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講碣石,可能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比較熟悉的是魏武揮鞭、慨然而就之「東臨碣石,以觀滄海」,他鑄就了碣石崇高的文化地位和精神內涵,但是碣石的存在以及碣石文化的流傳遠在這之前,總的來說是以秦始皇第四次東巡至碣石宮而始!秦作為華夏歷史以來第一個統一的國家形式,雖然統一之後的歷史短暫只二世而止,但是對於中華歷史卻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力:書同文、車同軌、整個華夏從此開啟大一統的歷史進程!迄今為止,國家的統一也是每個華夏兒女的追求和願望!
秦始皇實現了國家統一之後,多次巡遊疆土,一方面彰顯國家的強盛,另一方面也在不斷的訪仙求藥。海洋充滿了神秘,古人以為通過大海就能到達天的彼岸,始皇帝在陸地的威勢已至極之時,就開始了海洋探索,徐福求仙入海就是最好的例證。作為始皇帝最後一次巡遊的目的地,一定也是始皇帝為求得長生不老藥最為迫切的時間和目的地!1984年經考古發現,在綏中萬家鎮發現了碣石宮遺址群,並發掘出土了大型皇家夔紋大瓦當,經專家進一步論證,現存的碣石即是大秦「國門」!
(止錨灣發掘夔紋大瓦當現存遼寧省博物館)
(秦夔紋大瓦當現存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與秦始皇東巡目的一樣,漢武帝劉徹出行也是為了祭祀(以求長生不老)。據《漢書·武帝本紀》記載,公元前122年至前87年,漢武帝外出祠神、巡行、封禪共達29次。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劉徹「行自泰山,復東巡海上,至碣石 」,並在山頂修建「漢武臺 」祈仙求神。因此,仙臺頂又名漢武臺。據《史記》載:「上乃遂去,並海上,北至碣石,巡自遼西,歷北邊至九原。」
公元645年(貞觀十九年)春天,唐太宗李世民親徵高麗,途經碣石,留下《春日望海》一詩:「洪濤經變野,翠島屢成桑,芝罘思漢帝,碣石想秦皇。」
總結一下碣石文化的內涵,碣石和大海是緊密聯繫的,碣石文化也是中華海洋文化的一種體現。縱觀歷史,秦皇漢武、魏武晉祖、隋煬唐宗等等,歷代彪炳史冊的帝王大都先後到過碣石,碣石文化一面展現著國力的強盛,彰顯著國家的統一,一方面又蘊含著對於大海、宇宙無限的探索之情,當然碣石又有普通人古來徵戰幾人回、姜女情深意堅的慨嘆,更多的應該是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碣石的日月星辰更是天下奇觀,飽含著人與自然的無限親近之情,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所幸的是,在1984年考古發掘工作的重大發現之後,1986年遼寧省政府將碣石宮一帶的碣石宮遺址群列為了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更加幸運的是在兩年後的1988年,姜女石遺址(碣石宮遺址群)與圓明園遺址等同期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更加值得慶幸的是在2011年的中央電視臺的《走遍中國》節目中,更加清晰、詳細的把碣石宮的發掘過程和專家的研究推論等考古發現展現給了世人《滄海遺宮》:
然而,熟悉目前碣石以及碣石宮的人一定會非常的痛心和惋惜!碣石毫無保護,碣石宮門口只有兩塊木牌,碣石宮遺址群成了隨意踐踏的荒地!我們怎麼對待歷史,體現了我們怎麼對待自己,可是如今的情形希望能得到政府的重視,得到有識之士的支持!保護我們的歷史,保護我們的文化,保護我們的環境!
參考:
1、秦始皇東巡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7%A6%E5%A7%8B%E7%9A%87%E4%B8%9C%E5%B7%A1
2、《史記》
3、1986年遼寧省重點文物單位
www.ln.gov.cn/zfxx/zfwj/szfwj/200908/t20090817_410600.html
4、1988年全國第三批重點文物單位
www.gov.cn/guoqing/2014-07/21/content_27211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