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危機中,他證明了自己沒有能力領導這個國家

2020-12-17 李想說歷史

留下來的只有斯洛維尼亞人以及他們的領袖科羅舍茨神父,他被任命為首相。斯洛維尼亞人是一群不易激動的理智之人,他們比他們的同胞有更好的和平生活的機會。克羅埃西亞人和塞爾維亞人的很多衝突根源在於他們有相同的語言,因此,塞爾維亞官員能夠被派去管理克羅埃西亞地區。但是斯洛維尼亞語和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非常不同,所以斯洛維尼亞人只能由自己人和平地治理。塞爾維亞人本來應該認識到斯洛維尼亞人和克羅埃西亞人不同,他們沒有那樣的機會主義者性格,所以他們能夠被信任自治。但是教會安排給斯洛維尼亞人一位不符合他們標準的領導。

安東·科羅舍茨曾經是匈牙利最後一任皇后齊塔皇后的告解神父,他是哈布斯堡培養出來的嚴肅保守的天主教教徒的典型代表。他的靈魂因此看不見古老的和現代的世界呈現出的基本問題,而是匆匆走進一種禮儀纏身的資本主義19世紀斷檔期,它與現實沒有任何關係。這使他成為一個政治密謀的老手,一個令人討厭的麻煩政客。他回應動亂時期挑戰的愚蠢習慣就是將國家的所有弊端都歸咎於共產主義者、猶太人、共濟會成員發動的革命運動。但是,南斯拉夫的共產主義者很少;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實際上沒有共濟會成員,而塞爾維亞是世界上唯一的共濟會保守力量聚集的地方。碰巧在亞歷山大·奧布倫諾維奇在位期間,貝爾格勒共濟會分會的領袖是一個支持奧地利、反對民主的政治家,他將貝爾格勒分會變成同維也納、布達佩斯分會密謀的中心,在那個時候,所有富有進步的同情心的共濟會成員都退出了,再也沒有重新加入。

科羅舍茨對南斯拉夫政治的所有幹預都處於這一層次,因此在這場危機中,他證明了自己沒有能力領導這個國家,這一點都不令人驚訝。他的失敗導致國王只剩下最後一條路可走:聽從拉迪奇的建議,確立軍事獨裁。1929年1月,六個月的騷亂之後,他解散了議會,任命薩科維奇將軍為首相,首相只對國王負責,不對代表負責。這完全違背了卡拉喬治維奇的傳統,因為它侵犯了憲法,而這個王朝一直是立憲制的捍衛者。國王狹隘、強烈地關注著自己的王位,他一定知道從決定專制地使用權力的那一刻起,他在自己權力的根基上就放上了一把斧頭,而且薩科維奇將軍不能做任何事來修復這一損害。

拉迪奇的性格本質上反覆無常,其中一個證據就是他建議國王將他自己和這個國家託付給這個不出名的人。薩科維奇那可敬但不傑出的軍事生涯沒能給他帶來聲望,而且,他是一個對政治陰謀滿懷熱情的人,完全不知道任何政治原則。然而,他是國王的完美工具。有人說,拉迪奇提議他成為獨裁者,只是為了使他顯露出他的低效和空虛;這種迂迴的風格確實可能是拉迪奇的特點。薩科維奇完全不知所措,只能聽從國王。南斯拉夫事務在一段時間裡表面上得到了改善,因為獨裁使很多必要的改革生效了——很多與公共事業有關,由於地區及個人的反對,它們過去在國民議會被擱置。

在之前的十年裡,議會只通過了一百一十條法規。國王和薩科維奇在十二個月內通過了一百一十八條法規和五百三十五條次要法令,它們大部分都符合人民願望。他們也頒布了新的刑法和民法。然後,針對獨裁的天罰降臨在國王身上,讓他無法動彈。獨裁者抓緊權力,權力屈服於他,因為議會不能解決那些讓人民煩惱的基本問題。但是議會之所以不能完成任務,僅僅是因為人類的頭腦還沒有發現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其他小問題可能是故意沒有完成,因為個人、階層或者地區發現「現狀」對他們有利。但是沒有人能夠隱瞞戰爭、貧困之類大問題的解決方法,因為一個特別複雜的想法的存在——例如一個複雜問題的解決方法——一定不可能被保密,因為它肯定是眾多思想活躍的人日積月累的思索的結果。一個人不可能獨自想出這樣的解決方法,因為人與人之間的差異範圍非常小,尤其在頂層。

一個獨裁者可能擁有一個鄉村傻瓜沒有的主意,但是極其不可能出現的情況是,一個獨裁者能夠有一個想法,而一群被選舉出來的人沒有過相似的想法,尤其考慮到其中一些人必然智力卓越,因為智力在競爭中很有用處。南斯拉夫主要的問題在於貧困及其擁有不同文化的人群間的敵對狀態。當國王處理了那些能夠用一個堅定清楚的籤名解決的拖欠工作後,他就開始面對這些問題,進而意識到他並不能比國民議會更好地解決它們。他做了幾個英勇的嘗試。為了解決經濟問題,他嘗試發展國家工業,但是好運沒有眷顧他,因為世界範圍的經濟蕭條始於1929年秋天。

無論如何,南斯拉夫主要是一個農業國家,除非他找到了為什麼全世界拒絕為他的食物支付好價格的答案,它才能變得繁榮。他也採取過一些措施化解國民之間的敵意,這些措施顯示他是一個非常奇怪、迂腐又教條的人,在道德方面認真,在思維方面幼稚,而且在那個時候,他非常絕望和孤獨。這個問題錯綜複雜。它源於一個國家內部包含了兩種斯拉夫人:一種斯拉夫人繼承了拜佔庭的文化傳統和東正教的原始基督教教義,而且由於科索沃戰敗和隨後的五百年奴役,他們的思想中滲透著關於生命的悲劇觀念;另一種斯拉夫人受奧地利影響,被融進西方的資本主義系統,精神上被羅馬天主教統治,他們的格調來自一次其他斯拉夫人沒有經歷過的文藝復興,這段經歷雖然讓他們不安,但不是悲劇。這兩群人的差異就像豹子和猞猁,為了使他們和好,國王實施了一些措施,但是它們簡單得讓人流淚。

相關焦點

  • 「在這場危機中,女性仍是無名英雄」
    因此,教科文組織《信使》雜誌在本年度第三期雜誌(7-9月刊)以「一個全新的世界,源自女性的構想」為主題邀請全球的女性發出自己的聲音,以幫助我們了解這場全球性的危機正在如何影響著我們的社會,又將帶來什麼後果:我們可以從中吸取什麼教訓?危機之後的世界又會是什麼樣子?
  • 《劇變》:他為國家提供「危機療法」
    比如,心理治療師發現,「自我力量」這一個人特質在應對個人危機時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而國家並不具備心理層面上的自我力量,但相應地,對國家而言存在著至關重要的「國家認同」。更明顯的差異是,國家擁有領導者,個人顯然是沒有的,因此關於領導者角色的問題會常規性地出現在有關國家危機的討論中,但不會出現在有關個人危機的討論中。
  • 應對危機的能力,決定組織和個人能走多遠
    相比之下,第二種能力更為重要,因為機會總是有的,錯過了一次,過後總結經驗教訓,或許還能趕上新的機會,但是在危機中一旦失利,就可能失去一切,從此被踢出遊戲。即便勉強渡過危機,從一個很低的起點回到原來的狀態也是很難,更不要說發展了。要知道,如果一個人的投資損失50%,他下次需要增長100%,而不是50%,才能回到原來的水平。因此,學會應對危機是每個人必須具有的能力。
  • 危機背景下國家幹預主義和新自由主義的論爭
    他還預言美國投資銀行以及類似房利美和房地美這樣的大型金融機構在危機中有可能陷入癱瘓,甚至有可能遭滅頂之災。魯比尼的預言很多都為當前這場危機所證實。 國家幹預主義經濟學家、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保羅•克魯格曼1994年預言可能爆發亞洲金融危機,1996年預言即將爆發亞洲金融危機。他的兩次預言為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所證實。
  • 劉小楓:國家危機中的史書撰寫
    博丹既沒有寫過編年史書,也沒有寫過馬基雅維裡(1469-1527)的《李維史論》那樣的古史評鑑,他寫的是關於如何辨識史書的書。如果這樣的史學教科書與法蘭西王國的政治危機有關,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認識這部史學史上的要著呢?我們不妨按照布賴薩赫的指引,從博丹面臨的國家危機入手來認識這部史學教科書。
  • 百事首席設計官:真正的領導力不是頭銜或職位
    由Mauro領導的百事設計部門自成立以來,獲得了來自世界各地多個機構的近700項設計和創新獎。 幾天前,我們與執行長CEO龍嘉德(Ramon Laguarta)進行了視頻通話。在談話中的某個時刻,他提醒我們,這場危機將如何考驗我們的領導力,也將使我們變得更好。
  • 職場中,領導為什麼總喜歡那些沒有能力,卻很人情世故的人?
    這個看態度其實就是看員工對待職業的專業態度。羅曼·文森特·皮爾 寫了一本極具人生思考類的書籍【積極思考的力量】,曾在美國最暢銷書排行榜上整整待了十年時間。「態度決定一切」成為表達積極思維力量的一句口頭禪傳遍了全世界。
  • 葉海林:中國當年之所以要扛住97金融危機,其實是為了這個地方
    一個國家或者民族,在其發展的過程中永遠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天災或人禍總是會在毫無預料的情況下降臨,但是這些危機過後,這個民族就會愈發壯大。 正如西切威廉斯所說,「人生是一次旅行,航行中必然會迎來各方面的勁風,然後每一陣風都會加快你的航速,只要你穩住船舵,即使是暴風雨也不能使你偏離航道。」
  • 「35歲,工作十年,不敢辭職」:真正的職場牛人,沒有中年危機
    原來小林的母親生了重病,他為了給母親治病,已經搭上了十年的積蓄。周圍的親戚朋友都借遍了,實在走投無路,這才找了過來。我很詫異:曾經是全班同學羨慕的對象,如今怎落得這個地步?原來,他進國企後,因為受不了工作氛圍,選擇離職。後來,又轉戰三四個行業,事業都沒有起色。而和他同期進入國企的同事,一路升職加薪,早已成為中層領導。
  • 數學史上三大危機
    而危機的解決,往往能給數學帶來新的內容、新的發展,甚至引起革命性的變革。數學的發展就經歷過三次關於基礎理論的危機。1、起因:在公元前580~568年之間的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建立了畢達哥拉斯學派。這個學派集宗教、科學和哲學於一體,該學派人數固定,知識保密,所有發明創造都歸於學派領袖。
  • 美新冠肺炎檢測能力危機仍未化解
    試劑供應鏈有問題 缺乏國家整體戰略美新冠肺炎檢測能力危機仍未化解國際戰「疫」行動美國上周進行了400多萬次新冠病毒檢測,是迄今檢測數量最多的一周。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在7月5日的報導中指出,美國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快速增長,讓檢測能力的提升相形見絀,檢測危機捲土重來。該網站分析了美國未能解決檢測危機的原因,包括檢測試劑供應鏈的問題從未完全解決,檢測需求飆升,缺乏國家檢測戰略等。
  • 一場突如其來瘟疫危機,東西方制度模式對比下中國模式更好
    可能是美國二戰以來最大的危機,這個危機對美國而言,不是冷戰的軍事威脅,而是體制對比後的危機。無疑,此次疫情將更加削弱美國在全球事務中的領導地位,中國地位則獲得提升。目前疫情帶來市場動蕩,世界還不容易增長的經濟再次面臨嚴重衰退,不禁讓人想到上一次全球性經濟危機。
  • 「大家都犯錯,領導偏偏針對我」:即時性危機,害了多少職場人
    二、要解決衝突,先搞清領導為什麼總將矛頭指向你領導總將矛頭指向你,這時候你就要有危機意識,可能你和領導之間出現了即時性危機。所謂即時性危機,也就是說這個危機當下不處理完,會立刻感覺心裡不安,會產生焦慮的,這種危機是不能拖延的,緊急重要的事情往往容易產生即時性危機。
  • 曾經因為光頭被別人嘲笑,如今的他證明了自己
    那時候的張衛健有著一頭濃密的烏黑的頭髮,他也是香港萬千少女心中的男神,顏值高的讓人挑不出任何毛病。但是張衛健並沒有因為一時的滿足而衝昏了頭腦,已經30歲的張衛健還想藉此機會趁機打進大陸,他也希望自己能在大陸的娛樂圈裡紮根。可是就在這個時候,一名香港的老前輩給張衛健潑了一頭的冷水,他還用言語打擊張衛健,不想讓張衛健進入大陸。
  • 有的人業務能力很強,為什麼當不了領導?古人早已道破!
    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在機關還是企業,在國企還是民企,常常有一些業務能力很強的人,一直不受提拔,成為帶領團隊獨當一面的領導。也有的終於被提拔到領導崗位上,卻根本幹不好,弄得團隊人心渙散,業績下滑,最後只好還是回去幹業務。為什麼業務能力強的人,不一定當得了領導呢?反過來,也有許多傑出的領導,具體業務能力卻很一般。對此,我們的古人早有總結。
  • 華爾街日報:從豐田危機看日本危機管理能力
    日本人在危機管理方面的劣勢也有其文化因素。這個國家一直以其產品的精良做工和一流品質為傲,在產品出現缺陷時羞於承認,從而導致其更難披露信息和承擔責任。像豐田這樣的知名企業尤其如此,因為認錯就意味著公司的顏面盡失,損失巨大;汽車的質量問題應該發生在其他公司身上,而不是豐田公司。豐田正在經歷的公關災難表明,其毫無危機管理的準備,處於一個多麼尷尬的境地。
  • 美股第三次熔斷:當危機來臨,該如何修煉自己?
    因為人在一帆風順的時候,是很難主動走出舒適圈的;這個道理對公司也是一樣。 但是,假如遇到危機,在安全感受到威脅的情況下,就會認真主動地思考如何才能變強、如何才能在未來擁有足夠抵禦風險的能力。關於這些問題,你可能暫時沒有答案,所以我分享兩個真實故事給你,相信你能從他們的故事中得到很多的啟發,並最終獲得自己的答案。
  • 全球面臨重大危機,我們要的是「美國優先」還是「美國領導」
    他主要的信息是:資本主義已處於危機之中,危機從不平等到氣候變化,到道德危機。他把這些危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歸咎於:不受約束的市場經濟,以及新自由主義的理念。 他認為緊縮措施不是辦法,有其他更好的辦法可以恢復經濟增長。他提出了一條前進的道路,既可以創造更多的社會正義,又可以創造更多的環境正義。
  • 真正的領導力,不會在一場危機中崩潰
    其實,沒有領導力的落實,一切所謂商業模式和戰略規劃,全部是紙上的空話。什麼是領導力? 著名管理專家羅賓斯在《管理學》中說,領導力就是影響一個團隊實現目標的能力。要點是:你是靠影響別人來完成你希望實現的目標。傳統的領導力提升方式,是給你一套歷史證明正確的答案,來進行學習、練習。
  • 人類在危機中真正認識自己
    在20世紀90年代,西方從事「危機幹預」的學者們意識到中文「危機」所包含的奧秘與啟示:危險中包含機遇。原本,「認識你自己」是西方心理學的緣起與宗旨,如古希臘德爾菲神殿的箴言。人類要真正認識自己,是需要經歷苦難的。而新冠肺炎疫情無疑是人類正在經歷的痛苦與磨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