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平臺是一個超級複雜而且系統的工程,而且在EV時代到來之後,越來越多的廠商發布了純電動車平臺,比如大眾汽車的MEB平臺,現代起亞汽車的E-GMP平臺。
而豐田汽車,雖然現在有TNGA架構,並且在油電混動領域走在了時代的前列,但是在EV領域,豐田汽車確實是落後了。看看目前市面上的純電動汽車,幾乎是看不到豐田汽車的身影。所以豐田必須要加快EV平臺的研發。
去年豐田純電平臺e-TNGA發布
去年,豐田與斯巴魯共同研發的e-TNGA架構,並且與寧德時代(CATL)、比亞迪(BYD)、傑士湯淺(GS Yuasa Corporation)等海內外動力電池產業巨頭展開合作,加快豐田旗下純電動車型的研發。
豐田e-TNGA平臺有什麼特點?
那麼豐田e-TNGA平臺有什麼特點呢?與大眾MEB平臺比較類似,首先是靈活性比較高,從圖中可以發現,e-TNGA平臺前後軸的電機設計是固定不變的。
並且可以改變電機來實現驅動形式的不同,前後置雙電機就是四驅,前置單電機就是前驅,後置單電機就是後驅。放置更大一些的電機就能實現更高的性能。
除了電機的位置不變以外,電池的寬度也是不變的,這就給電池的標準化提供了很好的便利條件。
e-TNGA平臺中可以改變的是什麼呢?是軸距,車身寬度,前後懸的長短,這三個維度。通過這三個維度的變化,其實就可以實現涵蓋SUV,MPV,轎車等不同類型純電動車的生產了。
第二個特點是豐田拉來了斯巴魯與鈴木一起合作來研發,合作研發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降低成本,並且迅速的把平臺推廣開,各個品牌的車型共享之後還可以帶動一系列供應鏈廠商的快速發展。同時斯巴魯和鈴木,大發等作為日本體量和規模相對小的廠商,並不具備獨立開發一個純電動車平臺的實力,豐田通過實現技術共享,也順便拉動了整個日本純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
回想一下油電混動時代,豐田申請了諸多專利,一家獨大的情況。再看看豐田現在的共享的姿態,豐田終於是明白了,一家獨大很難推動整個產業的發展。豐田可以說是一手締造了油電混動時代,同時也眼看這個時代隨著純電動時代到來之後的逐漸落幕。
第三個特點是豐田為了推廣e-TNGA平臺與寧德時代,比亞迪聯手進行電池的研發,這與大眾的MEB平臺的做法是不太一樣的。大眾汽車在發展的初期階段也不得不與寧德時代,LG化學,SK等廠商合作,但是如今大眾汽車展現給我們主要還是自己建廠,自己研發,比如收購了股了國軒高科。大眾汽車的野心由此可見是更大一些的,想要控制住純電動汽車的上遊。而豐田目前則是主要依賴於電池供應商,日本松下是豐田最主要的合作夥伴,而寧德時代,比亞迪這些中國廠商,也在合作範圍內。
相比大眾,豐田在純電動汽車上確實慢了一步?
相比大眾汽車目前ID.4已經在歐洲上市,在中國不管是一汽大眾還是上汽大眾,都新建了MEB平臺的生產線。
而豐田的純電動汽車項目發展確實是有些緩慢,至今還沒有看到實車落地。但是據悉豐田e-TNGA平臺首車為中型SUV,與斯巴魯聯合打造,將於2021年發布。緊湊型車將與鈴木和大發合作。但是作為消費者來說,肯定是更希望豐田品牌的車型能夠國產,畢竟斯巴魯,大發都沒有國產。
我認為對於豐田來說,總算是認識到了只有混動是不夠的,雖然後知後覺,但豐田汽車的實力依然不容小覷。如今世界前幾大汽車廠商都已經有了純電動車平臺,新一輪競爭也正式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