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有缺陷?英國諾貝爾獎得主羅素一針見血:漢字有「三大缺陷」

2021-03-01 職場必讀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眾所周知,文字,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化的根基,如果沒有穩定、系統的文字,那麼這個國家很有可能在時代的發展中走向淘汰。作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我國能夠延續五千多年,漢字的功勞不可忽視。可在漢字的漫長歷史中,它也備受爭論,其書寫複雜所導致的「漢字落後論」一度被廣泛認同。

國內外的許多學者都曾認為漢字阻止了中國文化的發展,諸如英國著名哲學家羅素便提出漢字存在3大缺陷。那麼羅素所說的這3大缺陷究竟是什麼呢?讓我們一探究竟這背後的故事。

一、源遠流長的漢字

眾所周知,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從甲骨文起,漢字經歷了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和行書的變革,有著超過六千年的歷史。

漢字不僅僅是世界上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之一,也是曾經使用最廣泛的文字之一。實際上,漢字不僅僅是漢族的文字,若是從廣義上來說,漢字指的是漢字文化圈共同的文字,包括了古代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群島、位於婆羅洲的蘭芳共和國。

除了這些正式使用漢字作為文書的國家外,還有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文字是由漢字演變而來的,諸如日文、越南喃字、西夏文、女真文、契丹文……值得一說的是,在歷史的長河發展中,除卻日本保留了部分漢字外,其他文字都已經消逝了。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漢字在歷史上對周邊國家的文化是具有重要作用的。此外,漢字因具有靈活的書寫方式還長期為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所珍視。漢字的書寫方式有橫行、直行、左起、右起,且序列靈活,十分方便自由。

看完漢字的「前世」,接下來就要說一說羅素究竟是怎樣認識漢字,並且如何評價漢字的?

二、羅素與漢字的「緣」,漢字存在缺陷?

羅素,全名是伯特蘭·阿瑟·威廉·羅素,英國著名哲學家、著名的數學家、邏輯學家、歷史學家、文學家、教育學和政治學家,更是世界和平運動的倡導者和組織者。可以想像他在20世紀的國際學界中,是有著斐然的地位與影響力的。

1950年時,羅素還曾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其主要代表作有《西方哲學史》、《哲學問題》、《心的分析》、《物的分析》等。因為羅素斐然的地位和成就,我國當時著名的學者梁啓超、魯迅都是十分敬佩他,而羅素亦是對中國文化十分有興趣。

因此在1920年時,在梁啓超的邀請下,羅素開啟了他的中國之行。他先後在北京大學等著名高校講學,在中國待了一年多的時間。在這期間,他一方面與中國人接觸、學習,一方面則是飽讀中國文化文獻,並對中國的歷史文化、哲學、社會現狀多個方面做出了了解和分析。

1922年,羅素回到英國並出版了《中國問題》一書,這也是他唯一有關中國的論著。在書中,羅素將自己對20世紀初中國社會問題的研究和判斷進行了系統的論述,在羅素的觀點中,他認為中國文化有三個主要的特徵,其中的一個特徵便是關於中國的文字——漢字是由表意符號構成的。

隨後,羅素亦是提出了漢字有三個重大缺陷,那麼他所指的這三個缺陷又是什麼呢?

三、羅素認為的三大缺陷,漢字能否突破?

第一,漢字的筆畫數量很多,系統地學習漢字有很大的工程量,與只有26個字母的英文相比起來十分繁雜、耗費精力,不利於推廣。

第二,漢字沒有固定的順序,無法如英文字母一般在字典和目錄中排順序,甚至無法用鑄造排字機。

第三,漢字沒有辦法對於專有名詞、科學術語進行翻譯。

羅素所說的這三個缺點其實也是當時一些學者的普遍擔憂,那麼時至今日,羅素所說的這三個漢字缺陷有沒有得到解決呢?

答案是有的。首先對於筆畫多、不適合書寫學習的問題;眾所周知,中國古代使用的是繁體字,筆畫確實比較多,但經過了數千年的發展,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漢字已經不斷地簡化,也形成了一套融洽的學習體系。如今的漢字的基本筆畫只有32種,32種筆畫就能夠組成上萬個漢字,學習起來已經沒那麼複雜了。

對於漢字無法排序的問題也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彼時羅素提出這三大缺陷時,還沒有如今的拼音字母表,因此在字典目錄編纂上確實是有困難的。那麼等到1958年2月11日,漢語拼音字母表發明之後,這個問題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至於羅素所說的無法表達專業名詞的最後一個缺陷,這個問題也早已經被解決了。對於專業名詞和科技術語,中國人民有著很多種方法可以解決,諸如音譯、意譯等。

相比於過去的「漢字落後論」及「漢字拉丁化」,現在的人們充分地認識到了漢字的魅力:豐富的內涵、獨一無二的表意、掌握後容易舉一反三等等。

當然,作為世界著名哲學家的羅素在當時也並非是一味否定漢字,他也提出了漢字的優點:漢字字形具有穩定性,從古到今的漢字形體基本不變,今人同樣能夠看懂古典作品,且字形穩定也解決了各地以及周邊各國之間的交流。漢字具有的這種超時代、跨地域的功能,才使得中國文化得以保留、穩固和統一,沿承至今。

羅素還曾引用過對漢字評價一段話:「沒有字母文字的種種便利之處,但是它所體現的簡樸和終極真理卻牢不可破,不受狂風暴雨和艱難時日的侵襲,保護了中國文化達四千年之久。它堅固、方正而優美,恰如它所代表的精神。」

漢字,以悠久的文化底蘊不斷煥發著新的生機與活力,將一直陪伴中華人民一直前行。

小結

回顧羅素所提出的三個關於漢字的問題,亦是時人對當時漢字的擔憂,深厚的內涵和平民教育的不夠普及確實致使了漢字遭到了國內外學者的質疑。當然,有著強大生命力的漢字終究還是一步步完善自我,逐漸適應現代化社會的發展需要。任何事物的發展過程,只有發現問題並進行反思、改革弊端,才能夠走得更遠。

因此,對於如羅素這樣敢於提出問題的學者,我們應當尊重、反思,正是有了批評聲,才有了漢語拼音的發明,有了簡化字的推行,有了如今平易近人且博大精深的漢字。

作為歷經幾千年而不衰的文字,古老的漢字在今天的社會中依舊被廣泛使用,更沒有過時的擔憂。隨著人們對漢字研究的深入,國內外人民對於漢字的認識也越來越全面。這是值得每個中華兒女都自豪的事情,每個漢字背後都有著專屬於華夏民族的故事,蘊涵深厚底蘊,樹立對中華文明的自豪和自信,亦是建立文化強國的必然要求。

(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往期回放:

太奇葩!民營油企打折促銷仍賺21億,兩桶油不打折卻巨虧百億

大反轉!「民族驕傲」還沒崛起就倒下了?1280億換來了什麼?

    

相關焦點

  • 英國諾獎得主羅素:中國漢字有三大「缺陷」,究竟是哪三個方面?
    隨便一個字,一個偏旁部首,都可以在真正懂得漢字的人手上變成一個故事,乃至一部史書。不過,西方的文字發展歷史很「特殊」,所以他們不理解漢字的這種特點。英國諾獎得主羅素直言:漢字有三大「缺陷」,他指的是哪三方面?像羅素這樣的西方學者很多,他們看起來很「熱愛」中國文化,但是卻根本不可能走進真正的中國文化。
  • 英國諾獎得主羅素:漢字無法普及,有三個「缺陷」,是哪三方面?
    漢字經過了數千年的發展,演變成了現今的方塊字,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的影響力是非常巨大的,由於它是由象形文字演變的意音文字,因此它具有形象、聲音和辭義三種集一體的特性,這在全世界當中都是非常少見。 古代中國一直都是西方的嚮往之地,神秘的東方文明也讓西方學者痴迷,英國哲學家羅素就是其中之一。
  • 英國哲學家羅素:漢字無法普及,有三大「缺陷」,指的哪三方面?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伴隨著中國文明的誕生而誕生的,與此同時對東亞各國譬如說朝鮮、日本、韓國等國家的文字和文化都產生過重要的影響。不過現如今與英語的國際影響力比起來,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在這個問題上,英國大哲學家羅素:漢字無法普及,有三大「缺陷」,那究竟是哪三個方面呢?
  • 羅素指出漢字三大缺陷,限制漢字發展,可如今已被一一否決
    除了中國自身對漢字的不滿之外,來自英國的哲學家羅素也曾指明了漢字存在的三大缺陷。欲尋得病根就得先從源頭找起。漢字的演變我國古代有一個源於漢字起源的神話傳說——倉頡造字。這一說法被記載於《淮南子·本經訓》。
  • 英國大哲學家羅素:漢字有三大「缺陷」,他這麼說有道理麼?
    然而,英國大哲學家羅素卻說漢字有三大「缺陷」,這是怎麼回事? 伯特蘭·阿瑟·威廉·羅素,1872年出生於英國的雷文斯莊園,11歲時,他接觸到了歐幾裡得數學,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劍橋大學畢業的他,在數學這一領域是當之無愧的泰山北鬥,他撰寫的《數學原理》一書曾影響了不少學者。後來,羅素又涉足了哲學領域,他不再滿足於小眾的研究,而是把目光放在了思想層面,甚至跨越了國度。
  • 英國哲學家羅素評價:漢字有三大「缺陷」,這些你認可嗎?
    在這個世界上,古老的文字並不在少數,但像漢字這樣古老並且仍在使用的文字卻是獨一份的。漢字作為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對周邊的影響很大,也有著獨一無二的魅力。但英國的哲學家羅素卻說,漢字其實有三個缺點,他為何這樣說?三個缺點又是什麼?
  • 魯迅提議廢除漢字,羅素卻說:漢字雖有三大缺陷,也有一顯著優點
    就在眾多學者為了「廢不廢除漢字」爭論不休的時候,英國大哲學家、數學家伯特蘭·羅素受梁啓超邀約,在1920年來到了中國。羅素在世界範圍內都有極大影響力,195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就被他收入囊中,他對古老的東方文明非常好奇,來華之後受到眾多文化名流歡迎。 值得一提的是,羅素來中國前就讀過唐詩、《莊子》,他不像其他西方學者一樣對中華文明抱有傲慢偏見,他寫的《論自由之路》甚至特意引用中國先賢老子的名句:「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 英國大哲學家羅素:漢字有3大缺陷,他指的究竟是什麼?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曾經被多個地區廣泛使用,就連東亞在古代時都是使用漢字作為唯一國際交流文字,就在20世紀以前,漢字仍舊是我們鄰國日本,朝鮮,韓國,越南使用的規範文字,不過後來隨著各國文化的發展,日本有了屬於他們自己的日語,朝鮮和韓國、越南也擁有了屬於他們自己的文字。
  • 漢字的魅力:英國哲學家指出漢字三大缺陷,後皆被推翻
    在當時英國的哲學家羅素曾受邀來到中國,在回國之後就寫下《中國問題》一書,但是這本書並不是說來批判中國的文化,他只是表明了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異和不同,其中羅素所提出的關於我們漢字的三個缺點,卻是作為關注的一個。
  • 英國諾獎得主羅素表示:漢字有一大「缺陷」,他指的是哪方面?
    中國幾千年的文化一直受人追捧,因為世界上的很多文字都已經斷代,只有中國的漢字延續至今。而且相較於其他文字而言,漢字不僅歷史悠久,內涵也非常豐富。雖然現如今世界各地都推崇漢字,但是在很早之前,中國卻有幾個文學家、語言家多次提出要滅掉漢字。
  • 大哲學家羅素為何說:中國人是最優秀的民族,漢字卻有一個缺陷
    羅素不僅在哲學上有著巨大成績,在邏輯學、數學、教育學、文學也都有建樹,他跟懷特海共同編寫的《數學原理》,被公認為是世界數理邏輯的基礎,他的「羅素駁論」推動了20世紀邏輯學的發展。但是羅素卻在思想麻木的人身上看到了中國人傳承5000之久的優點,他說:中國人有一種狂熱,往往都是一種集體的狂熱,但這也是中國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不屈不撓的剛強偉力,以及無與倫比的民族凝聚力。
  • 大哲學家羅素說:漢字有一個重大缺陷,也有一個顯著優點!
    對於第一點,羅素認為,中國獨特的文化與以符號構成的漢字有著極大的關係。或者說,漢字本身具有的優缺點,決定了中國文化的某些重要特徵。漢字有什麼缺點呢?羅素說,中國文字是由表意符號構成,而不是用字母,「這有許多不方便之處」:第一,學習寫字時,必須先學會無數的各式各樣的符號,不像英文只有26個字母。(其實,漢字常用的筆畫數量也就在30個左右,沒有「無數」那麼誇張;不過相比26個英文字母,確實要複雜一些。)
  • 英國學者:中國漢字有3個致命缺陷,與字母文字無法相比,為何?
    外國人覺得漢字難,其實小學生也覺得漢字難,再加上部分老師動不動來個罰抄寫,讓我們對那些筆畫多的字有了深深的恐懼。    大家都知道,漢字是一種典型的意音文字(一般情況下稱表意文字或象形文字),與字母文字不同,它從圖形演變為方形符號,所以也叫「方塊字」,已經有6000多年的發展史。
  • 英國哲學家羅素說:漢字有3個缺點,他具體指哪3個缺點
    漢字可以看作是我國人民智慧的結晶和文明的象徵,是國人的驕傲。  我國的文字非常博大精深,寓意豐富,但英國的大哲學家羅素卻說,漢字存在3個缺點,他具體指什麼?  羅素是19世紀,英國著名的哲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歷史學家和文學家,他還是分析哲學的主要創始人,世界和平的倡導者和組織者。羅素在1850年,因在文學創造上的傑出成就,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 李光耀直言:漢字「缺陷」明顯,不可能成為新加坡的通用語言
    漢字的起源可見,《說文解字·序》: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從上古倉頡造字開始,中國漢字在不斷演變中形成了今天所用的方塊字,作為世界上最古來的漢字,中國漢字影響力是巨大的。
  • 英國大學羅素集團各自有什麼優勢專業?
    英國留學說道英國名校,相信有一定了解的同學一定知道羅素集團。不要誤會了,這可不是什麼幫派的名字,而是代表了英國學術最高水平的高校聯盟。羅素大學集團由英國最頂尖的24所大學組成,產生了全世界最多的諾貝爾獎得主。下面就跟著小編來看看羅素集團大學的優勢專業介紹!1、英國女王大學 被譽為北愛爾蘭的牛津劍橋。優勢專業:藥理與藥劑學、會計、金融、城市規劃與景觀設計、教育學、法學、英語語言文學等。
  • 揭秘 | 24所英國羅素成員大學為何如此吸引中國學生「扎堆」申請?
    羅素大學集團(The Russell Group)成立於1994年,由英國最頂尖的24所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組成,成員經歷過幾次變動。羅素大學校遍布全英國,每個主要城市至少有一所。其中包括我們耳熟能詳的各大英國名校,牛津、劍橋、帝國理工等等,是全世界產生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著名高校聯盟。
  • 李光耀:漢字影響雖大,但「缺陷」明顯,不可能成新加坡通用語言
    亞洲各國文字或多或少都受到了漢字影響,新加坡這個華人人口數量佔據該國人口77%以上的國家就更是如此,漢字和漢語都是該國官方文字、語言之一,街上到處都是漢字寫的廣告牌。儘管漢字在新加坡的覆蓋率很高,但新加坡的總理李光耀說漢字有」缺陷,在新加坡不能成為通用語言。
  • 杜鋼建:為何英漢同源——英國人使用漢字的三大階段
    在如今英國地區的考古發現,歷史上英國人在不同時期一直在不同程度上使用漢字。華夏族群在過去幾千年間不斷移居英國地區,將漢字文化帶入該地區。英國人使用漢字的歷史大約可以分為三大階段:使用大湘西古文字階段、使用漢字字母文字階段和使用大湘西巫書文字階段。 一、使用大湘西古文字階段。距今大約6000年至2000年間,是英國人使用大湘西古文字階段。
  • 盤點世界上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大學
    對於不少學者和行業領袖而言,獲得諾貝爾獎是其畢生奮鬥和貢獻的一個肯定,而對於培養這些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大學來說,這無疑是非常值得一提的榮譽。那麼,世界上培養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是哪些大學呢?    第一名 英國·劍橋大學 88位  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是世界上誕生諾獎得主最多的高等學府,88位諾獎得主曾在此執教、工作或學習,其中70多人是畢業於劍橋