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男童患罕見粘多糖病 走路像七八十歲「小老頭」(圖)

2020-12-20 中國青年網

粘多糖病讓小俊跟其他孩子不太一樣 新文化記者 王躍 攝

  在左健的手機裡存放著一期《中國夢想秀》節目視頻,他對顧若凡的故事印象深刻。顧若凡身患粘多糖症,13歲的她只有1.28米高,獨立行走不能超過10分鐘。她在節目裡用沙畫畫了一個女孩,她的夢想是陪爺爺奶奶一起到老……

  左健之所以一直留著這期節目,是因為他的兒子小俊(化名)也被診斷為粘多糖病。

  再有一個月,小俊就滿兩歲了,但他卻比同齡的孩子要矮上不少,而且頭部也比正常的孩子要大,因為骨骼發育不良,走起路來像一個七八十歲的「小老頭」……

  男童被確診粘多糖病

  左健一家住在長春蓮花山旅遊度假區勸農山鎮腰站村小腰屯。2014年1月13日,左健的第二個孩子誕生,6斤多重,是個男孩,夫妻倆早就給孩子取好了名字,小俊,寓意俊秀之意。但孩子生下來不久,孩子母親柏雪嬌就發現小俊跟其他的孩子不太一樣,個子矮,頭越來越大。到了學走路的年紀,柏雪嬌更是發現孩子腿總是彎曲的,腰也直不起來,眼神也不對。

  「因為孩子是早產,一開始家人都以為孩子營養不良,但後來總覺得不對勁,也有人說孩子可能有點畸形。」左健說,剛開始,家裡一直給孩子做康復訓練,但發現小俊的狀態不好,病情仿佛逐漸在加重。隨後,左健帶著兒子來到了長春兒童醫院,但醫院沒能檢查出孩子的具體病情,建議左健帶孩子去北京的大醫院檢查。

  2015年6月份,左健夫婦帶著小俊來到了北京兒童醫院看病,但沒能確診。12月10日,小俊的病情終於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被確診了:粘多糖病,代謝性骨病。

  罕見病治療成難題

  粘多糖病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疾病。患這種病的孩子被稱為「粘寶寶」,面容扭曲、關節僵硬、身材矮小……他們將承受極大的痛苦。

  據了解,這種因缺陷基因引發的病症,慢慢侵蝕心臟、骨骼、關節、神經系統,患者往往在青少年時期死亡。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至少有上千名「粘多糖」患兒。而我國並沒有粘多糖病的對症藥。國外已生產出粘多糖部分症狀類型的特效藥,可緩解病情,延續生命。但此藥尚未進入中國市場。

  這種特效藥年費用超百萬元。國外很多國家,粘多糖病的治療已納入政府醫保系統;在我國,粘多糖病等多種罕見病尚在醫保之外。

  治療需骨髓移植費用巨大

  「這個病之前也有人跟我們說過,比白血病還要嚴重,這可怎麼辦?」左健說,醫生給出的治療建議是爭取基因診斷,骨髓移植。「但骨髓移植,即使配型成功,也需要四五十萬的手術費,這不是我們一個農村家庭能夠承受的……」無奈之下,抱著病情越來越嚴重的兒子,左健夫婦回到了老家。

  「不能這麼輕易就放棄。」左健下定決心,即使賣房賣地,也要給延長兒子的生命。「孩子現在是治療的最佳期限,不能再拖了,我們已經借來了一部分錢,先去北京醫院給孩子配型,以後的路,走一步算一步吧。」左健說,昨日晚,他再次領兒子去北京求醫。

  我省已能確診該罕見病

  17日下午,新文化記者就粘多糖病諮詢了吉大一院小兒內分泌科主任杜紅偉醫生。他表示,目前這種病在吉大一院已經能夠確診,「這種病在全國範圍內都很難治療,我們醫院也只能根據病人的患病程度,才決定是否能夠治療,如果特別嚴重,還是建議到北京的醫院就診。」

  認識粘多糖病

  粘多糖病,是一種罕見的代謝性遺傳疾病,發病率大概只有十萬分之一,是因蛋白聚糖降解酶先天性缺陷所引起的蛋白聚糖分解代謝障礙。患者中男性多於女性,多見於近親結婚者的後代,多有家族史。由於病症侵蝕,身材矮小、面容粗陋、骨骼發育不良、智力低下等症狀會伴隨在他們有限的生命裡。

相關焦點

  • 2歲男童患罕見粘多糖病走路像老頭 什麼是粘多糖病?
    到了學走路的年紀,柏雪嬌更是發現孩子 腿總是彎曲的,腰也直不起來,眼神也不對。  「因為孩子是早產,一開始家人都以為孩子營養不良,但後來總覺得不對勁,也有人說孩子可能有點畸形。」左健說,剛開始,家裡一直給孩子做康復訓練,但發現小俊的狀 態不好,病情仿佛逐漸在加重。
  • 三歲女童身患粘多糖病 50萬醫藥費讓家人愁眉不展
    「粘多糖」,看到這三個字,很多人可能最先想到的是粘粘的麥芽糖,但實際上,這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疾病。患這種病的孩子被稱為「粘寶寶」,面容扭曲、關節僵硬、身材矮小……他們將承受極大的痛苦。蕪湖人包義平一家,就遭遇了這種殘酷命運。前陣子,他帶著女兒來合肥治療。雖然女兒已獲得了移植骨髓的機會,一家人卻為巨額醫藥費所困。
  • 西安一2歲男童患罕見病 媽媽剃光頭陪進無菌倉
    兩歲男童突然看東西斜視且不愛說話,起初以為是自閉症,檢查後才得知孩子得的是罕見的黏多糖貯積症。 輾轉多地求醫 確診2歲兒子患罕見病 2018年,王華的第二個孩子旭兒(小名)來到這個世界,旭兒剛開始學說話要比同齡孩子慢一些,王華和家人想著男孩說話晚,也就沒太在意。之後旭兒慢慢學會了叫「爸爸媽媽」,跟哥哥也經常打鬧玩耍,家裡因為旭兒的到來,變得更加熱鬧。
  • 浙江17歲粘多糖病女孩身高僅80釐米 身體變形
    由於患有罕見的粘多糖病症,17歲女孩身高只有80多釐米,身體也明顯變形。本該青春洋溢的年齡,她卻只能躺著,連生活都不能自理。在堆滿布料的裁衣臺上,張慧敏像嬰兒一樣靜靜地躺著。如果不是有一張成人的臉龐,你無法想像,眼前這個小女孩已17歲,她連簡單的翻身都沒法完成,只能輕微轉動著脖子環顧四周。由於患有罕見的粘多糖病症,今年17歲的她身高只有80多釐米,身體也已經有了很明顯的變形。
  • 西安兩歲男童患罕見病 媽媽剃光頭陪進無菌倉
    兩歲男童突然看東西斜視且不愛說話,起初以為是自閉症,檢查後才得知孩子得的是罕見的黏多糖貯積症。輾轉多地求醫 確診2歲兒子患罕見病2018年,王華的第二個孩子旭兒(小名)來到這個世界,旭兒剛開始學說話要比同齡孩子慢一些,王華和家人想著男孩說話晚,也就沒太在意。之後旭兒慢慢學會了叫「爸爸媽媽」,跟哥哥也經常打鬧玩耍,家裡因為旭兒的到來,變得更加熱鬧。
  • 國際粘多糖日 關注「無藥可救」的粘多糖貯積症
    國外很多國家,粘多糖的治療已納入政府醫保系統;在我國,粘多糖等多種罕見病尚在醫保之外。如何拯救這群無藥可救的孩子?今年2月22日,國家藥監局頒布《關於深化藥品審評審批改革進一步鼓勵創新的意見》,意見稱,罕見病藥品要建立加速審批程序。專家透露,目前藥監部門在做審批程序方面的改革。很多時候,14歲的顧若飛都生活在爺爺的背上。
  • 3兄弟患「粘多糖」症身高不到1米
    核心提示:東方網4月15日消息:12 歲,正值花季,應該是嬉戲玩耍,體味快樂少年時光的年齡。可是12歲的杜雲龍看上去卻像是個4歲大的孩子,兩條細細的腿彎成外「八字」,連走路都十分艱難,更別提跑和跳了。家住長春市南關區幸福鄉紅咀子村六社的小雲龍一家,在給他治病的過程中,越來越窮,幾乎被拖垮了。
  • 英3歲男童患罕見疾病 在機器幫助下實現獨立行走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鏡報》8月25日報導,近日,在英國布裡斯託(Bristol),一名患有罕見神經疾病的3歲男童在機器的幫助下,實現了獨立行走。據悉,他的父母為購買這臺機器籌集了1.6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4萬元)。
  • 2歲時被確診黏多糖罕見病 她的骨骼和肌肉一點點變形萎縮
    「吃上藥,可以和小朋友們一起玩,一起上體育課!」5月15日是國際黏多糖日,杭州10歲女孩樂樂是一名黏多糖病(黏多糖貯積症)患兒,她無法像正常的孩子一樣慢慢長大,隨著病情進展,骨骼和肌肉發育受到影響,最終無法行走,後期只能依靠輪椅生活。唯一的希望就是用上專門「特效藥」。為了等待藥物在國內上市,這些年來,樂樂做了五次大手術,與時間和生命賽跑。
  • 雲南12歲少年患罕見病 百萬藥費愁壞父母(圖)
    雲南12歲少年患罕見病 百萬藥費愁壞父母(圖) 春城晚報 記者 劉筱慶 攝  今年1月30日除夕,當千家萬戶都在準備過年的團圓飯時,焦雲龍夫婦卻因一個壞消息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連大年三十都沒有過好——他們12歲的兒子被確診為尼曼匹克氏病。隨之而來的就是病危通知書,這種怪病不要說他們沒有聽說過,就連好多醫院也沒有聽說過,更別說是治療了。
  • 2歲女童患罕見遺傳病,外貌看起來像80歲老人,網友:你很可愛
    2歲女童患罕見遺傳病,外貌看起來像80歲老人,網友:你很可愛世界上有太多的未知還沒被探索和發現,人們對於這個世界的了解也仍然很片面,有許多奧秘仍然沒有揭開神秘的面紗,為此人們總是覺得有太多的無力感環繞在周圍,不敢想像當有種未知到達自身時
  • 華大醫學徵集100名粘多糖病患者,免費提供HLA配型檢測
    "子琪計劃"源自粘多糖病患兒潘子琪的名字,即華大醫學為罕見遺傳病患者免費開展的基因檢測項目援助計劃之一。華大醫學為子琪配型成功,讓大家意識到社會上還有許多需要尋求基因技術幫助的粘多糖病患者,為了讓更多人關注罕見病,同時讓基因科技造福更多的罕見病患者,"子琪計劃"應運而生。潘子琪,男,5歲,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人。
  • 2歲寶寶患「老年痴呆」無藥治,航天媽媽研發新藥:我不需要同情
    跟其他孩子一樣,yoyo3個月會翻身,6個月會坐,8個月會爬,1歲會走路,活潑可愛,一聽到節奏感強的音樂就會跟著舞動起來,絕對不會差拍。夫妻倆經常拍照、錄視頻,記錄下小yoyo成長的點點滴滴。,這是一種非常罕見、發病率僅為十萬分之一的遺傳代謝病。
  • 2歲男童患蠶豆病 家中這物竟是罪魁禍首
    2歲男童患上蠶豆病,是因為吃了蠶豆導致的嗎?什麼是蠶豆病,蠶豆病是什麼引起的呢?下面一起來看下。  2歲的黃陂男孩小傑(化名)突然拉出了「醬油尿」,很快就因病情危重而進入兒童重症病房搶救,經診斷起因為急性溶血性貧血(俗稱「蠶豆病」)。醫生諮詢其發病經歷後判斷,很可能是家裡的樟腦丸引起。
  • 4歲男孩患腫瘤睪丸腫大如皮球(圖)
    ●小安志的病越來越嚴重,不能走路不能坐,也沒法睡覺。只能每天晝夜由兩個大人輪流橫背在背上。  4歲男孩小安志橫躺在母親身背的竹背篼上,一直哭鬧不停,嘴裡喊著:媽媽,好痛喲!因為患上一種罕見病,小安志下身的睪丸撐大如皮球。昨日,經過自貢市第四人民醫院泌尿科專家檢查,診斷出小安志患的是睪丸腫瘤,其患病機率僅有十萬分之幾,十分罕見!
  • 北京建立粘多糖罕見病關愛中心 救助粘寶寶
    (記者齊波攝影)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王振紅)10月20日,一個看似平凡又普通的周六,但對眾多粘多糖家庭和粘寶寶們來說,卻是來之不易、希望開始的一天,從兩年前粘多糖貯積症不為社會所知,用藥幾乎成為幻想。到現在引起政府、社會、媒體的多方關注。這其中經過了粘多糖家庭積極爭取和多次呼籲。
  • 父愛如山擋死神 陳彬成存活年齡最長粘多糖病患者
    陳彬兩歲時被查出患有粘多糖病。醫生告訴他,這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病,當時全國僅33例,陳彬是省內唯一的一例。醫學文獻上明確說明,粘多糖病基本無藥可治,生存紀錄不超過20周歲。陳彬七八歲時,症狀已開始明顯起來:起初腿還可以一瘸一拐地走,到8歲時已經不能行動,下身逐漸失去知覺,到後來,大小便也不會解了。
  • 10歲男童總是暴飲暴食無法制止 竟是患罕見疾病小胖威利症候群
    央廣網武漢2月28日消息(記者張卓 通訊員薛源)家中的娃娃胖乎乎,被他人稱讚為「福相」,可是,有時候能吃、胖乎乎和過分乖巧可不一定是想像中的「福相」,這可能是孩子和家庭的一場劫難。10歲男童總是暴飲暴食,家人無法制止,多次求醫後最終確診為罕見的小胖威利症候群。2月28日是「國際罕見病日」,作為罕見病之一的小胖威利症候群,發病率在二萬分之一左右,全湖北省確診僅20餘例。
  • 2歲半男童2000多度近視?這種天才病,有多少父母了解過?
    而近日,深圳一名2歲的兒童就讓家人十分發愁。這位男童今年已經有2歲多,但近視卻有兩千多度,近視十分嚴重,而且看電視必須要湊到屏幕前才能看得清楚。為此家長帶著孩子前往深圳醫院進行診斷,最終初步判斷為該孩子患上了「天才病」。
  • 罕見遺傳病粘多糖貯積症,影響患兒生長發育,嚴重可導致失明
    1、粘多糖貯積症粘多糖貯積症是一組溶酶體疾病,這是由於溶酶體水解酶缺陷導致的,一旦溶酶體缺陷,就容易造成酸性粘多糖,葡萄氨基聚糖降解受到阻礙,這時候粘多糖就會在體內積聚,從而引起一系列的臨床症狀。粘多糖貯積症屬於一種罕見的疾病,佔所有遺傳疾病的比例不到0.1%,這種疾病的發病率隨著不同的人群和種族地域有關係。2、粘多糖貯積症能被治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