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教你寫作文!

2020-08-27 雲夢琪

毛澤東教你寫作文

最近都在吐槽浙江高考滿分作文,

正好我們有教員專欄,

不如看看教員是怎麼寫文章的。

1

1912年,毛澤東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湖南省立第一中學。

校長符定一害怕有關係戶混進來,決定親自見一下毛澤東,看看他是否有真才實學。

毛澤東到校長辦公室以後,符定一就拉著他閒扯,從古今中外、時事政治一直扯到文學評論,符定一震驚了:

「這個土到掉渣的農村學生,真是大才,不如再考一考他。」

符定一準備好紙、筆、題目,讓毛澤東現場寫一篇命題作文,寫完直接交卷就行。

毛澤東看了一眼題目,仔細思考幾分鐘,然後提筆動手。整篇文章一氣呵成,中間沒有一絲停頓,顯然是積累深厚,胸中有乾坤。

符定一不禁感嘆:「這是高手。」

不久後,湖南省立第一中學舉行作文比賽,這種事情是毛澤東的主場,怎麼可能無動於衷。

於是,他寫了一篇《商鞅徙木立信論》交上去。

國文教師柳潛發現,這篇文章氣勢宏大,關心社會熱點,而且文風極其類似梁啓超,實在是難得的好文章。

柳潛給《商鞅徙木立信論》打了100分,然後發給同學們傳閱:「這才叫文章,你們寫的東西都是臭狗屎。」

他告訴毛澤東:「那些拗口的古文已經過時啦,梁啓超才是如今的文章高手,你要好好揣摩,努力吧。」

其實,毛澤東已經崇拜梁啓超很久了。

清末民國年間,梁啓超的文章主要發表在報紙上,那種半文半白放飛自我的文風,完全不同於舊學者的文言八股,一口氣就能讀完,比海飛絲都順溜。

而且梁啓超的文章氣勢宏大,動不動就是民族、國家、世界等詞彙,像一碗陳年雞血一樣帶勁,中間還要夾雜俗語、新詞彙、比喻等手段,吸引讀者一直讀到末尾。

這種用樸實文風寫出的宏大話題,再加上強大的造梗能力,放到現在也是篇篇百萬+的爆款文章,毛澤東怎麼可能不喜歡。

比如梁啓超的《少年中國說》,開篇就是一個大新聞:

「日本人稱我中國也,一則曰老大帝國,再則曰老大帝國......我中國其果老大矣乎?梁啓超曰:惡,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國在。」

毛澤東的《商鞅徙木立信論》,基本是在模仿梁啓超,開篇劈頭蓋臉就是:

「吾讀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嘆吾國國民之愚也,而嘆執政者之煞費苦心也,而嘆數千年來民智之不開、國幾蹈於淪亡之慘也。」

簡直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哪怕柳潛不說,毛澤東也要精研梁啓超啊。

有人喜歡梁啓超,肯定有人不喜歡。

毛澤東進入湖南第一師範以後,國文老師是前清舉人袁仲謙,袁仲謙是桐城派的信徒,最喜歡「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

他特別討厭梁啓超,感覺梁啓超的新文體太輕浮,只適合用情緒宣洩的方式評論社會熱點,做一個挑撥輿論的高手綽綽有餘,但根本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袁仲謙告訴毛澤東:「你要是再學梁啓超就完犢子啦,以後要好好學習韓愈,這才是中國文章的源頭。」

為什麼要學習韓愈呢?

因為韓愈講究「文以載道」,寫文章不能只是情緒宣洩,而是要寫出一個觀點,或者解決事情的辦法。

另外,韓愈不喜歡辭藻堆砌,文章只要通順就可以了,沒必要搞什麼花裡胡哨的詞彙。

袁仲謙讓毛澤東學習韓愈,其實就是讓他改變文風,用樸實通順的文章表達觀點或解決問題。

換句話說,寫文章要有用。

毛澤東沒辦法,只能按照袁仲謙的要求揣摩韓愈,從用詞、章句、背景到核心思想,毛澤東一篇一篇的摳,直到把韓愈的文章都吃透才過關。

這個過程很艱苦,沒有刻苦和悟性根本堅持不下來,但毛澤東卻特別感激袁仲謙,多年後他和斯諾說:

「多虧袁大鬍子,今天我在必要時,依然能夠寫出一篇過得去的文言文。」

就這樣,毛澤東先學梁啓超,再學韓愈,融古今兩大高手的風格為一爐,再加上日後波瀾壯闊的革命經歷,又把自己的感悟和氣質帶入文章,終於形成一種梁啓超為表、韓愈為裡、個人風格極強的文風。

整個20世紀,毛澤東的文章水平起碼能進前三甲。

此後多年,他遇到事情就寫文章,告訴大家事情的本質是什麼,應該用什麼辦法解決,中國革命成功,三分之一的軍功章屬於毛澤東的文章。

而且他還經常教別人怎麼寫文章,苦口婆心地說了很多方法,希望所有人都能和他一樣寫好文章。

那麼毛澤東是怎麼寫文章的呢?

其實也有方法。

2

好文章要說人話。

毛澤東特別討厭不說人話的官樣文章,甚至連稍微有點秀文採的宣傳標語,也要揪出來臭罵一頓。

在延安的時候,有些知識分子在城牆上寫了一個標語——工人農民聯合起來爭取抗日勝利。

這個標語簡潔幹練,沒毛病。

但問題就是有些秀文採。

那些知識分子在寫標語的時候,專門把「工」字加了兩筆,看起來像是「互」字,還把「人」字多加三撇,具體像什麼字,我也不認識。

走過城牆的農民看到標語,感覺其他幾個字都認識,可是連在一起是什麼意思,卻琢磨不出來。

1942年2月,延安幹部坐在一起開會,毛澤東把這件事單獨揪出來批評:

「你們寫標語是給農民看的,但是農民的文化水平不高,根本看不懂那兩個字,你們秀文採是給鬼看啊。」

如果農民看不懂的話,寫標語有什麼意義?

而農民是中國人數最多的群體,要想讓農民看懂,一定要用最簡單樸實的語言,平時怎麼說文章就怎麼寫,最好是用口語說人話。

最後毛澤東告訴知識分子,寫文章要站在讀者的立場,要讓他們能看懂聽明白,千萬不要對牛彈琴。

「拜託你們啦,做個人吧。」

毛澤東寫文章就特別口語化的,不管讀哪篇文章,都像和你面對面聊天一樣,讓你吃著火鍋唱著歌,就把文章裡的知識消化了。

唯有接地氣說人話,才是真正的好文章。

這也不是毛澤東的獨家觀點,事實上,但凡在文學上有所成就的大師,都是說人話的高手。

比如白居易的詩流傳很廣,直到現在我們都喜歡讀,最重要的原因是容易讀懂,為了讓自己的詩通俗一點,白居易每次寫完詩都讀給老太太聽。

只有老太太聽明白了,白居易才發表出去。

金庸小說遍布世界,號稱凡有華人處皆有金書,除了書裡的家國情懷和武林秘籍,最大的優點也是通俗。

他的小說裡沒有生僻詞,更不會秀文採,只有平淡的語言講出樸實的故事。

只要你翻開第一頁,便會不自主的跟著金庸走下去,猶如浩蕩黃河緩緩東流,兩岸的風景應接不暇,等到風景結束便是波濤大海。

這才是文學的最高境界。

當然,毛澤東寫政論文居多,畢竟和寫小說不一樣,所以他在通俗之外,還要講究開門見山,文章開頭就把論點拋出去,然後慢慢解釋。

這樣可以在文章開頭,就抓住讀者的心,讓讀者看到論點就會想:「為什麼這樣呢,等我看完再來噴你。」

等讀者看完之後才發現,毛澤東說的太對了,點個讚吧。

說人話+論點先行的方法,讓毛澤東的文章擁有極大威力,他曾經寫了一篇夜校招生廣告,我貼上來給大家感受一下:

列位大家來聽我說句白話。列位最不便宜的是什麼?大家曉得嗎?就是俗語說的,進了寫不得,寫了認不得,有數算不得。都是個人,照這樣看起來,豈不是同木石一樣?所以,大家要求點知識,寫得幾個字,認得幾個字,算得幾筆數,方才是便宜的......如今有個最好的法子,就是我們第一師範辦了一個夜學......講義歸我們發給,並不要錢。快快來報名,莫再耽擱。

這篇短文劈頭蓋臉就抓住重點:你們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嗎?

不知道不要緊,我來告訴你。

巴拉巴拉一大通,最後說出自己的目的,我們辦了一所夜校,不收任何費用,還不趕緊來報名?

不僅在開頭結尾都抓住讀者的心,而且整篇文章的風格,特別像村頭大爺敲鑼打鼓的吆喝,太接地氣了。

但是工人農民就喜歡這樣的。

這種文章怎麼可能沒有生命力。

3

說人話只是一篇文章的基本功,想寫好一篇文章,還需要點技巧。

毛澤東寫文章,一般會用到這麼幾個技巧。

首先是有畫面感。

大家在看電影電視的時候,基本不需要思考,眼前的畫面就可以直接印射在腦海裡,形成一種直觀的感受。

但文字是很枯燥的,可能讀幾百字就要思考一段時間,沒想明白還得翻回去重新讀一遍,這就抬高了讀文字的門檻。

所以高手寫文章,一定會刻意營造畫面感,讓讀者在讀到文字的時候,腦海中瞬間浮現出畫面,達到和電影電視一樣的效果。

我們來看毛澤東是怎麼處理的。

《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裡,有一段劣紳和農民的對話:

在農會的威力之下,土豪劣紳頭等的跑到上海,二等的跑到漢口,三等的跑到長沙,四等的跑到縣城,五等以下則在鄉裡向農會投降。

「我出十塊錢,請你們準我進農民協會。」小劣紳說。

「嘻,誰要你的臭錢。」農民這樣回答。

當你讀到這段文字的時候,腦海中是不是出現劣紳和農民的畫面,尤其是「嘻」字,把農民翻身做主人的興奮勁都說出來了,用的極好。

《反對黨八股》裡也有類似的文字:

「說理的首先一個方法,就是重重地給患病者一個刺激,向他們大喝一聲,說『你有病啊』,使患者為之一驚,出一身汗,然後好好地叫他們治療。」

好一個「你有病啊」,讀到這裡的時候,你會感覺耳邊瞬間響起這個聲音,然後達到極強的感官刺激。

這就是毛澤東營造出來的畫面感。

其次是有趣味。

我說的趣味不是惡搞,也不是現在流行的幽默搞笑,而是在文章中加入一些金句,讓你讀到這裡的時候,突然感覺精神一振,或者會心一笑。

而這些金句,往往是文章段落的內容提煉。

還是《反對黨八股》裡的內容。

他批評完知識分子的臭毛病之後,又批評起其他同志的毛病,說他們成天提倡民族化、科學化、大眾化......但是這些人志大才疏眼高手低,成天說各種化,卻沒有正兒八經的和老百姓一起行動。

於是,毛澤東提煉了一個金句:「先生,請你化一下給我看。」

讀到這段文字,再想想現實的事,你是不是會心一笑?

這就是趣味。

毛澤東造梗的能力,一點都不輸給段子手。他要是生在21世紀,照樣是風靡網絡的紅人,那些所謂的大V都弱爆了。

最後是有節奏感。

文章和音樂、電影一樣,不可能從頭到尾平鋪直敘,哪怕文藝片都要加點接吻鏡頭呢,要不然就太沒勁了。

凡是藝術都要張弛有度,緊湊一段就要鬆緩下來,讓大家歇一歇,等大家歇夠了再來一段緊張激烈的情節,刺激讀者和觀眾的神經。

這樣一層一層的走下來,大家不僅能持續看完,而且看完後還會有一種疲憊的滿足感。

其中的關鍵就是節奏。

《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裡,毛澤東在開頭寫了回到湖南的見聞,平平無奇波瀾不驚,暫時還看不出什麼水平。

但是僅僅300字之後,毛澤東就加快節奏,掀起一篇文章的小高潮:

「很短的時間內,將有幾萬萬農民從中國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來,其勢如暴風驟雨,迅猛異常,無論什麼大的力量都將壓抑不住。他們蔣衝決一切束縛他們的羅網,朝著解放的路上迅跑。一切帝國主義、軍閥、貪官汙吏、土豪劣紳,都將被他們葬入墳墓。」

寫完短短百餘字,緊接著又是長篇大論的敘述。

這一小段文字,作用就是營造節奏感,讓你讀的時候振奮一下,然後繼續跟著毛澤東的引導向下走。

經過大段敘述評論,毛澤東又來帶節奏了: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致,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行動。」

說完這段話,毛澤東接著講故事。

如果把文章比作黃河,那麼這兩段節奏緊張的文字,就是聲聞十裡的壺口瀑布。

唯有緩急相間,才顯錯落有致。

唯有平緩和激烈並存,方才恩怨分明。

這就是節奏感。

太史公也特別善於把握節奏感。

他在《項羽本紀》裡,長篇大段寫項羽起兵之前的事情,甚至連殺宋義都交代的明明白白,但這是敘事,不寫清楚讀者不明白。

直到巨鹿之戰,太史公畫風陡變。

他沒有寫項羽的詳細作戰過程,而是用幾個短語一筆帶過:

「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於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絕其甬道,大破之。」

看看太史公用的短語,一股金戈鐵馬大軍縱橫的氣勢撲面而來,等到把讀者的精神吊起來以後,他又開始詳細敘述項羽分封諸侯、和劉邦爭天下。

所以說,高手都是相通的。

4

寫文章到底要做什麼呢?

毛澤東的答案是有用。

他直接繼承了韓愈的「文以載道」,只要提起筆來,一定要在文章裡分析一件事情,並且給出解決辦法。

如果不了解事情又沒有解決辦法,毛澤東寧願不寫文章。

在他看來,文人墨客的無病呻吟都是信息垃圾,除了浪費大家的時間,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

白居易說的,「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其實也是這個意思。

現實生活如此艱難,大家都挺忙的,文科生的使命就是表達現實解決問題,要是成天無病呻吟,相當於理科生不專注技術而是吹牛逼,有個毛用啊。

但是想寫有用的文章太難了,不是每個人都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毛澤東告訴你:「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是的,想寫有用的好文章,一定要踏踏實實的調查研究,只有真正了解現實社會,才能發現到底有什麼問題。

等發現問題以後,再有針對性的調查研究,儘量得到最豐富的第一手資料。

下一步,便是分析問題和資料。

比如某個問題的起因是什麼,為什麼惡化成這個鬼樣子、當事人希望如何解決、旁觀者覺得應該怎麼解決。

如此詳細閱讀資料,一旦讀熟讀透,便會像打通任督二脈一樣,發現資料中的內在邏輯,最後會得到一個結論:「我認為某個問題是怎樣的。」

這樣一套流程下來,一篇文章就基本成型了。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話加上各種技巧,把某個問題的來龍去脈說清楚。千萬不要照搬資料,千萬不要掉書袋。

毛澤東的文章都是這麼來的。

正因為下的功夫深,才能表達現實解決問題,才能徵服大多數人,才能傳於後世。

那些無病呻吟的雞湯文章,熱度只有三分鐘罷了,大家也就看個新鮮。

用杜甫的話說: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5

前面說的都是技巧,只要多琢磨多練習,大部分人都能寫一手好文章,但這遠遠不是寫文章的核心能力。

真正讓一篇文章發光的是思想深度。

你看毛澤東的文章,隨便翻開一篇都有很深的思想境界,只不過是他用白話寫出來,讓你能看懂而已。

只要他稍微隱晦一點,沒點思想的人根本看不明白。

這才是毛澤東文章的精髓。

那麼思想深度可以學習嗎?不好意思,這個真的學不來,哪怕是毛澤東面對面和你說,也不可能把他的思想灌輸給你。

因為你沒有他的閱歷,他說的每句話都是經驗,但你未必能感同身受。

只有經歷過社會的錘鍊,你才能知道,毛澤東文章裡的思想到底是什麼意思,是的。

我們想讓思想有深度,只有一條路:

多讀書、多思考、多和人交往、多見識世界、多感受社會的炎涼冷暖,並且從這些事情裡感悟到一些東西。

而你每次感悟到的東西,都是儲存在大腦裡的經驗值,日積月累,你的經驗值終究會突破一個零界點,到那個時候,你會發現很多事情都想明白了。

再回首,天高雲闊。

這個時候再去寫文章,往往能旁徵博引一氣呵成,對於那些技術流的文人來說,屬於降維打擊。

所以......毛澤東在重慶發表了《沁園春 · 雪》,蔣介石面子上掛不住,逼問周圍的文人:「娘希匹,你們怎麼寫不出來。

相關焦點

  • 毛澤東教你寫作文
    符定一準備好紙、筆、題目,讓毛澤東現場寫一篇命題作文,寫完直接交卷就行。毛澤東看了一眼題目,仔細思考幾分鐘,然後提筆動手。整篇文章一氣呵成,中間沒有一絲停頓,顯然是積累深厚,胸中有乾坤。不久後,湖南省立第一中學舉行作文比賽,這種事情是毛澤東的主場,怎麼可能無動於衷。於是,他寫了一篇《商鞅徙木立信論》交上去。
  • 毛澤東教語文:教室外站滿了人
    相當於校長),並在一師兼教語文並擔任一個班的級任(班主任)。毛澤東教語文為什麼受歡迎?因為他的語文教學頗具特色:一是自編教材,選文精當。他出的第一道作文題是「試述本地方的風俗習慣」。有一個學生一氣寫了一本,詳細描述了家鄉的各種風俗畫面,毛加上很長的批語,還和學生殷切地談了話。有一次,學校的工友跟同學發生爭吵,還打起架來。毛老師就以這個事件出作文題,讓學生各抒己見。
  • 毛澤東能給這個滿分作文打多少分?
    浙江高考出了一個滿分作文,這幾天又火了。各路大俠紛紛出來給滿分作文打分,眾說紛紜,爭議很大。突然冒出一個想法,如果毛主席老人家健在,會給這個作文打多少分?想要知道結論,得先知道毛澤東對做文章的標準、傾向、喜好等。首先,在語言上,毛澤東主張向人民群眾學習語言,「人民的語彙是很豐富的,生動活潑的,表現實際生活的」。
  • 23歲的毛澤東寫的一篇作文,居然得了105分的成績
    毛澤東對靜物寫生,自然科學方面的課程並不喜歡,經常考試得零分或者接近零分。相反,毛澤東鍾愛於文學和社會科學。,他讀完了一本10萬字的《倫理學原理》著作,竟然自己寫了12000字的批註。在星期天放假,毛澤東會和幾個同學到楊先生家裡拜訪,順便吃個午飯,在某次周日吃飯的時候,毛澤東認識了楊昌濟的女兒,楊開慧。
  • 張大春教你如何打好寫作文的底子
    教與不教,有時都是一種天人交戰。有時不教是為了教。真正的境界不是教得多好,花拳繡腿。而是有多想學,教才有意義。境界大概也是種天賦。有能與不能,可為無為之別。庖丁解牛之際,技與藝的差別。」如此說來,作文能教嗎?有孔子所言的「不屑之教」或「不言之教」嗎?身為語文老師,原罪也好,天職也罷,應該很難有說「不」的權利,更何況作文還作為考試升學的科目或內容之一。
  • 毛澤東精短作文放到今天只能得不及格(圖)
    毛澤東中學時期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論  毛澤東「才氣過人,前途不可限量」,然而如果這是一篇今天的高考作文,能得多少分呢?我問了一位多年任高三課程的語文老師,他說,假如滿分是70分,這篇作文只能得30分,理由是通常高考作文要求滿800字,而這篇作文只有500字。  今晨看罷一文,不禁拍案叫絕。此文是毛澤東在湖南省立一中就讀時的一篇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論》。國文教員柳潛的評語如下:  「實切社會立論,目光如炬,落墨大方,恰似報筆,而義法亦入古。
  • 慧姐姐教你如何寫寫物作文?
    「老師,怎麼寫寫物作文呀」今天,小雨同學又來求助慧姐姐啦,「老師,我感覺我真的不會寫事物,我都不知道從哪裡入手。」沒關係,今天慧姐姐來教你怎樣寫寫物作文……魯迅先生說:「如果要創作,第一要觀察。」沒有觀察,就沒有作文。
  • 我教孩子寫作文
    一說寫作文孩子就頭疼,家長干著急。原因在哪裡,作文公式化,也就是說用數學的方法教作文,能不死板嗎。當然這都是應試教育的原因,為了中高考得高分,用一個模式去套,這樣嚴重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是一個無奈之事,因此,我只教小學生寫作文,小學生不涉及升學,按我說的方法去訓練一定會有效果。一實例記錄。
  • 我寫偉人毛澤東
    那紅色是毛澤東,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這是我為政論體話劇《誰主沉浮》寫的主題歌。該劇在中國的戲劇舞臺上第一次正面反映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情況。對參加一大的13位代表和兩位共產國際的代表做了簡要的介紹,重點對毛澤東、李漢俊、王盡美、馬林、張國燾等人做了稍微詳細一點的介紹。
  • 怎樣教孩子寫好作文?
    究其原因,家長說孩子懼怕作文!其實,不止是這個孩子,很多孩子不喜歡語文、懼怕語文的原因,就是作文。一提到作文,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會喊頭疼,他們能夠分辨出好的作文,但讓他們去寫一篇作文,東拼西湊、謊話連篇。這原因是什麼呢?我想,不外乎兩點:沒有素材、沒有感悟。
  • 教師閱過毛澤東的《商鞅徙木立信論》作文後極為讚賞評了100分
    我也讀了這所學校的招生廣告,它許下的諾言很好;保證三年之內教完所有法律課程,讀完之後可以馬上當官。我的朋友不斷向我稱讚他的學校,最後我寫信給老家,把學校的情況告訴了家裡,要求給我寄學費來,我把當官的光明前景向父親講述了一遍,向法政學校交了一元報名費,後耐心等待父母的回信。
  • 名師教你寫作文:「如何閱讀經典」丨滿分作文直通車,過時不候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名師作文指導,教你如何寫高分作文!這個教是根據最新的作文要求!去講解如何構成,層次明確。讓同學們一目了然自己作文的問題點。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寫文章的技巧。高中成績一直不好,可能是沒有掌握合適的學習方法,除了以上分享的資料之外,學長還有很多一舉成為考場高手的「武林秘籍」等你來領取哦
  • 這位總編輯是這樣教女兒寫作文的……
    「不知道寫什麼表示你對這個題目沒有想法,沒有你非說不可的意見。但是,我覺得不太可能。不管任何事,妳的意見對不對、好不好,妳一定會有妳對這件事的感覺,把你內心想的寫出來,自然可以寫出不少字啦!」這是我對寫文章這件事最最粗淺的看法和定義。這麼多年來的文字工作經驗,我一直也只寫我內心真正相信、想講的話。我記得豆芽小五時,有一次她的作業的作文題目是——我的親人。
  • 中考作文不會寫?教你一個應急方
    就是說:「任你考試作文題目千變萬化,我只要一個故事,一篇文章就可以應對所有的題目。這話說的多少有那麼一點誇張,我並不完全贊同。因為真正的好作文,應該是」我手寫我心,有感而發。「而不是這樣宿構出來的。就我個人來說,我喜歡引導學生從認真觀察,細心領悟,從身邊小事、真事寫起,抒發真情實感,表達自己的真實觀點。
  • 乾貨:手把手教你寫好小學作文,學姐熬夜整理
    乾貨:手把手教你寫好小學作文,學姐熬夜整理。雖然小學作文看著內容很簡單,但不少教師朋友表示:小學作文教學作為寫作入門教學,歷來都是教學難點。如果老師講的多,由於學生的年齡較低,知識儲備不全面,很多寫作技巧和寫作理論學生根本無法接受;反之,如果講的知識過少學生的考場作文又會寫不好。
  • 乾貨:手把手教你寫好小學作文,學姐熬夜整理
    乾貨:手把手教你寫好小學作文,學姐熬夜整理。雖然小學作文看著內容很簡單,但不少教師朋友表示:小學作文教學作為寫作入門教學,歷來都是教學難點。如果老師講得多,由於學生的年齡較低,知識儲備不全面,很多寫作技巧和寫作理論學生根本無法接受;反之,如果講的知識過少學生的考場作文又會寫不好。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之前總結的幾點小學各類作文寫作技巧,希望可以幫到對此有困惑的孩子們。
  • 高考作文寫演講稿懵了?這篇文章教你怎麼寫
    2019年高考作文全國Ⅰ卷和全國Ⅱ卷要求寫演講稿,這是一個很大的亮點,甚至可以說,是歷史性突破。
  • 孩子一寫作文就詞窮,怎麼辦?五個方法,教你作文寫得既長又好!
    孩子一寫作文就詞窮,怎麼辦?五個方法,教你作文寫得既長又好!之所以會這樣,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孩子平時的寫作積累不夠;二是孩子太把寫作當回事了,一說要寫作文就戰戰兢兢地發愁,其實,只要像平時說話那樣,去自然地描述,就不會感覺到無話可說了;三是孩子缺乏寫作文的技巧章法,不知道如何布局謀篇,不知道如何能把作文寫長寫好。
  • 你曉得波,這些老師對毛澤東影響一生
    毛澤東在1月30日就為老師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祝賀信。信中說:「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現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1947年1月,中共中央再次為徐特立祝壽。此時,蔣介石正調集嫡系胡宗南部進攻陝甘寧邊區。敵軍壓境之際,中共中央為徐特立隆重舉行70歲祝壽大會。毛澤東特意為他送了一盒壽糕,並在盒上親筆題寫了「堅強的老戰士」6個字。
  • 高考語文評卷組組長教你如何寫好高考作文
    原標題:高考語文評卷組組長教你如何寫好高考作文 語文篇   擔任廣東高考語文評卷組組長多年的鄒壽元教你寫作文   距離高考還有10天時間。   鄒壽元說,準備素材是全面準備的,因為你不知道高考作文是什麼。近年來廣東高考作文比較貼近現實,就要多關注現實。要做到這一點,在緊張的備考中,要關心天下大事,關注身邊生活,只有這些源頭活水才能讓文章充滿時代氣息,貼近現實生活,這樣的文章才是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