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上為什麼都是出廠價?

2021-01-13 虎嗅APP

頭圖為湖北襄陽備戰雙11的拼多多商家

2017年拼多多還沒像現在這般備受矚目時,黃崢寫過兩篇關於供需關係的文章,一篇名為《把「資本主義」倒過來》,一篇名為《市場多一點,還是計劃多一點》,兩篇文章都提到同一個觀點:

「要根本上改變供給側,得先變革需求側,需求側是拉動供給側改革的牛鼻子。」

黃崢將他的思考放到拼多多上。我們可以看到,在面對拼多多發展中的幾個重大問題,他都用「通過需求來改造供應鏈」進行回答。

4月,《財經》記者宋瑋問及黃崢,拼多多的戰略重點是什麼?

黃崢說:

「供應鏈升級將是我們很長時間內的戰略重點。拼多多的最終模式是使得上遊能做批量定製化生產,但我們現在對上遊的投入和整個產業鏈的賦能都太弱了。」

7月,上市前的公開信中,黃崢提及拼多多的未來說要做「Costco」和「迪士尼」的結合體。

上市後,面對假貨、山寨的質疑,他說拼多多不會做天貓模式,而是會通過供應鏈的改造來進行產品升級。

半年前,我們質疑與嘲笑拼多多的山寨貨和低價策略,半年後,我們冷靜下來看拼多多的這個發展模式,可以發現它正搭建一套不同於阿里的全新電商體系,冷靜且堅決。

拼多多式產品升級

黃崢有些排斥「品牌升級」這個詞語,他認為「升級是一個五環內人群俯視的視角。」

但拼多多確實在做升級的事兒,只是不同於10年前阿里重造一個天貓,拼多多採用的是扶持工廠。

今年12月份,拼多多宣布推出新品牌扶持計劃,分為三個階段預計共扶持1000家工廠品牌,首期試點20家,其中包括家衛士、松發陶瓷、三禾廚具、重慶百亞、富光保溫杯等,涵蓋多個行業。

這些工廠普遍以代工起家,有著高質量、規模化生產的能力,但卻沒有在全國範圍內打出品牌。拼多多想要做的是,藉助這些工廠強產能弱品牌的特點,給予流量和大數據上的支持,從而打造出價格低,但質量還不錯的產品。這樣既沒有丟掉低價的特點,又進行了商品升級。

具體來說:通過流量傾斜,降低工廠的營銷費用。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說:

「拼多多從接下來的很長時間,我們的社會價值大於商業價值。我們流量非常便宜,對於這些新品牌計劃裡面的品牌來講,它能以非常低的營銷成本進行全國範圍的銷售。」

通過數據支持,可以按需生產。拼多多開始系統性對用戶需求信息進行分析、預測,從而指導工廠進行生產。此前拼多多向某雨傘製造企業提出「五次摺疊」雨傘的建議,該款產品在2天內銷售出8萬把。

「我們平臺的特點是什麼,少SUK,高訂單,短爆發,不僅能夠迅速消化工廠的產能,還能通過幫助生產商通過』現象級』爆款迅速贏得消費者的信任,樹立品牌形象。」

達達說道。

從實際結果來看,這些工廠對拼多多是歡迎的。

位於重慶的百亞衛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是拼多多首批新品牌扶持計劃中的工廠,這家成立20多年的老牌衛生巾、紙尿褲生產商,旗下有「自由點」、「妮爽」、「好之」等品牌,在西南地區有較高知名度,但對於東部、北部城市的用戶卻分外陌生。

2017年,百亞衝擊A股上市,後不了了之。從招股書披露的信息來看,2016年四川、重慶兩地貢獻了百亞54.79%的收入,雲貴地區為24.67%,兩湖地區5.34%,三者合計近85%。其他各省份,特別是北上廣深、以及沿海各大城市,重慶百亞較少涉足。

相比較花王、寶潔等國際品牌,重慶百亞的品牌知名度處於弱勢,董事長馮永林心有不甘,

「我上上周到德國、瑞士考察,我把我們的衛生巾和紙尿褲給同行企業一參觀,他們刮目相看,他們驚嘆中國的衛生巾、紙尿褲發展的速度。」「我們這個行業,衛生巾和紙尿褲行業我們的設備、技術、裝備已經很大程度上達到和超過了歐美企業的技術。」

為打破產品的區域界線,馮永林決定與拼多多合作,

「一線城市的人們生育意願在降低,但在三四五線城市,新生嬰兒在增加。這恰好是拼多多的用戶,這是一個龐大的市場。」

依據馮永林提供的數據,2018年,百亞旗下的好之紙尿褲線上銷量同比增長了67%,在入駐拼多多3個月後,月環比銷量超過200%。

虎嗅參觀了百亞距離重慶市區約30公裡的工廠,十幾條生產線同時生產,其中一條生產線上方架著一部貼有拼多多Logo的手機,正在做生產直播。在拼多多的產品購買界面上,能夠看到產品的生產全過程。

達達說之所以要如此做產品是為加強信息的透明度:

「在網際網路上,一些落後的小廠家會以非常低的價格去衝效率,你看不到實物,怎麼能證明你的產品比別人好?」

除生產直播外,加入扶持計劃的工廠被要求上傳原料採購記錄、檢測報告、生產日誌等信息,以實現商品的全鏈路追溯。

拼多多的中間發展路線

拼多多迫切需要升級。

這有輿論的壓力。拼多多上市後,關於拼多多的假貨、山寨的質疑聲爆發,拼多多需要快速撕掉山寨、假貨的標籤。

8月2日至8月9日期間,拼多多平臺強制關店1128家,下架商品近430萬件,批量攔截疑似假冒商品連結超過45萬條;9月,拼多多關掉了5500家店,清理了770萬件問題商品,預屏蔽了3百萬個涉嫌銷售侵權商品的連結。

也有業務的需求。行業的普遍觀點是品牌升級能否成功決定了拼多多之後能否持續增長——用戶會因為新鮮感選擇拼多多,也會因為低質量產品離開拼多多。

但拼多多的升級是走了一條不同於阿里的中間路線。

十年前,阿里備受假貨詬病,於是選擇集合品牌方成立淘寶商城(天貓前身),降低對小賣家的扶持。

拼多多自知無法效仿阿里的做法。

7月底的媒體溝通會上,在回答「為什麼不願意用天貓模式打擊假貨」時,黃崢說:

「我們不是不願意用天貓模式來打擊假貨,我的意思是說等我們做了天貓模式沒來得及打假,可能我們就已經死了。」

在今年10月份的拼多多三周年慶典活動期間,達達在朋友圈怒斥天貓脅迫商家二選一,稱大批品牌商家在天貓要求下被迫提前退出拼多多的活動、下架商品甚至關閉旗艦店。

拼多多想要低價,還想要保證質量,只剩下工廠直供這一條路。

「我們自己也清楚暫時無法直接走天貓模式,從雙十一之前的二選一風波中可窺一斑。所以拼多多只能走中間發展路線,不是自己做品牌,而是扶持大量有工業製造,但是並沒有品牌塑造能力的傳統製造業工廠。」

有拼多多內部人士如此說道。

對於拼多多為什麼要扶持工廠品牌,達達從中國消費情況的變化給出另一種解釋。

在中國,品牌方的慣用打法是將一個產品通過廣告強曝光打出知名度,再在全國範圍內無差別鋪貨。

在他看來,這並不適用當前的用戶消費需求,

「中國消費者的南北差異、民族差異、一二三四線城市差異、縣城鄉村差異都非常大,形成一個個消費圈層,每個圈層對於性價比、實惠這些耳熟能詳的詞語理解是不同的,每一個圈層的用戶,他們其實是有自己獨特的需求。我們希望通過拼多多能把用戶需要的產品帶到他們面前,我們也希望能夠幫助這些中國製造企業降低他們的廣告和營銷成本,讓他們成為一個全國性品牌。」

6月30日,拼多多發布招股書的同時黃崢發表了致股東的一封信,在談及未來時他說希望拼多多能夠成為「Costco」和「迪士尼」的結合體——既能提供高性價比產品,又能有娛樂性質。

拼多多的娛樂性質一直存在,有做遊戲經驗的團隊一直在給拼多多增加遊戲的玩法,從早期的幫朋友砍價,到現在的多多果園——模擬種植果樹,到好友的莊園偷水、摘果,等水果成熟後給你寄一份真正的水果。

如今通過對工廠品牌的精準扶持,Costco的屬性愈發凸顯。

「拼多多是把海量流量集中到有限商品裡,有了規模之後再反向定製,從而極大降低成本。這也是沃爾瑪和Costco的差別,拼多多的終極定位就是針對不同的人群做不同的Costco。」

在此前的一次採訪中,黃崢如此說道。

特別策劃

相關焦點

  • 「前店後廠」進行到底:為什麼拼多多上都是出廠價?
    ,不僅讓他們生產的掃地機器人自主品牌家衛士有了可見度,甚至不到一年時間成為了平臺上的銷量冠軍,「專供拼多多的288元掃地機器人,已經賣出了十幾萬臺。」   實際上,這家為一線品牌代工近20年的「中國製造」,於2015年推出了自主品牌「家衛士」,原本希望能將出口轉內銷,然而同樣生產線上生產出的同樣標準、工藝、用料的同款產品,貼牌的就不愁銷路,而家衛士卻無人問津。要知道,一個標識背後差價近4倍,而消費者寧願花高價買熟知的品牌。   在吳鵬雲看來,直到與拼多多展開合作,才看到了希望。
  • 拼多多進軍賣車界,家用汽車跌至平民價,不愧為「中國版Costco」
    拼多多最近又盯上汽車行業了,並且成果也不容小覷。從5月至9月,拼多多先後試水五菱宏光、奇瑞EQ1、艾瑞澤、瑞虎等數款國民級車型,"66拼車節"活動累計上線的70小時,拼多多總計訂單達9463筆訂單,僅看定金數,GMV達到了812萬。
  • 為什麼有人可以通過拼多多月入過萬,拼多多薅羊毛玩法
    但是其他人則持反對意見,認為社交電商這兩年的興起,拼多多這匹「黑馬」可能會帶來另外一種情況。近期蘇泊爾、美的等眾多小家電巨頭已悄然退出拼多多,而格蘭仕總裁卻親自帶隊前往拼多多總部,尋求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作為電子平臺黑馬的拼多多,僅用3年時間迅速在電商界站穩腳跟,其實力的確不容小覷。但面對淘寶、京東、蘇寧這些電商平臺的「前輩」時,拼多多顯得格外刺眼。
  • 拼多多上的iPhone靠譜嗎?
    拼多多為什麼會「賤賣蘋果」?本文試圖回答這幾個大家關心的問題。拼多多上買iPhone用戶最關心什麼?大量像劉茴一樣的用戶,最關心的是,拼多多補貼的iPhone產品是否100%沒有問題。知乎網友David稱,他於去年4月末在拼多多上的途谷官方旗艦店購買了一臺iPhone Xs Max,收貨後發現三碼(外包裝、保修卡、手機)不一致,遂申請退款,客服給出的解釋是「商家都是廠家原封發出來的,建議正常使用」,且「手機激活後不支持七天無理由退貨」,David投訴至12315。
  • 拼多多為什麼這麼便宜 這幾個原因大家要了解
    說起拼多多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了,現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在用這個平臺購物,原因就是便宜,拼多多也打出廣告,三億人都在用,那麼這個平臺到底便宜在哪?   即使虧本,商家也會出售低價銷售   拼多多上的大部分流量來自微信,微信電商競爭也很大,而拼多多卻是微信流量的大頭。
  • 拼多多為什麼能成功?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毋庸置疑,拼多多已成為中國第二大電商平臺。而著急的不僅是京東,還有阿里。那作為一家成立僅僅只有五年的公司,拼多多到底為什麼可以成功呢?在拼多多上買東西或者參與活動也是一個道理,做了轉發、砍價、拼團等行為,隨時就能得到的優惠,為什麼要拒絕呢?不管是蘋果手機便宜幾百,還是充話費節省幾毛,還是拼團分享能省幾塊,只要利益足夠吸引人,就一定會有人為此付出。2. 勝負欲拼多多許多活動設置的門檻超級低,但是誘惑力度卻很大,比如一分錢抽蘋果11。
  • 拼多多為什麼這麼便宜拼多多商品是真的嗎
    「今天拼多多裡的榴槤拼團才1毛錢哦!你要拼團嗎?」相信大家都有聽說這個吧!那麼拼多多為什麼這麼便宜呢?拼多多是一款低價的團購軟體,用戶在該平臺上可以低價的拼團購買商品,但是低價格的東西大家也很是懷疑,拼多多的商品是真的嗎?
  • 拼多多為什麼這麼便宜揭露拼多多商品質量黑幕
    拼多多可能大多數朋友都接觸過,但有沒有發現,拼多多商城中的商品簡直便宜出了新的境界,那有沒有了解過拼多多為什麼這麼便宜?下面揭露拼多多商品質量黑幕給你們看看!拼多多商品拼多多,是在B2B、B2C以及C2C等電商交易對象的基礎上新開發的一種C2B方式,主要以拼團購物的形式為主,拼團成功則能夠以更低的價格將心儀的商品購買回家,但拼多多為什麼這麼便宜呢你們有沒有想過?拼多多為什麼這麼便宜?雖說拼多多這種新型的電商思維值得借鑑和學習,但它帶來的影響同樣是不可避免,不可逆轉的,拼多多為什麼這麼便宜?
  • 反思拼多多:為什麼是黃崢?
    所以,拼多多用戶體驗單一要素最大化,就是把單品拼團購物的體驗做到了極簡單,聚焦單品購物流程,把在微信群裡面看到並參加拼團的流程做到了極致的簡單。④社交電商:微信的好友關係其實就是拼多多起飛的燃料。想想看,你為什麼會在拼多多購物?
  • 為什麼成功的是拼多多?
    為什麼同樣有騰訊爸爸支持,坐擁微信流量紅利的微店沒有成功?可是拼多多卻成功了,這其中有什麼奧秘嗎?3年300億美金市值,又一次刷新了吃瓜群眾對於網際網路造富速度的認知。伴隨著拼多多的上市,更多的仍然是對它的爭議:假貨泛濫、low…不過從成王敗寇的世俗功利角度來說,它的成功仍然是值得分析的。拼多多為什麼會成功?
  • 百萬人圍拼雅詩蘭黛、蘭蔻拼多多「每天雙11價」進口美妝拼單潮
    海淘業內人士分析,拼多多全球購美妝產品節前節後同樣火爆是拼多多踐行「天天618,日日雙11」理念的又一體現。不少消費者會出現雙11嫌麻煩、忘選購、搶不到等情形,加上拼多多雙11後下單仍是最低價刺激,「一下都湧入拼多多了」。
  • 團購車主被特斯拉拒絕交付,拼多多的「賠錢買賣」,為什麼得罪人
    大家應該都聽說了,特斯拉拒絕向拼多多團購車主交付Model3。這件事引起了全網熱議,還上了熱搜,特斯拉生不生氣我不知道,反正消費者永遠不虧。 話說回來,各大電商平臺都在搞補貼,為什麼拼多多老是得罪人?
  • 拼多多上的AJ香不香?
    晚會的嘉賓名單上,不乏吳亦凡、黃子韜、黃曉明等流量明星的名字;時下倍受年輕人推崇的《青春有你》偶像團體 UNINE和THE9 也位列其中。除了流量明星,年輕人所關注的一切,如今都是拼多多的心頭肉:蘋果手機、漢服、潮鞋、盲盒等等。為這些潮流玩意花錢補貼,是拼多多證明自己 「懂得年輕人」的重要籌碼。
  • 拼多多為什麼便宜?商家曝出其中機密,結果出人意料
    不過蒜雖香,但價更高呀,這讓不少視蒜如命的網友直呼「蒜」你狠。 根據農業部的重點農產品市場信息平臺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11月大蒜的平均批發價是7.87元/公斤,每公斤近8元。 要知道,這個價格僅僅是大蒜的市場批發價,而在很多電商平臺上的價格可遠遠不止這個數。
  • 2020家電拼著買,「好朋友們」找上拼多多
    【天極網家電頻道】2999元買75吋電視,還能圍觀產品從零部件組裝到整機檢測、出廠的全過程,這樣的事情過去想都不敢想,在不久前的拼多多百億補貼直播間裡,愛奇藝攜手長虹把它做成了。超過15萬網友湧進直播間,把首批產品瞬間搶空,2020年類似的故事已不再陌生,「看直播」、「拼購」逐漸成為越來越多的網友購買家電的主流方式。
  • 拼多多聯合數十家奶粉品牌上線「正品溯源碼」,一鍵查詢「身世」
    消費者在拼多多平臺購買帶有「正品溯源」標識的奶粉,只需要打開拼多多APP,掃一掃包裝上的二維碼,所購奶粉從生產到上架全鏈路信息就會完整顯示在手機屏幕上,一眼可辨真偽。拼多多母嬰負責人陸元表示,「『正品溯源』功能讓消費者一鍵直觀看到奶粉的出廠日期、原產地、規格等產品信息,讓商家省心、家長放心,目前我們已和數十家知名奶粉品牌合作實現了該功能,未來還將有更多母嬰品牌加入。」▲上海90後寶媽張女士在拼多多「百億補貼」選購帶有「正品溯源」標識的奶粉。
  • 國盛證券吳凡看空拼多多後 拼多多股價再創新高
    附1:《拼多多:歷史級的泡沫,縮量方可求變》吳凡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到目前為止,從「全價值鏈」角度分析,拼多多在整個商品流通環節中創造的真實價值非常有限,其只是改變成本結構將其價值鏈上必然產生的虧損轉移而促成交易,真實價值與其市值顯著不匹配。
  • 我為什麼要在拼多多上買iPhone12 Pro Max,這兩個原因太關鍵!
    就在11月末,當時心血來潮,跑到某寶上買了個iPhone12 Pro Max,商家承諾24天內發貨。一開始以為商家就是保守首發,可能沒幾天就發貨了。結果就隔了一天,就在12月1日,拼多多突然出手,百億補貼專區中的iPhone12 Pro以及Max正式開售。
  • 拼多多還能一直便宜嗎?深度解析拼多多的「低價能力」體系
    從「3億人沒有我」到「5億人都在拼」,市場交織了對拼多多的質疑和驚訝,一直以來,這兩種情緒並非此消彼長,而是同時存在。有人認為拼多多是耍小聰明的投機者,靠低價商品起勢;也有人把拼多多視作一種神奇的社會現象,洞察人性,玄妙似量子力學。關於拼多多的種種極端想像,歸根到底重疊於一個問題,拼多多為什麼這麼「便宜」?
  • 拼多多給所有人都上了一課
    那些年我們看不起的拼多多,嘲笑它是並夕夕,現在它狠狠地扇了我們一巴掌。拼多多2019年GMV超過了1萬億,較上一年同比增長113%。達成這一數字,拼多多用了5年多,淘寶用了快9年,京東用了將近15年。從被大眾所知到如今,不看好拼多多的人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