長自述:堅持3條原則

2020-09-05 來川老師講學習方法

威達曾經說過:「習慣成自然是個魔術師。它對美麗的東西是殘酷的,但是對醜陋的東西卻是仁慈的。」習慣是個中性的詞語,本身不帶有任何的褒貶色彩,但是在不同的事情上,卻有著完全不同的效果與結局。對於很多人來說,靠著習慣,他們扭轉了命運,開始了新的生活,但是對於一部分人來說,也是因為習慣,他們失去了原本的天賦優勢,反而變得平庸泯然眾人。

從初一到高三,這6年時間裡,初合生一直保持著早5晚11的學習作息,最終以高考701分的好成績,順利考進北大的初合生自述,這些年裡,規律的作息,讓自己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去安排自己的學習計劃,主要是堅持3條原則。

1、晚自習後多學5分鐘

初合生保持著規律的作息時間,晚上11點的時候會準時休息,而在晚自習結束後,初合生仍然會保持一點,那就是多學5分鐘。這5分鐘的價值不在於能夠多學多少內容,而是讓自己的學習「餘韻」更久一點,可以是留給明天解決的一道題目,也可以是還沒複習完的古詩詞背誦,讓自己在頭一天的晚自習階段,能夠提前預定好第二天的複習節奏,是保障學習連續性的關鍵。

晚自習多學5分鐘,在初合生看來,本質上是讓自己在規定學習時間結束後能夠保持一定的學習慣性,挖掘出更大的學習潛力。而這6年來的學習習慣的保持,也是讓自己能夠保持連續學習狀態的關鍵。

2、做題在質量不在數量

初合生堅持,做一題要當一題,無論做題的時候拿沒拿分,首先要分清一點,那就是解體的過程中,究竟是完全搞懂了知識點,還是因為一些巧合或者運氣,才導致題目麻煩分數。只要有一點是沒有完全搞懂,初合生都會給題目做上標記,然後在複習復盤的過程中,進一步去仔細研究,直到徹底搞懂為止。

初合生堅持,做題的關鍵在於質量,而不在於數量,所以不能只為了解出多少題目,而忽略了做題的過程中,是不是把每一題都徹底掌握,在做題的時候,學會整理歸納錯題,整理成筆記也很重要。

3、時間分配比單純延長更重要

初合生堅持,在學習時間大體固定的前提下,需要的不是一味的去延長學習時間,讓自己去多學一會兒,而是要把握學習時間,合理的做好分配,在應該學習的情況下,去努力學習,而在休息的時候,充分休息,做好時間規劃,也是影響學習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初合生認為自己成績的取得,與對時間的高效利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只有這樣才能把更多的時間都用來補習自己的短板,避免不必要的時間浪費。

往期精彩內容回顧:

相關焦點

  • 從初一到高三,每天學11個小時,北大學長自述:領先1點、不做1事
    從初一到高三,6年的時間裡,洪莘一直保持著每天學習11個小時的習慣,從來不會因為休息、放假而鬆懈,也不會因為進入高中後而盲目增加學習時長,而是保持在一個規律的學習時間內,完成每天的學習任務。在高考中,洪莘以縣第一的成績考進北大,自述自己的學習經驗不算稀奇,不過是領先1點,同時注意不做1事。
  • 初一到高三,6年裡穩定年級前三,自述:上課注重1點、堅持1事
    一次的成功可能有偶然在作祟,但是長時間成績的取得與保持,不僅是「運氣」本身的在作用,更是方法與技巧的體現。對於學生而言,小學到初中,是第一次成績的大洗牌,可能有名不見經傳的學生,從此開始厚積薄發之路,也有可能是有點「小聰明」,但是卻逐漸敗於習慣與能力,成績出現下滑趨勢。
  • 從公認「差生」,到692分進北大,自述:高三最後一年,牢記8個字
    從公認的「差生」,到高考的時候能夠以692分的成績,如願被北大錄取,羅笙自述自己這些年來自己的學習經驗,曾經的自己也走過許多的彎路,而最關鍵的是在高三這一年裡,一直牢記這8個字。羅笙一直到高二之前,成績還算班裡的下遊水平,是學校裡有名的差生。正好處於叛逆期的羅笙,對於學習沒有多大興趣,而在當時的他看來,學習就是一件枯燥又無趣的事情,何必為了這麼一件事去認真努力呢?
  • 聽聽北大學長李慕堯咋說?
    2020年8月28日,北大學長李慕堯來到長春南湖實驗中學● 小學僅讀5年就跳級進入初一。● 初中屢次取得年級第一,並在百日誓師上發言。● 高中考入東北師大附中理科實驗班,高二參加北京大學暑期學堂綜合營並取得優秀營員。
  • 高一中遊水平、高三保持第一名,自述不熬夜,早、晚自習做1件事
    在高一的時候成績還只是停留在中遊水平,但是在2年後,卻能在高三階段穩定在年級第一,柳暢坦言自己不算是非常「拼命」的那一類,尤其在高三最後一年,更是保持著規律的作息,從不熬夜。在被問到平時的學習方法或者技巧的時候,柳暢坦言在早、晚自習,自己一直堅持做1件事。邊背、邊寫課本知識點柳暢坦言,學習的方法有很多,但是背誦、書寫永遠都是所有方法的基礎,也是保證學習效果的最關鍵的保障。
  • 曾是年級40多名,最後竟以裸分考上北大!這位「黑馬」學長是怎麼做到的?
    畢業時間:2016年6月在2016年的高考中,學校最大的「黑馬」應該就是我了吧。之前無論是老師還是同學,誰都不曾想到我竟能以裸分考上北大。要知道,一直以來我的成績都不算拔尖,常常在年級11名和44名之間徘徊。然而,就是這樣的我,高考分數出來後,也面臨了段子裡孩子們糾結長大後「讀清華還是北大」的兩難選擇。一時之間,大家都叫我「高考黑馬」。
  • 有30年初中班主任的經驗,我總結出一點:上初一後,堅持3點原則
    初中作為小、高之間的承上啟下的過渡階段,其實是很多學生都忽略的階段,在這一時期,很多學生的成績出現起伏,但是卻沒有高三時的緊湊與壓力,所以往往錯過了這一階段的提升黃金時期。擁有30年做初中班主任的霍程認為,初一是決定學生成績高低的一個關鍵點,在這一時期,學習難度不算太大,而學習速度卻已經開始與小學階段有明顯劃分
  • 一家五子,3個清華、1個北大,父母直言教子:堅持1條原則不變
    在農村父母看來,全家人拼搏的希望就是讓孩子能夠好好讀書,一直讀到自己的能力極限為之,而能夠考上大學就是一件值得高興、驕傲的事情。對於吳治保一家來說,5個孩子,3個考上了清華,而1個考上了北大,最後一個也決心報考清北,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能夠培養出這麼多的高材生,除了孩子各自的努力與奮進外,父母的教育影響也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吳治保坦言,從小與妻子教育孩子的時候,一直堅持1條原則不變。
  • 高二成績偏差,高三還能逆襲嗎?211大二學長分享3條實用的建議
    2020高考已經結束,高二的同學馬上進入高三了,可能有些高二的同學會問,自己高二的成績偏差,高三能否逆襲?其實逆襲也不是不可能,但最好不要拖到高三,且越早努力,成功的概率就越大,也儘可能越輕鬆。我現在是一名普通211大學的大二學生,高一高二成績不怎麼好,平時月考考380分左右而已,通過努力和堅持,最後考了500多分,考上了自己夢想的211大學。
  • 高一墊底、高二提升、高三逆襲,自述:3年裡,堅持1點、不做1事
    普通的學生可能在高三最後一年裡,實現了成績的大逆襲,也有人可能因為學習鬆懈,而導致學習一滑再滑,反而失去原本的優勢。,梁權總結了這短時間裡自己的學習經驗。梁權自認自己並不是死讀書的那一類,反而是根據自己的短板、弱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補習,主要是3年裡,一直堅持1點,同時不做1事。堅持1點:挖掘出最後一點「潛力」在高一的第一次月考,原本對自己成績信心滿滿的梁權,卻頭一次遇到了學習上的大滑坡。
  • 北大生活4年,學長3條感悟:在這裡上學,我活得比高中還拼命
    擠出來」的「考上北大,如果你有時間可以去清華看一看,那裡的學生在校園裡,總是騎著自行車、飛奔在路上。」學長跟我說,北大的校園沒有那麼大——但是大多數人,也都是小跑著去自習、或者上課。或許,你看到人家「大神」學業成績、社團活動一個不落,很羨慕。
  • 高三班主任有多忙:早7點到校晚11點回家 花式解壓
    高三班主任有多忙:早7點到校晚11點回家 花式解壓 原標題:   距離高考僅剩一個月,廣大高三學生正緊張地備戰高考,抓緊最後的時間複習衝刺。而畢業班的老師們也並不輕鬆,「學生的成績下滑怎麼辦?」
  • 給初一生的5條忠告,等初三再重視那就晚了(受益匪淺)
    閨蜜當了十五年的班主任了,初一到初三輪帶也有四輪了,她給出考名高的經驗,我看完覺得受益匪淺,特整理分享。如果您家裡也有初一生,就一起看看。1、字跡為啥第一個強調字?因為一是,現在考試普及「電子閱卷」,如果孩子從小就寫字不規範、下筆力道也沒練好,那他的答題卡通過掃描儀掃進電腦時,幾乎就是一團模糊。
  • 高三可申請不返校,取消晚修,各地官方...
    成都市中小學(初三高三除外)2020年春季開學時間有所調整,具體如下: 一、高二、初二年級建議定於4月13日復學; 二、高一、初一年級和職業學校非高考學生建議定於4月20日復學; 三、小學
  • 高一到高三,穩定保持年級前10,高考總分684:從一開始,保持3點
    高中3年時間是一次成績的大洗牌,而能夠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除了在這之前有一定成績優勢的學生外,更多的還是摸索到適合自己學習方法的學生。中考成績不能決定一切,但是同樣,中考成績卻是反應出一定的學習習慣以及學習思維,所以在高中階段,如果能夠保持不變,那麼在競爭中也更有優勢。
  • 清華學長給準高三生的建議:高三最後一年,保持1點、堅持做1事
    高三這一年時間不算長,但是卻是對高考成績起到最大影響的一年,在這以複習為主調的一年時間裡,雖然看似沒有再學一些多餘的新知識,但是卻是對之前多年知識點的總結回顧,也算的上是一次知識學習重新洗牌,也是造成成績大變化的關鍵時間。
  • 他是寧夏高考狀元,沒上6年級直接跳級初一,北大清華都要搶他
    趙時予從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超出同年齡孩子智商的能力,常常覺得題目太簡單,在他上5年級的時候,趙時予的班主任告訴他的父親,說以趙時予的能力,不需要再上小學,完全可以讀初中看看,因此趙時予便沒有接著上6年級,而是直接跳級到了初一。
  • 信陽市二高2020年高考清華、北大錄取6人,空軍飛行員11人
    信陽市二高始終堅持「學生為本、質量強校、品牌立校」的辦學理念,秉承「低進高出、高進優出」的辦學宗旨,強力推動教學改革和管理創新,教育教學質量連年保持良好的上升態勢,2020年高考再創佳績:一本文化課進線1310人,較上年增加150人,清華、北大錄取6人!空軍飛行員11人!
  • 學霸自述柳林追夢:我是這樣保送到北大的
    記不清有多少個晚上,我總是把彭歆煉南請出來一起站在寒風凜冽的樓道裡,討論下周需要講哪個專題,從哪裡選題編寫相應的題目,一直到熄燈。  我還買來張築生的三本《數學分析新講》,開始嘗試弄清每一個步驟的邏輯,讓所有細節都瞭然於胸,有時會為自己找到的簡單證明得意一整天。
  • 三次模擬考全區第一、高考697分進北大,自述:常做1事、牢記1話
    2020年高考正式過去,但是對於其他還未踏入到考場的學生來說,挑戰仍在存在,所以仍需要保持著謙虛、謹慎的學習態度,爭取在高考之前多積累些學習經驗,以便在高考中能夠出色發揮,拿到不錯的分數,考上自己的理想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