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冠心病兩年仍不停熬夜 45歲漢子就診時冠脈已完全堵死

2020-12-16 瀟湘晨報

明明已經診斷為冠心病兩年了,可年僅45歲的江文(化名)依然自持年輕反覆熬夜、加班,甚至不積極治療、規範使用藥物。因為嚴重的胸痛,他來到了廣東省人民醫院急診,而此時的檢查結果顯示,心電圖提示急性心梗,核心的高敏肌鈣蛋白水平升高到正常上限的200倍……經過醫院心外科緊急實施了冠脈搭橋,才將命懸一線的他從死亡線上搶救了下來。

忽視規範治療兩條冠脈都已嚴重堵塞

今年45歲的江文在兩年前就已經被診斷為冠心病。自覺還很是年輕的他,對這一高致死性疾病並沒有足夠的重視,不僅沒有積極治療,反而繼續熬夜、加班,甚至停用冠心病藥物……直到因為劇烈胸痛實在無法忍受才來到省醫急診就診。

在完善急診相關檢查的時候,他的各項指標可是把接診醫生都嚇了一跳。心電提示急性心肌梗死;高敏肌鈣蛋白水平升高到正常上限的200倍!

右側冠脈狹窄異常,也就是還有這點血液供應,江文的心肌沒有徹底壞死

經過冠脈造影檢查後,醫生們明確了江文胸痛的主因-診斷冠心病、左主幹閉塞、右冠重度狹窄為心臟供血的兩條血管網路,他的都出現了嚴重故障,他成了極其危重的冠心病患者!

左側冠脈主幹完全堵死,沒有血液供應,患者左心心肌受損嚴重

醫生們立即為江文進行了主動脈球囊反搏(IABP)植入,以此來維護住他脆弱不堪的心臟,並很快將他送到了重症監護病房。由於患者左主幹100%閉塞,左心正常的冠脈血流全部中斷,其最重要的前降支、迴旋支以及後降支的血流全部要由重度狹窄的右冠來提供,可謂「命懸一線」。心臟內、外科進行了會診,大血管及冠心病外科黃勁松主任、範瑞新主任主持了病區討論,決定了施行冠脈旁路移植(冠脈搭橋)詳細手術方案。

成功給心臟開通一條供血「立交橋」

進入手術間後,患者心絞痛症狀突然發作,麻醉科羅沙主任為其進行了急救處理:擴張冠脈、鎮靜、麻醉、氣管插管……一切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切開心包以後,一顆因為嚴重缺血、顫顫巍巍跳動的心臟呈現在大家面前。

本該柔軟光滑的左、右冠狀動脈仿佛老樹枯枝一樣僵硬、鈣化、狹窄,這本不該是一顆45歲的心臟!經過4個多小時的努力,心外科冠脈外科團隊為其前降支、對角支、鈍緣支和後降支施行了冠脈搭橋手術,進行了充分的再血管化。手術結束後患者的心臟恢復了紅潤,再次有力地搏動起來。術後第1日:撤離呼吸機、自主進食;術後第6日:撤離IABP;術後第8日:轉回普通病房……經超聲複查,患者的心功能顯著改善。

為其手術的肖飛博士介紹說:從解剖角度看,左主幹發出前降支和迴旋支,是心臟最為重要的供血系統。左主幹閉塞中斷了兩大分支的正常血供,是冠心病中一種特殊類型的高危病變,其發病率低,但致死性高,常常引起傳導阻滯、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接受外科手術治療的臨床報導十分少見。

由於這例患者已經有一部分心肌缺血壞死,剩餘的心肌全部依靠右冠的側枝血流「苟延殘喘」,加上右冠也是重度狹窄,對患者而言是雪上加霜;因此這類患者中有許多甚至來不及接受血運重建前就已經死亡;接受手術患者的死亡率也遠高於其他冠心病患者。心臟疾病尤其是危重冠心病患者的成功救治宛如「走鋼絲」一樣,必須步步精準,因此離不開多學科、跨專業的緊密協作。考慮到患者心功能差、血流動力學不穩定,心內科謝年謹主任為其進行冠脈造影、做出準確診斷的同時為其植入了IABP,在第一時間穩定住了病情,為後續的手術治療創造了機會。

新華社照片,冠心病患者必須規範的接受治療 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長點心,確診的冠心病需要接受規範治療

冠心病患者都應該接受規範的二級預防,必要時還應該接受積極的血運重建手術。雖然這例患者幸運地活了下來,但是他的病情本不應該發展到如此嚴重的程度。確診以後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不改善生活方式(依然吸菸、熬夜)、停用抗血小板和降脂藥物……這些都是導致其病情迅速進展的重要因素,同時也說明冠心病的知曉率和控制率還有很大提升的空間。作為醫務工作者,我們在不斷提升冠心病治療效果的同時,也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冠心病的知識科普。

【來源:南方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得了冠心病怕阿司匹林引起胃出血,改吃中藥,結果心肌梗死
    老王今年42歲,3年前查出冠心病,做冠脈造影:有一根心臟血管狹窄60%,因為未達到標準,所以沒有植入支架,回家口服阿司匹林、阿託伐他汀治療,聽鄰居說吃阿司匹林能引起胃出血,吃阿託伐他汀損傷肝臟,所以直接把藥停了。
  • 得了冠心病怎麼辦?86歲長壽患者坦言:我能活著,全得益於兩件事
    前幾天看到這樣一個問題:我今年才剛剛53歲就得了冠心病,以後的日子該怎麼過啊?小兒子才剛上大學,上有四位老人等著贍養,我以後還能工作嗎?很多人一聽到「冠心病」仨字,就覺得這是很嚴重的一種疾病,只要是確診,就活不長了,畢竟它病在心臟。
  • 這6種疼痛都是假心肌缺血,醫生說實話:冠心病不要亂診斷
    原創 心血管王醫生 心血管王醫生三姑四姨五舅六姑父,都說自己心肌缺血,更有很多阿姨大媽都說自己心肌缺血、冠心病好幾十年了!可是仔細問問她才50歲,心肌缺血就30年了,也就是從20幾歲就開始心肌缺血、冠心病,這假冠心病,假心肌缺血害了多少人呀!害了多少年啊!心肌缺血、冠心病的人確實很多!
  • 冠脈造影與冠脈CTA該如何選擇?
    有些人當被懷疑有冠心病,心肌缺血或者急性心梗發作的時候,人們下意識地就會想到去醫院做冠脈造影,這時候也有人提出,不如做冠脈CTA吧,這種檢查安全、無創、又便捷,那麼兩者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呢?該如何選擇?冠脈造影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可以直觀地觀察到 冠脈血管的狹窄程度,最重要的是,一旦發現嚴重狹窄的病變,可以隨即行支架植入術或球囊擴張術進行治療, 一站式完成從確診到治療的過程。十分高效。此外冠脈造影屬於微創手術,只需在局麻下進行。什麼是冠脈CTA,又有哪些優點?
  • 孩子持續發燒,警惕兒童「冠心病」!
    孩子發燒本是常見事兒,但要說小孩兒還會得冠心病,恐怕聽起來有點危言聳聽。然而,這卻是件真實發生的事。 不久前,1歲多的宣宣無明顯誘因發熱,熱峰38.8℃,在當地住院期間突發心率增快,呼吸頻率增快,心電圖R波遞增不良。
  • 心臟血管狹窄1-100%,到底多少才是冠心病?
    那麼心血管狹窄多少才是冠心病的?簡單理解心血管狹窄>50%的時候,我們才叫冠心病。1、目前常規的診斷標準是大於50%的狹窄屬於冠心病,小於50%的狹窄不屬於冠心病。小於50%,只能叫冠狀動脈粥樣硬化。2、不管是55%還是45%都是醫生肉眼看的,是通過冠脈造影是動態的,多角度的,但這種狹窄百分比是醫生根據經驗從造影結果看出來的,而不是用尺子測量的,也不是電腦計算的。
  • 「一站式」冠脈雜交手術讓冠心病患者不再「換乘」
    近日,湖南省人民醫院實施「一站式」微創冠脈內外科雜交手術,成功救治了一名60歲的複雜冠心病患者。6月9日,該患者恢復良好,即將出院。血管嚴重狹窄,最嚴重堵塞達95%以上家住長沙的60歲向爺爺平時喜愛爬山、跳舞。但近1個月來,他常感到胸痛、胸悶、呼吸困難。
  • 珠海倆30多歲的年輕男子突發心梗!都怪平日太「放肆」!
    倆壯年男子出現急性心梗今年35歲的珠海市民宋先生,患糖尿病已經有5年多的時間,他的父親有糖尿病病史,家族成員有冠心病史。宋先生菸癮很大,平均每天要抽1包煙,煙齡也有十多年了。他還愛喝酒,近兩年來平均每周要喝1斤白酒。11月30日,小宋飲酒後突發胸痛1小時,胸骨中下段呈持續性壓榨樣疼痛,伴大汗淋漓,隨後到中大五院就診。
  • 可能是冠心病找上門來,還請關愛心臟健康
    但心臟又是一個很容易「受傷」的器官,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在後期都可能引發冠心病,嚴重影響著人類的身體健康。冠心病患者可能在爬樓梯時感到吃力,生氣時感到胸悶,出現心絞痛,嚴重的話還有可能引發急性心肌梗死,對生命產生威脅。
  • 高齡老人適合做冠心病手術嗎?冠心病勞累型心絞痛適合做支架嗎?
    現在有很多老年人比較容易出現冠心病,冠心病出現之後會引發很多的症狀,比如出現心絞痛,同時還有可能會產生胸悶氣短、心慌、脈搏減弱、等各種症狀,每次出現症狀對於年齡較高的人群可以說都是致命的。這種情況出現之後需要引起重視,積極就診,根據檢查結果確定治療方案,可以獲得良好的生活質量改善及預期壽命。七十歲老人適合做冠心病手術嗎七十歲老人適合做冠心病外科手術。首先七十歲並不是很高的年齡,我國的居民平均壽命已經達到77歲了,意味著有很多的人可以遠遠超過77歲的平均壽命。其次。
  • 冠心病和心臟病是一樣的嗎?如果確診冠心病,還有恢復的希望嗎?
    冠心病和心臟病一樣嗎?如果確診了冠心病,還有恢復的希望嗎?冠心病和心臟病,估計都是我們經常聽到的兩個詞彙,但是兩個詞彙是不是表達一樣的意思哪?我估計廣大讀者同樣也是一知半解的,今天我們就來科普一下冠心病和心臟病之間的關係,然後解答讀者的這個問題,希望可以給我們大家帶來不一樣的科普知識。
  • 冠脈痙攣是什麼?
    我是劉健 今天是健哥說陪伴您的第363期 我們知道,冠狀動脈(冠脈)是給心臟供應血液的血管,一般來說,當冠脈堵了50%以上,心臟肌肉(心肌)開始缺血,可能出現胸痛症狀,這就是冠心病;如果冠脈完全閉塞,血流中斷,就會出現心肌梗死(心梗)。
  • 讓超聲鑽進冠脈血管 這個技術幫助爺爺解決頑固「心」病
    這也是醫院心內科成功實施的首例冠狀動脈血管內超聲檢查,技術的順利開展標誌著醫院冠心病的診治水平又跨上了一個新臺階。4個月前,長沙60歲的王爺爺因腹痛來到湖南泰和醫院就診,完善相關檢查後,考慮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冠脈造影顯示,前降支中段狹窄70%,遠端狹窄85%,迴旋支中段狹窄100%,右冠近段狹窄50%,遠段狹窄70%,PDA狹窄70%,診斷為冠心病、陳舊性心肌梗死,需儘早實施血運重建術。
  • 50歲之前冠心病不嚴重?最新研究:21%患者10年內死亡!
    最新一項研究顯示:研究中3655例在50歲以前出現冠心病,中位發病年齡為45歲,6.5%在35歲前發病。這些早發冠心病,也就是50歲之前就確診冠心病的患者,預後較差,心血管危險因素負荷重,控制情況很不理想。
  • 輕鬆學看冠脈CTA檢查過程|CTA|受檢者|造影劑|冠心病|留置針|冠脈|...
    近年來我國冠心病的發病率呈年輕化趨勢給患者及家庭帶來沉重負擔冠脈CTA是常用的診斷冠心病的方式此文旨在分享冠脈CTA的檢查過程促進影像科與患者間的溝通交流No.1掃描前在程序進行前,醫生會和受檢者確認在掃描中可能出現的特定反應和過敏
  • 45歲以上,心臟病高發!看似正常的幾個表現,可能潛藏著心臟猝死危機!
    9月7日轉到北京安貞醫院,心電圖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冠脈造影顯示左主幹末端90%狹窄,前降支近中段60%狹窄,迴旋支開口75%狹窄,鈍緣支開口90%狹窄,右冠脈中段完全閉塞。心臟病高發年齡在45歲以上,現場參與活動的兩位觀眾,女士59歲,男士79歲,都屬於心臟病高發的年齡。女士知道自己有冠心病,但不知道有沒有動脈狹窄,男士有高血壓。
  • 抽菸、喝酒…多條冠脈堵了90%!束手無策怎麼辦…
    49歲商人突發心梗危在旦夕 張先生是一名商人,經常有一些飯局和應酬,菸酒不離身,平時也不注意體檢。前幾天,他突然覺得胸口劇痛,休息之後也不見好轉。
  • 冠心病是怎麼形成的?如何預防?——西安交大二附院高登峰
    致力於複雜冠脈病變及腔內影像學指導下精準介入治療,全面掌握國際心血管疾病治療前沿技術,對高血壓、心衰的綜合治療具有很深的造詣。 韓先生今年49歲,體重110Kg,有長期吸菸習慣。2個小時前飲酒時,突感劇烈胸痛,呈壓榨性,位於心前區,並向頸部和下頜放射,持續不緩解,伴噁心、嘔吐、出汗。被家人緊急送往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就診。
  • 治冠心病「支架」「搭橋」如何選
    冠心病可同時或分別累及單支或多支冠狀血管。病變的狹窄程度、部位決定了患者的缺血症狀和預後。右冠狀動脈、前降支與迴旋支均存在病變,就是臨床上所稱的「三支病變」。 如今,冠心病是威脅我國居民健康與生命的重大疾病,也是心腦血管病住院的主要病因,住院患者佔到全部心腦血管病住院患者的1/3,已成為影響我國衛生資源需求和醫療保險費用增加的重要病種。
  • 藥物球囊治療冠心病
    「我才40歲,能不能不放支架?聽說放了支架就需要終生服藥。」「我還年輕,堅決不放支架。」這些是作為心內科大夫總能聽到的話語。    冠脈支架植入作為冠心病治療的一部分,具有劃時代意義,但部分人對其存在誤解,以偏概全地否認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