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七月十五中元節,為何民間說是三個節日?有哪些風俗和禁忌?

2021-01-15 騰訊網

「絳節飄颻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臺。」

這是唐代詩人李商隱《中元作》中的名句,表達的是中元節到來之際,詩人用清新脫俗的想像力,對「玉鏡臺」虛無縹緲的意境刻畫,正符合中元節的氣氛。

中元節作為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最大的內涵體現便是寄託哀思。人們會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舉行各種各樣的祭祀活動。

民間將中元節稱作七月半,而道教則稱其為地官節,佛教則將其稱作盂蘭盆節,所以可以說是三個節日。

從這一點其實就可以體現出,中元節其實是一個三位一體的節日。民間、道教、佛教都會在農曆七月十四,舉行相關的祭祀活動或法會。

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作為中元節的主要節日習俗,時至今日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第一、中元節的歷史淵源

生活在古代社會中的老百姓,由於對大自然的了解比較膚淺,再加上根本沒有科學觀,遇到自然界中的自然現象之後,往往都會認為與天神發怒或高興有關。

在這種思想意識的影響之下,逐漸演變成了最原始的自然崇拜與祖先崇拜。中元節的誕生,其實就與這種原始崇拜息息相關。

據相關專家推測以及史料佐證,人們認為中元節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上古時代。

當時人們對祖靈崇拜尤為虔誠,再加上一些其他時祭等因素的影響,所以「七月半」逐漸發展成熟。

還有一種說法就比較確切了,因為中元節屬於道教的節日。早在東漢時期,道教便形成了「三元說」,即「天官上元賜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

因此「中元」之名,便逐漸流傳了下來,最後與七月半合二為一,變成了大家熟知的中元節。

在唐朝時期,由於道教十分盛行,所以道教的中元節開始興盛,遂逐漸將「中元」固定為節名,而七月十五日,則被定為節日時間並相沿迄今。

當然也有一種說法認為,七月半乃佛教「盂蘭盆節」,每年的七月十五民間大肆祭祀之時,佛教也會舉行法會。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實際上從這一點就可以清晰的看出,七月十五才是民間傳統意義上的中元節。

之所以會選擇這個時間,是因為「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或者說是「復生」之數,與陰陽消長循環之理有關。

另外一種說法認為,七月乃吉祥月、孝親月,因為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的日子,同時也是酬謝大地的節日。

按例要用新米等祭祀祖先,並且向祖先報告秋天的收成。從嚴格意義上來講中元節,其實就是緬懷先人的一種傳統節日。

但是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也有在七月十五過「鬼節」的習俗。在這個傳統節日中人們要祭祖,並且祭祀一些虛幻的神明。

可以說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均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祭祖大節。

第二、中元節為何又叫「鬼節」

神鬼之說,是封建迷信思想中的核心要素,生活在古代社會中的老百姓,認為人死之後雖然不能在人間生活,但是卻可以去極樂世界。

當然,一些修行不夠的人則需要下地獄。傳說在中元節的晚上,地府大門無人看守,所以很多鬼魂便可以來到人間。

家人為了表達對逝去先人的敬意,會在十字路口為其「燒紙」。 人間的燒紙就是陰間的銀票,所以死去的親人看一下後輩,也可以拿到「錢」,兩全其美。

但這也只是封建迷信思想而已,但是當其演變成習俗之後,便被世代延續至今並生生不息。

按照民間的說法,中元節又稱鬼節、亡人節,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民間便開始祭祖。無論貧富都要備下酒菜、紙錢祭奠亡人,以示對死去的先人的懷念。

中元節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內死的稱新亡人,三年前死的稱老亡人。傳說新老亡人會在中元節回家看看,因此後人一定要燒紙錢祭祀。

並且,時間需要選擇在夜深人靜之時,先用石灰在院子裡灑幾個圈,這樣孤魂野鬼便不敢來搶。燒紙時嘴裡還要不住地念念有詞,以表達對先人的敬畏之情。

結 語

每一天都有幾十萬新生兒降世,有生的樂趣,便會有死的悲痛,中元節是古人對死者的敬意的表達。

因為這種無限的哀思、緬懷之情,所以才會特地設立一個祭祀節日。中元節與清明節,二者在祭祀習俗方面不相上下。

相關焦點

  •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中元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
    這幾天相信有的小夥伴坐在家裡也能偶爾聽到鞭炮聲,或者是回家的路上突然發現一個小土包,上面插著幾根香,其實這一切的行為只是有人在緬懷逝去的親人,有人就會問這些行為不是清明節才有嗎,其實農曆七月十五也會有這些習俗,這一天就是中元節,也叫做鬼節。有一種說法就是農曆七月初一是鬼門大開的日子,農曆七月十五則是鬼門關的時候。
  • 中元節為什麼是「鬼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一定要注意?
    據記載,在古代七月十五被稱為中元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是古人置放河燈祈福的日子,也是道士建醮祈禱的日子。其中,關於這個節日,佛教和道教各自有著不同的解釋。道教強調孝道,佛教則著重於為那些從陰間放出來的無主孤魂做「普渡」。道家有三官,天關、地官和水官。
  • 今天是中元節,民間的「鬼節」,這些風俗禁忌,一定要注意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節日-中元節,在民間俗稱鬼節,七月半,每年的這個時候長輩都會提醒一下家人,要注意哪些事情了,中元節在每個地方的習俗都不樣的,談談我的家鄉中元節的習俗吧。圖片來源於網絡1、我的家鄉在湖南株洲,小時候聽長輩說,農曆七月初七這天閻王爺就會把陰曹地府的鬼魂放出去,這些個鬼魂都會穿梭在大街小巷,尤其是晚上出來活動更加頻繁,所以家裡有孩子的,
  • 明日中元節,農村老人說「七月半禁忌多」,有哪些禁忌?有道理嗎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明天就到了農曆的七月十五,也就是「中元節」。中元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又被人們叫做「七月半」、「祭祖節」等等,是我國四大祭祖傳統節日之一,其他三個祭祖節日分別是除夕、清明和重陽。作為我國四大祭祖節日之一的中元節,各地都有不同的祭祀活動,比如中元普渡,相傳七月半是陰陽交替的節點,所以在一進入農曆7月,鬼門將會打開,群鬼會到陽間覓食,享受人們的供祭,等到七月最後一天,鬼門將會重新關閉,群鬼又會回到陰間,所以在七月初一到七月三十這個期間,人們會用糖餅、水果等祭品來祭祀群鬼,祈禱一家人全年平安順利。
  • 七月十五鬼節(中元節)九大禁忌
    七月十五鬼節(中元節)九大禁忌七月十五鬼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相傳,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大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氣息。過去,人們在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還準備一些菜餚、酒、飯、金銀衣紙之類到路口去祭祀鬼神,所以人們稱農曆七月為鬼月,七月十五日為鬼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同時又被定為道家的中元節,是我國三大冥界重要節日之一。
  • 中元節的由來你知道嗎?七月半,鬼亂竄!鬼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
    這幾天相信有的小夥伴坐在家裡也能偶爾聽到鞭炮聲,或者是回家的路上突然發現一個小土包,上面插著幾根香,其實這一切的行為只是有人在緬懷逝去的親人,農曆七月十五也會有這些習俗,這一天就是中元節,也叫做鬼節。有一種說法就是農曆七月初一是鬼門大開的日子,農曆七月十五則是鬼門關開的時候。
  • 【民俗文化】農曆七月的「鬼節」——中元節即將到來,這些風俗禁忌...
    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即七月半),本是祭祀祖先超度亡魂,地官赦罪之節日。 為了讓陰陽兩界的人鬼都平安,我國自古以來,便有在七月設醮普渡的習俗。民間在七月鬼月的第一天、第二天、第十五天和最後一天都要進行拜祭。
  •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哪一天?中元節的來歷七月半鬼節30條禁忌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是哪一天?每年夏曆七月十五這天,是中國傳統中的重要節日——中元節,但是,「中元節」是中國道教的叫法;夏曆七月十五這天,佛教稱之為「盂蘭盆節」。關於中元節在中國的民間還有一個說法叫七月半鬼節。你們知道中元節的來歷禁忌嗎?
  •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中元」是什麼?為何有「鬼節」之稱
    據說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元節,很多人都說這一天是鬼門大開的日子,所以也有鬼節之稱,為什麼中元節被稱為鬼節呢?這個節日究竟是怎麼來的呢?主要風俗又是什麼呢?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具體說一說,中元說法來自於道教,道教分為天地水三官,三官又稱三元以農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月為三官神誕,在古書中記載,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 七月十五中元節,中元節是怎麼由來的?中元節有什麼傳統習俗
    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尊崇。
  • 中元節風俗有哪些? 一口氣搞懂中元節的來歷
    中元節風俗有哪些? 一口氣搞懂中元節的來歷時間:2020-09-02 13:49   來源:521經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元節風俗有哪些? 一口氣搞懂中元節的來歷 今天是2020年的9月2日,星期三。庚子年(鼠年)七月十五,中國的傳統節日中元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鬼節。
  • 七月半鬼節的民間禁忌 老人眼中的中元節忌諱多
    七月十五中元節,也被稱為是七月半鬼節,從這個名字大家就可以看出這是一個關於祭祀的節日,一般這樣的節日民間會有很多的禁忌,你知道多少呢?   禁忌一:這一條很多人都知道,不過還是要提及一下,八字輕的人不要在夜晚出遊,否則只會自找麻煩,另外要記住一點,金紙是燒給神的,冥紙是燒給鬼的。
  • 揭秘中元節是什麼節幾月幾號 中元節有哪些禁忌呢?
    揭秘中元節是什麼節幾月幾號 中元節有哪些禁忌呢?時間:2016-08-17 14:23   來源:華聲在線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揭秘中元節是什麼節幾月幾號 中元節有哪些禁忌呢?
  • 七月十四號是什麼節日?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的來歷及風俗活動
    七月十四鬼節的風俗習俗廣西的一些地方會把鬼節當做一個重大的節日來過,武鳴、邕寧等地一般都會默認中元節前後兩天基本都屬於鬼節的範疇。在一些傳說中,七月十四是地獄鬼門大開的日子,是遊蕩人間的鬼魂回歸地府的最後限期。於是,古人就在七月十四為鬼魂安排了一個節日。
  • 七月十五中元節真是中國的「鬼節」嗎
    雖然東西方文化對於死亡定義各有不同,但人死為鬼是全世界的普遍認知。在中國就有很多與鬼有關的節日,因為各地風俗不同,分別有七月十五中元節,清明節(公曆四月初),三月三,十月初一等。除了眾所周知的清明節,其他鬼節以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最為有名。陰曆七月十五為什麼是鬼節?
  • 中國傳統節日-中元節·七月半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有稱亡人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個兒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系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 七月半前後有什麼說法 中元節民間禁忌一覽
    七月半是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又被稱為鬼節,學名中元節,因為它的存在七月還有鬼月的說法,與清明節相比這個節日的禁忌就太多了。   七月十五,是鬼月中陰氣最重的一天。傳說這一天的子夜時分,停留於荒郊野外會看到百鬼夜行的奇觀。
  • 2018年中元節是幾月幾號星期幾? 中元節有哪些習俗你造嗎?
    2018年中元節是幾月幾號星期幾? 中元節有哪些習俗你造嗎?時間:2018-08-21 14:3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8年中元節是幾月幾號星期幾? 中元節有哪些習俗你造嗎?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中元節就是其中很特別的一個節日,會有很多的傳統習俗和禁忌。
  • 中元節將至,老祖宗所說的「七月半,鬼亂串」,有哪5大禁忌?
    沒錯就是我們國家的一個傳統節日——中元節,在民間也被稱之為「鬼節」。傳統節日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畢竟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能一直流傳到現在肯定是有他的道理的,我們可以偶然新鮮的去過一下國外的節日,但是對於我們自己的節日,堅決不能忘記,一定要尊重起來。
  • 中元節是什麼節中元節為什麼又叫鬼節?中元節的習俗禁忌盤點(4)
    中元節是什麼節?中元節為什麼又叫鬼節?2019年8月15日農曆七月十五,星期四,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是平常的一天,但也會有少數人在這一天告誡子女、孩童晚上不要出門,甚至會有燒紙祭祀祖先的現象。這一天稱之為七月半中元節。那麼,中元節是什麼節了,關於中元節有哪些傳統習俗和禁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