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大學最有名的是法律系

2020-12-12 網易教育


你好網:你就讀的專業是?為什麼選擇這個專業?為什麼選擇臺灣東吳大學?
小偉:我是學法律的,我在大陸就學這個。我們學校跟東吳大學有合作,所以我就來了。

你好網:你覺得這所學校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氛圍怎麼樣?(跟大陸的學校比起來有什麼不同?)
小偉:那邊的教學,第一是教得很細緻,因為他們的課時比大陸的學校多很多,所以他們會把很多大陸老師一帶而過的知識點很詳細的解釋;第二就是感覺比大陸更重視報告,有些課程一個學期可能都要上臺報告2、3次,每次都需要準備很多資料,感覺在大陸做報告的數量沒那麼大。


你好網:在你們學校,做作業最好的地方是哪兒?
小偉:做作業最好的地方是圖書館。

你好網:你是住學校宿舍嗎?宿舍環境怎麼樣?有什麼設施?
小偉:交換生陸生都會保證分配到宿舍的,就看是校內宿舍還是校外宿舍。宿舍我們住的是8人間,上床下桌的,公共洗衛,都是獨立一間間的。也有4人、5人間。

你好網:你吃飯問題怎麼解決呢?學校食堂飯菜怎麼樣?
小偉:我一般是去食堂,我個人覺得還好吧,那邊飲食感覺偏甜,食堂選擇也算蠻多的,但是價格不便宜。如果比較喜歡吃辣的,去到那邊可能不太習慣。


你好網:你們學校的學生社團活躍麼?陸生有哪些社團?
小偉:個人感覺也算蠻活躍的吧,像他們的辯論社在臺灣也很有名,然後他們學生會也會經常邀請一些名人到學校演講,好像上學期有方文山、蘇貞昌之類的吧。因為東吳是今年第一年開放陸生(學位生),所以還沒成立,但是有一些陸生同學已經在開始籌備了。

你好網:你們學校的學生周末一般都怎麼過?
小偉:我周末一般會參加一些活動,或者去旅遊吧。

你好網:如果有朋友想來臺灣東吳大學讀書,你會建議他們做哪些準備呢?
小偉:從學習上,我覺得臺灣還是比大陸稍微嚴格點,雖然老師對交換生會比較寬鬆一點(陸生應該就不太有優待了),所以也要做好認真念書的準備啦。還有就是不要把臺灣想像得太好,其實可能就是某些方面比大陸好一點而已。從大陸帶得東西的話,電源插頭一定要準備好。(當初我也沒有帶很多東西過去)。


你好網:你覺得當地人怎麼樣呢?
小偉:臺灣人我覺得蠻友好的,但是就感覺可能上進心沒有大陸人強吧,可能是因為他們的生活就比較安逸。

你好網:你覺得多長時間跟家裡通一次話比較合適?
小偉:我大概每周跟跟家裡視頻,偶爾打一下長途電話。現在網絡很發達嘛,微信QQ什麼的都可以。手機大概5分鐘10塊錢人民幣吧。

你好網:能不能說說你對臺灣東吳大學的總體評價?
小偉:我覺得東吳真的很好,特別是我是去了東吳最有名的法律系吧,老師水平都很高,而且平時也會組織很多跟法律系相關的活動參訪讓我們參加。國際處也會安排其他活動,讓我們能夠更深入了解臺灣。

你好網:非常感謝你與你好網友分享留學的親身經歷!

本文http://tan.nihaowang.com/article/6908.html由你好網原創整理,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標籤:中國臺灣東吳大學      責編:張嬌陽

  • 臺灣最好的私立大學—臺灣東吳大學
  • 來臺灣讀書,更推薦公立大學
  • 公交車地鐵上的博愛座一定不要坐
  • 東吳大學依山傍水,校園環境極好
  • 臺灣人的個人素質遠遠高於我們大陸人
  • 東吳大學最有名的是法律系

本文來源:你好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研究生@東吳大學法律系
    老實說來,在畢業那會,讀研對我是一個緩兵之計--沒想好做什麼工作、沒有明確的人生規劃,那麼就繼續讀研以冀望用時間來尋找在法律海洋中自己感真正興趣的東西。其實原本我並不知道有臺灣讀研的這個渠道,在悶頭準備香港大學和城大的託福之時,看到上一屆有學姐在臺灣讀研,想來一是給香港這邊的申請留個退路,二是自己平時對臺灣的文化旅遊也有好感,就投了申請。
  • 蘇州大學,只是獲得了東吳大學部分專業,並非東吳大學繼承人
    蘇州大學雖然宣傳東吳大學是其前身,實際情況差距很大。東吳大學事實上是一所教會學校。源頭是美國衛理公會於1879年,在蘇州創辦了博習書院。後來,以博習書院為基礎組建的東吳大學,是一所私立大學,而且很快發展成多個院系,但是整體實力並不強,在當時全國範圍內來講也不屬於一線高校,而且他當時比較有名的是法學專業。
  • 訪東吳大學校友——馬崇霞
    2018年6月13日,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楊樂、副書記羅山鴻一行,探訪東吳大學校友馬崇霞女士。馬崇霞女士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畢業於東吳大學會計系,她的父親則畢業於上世紀20年代的東吳大學法律系,可謂一家人均與東吳大學深有淵源。
  • 我校潘漢典教授榮獲「東吳大學法學教育卓越貢獻獎」
    他的父親潘澄修,清末畢業於廣東法政學堂,後成為當地有名的律師,曾被選為汕頭市律師公會會長。家世背景影響了潘漢典一生的法學之路。是年7月,在父親故友潘君勉承諾經濟資助的前提下,潘漢典考入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系,離別母親前往上海求學。
  • 訪東吳大學法學院校友——姚玉城
    在交談中,姚老向我們講述了當年在東吳大學法學院求學的經歷。姚老1948年進入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系學習,當時的東吳法學院分別開設有日班和晚班課程,姚老上的是晚班課程,從下午四點半到七點半上課,白天則在父親的公司上班。姚老對當年接受的英美法教育十分稱讚,提到東吳大學法律系開設了民法、刑法、國際法等課程,很多都是全英文授課。
  • 法學名校「南有東吳,北有朝陽 」,東吳大學和朝陽大學今何在
    提起法學界名校如今名號最想的莫過於「五院四系」,在法學界享受很高的威望,可是你知道嗎?在民國時期法學界的「南有東吳北郵朝陽」名號更為響亮,曾有「朝陽出法官、東吳出律師」的說法,可見兩所高校的法學實力之強。
  • 研究生@臺灣大學法律系
    至於錄取難度,由於臺灣的大學申請時間較晚,此時歐美及香港學校的錄取結果大都已經公布,另一方面,由於僅招收8個省市的應屆生生源,故申請學生基數較少。因此總體上而言,申請臺灣學校的難度低於歐美學校,甚至有可能低於香港的學校。但單就臺灣大學法律系而言,錄取難度普遍高於其他臺灣大學院校,同時也有武大法學院的同學沒有被臺大法律系錄取的先例。
  • 訪東吳大學校友——李元法、錢尚真
    在採訪中,李元法和錢尚真兩位老人首先向我們介紹了自己就讀的專業和上世紀四十年代東吳大學法學院的結構,二老分別於1943年和1944年入學,同時就讀於東吳法學院的會計系,當時的東吳大學法學院下設法律系和會計系。
  • 口述 | 高文彬先生和東吳大學校友會
    1911年,蘇州東吳大學校長去世,中西書院(今上海市虹口區崑山路146號)院長繼任東吳大學校長,中西書院於是就遷往蘇州,併入東吳大學。1915年,中西書院崑山路原址改為東吳第二中學(東吳大學法科)。1927年,東吳二中改為東吳大學法學院。原來的東吳校舍在現在的蘇州大學內,建築非常漂亮,已被國家列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東吳大學法學院一直在上海沒有搬遷去蘇州校本部。
  • 百年東吳兩岸情
    □ 本報記者 汪閩燕  東吳大學,歷史淵源悠久,走過百年曆程。自1901年創辦東吳大學堂,辛亥革命後改名東吳大學後,這所大學的發展見證了兩岸變遷史。  1915年,東吳法學院在上海成立,曾是民國時期的中國頂尖法學院,也是亞洲第一所比較法學院,培育了很多比較法學與國際法方面的人才。
  • 榮譽無給職 馬英九將任教臺灣東吳大學
    華夏經緯網8月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前天爆料,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將回鍋大學任教。東吳大學校長潘維大昨天證實,馬英九新學期將擔任東吳嚴家淦法學講座的榮譽無給職教授。    據報導,潘維大推崇「馬教授」專精國際法,對南海問題也有獨到見解。
  • 江蘇的哪些大學的法學院能夠比肩五院四系?
    四系是指:北大法律系、人大法律系、武大法律系和吉大法律系。五院四系是我國最早開設法學專業的學校,法學水平高,校友多,在法學界有著非常好的口碑。不過五院四系也是分層次的,像北大、人大法律系是國內最頂級的,下來中國政法大學、武大,再下來就是華政、西政、吉大。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要略差一些,西北政法大學水平比較一般,超過這兩所學校的法學院還是有一些的。
  • 華東政法大學的傳承:東吳大學法學院的遺產
    當然,該校校史上最值得誇耀的一段是在1946年:東京審判採用的是英美法程序,由於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人選,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急了。最後,蔣介石點名從東吳大學要人,其結果是——中國赴遠東軍事法庭的法官、檢察官、顧問等人,幾乎全部來自該校。包括檢察官向哲濬,檢察官首席顧問倪徵燠,檢察官顧問桂裕、鄂森,首任檢察官秘書裘邵恆,翻譯、檢察官秘書高文彬,法官秘書方福樞、楊壽林,翻譯劉繼盛、鄭魯達等。
  • 楊永清與歷史上的東吳大學
    1913年夏,楊永清從清華學校高等科畢業,是清華學校的第一屆畢業生,當時因公派經費沒有落實到位,這一屆畢業生未能及時於當年赴美留學,楊永清遂回到母校東吳大學堂任教,而此時的東吳大學堂已經更名為東吳大學。
  • 高顏值女兒曝光「如願考上東吳法律系」
    記者蕭雅玲/臺北報導呂文婉日前她上中天《地球人請回答》錄影提到,女兒從小就立志要濟弱扶傾,希望自己長大後可以幫助弱勢,今年即將展開大學生活,如願考上東吳法律系,讓她開心笑不攏嘴。(圖/翻攝自臉書)呂文婉10年前離婚後,獨自扶養女兒長大,她欣慰女兒從小讀書完全不用補習,工作忙碌時,女兒不是獨自一人在家寫功課,就是帶到攝影棚化妝間,一邊工作一邊教她寫功課,由於女兒從小就立志幫助弱勢,當初在填志向時,母女倆經過討論過,最後才選擇讀法律系。女兒考上大學呂文婉開心不已。
  • 臺灣東吳大學青年學生談參訪廣西印象
    臺灣東吳大學青年學生談參訪廣西印象 2017年08月29日 09:0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我叫陳奕瑾,是一名就讀於臺灣東吳大學法律系和英文系雙主修專業的學生,我是在珠海讀的小學。
  • 傳承東吳法學精神 發展東吳法學事業——王健法學院概況
    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座落在素有「人間天堂」美譽的古城蘇州,其前身為蜚聲海內外的東吳大學法科。
  • 馬英九卸任後第一份工作 將任臺灣東吳大學講座教授
    信息 馬英九卸任後第一份工作 將任臺灣東吳大學講座教授 參與互動    中國臺灣網8月6日訊 臺灣《聯合報》今日報導稱,馬英九辦公室今天證實,臺灣東吳大學確實有來函邀請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擔任嚴家淦法學講座教授
  • 震旦大學、東吳大學、大同大學,這些曾經的名校如今在哪?
    在上一期文章中,我們介紹華東理工大學時,提到了震旦大學,然而很多小夥伴的反應卻是「哪有什麼震旦大學?是小編寫了錯別字」,因此,有必要在文章開頭說明一下,相信看完了今天的文章,你會對震旦大學等曾經的名校都會有所了解。
  • 東吳大學
    私立東吳大學:   私立東吳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   私立東吳大學文學院社會學系   私立東吳大學文學院政治學系   私立東吳大學文學院音樂學系   私立東吳大學文學院社會工作學系   私立東吳大學文學院日本語文學系   私立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