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多的是南轅北轍,少的是殊途同歸,奇葩班規的出臺,說明某些學校在「衡中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江西南昌某中學一份小升初班的班規引起廣泛討論。班規共計22條,要求「新生入學必須會背」。0號班規要求學生必須無條件接受父母、老師的引導和教育,違反者停課一周。第2條稱「欣賞帶病堅持上課的孩子」,要求學生「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請假不上課」。並且嚴禁使用網絡進行QQ、微信聊天,班級所有男生不得在操場進行球類運動」,鼓勵檢舉揭發,班裡流通班幣。
這樣的班規傳到網上,迅速發酵,引發網友的熱議,很多網友指斥它沒有人性,「令人髮指」,
希望這樣的情況只是個案。
但誰都清楚,這不僅僅是個案,所謂窺一斑而知全貌,這份班規至少反映了一種趨勢,那就是靠壓榨學生來取得所謂的優異成績。
說到這裡,有一個學校、一個名字就不得不被提及,雖然小編並不想提起,畢竟它還是我們河北的驕傲,但同時,它也是一種標杆。
它是衡水中學。
衡水中學的班規,真真假假,網上有很多,但公認的是,大家都知道它是軍事化管理,學生們一天的學習和生活都被安排得很緊湊,時間也分得十分細化。
校規中細微之處很多,比如說上課不能發呆、吃零食、轉筆等等,甚至很多小動作都不能有,若是被抓到,那麼所面臨的後果可能就是被通報批評。
衡水中學也因此被貼上「高考工廠」「軍事化管理」、「壓抑人性」等諸多負面的標籤。
但「令人無奈」的是,衡水中學成功了,取得了一系列亮眼的成績,讓許多同行恨得咬牙切齒。這就類似於,一幫衣冠楚楚的正人君子,圍坐在一起吃著滿漢全席,其中的一個毫無禮儀,無視形象地大快朵頤,於是,很多人指責他沒有吃相,可是,眼看著桌上的食物越來越少,很多人就不淡定了。
這些不淡定者之一,叫南京一中。
今年的高考結束後,南京一中因高分進校,低分高考,高考400分以上學生不多,被家長點名要求校長下課。之後,南京一中認錯,並發布《告2021屆高三家長書》,其中就有多項應試教育傾向的整改措施,持續數日的抗議風波也因此而逐漸平息。
這被很多人指責為素質教育的低頭、應試教育的勝利。
但是,南京一中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小編有理由相信,像南京中學這樣衣冠楚楚而又欲飢不擇食者,還有很多很多。
這其中,自然就有前面制定奇葩班規的江西南昌的那所中學。
我們甚至可以揣測到領導者的心思,先別管有沒有吃相,只要吃飽了,別人自然就沒有話說了。
可是,「遺憾」的是,他剛一伸手,就被其他人制止了。
無他,只是因為他的手伸得太長了。仔細分析他的班規,與衡水中學相比,已經不能單單用「有過之而無不及」來形容了。
這種風氣一旦蔓延,別說整個宴席的觀感不佳,恐怕會產生更多的食古不化、消化不良的病人,這個病人,叫中國教育。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