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宋朝與高麗的關係會由親密到冷淡?看兩宋之交的宋麗兩國來往

2020-12-13 騰訊網

兩宋之交的宋麗關係繼承並發展了十一世紀晚期的宋麗關係,自十一世紀中葉宋麗復交之後兩國關係在曲折中有了長足的發展。宋麗之所以開展復交行動,也是在複雜的東北亞國際局勢大背景下進行的,此後宋麗關係的發展同樣也受到東北亞政治形勢的影響。

一、 宋朝與高麗的關係

1、兩國進入戀愛期

宋神宗為解決國內累積已久的矛盾起用王安石推行變法革新。王安石變法主要是改革因循守舊的內政,但也影響了宋朝的對外政策。恰巧這一時期遼內部連續發生政治鬥爭,遼的國力受到了極大損失走向衰落。

面對形勢的變化,神宗希望與高麗復交以實現「聯麗制遼」之策,熙寧二年,神宗命令時任福建轉運使羅拯派人前往高麗,向高麗政府提議復交之事。羅拯派商人黃慎、洪萬前往高麗,向高麗國王文宗表明宋朝希望與高麗復交的願望

對此高麗的態度十分積極並表示配合!熙寧四年,高麗派遣民官侍郎金悌使宋,使團有近110人。金悌到達宋朝後向宋帝獻高麗大量特產,高麗使者得到了宋神宗的熱情款待,史書是這樣記載:宋朝「詔待之如夏國使。」

2、蘇軾為代表的保守派

在宋麗復交友好相處時期,北宋朝廷中出現一派反對宋麗復交的朝臣,尤以蘇拭為最。蘇拭是北宋著名文人,一生宦海生涯中幾度沉浮,曾上居廟堂為學士、宰執,下謫州郡為知州、判官,真可謂歷經坎河。

他就宋麗關係先後向宋哲宗上奏七封奏摺,總共有《高麗進奉狀》《論高麗進奉第二狀》《乞命高麗僧從泉州歸國狀》《乞禁商旅過外國狀》。

他在宋麗政治交往方面的主張是:高麗是遼之盟國;中斷宋麗關係可避免宋商藉口往高麗而通遼,與高麗的交往並沒有給宋朝帶來益處,反而損失了大量財力和人力。

蘇拭在對高麗文化交流上主張對髙麗嚴格實行書禁,對兩國科技藝術交流也持否定態度,對宋麗佛教文化交流進行幹擾。

以蘇拭為代表的這派保守觀點雖給當時的宋麗關係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但「聯麗制遼」政策已為宋帝首肯,實乃大勢所趨,因此該派保守觀點未能左右宋廷對高麗的友好政策。

二、由親密到冷淡

1、北宋「聯麗抗金」的失敗

1125年,金國發動滅宋的戰爭。金太宗派勃極烈完顏斜也為都元帥,兵分山西、河北兩路進軍宋朝,北宋岌岌可危。面對危局,北宋期望高麗能出兵相助共抗金軍。

1126年七月,宋遣閣門祗候侯章、歸中孕等人往高麗,向高麗發出求救信號,北宋在詔書對高麗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誘之以利。除了正式詔書外,宋使侯章又致書於高麗國王,再申求援之意,與高麗相約「秋涼」起兵,共擊金軍。

面對北宋的要求,高麗選擇了拒絕出兵,但仍友好地接待宋使。高麗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宋金之戰勝負未明,高麗心存觀望,故對雙方都示以有限度的友好,預先留有餘地,以便進退。

對高麗來說,這樣做相當明智,但從宋朝的立場上看,高麗的做法實有負天朝眷遇之厚。侯章等人在高麗逗留了兩個多月,一無所獲,滿懷失望地回到了金兵恣肆的中原。侯章使高麗的遭遇預示著在金人的武力威脅下,宋麗之間已經不可能存在正常的友好關係。

事實上,高麗對北宋採取這樣的政策並不意外。早在金軍一舉滅遼,並於當年十月便大舉攻宋,到十二月金軍就已推進到宋朝京城開封城下。目睹兩大鄰國的遭遇,高麗開始考慮調整對金的政策。

高麗作為身處在大國周圍的一個小國,已經習慣向大國稱臣以自保。這也是高麗在和大國交往時一向奉行「事大主義」政策,「事大主義」是一種小國為了應對大國保存自己的策略。

2、恩斷義絕

南宋王朝在風雨飄搖中建立,面對東北亞的政治形勢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實力急劇衰落南宋朝廷在此局勢下調整了對高麗的策略,南宋不再實行主動的外交方針,而且對高麗的主動入貢也反應冷淡。

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宋朝在此之前多次聯麗的成效可以說是甚微,聯麗難以增加南宋自身的安全保障係數

此外由於南宋國力的弱小,且長期處在金的軍事威脅之下,加之這時高麗已向金稱臣,這也使得南宋懷疑高麗與金人合作,其使者是金派來的間諜,目的是為了刺探情報,南宋朝廷出於自我防衛意識,擔心國家機密被竊取,多次拒絕了高麗

使節的來訪。高麗出於自保也不願意與南宋有更多的政治交往,以免觸怒金人。雙方的關係越來越冷淡,並漸行漸遠,最終宋麗政治關係完全斷絕。

三、高麗不同時期看宋朝

1、兩國防範自保的心態

宋麗關係在兩宋之交的變化從宏觀方面來看從「相對開放」變為「封閉自守」、從「主動聯合」變為「拒絕入內」,東北亞政治局勢劇烈變化致使宋朝統治者的高麗觀發生了變化是導致兩宋之交宋麗關係變化的直接原因。

南宋時由於與金國戰爭頻繁,加上高麗已向金稱臣並頻繁入貢以及麗金兩國國土相連,這使得宋朝統治者對高麗極為猜忌,對高麗主動開展的對宋交聘,宋朝懷疑高麗來使是金派遣的間謀,所以數次阻擾高麗入貢。

事實上,南宋國力的脆弱並導致的防範自保的心態是導致宋朝對高麗政策變化的深層原因,國力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對外政策是封閉自守或者是主動進取。

2、高麗拋出橄欖枝

宋徽宗時期高麗特別積極對宋進行「朝貢」, 一是高麗高度認同和仰慕宋文化,加之宋朝經濟文化的高度繁榮,高麗為發展自身需要從宋朝吸收包括工藝科技在內的先進經濟文化。

二是高麗在藩屬於遼的同時在政治又交好於宋,高麗這樣做的目的是為維持力量平衡而意圖「借宋制遼」,此外高麗時常調整外交手段以應對不斷變化的政治形勢。

宋麗兩國文化交流發展的需要亦是雙方交往的重要原因。加之北宋採取靈活變通的方式對待高麗並且極為優待高麗,在不改變遼麗關係的前提下強化宋麗關係,北宋對高麗的特殊眷顧,自然吸引高麗頻頻來宋。

3、高麗深受宋朝吸引

高麗身處朝鮮半島之地,彈丸國家。自漢唐時期已經與中原有著文化、朝貢、商貿的交流。高麗王朝與中國五代、宋遼金、元、明初諸王朝並存,接受中國歷代王朝的冊封,向中國歷代王朝納貢。

高麗素羨華風,政治制度深受中國歷代王朝的之影響,高麗素有「百官衣冠從華制」之說。特別是高麗早期的官制,即中央行政體制,深受宋朝的影響。

國家之間的交往是通過人的活動來實現的,人員往來也成為宋麗間文化交流和經濟活動中最為活躍的因素,在兩國往來的人員中不僅有官方人員,更有大量非官方的人員。

自十一世紀下半葉復交後,宋麗之間人員往來密切。進入十二世紀上中葉,宋麗之間人員往來更加頻繁。宋與高麗友好相待,兩國使節、商人互相往來。此外,高麗派學生到宋求學求法,宋朝文人、醫生也多次前往高麗。

兩國文人在對方國家長期供職,甚至有的終老一生。凡此種種,不僅增進了兩國人民的友誼,也交流了彼此的思想文化和生產經驗,從而促進了兩國的經濟發展和文化的進步。高麗對北宋、南宋的貿易政策也是積極的,無論是官方貿易還是民間貿易,均是如此。

其主要原因是除了在經濟上獲得「厚利」,而且高麗需要汲取宋朝的先進文化。《文獻通考》載:「按高麗之臣中朝也,蓋欲來華鳳,而利歲賜耳」。這說明高麗與宋王朝積極交往的目的則是為了在經濟上、文化上能夠獲利。

高麗政府曾公開允許使節團進行的私人交易,而且還給予了很多便利的條件。高麗利用與外國使節的交流時機開拓市場,這也是對以「朝貢」為典型的官方貿易一種補充。高麗對民間貿易的政策也非常開明,高麗歡迎外國商人特別是宋商來高麗進行貿易。

高麗甚至對宋商給予高官厚祿以挽留宋商,據《宋史》記載,高麗王城有華人數百,多閩人,因賈舶至者,密試其所能,誘似祿任,或強留之終身。

結語

北宋末期,宋麗雙方的貿易往來、文化交流仍然十分密切,兩國都釆取鼓勵貿易的政策,並釆取了種種措施保障貿易的進行。這一時期堪稱宋麗關係史上的蜜月期,兩國使者來往頻繁,民間貿易非常繁榮,極大密切了兩國間政治、經濟、文化的聯繫。

到了南宋時期,雙方的官方朝貢由於政治關係的影響而比較冷淡,但雙方的民間貿易異常活躍,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了「政冷經熱」的局面。而且這一時期作為民間力量的宋商還起到了官方使者的作用,不斷為雙方傳遞政治消息,可以說是為冷淡的宋麗關係中添加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需要指出的是,兩宋之交宋麗間進行的交流是具有雙向互動性,深刻影響了兩國的社會生活。宋麗關係可以說是變化最為劇烈的時期,雙方關係由親密,到冷淡猜疑,最後以致斷交,可謂是由巔峰滑到谷底。

參考文獻:

《宋史》

《高麗史》

《宋史紀事本末》

相關焦點

  • 宋代鼎盛時期,高麗派往宋朝的朝貢使團都有些什麼人?
    高麗是宋朝的重要朝貢國,關於其朝貢使團的成員組成情況的記載比較多。高麗使團的主要成員有正使、副使、判官。 品階則自正八品到從二品不等。 從宋與高麗使、副品階對比表來看,高麗使主要集中在三品和四品,總體上要高於宋使的品階,這是因為高麗對宋採取了事大主義。由於很多高麗使本就身居尚書六部、中書下省、御史臺、樞密院、翰林院等官署中的要職,所以,歸國後能夠晉升宰相級的人比比皆是。
  • 高麗使者出了副上聯,老頭擺了擺手,蘇軾大讚:老頭下聯答得好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雖然這個朝代有著被人詬病的軍事實力,但是在經濟文化領域卻非常繁榮,尤其是在北宋時期。陳寅恪曾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中國文化在古代的強大魅力在這個時候也有體現,雖然宋朝周邊很多國家,但是這些國家都受到宋朝文化的影響,周邊國家的官員基本都要學習漢文化。高麗和北宋這個時候已經被契丹(遼國)隔絕了,但是就一直認可宋朝,認為契丹就是野蠻夷狄。即使跟契丹開戰打輸了,心裏面也不服契丹。在北宋前期,高麗一直是北宋藩屬國。中間有段時間交往斷了40年,到了宋神宗時期又恢復對宋來往了。
  • 音頻再現(上)丨財經兩宋:宋朝學霸,為何這麼多?
    宋朝是一個盛產學霸的時代。據統計,兩宋三百餘年裡共產生了11萬5千餘名進士。而唐元明清四個朝代加起來,總共才出了7萬餘名進士。雖然科舉盛況不能說明一切,但是它能反映出這一時代整個社會的讀書熱情和教育水平。今天《那些年》穿越千年,帶你感受一下宋朝的學習氣氛有多濃厚!上世紀80年代,鄧爺爺喊亮了一句口號:教育從娃娃抓起!
  • 一字之差,「高麗」和「高句麗」究竟有什麼關係?
    當漢王朝強勢,高句麗的表現也會很「乖巧」,但一旦漢王朝被別的事情纏上了無暇顧及東北地區,高句麗就會抓住機會向外擴張。到公元2世紀後,高句麗已控制了以國內城為核心、大致相當於今天吉林省通化、白山兩市及延邊州部分的領土。
  • 兩宋之交,趙氏宗室南渡入閩
    宋朝對宗室的管理是十分重視的,起初嚴格規定宗室不得私自移往他處居住,到了「熙豐間始許居於外」。徽宗崇寧三年(1104年)置南外宗正司於南京(商丘),以管理太祖位下的子孫;西外宗正司於西京(洛陽),以管理廷美的子孫。
  • 朝鮮、高麗、高句麗到底是什麼關係?
    說起朝鮮,相信很多人會本能地想到東北亞的朝鮮半島。更進一步,也許有人會聯想到「高麗」這個詞。近年來,隨著高麗人參等商品走入千家萬戶,「高麗」這個詞,越來越為普通民眾所知。朝鮮半島不過,朝鮮、高麗以及與高麗一字之差的「高句麗」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呢?
  • 西夏寶劍為何成天下第一?宋朝皇帝親自佩戴,文豪蘇東坡大力稱讚
    夏人劍受到當時兩宋文豪蘇東坡、陸放翁大力稱讚,就連北宋皇帝欽宗趙桓也是十分喜愛,經常的佩戴在身上,西夏劍因而獲得「天下第一」的讚譽。「劍」是中國古代最為常見的也是出現最早一種武術兵器之一。它直身,尖鋒,兩邊有刃,後接短柄,常配有劍鞘,一般單手握持,也有雙手握持的雙手戰劍。主要功能是用於擊刺,古人稱之為「直兵」。
  • 品畫先神韻,論詩重性情,書畫市場為何在宋朝大放異彩
    三大發明在宋朝得到了推廣與應用,指南針的使用促進了航海事業的發展,加上宋朝興修水利,推崇與外國貿易,皇帝與多國外交甚好。特別是高麗國王與宋代皇帝對書畫藝術都充滿了熱愛,兩國也會相互學習藝術技法,高麗也會通過購買宋代的名人名畫去供畫師們欣賞從而也促進了書畫之間的貿易往來。
  • 金國崛起時的高麗:揚言女真祖先發源於本國,窺伺中原卻有心無膽
    新羅王國大約於公元9世紀逐步崩潰,將領王建在戰亂中脫穎而出最終締造了高麗王國。為何取國號為高麗?《高麗史》記載:「我國即高句麗之舊也,故號高麗。」最終的結果是高麗向遼稱臣,雙方以大同江為界。遼盡佔邊境險要之地設保、定二州遏制高麗,徹底摧毀了其繼續北上的可能性。那麼在殘酷現實面前,高麗的野心會就此熄滅嗎?
  • 不殺士大夫,宋朝皇帝的誓碑——中國文官制度由宋朝開始
    實行文官制度,由政治家治國而不是軍事家治國,便是趙匡胤執政的奮鬥目標。誓碑雖小,意義重大,因為它極其明確地刻下了"不殺「二字,也就提供了實行文官制度的最起碼保障。中國,作為一個國家,敗弱過,窮困過,破碎過,被人侵略得都幾乎亡國過,但之所以衰而不敗,敗而不滅、滅而重生,生生不息,得以篳路藍縷,走出困境,全在於支撐看我們精神的這顛撲不破、歷久彌新的由方塊字組成的文化傳統。
  • 高麗和高句麗,僅僅一字之差,但兩者究竟有什麼關係?
    當漢王朝強勢,高句麗的表現也會很「乖巧」,但一旦漢王朝被別的事情纏上了無暇顧及東北地區,高句麗就會抓住機會向外擴張。到公元2世紀後,高句麗已控制了以國內城為核心、大致相當於今天吉林省通化、白山兩市及延邊州部分的領土。
  • 為什麼男人和女人發生關係後,態度就變得冷淡了?
    決定兩性關係最關鍵的因素是什麼?在我看來,排在第一位的便是「性」了,其次才應該是愛情。兩個人相遇,從陌生到熟悉,不僅僅是心理上的慢慢靠近,也是生理上的一個熟悉的過程。對於人類來說,性也是兩性關係中一個用來溝通的橋梁,是兩人自然而然就會發生的一種關於親密關係的渴望。
  • 佐明讀書會 《親密關係》
    但是不管是怎樣的付出與收穫的關係,我們在與另一半的親密接觸中,總免不了發生矛盾和衝突,如何化解衝突收穫幸福,是我們在追尋真愛的路上必須通過的難關。   導讀   大家好,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小編很喜歡的一本書,是由克裡斯多福·孟編寫的《親密關係》。
  • 張艮 | 異域之眼:元祐元年前後的北宋佛教界
    義天入宋求法,學界已有關注,黃啟江在《十一世紀高麗沙門義天入宋求法考論》一文中對義天入宋求法過程特別是行蹤作了詳細考察。包偉民《大覺國師入宋求法史事雜考》對三條相關史實進行了考證辨析。崔鳳春《海東高僧義天研究》一書第二章對義天在華期間行跡以及諸派高僧交遊作了較清晰的分類說明。又有學者注意到義天這一舉動在宋麗佛教交流中的有著重要的貢獻,並將其與元曉從佛學思想角度進行了比較研究。
  • 感情中有了親密基礎後,男人的冷淡,意味著什麼?
    對於很多的女人來說,其實有點害怕和男人談戀愛,因為有很多的男生,跟女人親密接觸之後,就變得很冷淡了,那為什麼在親密接觸後,有的男人還反而冷淡了?於是這個男人提出了有親密接觸要求的時候,你沒有絲毫的猶豫,就答應了,其實你不知道的是什麼,他之前對你所有的好,所有的付出,都是為了得到你而鋪的路。因此在親密接觸之後,自然變得越來越冷淡。
  • 宋朝有一種弩,威力巨大,射程遠,為何後來卻銷聲匿跡了?
    由此可見,床子弩這種大殺器在宋朝時期發揮出了巨大的威力。 可奇怪的是,南宋滅亡之後,射程遠,殺傷力大的床子弩,卻就此銷聲匿跡,沒人用,這是為何?
  • 吐槽大會宋萬金笑談「兩宋事件」,疑似與宋丹丹言和
    大家吐槽宋萬金時就免不了提起多年之前的娛樂圈「兩宋事件」,而宋萬金始終笑對,未顯尷尬,最後吐槽自己時更是坦言此事件成為了2014年安徽高考作文題目,以此來博大家一笑。這不禁讓人質疑難道兩人多年積怨已解。
  • 新視角教學設計,第9課 兩宋的政治和軍事
    時空觀念運用兩宋與周邊少數民族政權的對峙圖,幫助學生了解這一時期的歷史變遷,加強時空觀念,深化對歷史知識的理解。歷史解釋教材的四個子目間有著嚴密的邏輯遞進關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只須對兩宋政治和軍事中涉及到的一些歷史概念,例如,三司分權、通判、杯酒釋兵權、守內虛外,等等,通過設置情景材料,運用思維導圖方式,加以解釋,加深學生對史實的理解和把握程度。
  • 被嚴重低估的宋朝,比雄漢盛唐偉大在哪兒?
    美國很多高校的歷史教材《中國新史》稱「中國最偉大的朝代是北宋和南宋」,海外漢學家也對兩宋極力推崇。 為什麼中國人自己對民族歷史的評價和海外會形成截然相反的對立,是因為海外以文明史觀來審視,而國人以王朝氣象來評判。 國人鄙夷、海外盛讚的兩宋,究竟先進在哪兒呢?
  • 《親密關係》:如果你不知道為何愛會傷人,又怎麼談幸福呢?
    爸爸走之後,有時候我會想,如果爸爸媽媽的關係好一點,或許爸爸的健康就不會下滑得那麼厲害,如果我們知道爸爸身體那麼不好,我們就可以早點預防,或許……,我想了很多。這些最後都凝成了一個問題:為何愛會傷人?婚姻的結局是否最終都會落得互相折磨的下場?今年有幸看了《親密關係》這本書,很多疑惑,在這本書裡找到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